古诗创作手法鉴赏 杜甫诗的流水对法二

个人日记


主讲:辽宁舰

 

【杜诗流水对法二】  把单句拆分为“流水对”,原句的主谓语和宾语主体分作出句,对句是原句宾语的情状部分,动宾结构。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释】: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 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孤雁》诗, 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亲友的痛苦心情。

 

饮啄:鸟类饮水啄食。意指雁在长途飞行途中的休歇。

 

一片影,指孤雁的影子。

 

意绪:心绪,念头。

 

【译文】:

 

离群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

边飞边叫追寻着它的雁群。

又有谁来怜惜孤单的片影?

它和雁群相失如隔万重云。

望尽天涯仿佛雁影犹在眼,

哀思绵绵那悲鸣雁声更闻。

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思绪,

只顾在不休止地鼓噪纷纷。

 

【手法】:

 

一、脉络和章法:

 

图片

 

【清】纪昀点评此诗:前半就孤雁意中写,三、四自然。后半就咏孤雁者意中写,不着一分装点。结稍露骨;托之咏物,尚不甚碍耳。

 

这首诗是二段式布局。前两联写孤雁的状况,就是纪昀所言:“前半就孤雁意中写”;后两联写作者的评论,即纪昀言:“后半就咏孤雁者意中写”。咏孤雁者即作者杜甫。

 

首句直接点题,“孤雁”引出第三句的“片影”进而又引出颈联的“犹见”,再引出与之作对比的“野鸦”;

 

二句用“念群”解释“孤雁不饮啄”的原因,并带出颔联“片影失重云”。“鸣声”带出颈联的“更闻”,并与尾句“纷噪”作对比。

 

总体脉络:

 

孤雁为了追寻雁群,不吃不喝,可是谁可怜孤影和雁群被重云所分隔?孤雁远去似犹见,我的哀愁多更听闻孤雁的哀鸣。野鸦哪里知道孤影的思绪,还在纷纷鼓噪,益显我和孤雁的孤独。

 

二、手法:

 

1、明起赋兴,虚实结合,统领全诗。

 

一般的咏物诗,多以隐起,甚至有云:以不破题字为佳。但是,杜甫这首诗,开篇就点题“孤雁”,首句实写,再以次句的实(飞鸣)虚(念群)结合,十个字,赋中起兴,把孤雁不吃不喝、边飞边叫的形态和思念雁群的心态描画得“极情尽态”(【清】杨伦注《杜诗镜铨》:羁离之苦,触物兴哀,不觉极情尽态如此。)

 

次句一个“念群”,统领全诗。【清】浦起龙著《读杜心解》:“飞鸣声念群 ,一诗之骨。片影 重云,失群之所以结念也。……望断 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哀多 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

 

2、融情入物,物我两忘,余味无穷。

 

《唐诗鉴赏辞典》: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堪称佳绝。

 

大历年是唐代宗李豫的第三个年号,自公元76411月到77912月。杜甫此诗若写于大历初,即应是764年至765年间。

 

此时,安史之乱刚刚被平定,杜甫在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杜甫时年52岁。自杜甫被贬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参军(郡官),后因安史之乱飘泊西南,已是第八年。八年间,兄弟皆失散,好友无音讯。杜甫的孤独感与日俱增。

 

因此,杜甫此诗是借物言情,自比孤雁。全诗所言,分不清是写孤雁还是写自己。物我交融已臻极境。

 

【清】仇兆鳌著《杜诗详注》:“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玉彦辅曰:公值丧乱,羁旅南土,而见于诗者,常在乡井,故托意于孤雁。章末,讥不知我而譊譊者。”

 

杜公遇安史之乱,羁留南方,而所见的诗人也常在乡下,故托意于孤雁。诗尾,是讥讽不知我却喧闹的人。(《后汉书·儒林传》注:譊譊,喧也。)

 

