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穷,不摆阔,和孩子谈谈钱
教育分享
孩子参加跳蚤市场和图书流动交换,父母一定要鼓励和支持……
这些都是蕴含在生活中的财商教育契机。深圳市某儿童乐园家庭教育咨询师王丽说,无论是不是“有钱人”,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经济导师”。
别对孩子用“蒙眼术”
怎么跟孩子谈钱,是家庭财商教育很重要的一步。不过,有许多家长在此方面存在误区,在孩子面前装穷、一味向孩子强调赚钱的难度,就是其中两种。
对此,王丽谈起一个常见案例:有位小朋友家换了新的汽车,他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换新车了?是不是我们家有钱了?”面对孩子的提问,妈妈愣住了。纠结之下,这位妈妈告诉孩子,“我们家没有钱,我们家很穷,换车是因为爸爸工作需要,为了买这辆车,还跟别人借了一大笔钱。”
事实情况并不是妈妈所说的那样,之所以要告诉孩子“换车很难”,是担心其在同学面前炫富;同时,也担心,告诉孩子“家里有钱了”的事实,会使其养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既然不能炫富,那就装穷好了,这是很多家长在金钱方面对孩子采取的的“蒙眼术”。
在和孩子谈钱这个问题上,一些家长还会将换取金钱的劳动过程,夸大为一个苦难的过程。甚至还有的家长会吓唬孩子说,“等你长大了,要把你花的钱还给妈妈”等恐吓性话语。“钱难赚”的理念一旦在孩子心底生根,会令其对赚钱心生畏惧,产生“我要远离金钱” 的想法。
边体验,边谈钱
生活中,家长应该怎样和孩子谈钱?王丽建议按照孩子的年龄段来设计相关的“金钱问题”。3到6岁的孩子,应该知道钱是什么样子的,货币的来源是哪里,父母在这一阶段可跟孩子谈谈钱的概念,这是财商启蒙;7到12岁的孩子,除了掌握基本的金钱概念外,还应掌握基础的理财小技巧,比如说储蓄、计划性消费和记账。此时可以考虑给孩子设置一个活期账户,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投资理财知识,了解股票、债券、期权等概念。
在和孩子谈钱的具体方式上,家长可以采用“体验式”方法。比如,去银行处理家庭财务相关事项时,不妨带上孩子,让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家庭资金是怎样运转的。若孩子年满7周岁,不妨为其开设一个活期账户,在此过程中,让他自己填写申请表格,向银行工作人员提问等等。如果将孩子的压岁钱存了定期,到期后不妨带孩子一起去银行看看账户有什么变化,再将其中余额变化的原因告诉他。
区分“需要的”和“想要的”
如何科学合理地消费,也是财商教育中的重要问题。该如何平衡父母的“口袋”和孩子的消费愿望?父母此时最该做的是引导孩子判断,哪些消费是“需要的”,哪些消费是“想要的”。
现在的孩子,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消费的问题。许多家长抱怨,给了孩子零花钱,他们会乱花,一点也不懂节制。其实,乱花钱的孩子就是因为不能区分出“需要的”和“想要的”,没有养成好的消费观念。
“想要的”可能是一种超额消费,而“需要的”却是一种必要消费。举个例子来说,一件新的玩具,对拥有很多玩具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件“想要的”商品;而一双新鞋,对一个已经没有鞋穿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件“需要的”商品。“需要的”和“想要的”,哪种消费应优先考虑?答案一目了然。假如孩子能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将自己的消费愿望按此归类,就不会乱花钱了。
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零花钱?王丽推荐了一种策略:给零花钱的频率与孩子的年龄成反比,每笔零花钱的数量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即年龄越小的孩子,家长给其发零花钱的时间间隔越短,每次发的钱越少。因为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难以有计划地消费。
王丽建议,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家长一个星期给一次零花钱;高年级的孩子,半个月给一次;青春期的孩子,一个月给一次。
用爱和分享替代物质奖励
在家庭财商教育中,父母既要告诉孩子金钱很重要,能够交换取很多东西,也要告诉孩子,有些东西是用再多的金钱也换不来的,比如亲情、友情、爱情。所以,尽管推崇财商教育,但是王丽非常反对父母在家庭中通过物质奖励来肯定孩子在学业、家务上的付出。
当一个孩子把帮忙做家务、整理书包、取得好成绩等行为,与物质奖励划上等号的时候,他的这些行为看起来更像是为了某种好处而做的,这反而是一种坏习惯。王丽认为,自然结果的奖励远比物质奖励的办法要好.家里干净整洁了,房间整齐有序了,焕然一新的体验、家人的舒适感,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如果再加上额外的物质奖励,反而成了坏事。
当孩子与家长一同整理好了房间,家长可以用省出来的时间,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参加户外活动等等。用陪伴和爱来做奖励,也比用物质奖励要好。
作者:韩宝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
以后我们会围绕绘本和大家一起探讨更多有关孩子教育、家庭问题、旅行、美食、创意美术、科学教育等相关话题,也会组织一些线上和线下的活动,欢迎大家参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