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格律

手机日志

词牌的来历
关于词牌名很多,下面列举一些看有没有你喜欢的:词调数目词调是指词的曲谱, 万树的词律中分660调, 1180余体. 清钦定词谱中收录有826调, 2306体. 同一词调有时也允许字数和音节略有不同.词调类别1. 按字数区分.宋《草堂诗馀》中第一次把词分别小令, 中调, 长调. 清代毛先舒则把58字以内的词称为小令, 59-90字之间的称为中调, 90字以上的为长调. 但是这种分类标准并非绝对的. 一般上来说, 把短调和小曲称为小令, 令或者小调. 如:三字令, 如梦令, 惜春令等等. 而把字数比较多的中调称为引或者近. 如千秋引, 清江引, 诉衷情近等. 长调又被称为慢调, 如扬州慢, 声声慢等.2. 按分段的形态区分按分段的不同可把词分为单调, 双调, 三叠, 四叠. 一首词称为一阕, 而一阕一般分为二段(又叫二片). 上半段为上片或者前片, 下半段则为下片或者后片.3. 调名的起源(1). 来源于地名:西河, 甘州令, 石州慢, 扬州慢等;(2). 来源于人名:虞美人, 昭君怨, 念奴娇等;(3). 来源于事实:好事近, 归田乐, 雨霖铃等;(4). 来源于物名:珍珠帘, 玉蝴蝶等;(5). 以内容命名:诉衷情, 感恩多, 别怨等;(6). 以词体命名:三字令, 百字令, 字字双等;(7). 来源于古人诗句:蝶恋花, 满庭芳等;(8). 从词句中得名:一剪梅, 江南春等;(9). 从经史诸子文句中得名:于飞乐, 高山流水等;(10). 沿用前代乐曲名:长相思, 风入松, 谪仙怨等词牌名1. 暗香 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2. 八声甘州 词牌名。3.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4.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5.. 采莲令 词牌名。6..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7. 苍梧谣 词牌名。8.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9. 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10. 朝中措 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11. 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12. 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13.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14.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15.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16.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洞仙歌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18. 风流子 词牌名。1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20.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21. 隔浦莲 词牌名。22. 关河令 词牌名。23.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24.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25. 汉宫春 词牌名。26. 好事近 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27. 贺新郎 词牌名。28.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30.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31.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33.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35. 浪淘沙令 词牌名。36.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37.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38. 留春令 词牌名。39.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40.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41. 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42.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43. 绿头鸭 词牌名。44. 罗敷歌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45. 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46. 满江红 词牌名。47. 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48. 眉妩 词牌名,又名《百宣娇》。49. 梅花引 词牌名。50. 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51. 木兰花令 词牌名。52. 木兰花慢 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53.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54. 南柯子 词牌名。55.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56. 南乡子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57. 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58. 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59. 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60. 菩萨蛮令 词牌名。61. 菩萨满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62. 戚氏 词牌名。柳永自创的新调。绮罗香 词牌名。始见于史达祖。63. 千秋岁 又名《千秋节》,出自秦观的《淮海词》。64. 千秋岁引 词牌名。65. 青门引 词牌名。66. 青门饮 词牌名,又名《青门引》。67. 青玉案 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68. 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69. 清平月 词牌名。70. 鹊桥仙 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71. 人月圆 词牌名。72. 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73. 阮郎归 词牌名。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74. 瑞鹤仙 词牌名。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75. 瑞龙吟 词牌名。76. 三姝媚 词牌名。77. 山亭柳 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78. 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79. 生查子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已有此曲。又名《陌上郎》、《愁风雨》、《梅溪渡》等。80. 声声慢 又名《胜胜慢》、《神光灿》、《人在楼上》、《寒松叹》等。81. 双双燕 词牌名。82. 霜天晓角 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83. 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84. 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85. 思远人 词牌名。86. 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87. 苏武令 词牌名。又名《过秦楼》、《苏武慢》。88. 诉衷情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89. 琐寒窗 词牌名。又名《锁窗寒》。90. 踏莎行 词牌名。91. 唐多令 又名《糖多令》、《南楼令》、《空篌曲》。92. 望海潮 词牌名。柳永所创。柳永与孙何人布衣之交,后孙何官居杭州,柳永求见不得,创作了新调《望海潮》一词,请歌女楚楚在孙何面前唱,才得以进见。93. 望江南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本名为《谢秋娘》,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后进入教坊。94. 西河 词牌名。又名《西河慢》、《西湖》。95. 西江月 又名《步虚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96. 惜分飞 又名《惜双双》、《惜芳菲》。《词谱》中以毛滂为正曲。故此词牌可能是毛滂自创。97. 惜奴娇 《高丽史乐志》载: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98. 谢池春 词牌名。99. 行路难 词牌名。本是古乐府杂曲歌名,内容多写世途艰难,英雄末路。后用为词调。又名《梅花引》、《小梅花》。100. 行香子 词牌名。又名《燕香子》。101燕山亭 词牌名。102. 夜行船 词牌名。103. 谒金门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空相忆》、《花自落》、《出塞》等。104. 一剪梅 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又名《玉簟秋》、《腊梅香》。105. 忆秦娥 词牌名。106. 忆少年 词牌名。107. 忆仙姿 词牌名。