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论对仗写法

个人日记


    格律诗
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但是,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论及对仗之方法,不论选择何种对仗形式,皆必须注意如何构思,如何用字、措词、造句,诗意方能贯穿。
    其词意方面,有取其相对者,如:“悲”对“喜”、“善”对“恶”、“新”对“旧”等,
    有取其相似者,如“天长”对“地久”、“父慈”对“子孝”等,
    有取其相关者,如“江风”对“海雾”、“狂风”对“骤雨”、“珊瑚”对“玳瑁”、“青草地”对“白云天”等。
    词性方面,宜取其相同者方能成对。 我国文法上之词性,共分九种,称之为“九品词”。其中名词、代名词为实字类,其它动词、状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等为虚字类。亦有将动词与状词列入实字类者。
    诗中所用以名词、代名词、动词、状词居多,副词、介词、连词较少,至如叹词与助词等则更少。对偶即一联两句之中,其句型与词性之排列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状词对状词。且其词语组成的音步,亦应相同。如单字词与单字词相对,双音词与双音词相对,三字词与三字词相对等。今天,将前人常用之对法,说明于下,以为写诗之参考。

一:动静相宜:对仗联中一句或一联写动态,另一句或一联则写静态。名句如: 

①“命荡风云里,心平日月间。” 
   ————动  ————静

②“蛇伏古洞陪幽鬼,风动神珠戏醉仙。”
   ————静  ————动

③“鹰旋谷底寻残戟,树乱崖头守旧关。
   
   ———— 动————
    断壁起伏曾入梦,危楼远近总无言。” 
      ———— 静————

④“万里狂歌银与玉,几家焦虑炭和粮。
 
      ————动————
    枝闲鸟寂风雷渺,云淡星稀日月长。” 
       ————静———— 


    以上各例中都是一句描写动态,如命荡风云里风动神珠戏醉仙,而另一句则着力渲染出静的境界,如心平日月间”“蛇伏古洞陪幽鬼。或一联描写动态,如鹰旋谷底寻残戟,树乱崖头守旧关万里狂歌银与玉,几家焦虑炭和粮,而另一联则描写静态,如断壁起伏曾入梦,危楼远近总无言枝闲鸟寂风雷渺,云淡星稀日月长。两句或两联一动一静,自可相映成趣。 
 

二、视听之变:人接触外界有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与触觉。其中常用最主要的视觉与听觉构成对仗,当然也可以用味觉、嗅觉与触觉构成对仗。名句如: 
①“石溪水溅千声脆,云岭松遮一色鲜。” 
   ————听觉 ————视觉

②“晴朝放眼堪寄兴,雨夜和声复断肠。” 
   ————视觉 ————听觉 

③“轻云漫隐溶溶月,远火遥接淡淡星。 
        ————视觉———— 

    琴韵含情涵海韵,钟声彻耳坼风声。” 
        ————听觉 ————

④“半夜飘摇闻犬吠,孤身寂寞盼鸡鸣。
        ————听觉———— 
 
    随云漫步撩愁絮,踏水凌波叹苦萍。” 
        ————视觉———— 


    以上一句写听觉形象,如石溪水溅千声脆雨夜和声复断肠,另一句则写视觉形象,如云岭松遮一色鲜”“ 晴朝放眼堪寄兴。或一联写听觉形象,另一联则写视觉形象,如琴韵含情涵海韵,钟声彻耳坼风声 半夜飘摇闻犬吠,孤身寂寞盼鸡鸣为听觉形象,而轻云漫隐溶溶月,远火遥接淡淡星 随云漫步撩愁絮,踏水凌波叹苦萍为视觉形象。视听结合,声色相映。除视觉、听觉之外,也有以其他感觉错综变化以构成对仗的。名句如: 
⑤“合围尝尽酸和苦,并进趟开热与凉。” 
就是味觉酸和苦和触觉热与凉相对。 
   诗人有意把色、声、嗅、味、感等各种不同的感受交错成对,可以构成立体式的感觉空间,丰富诗句的审美内涵。 

