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游海宁
个人日记
海宁银泰商场晚间的文艺表演
范总夫妇
认识海宁是因为它是中国皮革城。还因为它是观潮的好去处。心驰神往,梦寐以求。
2014年12月26日下午,忽然接到秦君电话,邀约周末两天前往海宁。欣然应允。本来周末另有活动安排 ,只好变化取代了计划。年在岁末,能与兄弟一起远游,去自己心仪的地方,本来就是人生一大乐事!
26日早上7点的时候,冒着初冬早晨的寒风,我已应约来到老家九里桥秦君家附近的重庆牛肉面馆。当时,秦君夫妇范总夫妇已备好早餐在等候。用餐完毕,我们驱车直奔目的地。范总是驾车的老手。导航为我们指路,欢声笑语中,我们一行五人乘坐的轿车在宁靖盐沪嘉杭高速飞奔。时速在120码左右,很快就飞过苏州 ,来到嘉兴服务区。
上午没到11点的时候,我们就来到了海宁。秦君的外甥,某企业高管高总早就为我们预定了下榻的酒店。高总是作为高级人才,被浙江某名企老总高薪聘请而来海宁的。他跟我们本来也是同乡人。他是青年才俊,衣着打扮,言谈举止非常得体大方。他精明能干热情慷慨。他很早就特邀他的舅舅舅母前来海宁观光,我和范总实在是因为又是秦君的朋友兄弟,所以又受秦君之邀同甘同游同乐至此。
我们被安顿在安可主题酒店。随后前往饭店用餐。饭后稍事休息,高总亲自开车,载着我们前往海宁大缺口观潮。潮来的时间是3点10分。我们提前到来了,在观潮处散步 ,掼蛋。后来,我独自一人在钱塘江边徜徉。又遇到一拨又一拨观潮人。他们也是利用周末时间从四面八方赶来。我在询访一位江边垂钓的年轻人。询问垂钓的收获,询问有关钱塘江的观潮的故事。年轻人告诉我:江边垂钓,用小鱼作鱼饵,遵循自然法则,大鱼吃小鱼···接着,我也拿起鱼竿,摆出造型,请年轻人为我拍照。我想起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古代传奇故事《钱塘江母子分离,狄美云夜哭五更》;我想起一首唐诗:“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那些故事古诗并不遥远,好像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近。每个人都在上映着自己的故事。只是故事的主人翁,故事的情节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海潮是有信的,它说来就来,不会背信弃义的。此刻,经天行地的钱塘江,江面平静无波,在我的面前很温顺,很腼腆,被一层白雾笼罩着。一处航标灯孤零零的伫立在江中。隐隐约约,对岸的萧山市依稀可见。
我看到,朝朝暮暮的潮汐已把江岸边的石块浸蚀,政府为了游人的安全,已加固了堤岸,有的地方还打上了铁耙,写上了警示语。据说前几年,有不少观潮人丧命于此。
正当大家掼蛋兴隆的时候,隐约听到轰轰的闷雷声从远处传来。我们赶忙放下手中的扑克牌,观潮拍照。很多观潮人伫立江边, 欢呼雀跃。说时迟,那时快,潮水说来就来了。潮声越来越大,像千军万马在奔腾,潮水拍打着岸边,卷起雪浪花在怒放。潮涌的时候,又像千万个小山一样,在变幻,在隆起,在削平。我目不暇接,拿着老旧的相机在不停的按着。心潮也随着潮水起伏跌宕。先是一线潮,再是小山似的潮头,浑浊的雪浪的咆哮的 狰狞的。十几分钟的时候,海潮像疯够了的孩子,远去了, 疲倦了,消散了,接着就是潮水迅速的暴涨。我惊叹于大自然的威力,更惊喜于这一次的游乐。
离晚餐还很早,我们就去海宁皮革城逛逛。我们来到一家“蒙努”专卖城,看琳琅满目的皮装服饰,不少标价都在十几万几万,实在令人咂舌。我们本来打算在明日上午购物回程。然后,我们就去高总的公寓小坐。去当地一家有名的餐馆小苑用餐。就像我们泰州的上厢房一样,餐馆的里里外外全是吃货,要排队拿号才能就餐。因为前面的食客太多,我们先去海宁一家最大最繁华的商场转悠。我们要去的餐馆排不上号,我们不去的餐馆门庭冷落。这时的银泰商场就是最好的去处。就像我们泰州的万达广场金鹰购物中心一样,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半个小时后,我们折回那家餐馆,快乐用餐。我们喝的是秦君奉献的美酒,吃的是当地风味的名吃。推杯问盏中,酒香情浓;朦胧醉意里,他乡故乡?
酒足肴饱,回归酒店,继续掼蛋。一局结束,各自冲澡安寝。
次日早醒,与行长兄弟范总在酒店附近的街道上城河边跑步健走,欣赏海宁晨光,然后在酒店自助用餐。
28日上午主要的日程是皮革城购物。8点半钟的时候,五湖四海来海宁购物的大巴车轿车已停满了皮革城偌大的停车场。看过导购图,我们一行六人不断登楼沿铺问价砍价试穿闲逛。皮革城的皮装价格落差很大,标价一件从十几万到几万几千不等,看你如何还加砍价。最后我们折返二楼,看好原先相中的皮装。又一次的轮番讨价还价,各人都卖到了自己满意的皮装。货真而价实,价廉而物美。拎着大包小包,载着欢乐与欣喜,我们走向香榭丽酒店。
未完待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