原为五代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原词中有“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后取名《如梦令》。108. 永遇乐 词牌名,亦名《消息》。109. 渔家傲 唐、五代词中不见此词牌,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和《游仙咏》等。110. 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111. 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词牌。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铃声,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112. 玉楼春 又名《木兰花》、《西湖曲》。113. 怨三三 词牌名。114. 越江吟 原为琴曲名。115. 澡兰香 词牌名。116. 昭君怨 词牌名。乐府诗集》载王昭君出塞故事,说此调最早为昭君所创。调见苏轼的《东坡词》。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无情》。117. 鹧鸪天 唐、五代词中无此词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词家晏殊以《鹧鸪天》填词最多。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最多,有《千叶莲》、《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鹧鸪引》、《骊歌一叠》等等。118. 祝英台近 词牌名,又名《宝钗分》等。119. 子夜歌 词牌名。又名《忆秦娥》。120. 醉垂鞭 词牌名。121. 醉花阴 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122. 醉落魄 词牌名。又名《一斛珠》。据曹邺小说《梅妃传》载,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江妃不受,写下“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诗句。玄宗阅后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123. 醉桃源 词牌名。又名《阮郎归》。词牌的各种格式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如梦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曾允元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  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曾允元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卜算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采桑子,词牌名。  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 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馀香马上闻。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谒金门,词牌名。  上下阕共四十五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诉衷情,词牌名。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   词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忆秦娥,词牌名。  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清平乐,词牌名。  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更漏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南歌子,词牌名。  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醉花阴,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醉花阴,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浪淘沙,词牌名。  亦称《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浪淘沙,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鹧鸪天,词牌名。  亦称《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鹊桥仙,词牌名。  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 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词牌名。  亦称《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 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南乡子,词牌名。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玉楼春,词牌名。  亦称《木兰花》、《春晓曲》。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一斛珠,词牌名。  前后阕共五十七字。仄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煜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踏莎行,词牌名。  亦称《踏雪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张孝祥   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   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歧路。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蝶恋花,词牌名。  亦称《鹊踏枝》。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一剪梅,词牌名。  亦称《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  蝶恋花,词牌名。  亦称《鹊踏枝》。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一剪梅,词牌名。  亦称《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临江仙,词牌名。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渔家傲,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五仄韵,句句用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词牌名。  亦称《鬓云松令》。   前后阕无异。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定风波,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三平韵;两仄韵,后阕四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方式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声韵为主,间以仄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锦缠道,词牌名。  亦称《锦缠头》、《锦缠绊》。   本调六十六字。后阕首句节奏为上一下四。后阕第四句虽八字,实则七字句上加一衬字“问”耳,句法为上七下一,或以前三字为断。后阕末尾一句,上四下五,与前半阕结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则为“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指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谢池春,词牌名。  亦称《卖花声》。   六十六字,上阙下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青玉案,词牌名。  亦称《横塘路》、《西湖路》。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上三下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天仙子,词牌名。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第四、第五两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声。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江城子,词牌名。  亦称《江神子》。

文章评论

岁月.过客

@{uin:2722946744,nick:梦醒时分(苏州),who:1,auto:1}梦醒周末好,祝冬安![em]e176[/em][em]e177[/em]

竹篮词

来看你[em]e181[/em] 受益很大[em]e179[/em] 谢谢[em]e163[/em] [em]e183[/em]

蓝蔻

问候岁月,祝秋日安好![em]e183[/em] [em]e160[/em]

相香

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

zhilxi

山一般的执著,雪一般的心境,

努力靠自己,没有谁会陪你原地停留;

荒原

[ft,,7][B][/B][七绝] .红梅笑雪 作者:荒原 迎春飞雪净尘烟, 天女撒花落田间 雪盖病源防流感, 红梅笑雪兆丰年. [ft,,7][B][ft,,,楷体, 楷体_gb2312][/B]

麦秋

五一到,春色好, 青山处处闻啼鸟; 彩云飘,阳光照, 花儿朵朵枝头俏; 步履轻,眉眼笑, 生活悠悠奔美好; 杨柳摆,思绪飞, 幸福天天无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