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问题我也说几句(一)

个人日记

 
          早晨看到特别关注里湘人老斐的日志,看了一半,有事出去了,没有关机,回来看到他说的没有了,可我的还是那样,就接着看完,关掉,写自己的,再接着查斐公文章中的好友名,打开一看,真的没有了。真后悔没有保留下来。

        我从小就来到新疆,在这里已经渡过了五十多年,可以称的上是老新疆人了吧,我在以前的说说里或者日志里所讲的老新疆人,是指在新疆土生土长的汉族人,也包括文革以前来的内地人。

         那个时候的新疆基本上还是稳定的,没有民族纠纷,大家都和平共处,文革中换了几个领导,特别是兵团政委张竭诚去中央要钱,周总理说:以前那个张仲翰政委从来没有来要过钱。

       斐公文中提到的民族问题,运交上天讲的很好,有许多的问题不能怪他们,现在就不要说他们维吾尔族人了,就连许许多多的老新疆人也是看不惯许多新来的人,当然也包括我。

       文革前新疆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排名还是比较靠 
  前的,那时候内地的农村一个工日值可能是几分钱好的有一毛两毛的,新疆的工日值最低的都在一元以上,好的有三元的,干一年能挣四千五千工分,大家算一算是多少钱,有回内地的,回来说:在内地他们掏出来的都是十元的票子,内地的人就问:你们是新疆来的吧?就凭这句话,可以想象新疆那时候在全国的地位。

       后来有内地的人来说:不知道是什么人说的在新疆五元的票子掉地下,都没有人拾,怕丢人。(当然那是瞎吹)但是那时候来新疆的人是报不上户口的,也没有招临时工的,所以在亲戚家住一段时间就回去了。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内地人涌入新疆,他们能吃苦,什么脏活,累活都可以干,这是好的一方面。

      有的内地人来是做生意的,拿个黑白照相机到处去给人照相,那时候本来新疆人都是去照相馆才能照相的,他们来了,就地取材,在哪里照可以,不用摆布景,在自己家里照相当然好了,那时候照一张像一元钱,照好了,付钱,三五天以后把照片就送来了,再照,那时候的新疆人多老实啊,根本就不知道会有人骗他们,照相的人第一次来照了以后,把相片给送来,第二次就连胶卷都不装了,就是收钱照相,完了说三天以后送照片来,一去就再也没影,新疆人才大呼上当。

          那时候的新疆人买东西时不知道还价的,卖家说多少就是多少,说多重就多重,哪里还会看看称够不够,那些做生意的一看新疆人这么大方好骗,所以就缺斤少量的事越来越多,新疆人本来是看不起做生意的人的,在加上他们骗人,放在谁身上还会心平气和的对待他们,内地人来了说在老家卖香烟都是拆开来卖,村干部去开会,有几个人买几根烟。要几根,就给几根,卖西瓜都是切开按块卖,我们听了都快笑死了,想:还有这种事? 新疆人买西瓜都是拿个麻袋,最少也得几十公斤的,卖肉都是半个身子,最少也得一条腿,夏天买的多了,都是把肉淹起来,慢慢的吃,完了再买,哪有买一点点的,这不能怪那些维吾尔族商人。也就是现在说的地域风俗差别吧。

       由于新疆人太老实,受骗上当太多,内地人来了,没有几年就发了,新疆人还是原来的生活水平,所以有的维吾尔族就说:他们把我们的饭碗抢了,他们吃饱了,我们吃不饱了。当然这是他们的偏见。

         由于本人文化水平太低,写的东西是东拉西扯,想到哪就写到哪,请大家谅解。凑和着看吧,今天就写这些,想起来了,再写吧。 
        

文章评论

湘人老斐

改革开放以后,西出阳关无故人,几乎变成“西出阳关无好人”,这话虽然说的有点绝对,但至少说明,最近30年,来到新疆的汉人是良莠不齐的。

浮生如荼

其实好人坏人哪里都有。不过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也不好用好坏来形容了。至少我们可以算好人,对吧,小华老师。

沽上盐民

看了你的这篇文章后颇有感触。你说的这种情况不仅在新疆有,在全国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我觉得这是政府作为不力造成的,国家虽然设有物价局、工商局、包括公安和法院在内,可是他们当中很多的人光吃饭不干事,形成虚设,再加上现在的教育缺失、宣传的误导,慢慢地形成了这种情况已经见惯不怪了。在现实生活当中诚信已经成了空话。政府领导光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听假话、恭维的话,这样下去对社会有什么好处,真不知道今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啊。

凤凰于飞

你写的关于民族问题,我接触的少数民族比较少,不过好人和坏人倒和民族不同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只是一个人的本性表达。

好兆头

我们居住的小区附近的长岛路,长期以来有维族女的带两孩子卖核桃、哈密瓜,不见有人去买,都怕惹不起。主要是上次平江县的切糕事件把内地老百姓吓怕了。我看那卖核桃的维族人很可怜,日晒雨淋,从早晨卖到晚上10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