“飞鸣声念群”,既是孤雁的行为与心态,又何尝不是杜甫的心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就是“飞鸣声念群”啊。

 

“群”,除了家,还有国。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尤其是安史之乱,杜诗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这同样是“飞鸣声念群”。

 

3、巧用对比,借鸦比雁,以喧衬孤。

 

结句用对比修辞手法,把野鸦借比小人,把孤雁比作君子;以“纷纷”反衬“孤”,表明心志。

 

【现代】李庆甲整理校点的《瀛奎律髓汇评》:“结句 野鸦 纷纷 。题字无一落空,此法律谨严处。”

 

【南宋】罗大经著《鹤林玉露》:“杜陵诗云:孤雁不饮啄……鸣噪自纷纷。……以兴君子寡而小人多,君子凄凉零落,小人噂沓喧竞。其形容精矣。“

 

【对比】: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对比的作用: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对比的分类:

 

、反面对比:把一个事物相反两个方面加以对比。这种对比是对同一个事物本身具有的一正一反的两个方面加以揭示,一并叙述、议论。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和“乐”是人的两种相反的情绪。“先”和“后”是人的价值取向。范仲淹把这两种相反的情绪和价值取向作对比,赞美了人性之美,君子之德。

 

、反物对比:两个相反的事物对比。这种对比是把两个一正一反的事物一并叙述、议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锲:本义:【名】镰刀;引申义:【动】用刀子刻。

 

用“舍”和“不舍”这两种相反的事件作对比,说明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

 

4、巧作流水,表意顺畅,反呆而活。

 

此诗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是单句通过拆分宾语,把全句的主谓语和宾语的主体作为出句,而把宾语的附属情状部分(动宾结构)作为对句,通过词语的合理对举,形成流水对。

 

颔联的出对句其实是一句话:

    一片影相失万里云

 

图片   

 

杜甫把宾语部分“一片影相失万里云”拆开,宾语部分的主体“一片影”与主谓语合在一起作为出句,成为“谁怜一片影”,那么,“一片影”怎么样?出句没有给出。所以,出句并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而对句“相失万里云”,是什么相失?对句也没有说,同样是句意不完整。

 

出对句都只说一半话,都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只有把出对句合起来,才能表达完整意思,这就是流水对。

 

【流水对的特征】:如果把出对句分开,各自都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只有把出对句联系起来,才能完整表达意思,这就是流水对的最重要特征。

 

再看对句:

 

相失  万里云

       

 

可见,作为宾语的附属情状,是动宾结构。这就是:

 

【杜诗流水对法二】  把单句拆分为“流水对”,原句的主谓语和宾语主体分作出句,对句是原句宾语的情状部分,动宾结构。

 

《秋兴八首之二》【唐】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释】:

 

“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

 

《秋兴八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甫七律的代表作之一。 

 

这八首律诗是组诗,它从夔州的秋天景物说起,抒写了对长安想望的种种心情。而以第一首为全诗纲领。第二首第三首写夔州景色,却不离向往长安之情。第四首到第八首,都是写对长安的回忆和忧虑国家安危之情,也寄托自己想报效国家却又不能得意的悲怀。

 

其中的第二首写乘船从黄昏到半夜夔州段长江上夜游。

 

夔府:古夔州,即今重庆市奉节县。当时杜甫客居于此多年。

 

孤城:即白帝城。在今奉节县。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距重庆市区451公里

 

京华:指唐朝首都长安。

 

奉使:指当时的西川节度使严武。严武与杜甫的关系极其密切,曾入严武幕府,严武推荐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是朝廷派出的地方军政长官,称“奉使”。

 

八月:杜甫原以为节度使任满后要按期还朝,严武早晚要回到长安,杜甫认为自己有一天也能够跟随严武回到长安,也许八月就可成行。可是他没想到,严武当年5月暴死,自己回长安的愿望也落空了。

 

槎(chá),小木筏。晋张华博物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都记载:汉张骞奉命出使西域探河源,乘槎经月。