三: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错综对,又称凡是出句的词语与对句的词语本可相对,但不是在同一个位置而是错开的情况。
名句如:
“七贤杯里酒,笔下板桥心。” 
七贤——板桥
杯里——笔下
但位置不同而已。

“金乌莫待栖云岭,尤盼玉龙出海潮。” 
金乌——玉龙
莫待——尤盼
但位置有异。此种对仗为在变化中隐藏着整齐,颇有意思。

 再看杜甫的五律<长江>二首之一的起联: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从这一联上下句词组的性质来看,上联的“众水”应与下联的“一门”相对,“涪万”应与“瞿塘”相对;但如果把“一门”与“瞿塘”的位置互易,变成“一门争瞿塘”,意义就含混不清了,所以只能照现在这样安排。当然,这两句诗是此诗的起首一联,并不要求使用对仗,这里只是把它作为例子,来说明交错对的使用情况。

 交错对一般都是在词语对仗安排与格律发生矛盾的时候,才采用这种形式以作补救的。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语序颠倒,如:
 

“帔展金霞日,冠扶玉凤峦。” 
此句实际应为:
日展金霞帔,峦扶玉凤冠。
 
语序颠倒之后,强调了彩云如和青峰若的形象性。 

如:(杜甫)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香稻”——“鹦鹉”——“啄余粒”
“碧梧”——“凤凰”——“栖老枝”

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吹散五更风。
“柳絮”——“连夜”——“雨打残”
“桃花”——“五更”——“风吹散”


四:连珠对,即联中有重叠字相对,也称“迭字”对法。叠字在对仗中的地位不可忽视,而且应该是联中的精华所在。古诗名句如:
1、“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2、“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5、“
猎猎松涛织劲谱,嘤嘤雀语伴娇声。” 

五:人物对,名句如:
1、“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
“黄公”——“陶令”
2、“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曹植”——“谢庄”
对中以“人物”之典故为主轴。

六:鸟兽对,名句如:
“玄豹夜寒和露隐,骊龙春暖抱珠眠。”
“玄豹”——“骊龙”
“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潜逐杜鹃飞。”
“蝴蝶”——“杜鹃”
诗中对仗以“鸟兽”为主轴。

七:数目对即指将数字嵌入对联。数字对,属于镶嵌类对联。名句如:

1、“五柳堪知己,诸峰尽作陪。”
 
    “五柳”——“诸峰”
2、“冲破三重险,留全廿载身。”  
                      
三重”——“廿载”
3、“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盏能销万古愁。”
“百年”——“一盏”,“千回”——“万古”
4、“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两点三点”——“十枝五枝”
5、“一半清明一半醉,几分妩媚几分庄。”
“一半”——“几分”
6、“
几许文章一场梦,三千学子半生缘。” 
 “
几许”——“三千”,“一场”——“半生”
7、“七八走狗一桌挤,
七八流莺半侧陪。” 
“七八”——“七八”,“一桌”——“半侧”
8、“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寻常”——“七十”
 
“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象这样用了别义、典故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往往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
 

八:巧变对,此即重出句法之对(亦即张正体氏所谓之“拱璧对”者)。
如: 杜牧: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鸟去鸟来”——“人歌人哭”
 

九:隔句对:又称扇对格。扇面展开,即隔句相对。一联中的出句和对句不构成对仗,而是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即两联之间相对。如: 
…………

“千丝如意锦,遍缀水云衫。 
  一曲清心乐,漫拨天地弦。” 
…………
“曦出觑粉靥,上下两相倾。 
  涟动摇清梦,虚实一并生。” 
…………
“花腮长泪起,怯怯抖流风。 
  叶面愁情郁,凄凄伴落蜓。” 
…………

“醒梦春情早,桌盈水饺香。 
  团花秋意暖,酱蘸火锅光。” 
…………

“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
  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
又唐人绝句,亦用此格,如:
“去年花下流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
  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

    这些皆是两联之间的对仗,使对仗形式变得新颖别致。
    以上对法也叫扇面对,是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就诗方面说,例如唐人白居易的诗: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
第一、三句为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