 

画省,也叫粉署。省署以粉画之,称为画省,在汉代指中央办公机构的尚书省。唐代中央办公机构分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则杜甫当初在长安供职的门下省,循汉代尚书省之例可称为画省。

 

违:久违。言杜甫已经离开那里很久了。

 

伏枕:是说他现在的衰老多病。杜甫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舟中伏枕》,诗中有句:“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

 

山楼,夔城楼。

 

粉堞(dìe):城上齿形的女墙叫“堞”,刷上白色就叫粉堞。

 

隐:通“殷”,是形容一种声音响起来的样子。《诗经》的《》里边有一篇《殷其雷》,就是形容雷声的震动。

 

笳:胡笳。边人卷芦叶吹之,以司昏晓。

 

藤萝:紫藤的通称。亦泛指有匍匐茎和攀援茎的植物。

 

【译文】:

 

夔州府这座孤城已是夕阳西斜,

每每向着北斗星远望长安京华。

顺河而下听着猿声实让人泪下,

奉使已故又虚期张骞八月之槎。

回想久违门下省如今多病缠身,

听到白帝城头传来悲切的胡笳。

请看石上照着藤萝的初升秋月,

不觉已上中天映照到洲前芦花。

 

【流水对手法】:

 

诗中第四联“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是比较工整的流水对。除了第一字动词“请”对副词“已”之外,其余各词均对得工整。

 

两句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图片     
    

 

主语被隐去,“请看”是谓语,“石上藤萝”是定语,修饰宾语“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是“月”的情状表述,说明宾语“月”怎么样了。完整的宾语是:“刚刚还照着石上藤萝的月已经照到了州前的芦花”。

 

全句可简化为:

 

(你)   请看     已映  芦花

                        ———————

(主)        

 

杜甫把宾语拆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宾语主体“月”以及它的初始情状,归入出句,形成主谓宾结构;第二段把描写宾语“月”的发展情状独立作对句,而对句是动宾结构。两句就像流水顺畅而下。

 

杜甫这样把一句话断开为两句,出句“请看月”,这只是说了一半的话,句意不完全。

 

月怎么了?由对句来回答:“已映芦花”。对句同样不是完整表达句意。

 

把两句结合,就表达出一个完整的句意。所以说,这是流水对。

 

我们可以再把对句关于 “月”“怎么了”的回答即全句的宾语“月”的情状部分简化为:

 

已映  芦花

  

 

 “映”是谓语,“洲前芦荻花”是宾语,可简化为“映芦花”。这就是典型的动宾结构。

 

出句“请看月”的宾语“月”,同时又是对句“已映芦花”的主语(全联的次级主语,省略了),这就是所谓的“兼语”。

 

【兼语】:在具有两个连用的动词的句子里,如果两个动词的主语不是同一个,则会出现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同时也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的现象,这就叫“兼语现象”。如杜甫这个流水对,其实是:

 

请看     , (月) 已映  芦花

                         

 

【兼语词】:“月”既是“看”的宾语,同时又是“映”的主语。像“月”在这个句子中同时兼负宾语和主语角色的词,叫“兼语词”。

 

又如上一讲举例的《江汉》【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第四联其实也是一句话:

 


图片
                                      

 

杜甫用此法作流水对的诗还有:

 

《怀锦水居止二首 其一》

 

军旅西征僻,风尘战伐多。

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

天险终难立,柴门岂重过。

朝朝巫峡水,远逗锦江波。

 

颔联:“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就是此法的流水对。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

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

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

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

 

颔联“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也是此法的流水对。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还是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是此法的流水对。


文章评论

爱笑娟子【淡网】

@{uin:617269110,nick:快乐快/ka乐} 快乐老师晚上好[em]e160[/em][em]e160[/em][em]e160[/em]在辽宁舰老师家偷来了[em]e112[/em][em]e112[/em][em]e112[/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