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往事(二)寒冷

个人日记

             每年的元月份是北方最冷的时间,前几天看报道说新疆富蕴县零下35度,好像就冷的不得了了,说水倒在地面15秒就成冰了,在我看来,那算不了什么,想想我们小时候比这还冷的天数多着呢。

           我们小时候基本是每年冬天都在零下30度以上,有几年是零下45度,可能是新疆人冻惯了吧,就那样的天气,人们该干啥的照样干啥,也没有因为寒冷而停止工作的,工人照样上班,当然车间里都有火炉,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暖气设备,无论是商店、办公室、学校、旅社都是火炉,外面再冷进了房间就暖哄哄的,农民照样得去地里,平整土地、拉运肥料,准备明年的春耕需要。

           影响最深的是汽车驾驶员每天早上抱着喷灯烤汽车,往汽车水箱里加热水,烤一会,再发动,要不然是发动不了的,没有喷灯的就用木柴,倒点汽油放在汽车下面点燃以后得等半个小时才能发动,晚上停车以前,还必须把水箱里的水放光,要不然就把汽车冻坏了,这一点我不懂,是听一个邻居说的,他姐夫是奎屯邮电局的驾驶员,接了一辆新解放车,那时候国产的解放车也就是最好的汽车了,(那时候还没有东风汽车)开上新解放,高兴的到亲戚家去喝酒,结果喝醉了,晚上没有放汽车内的水,整个汽车就报废了。

          三十年前的冬天,我在石河子八一制糖厂当临时工,离我家十公里,每天骑自行车去上班,车间里到处都有润滑油,我就给自己的自行车链条轴承加满了油,谁知道好事变成了坏事,在回家的半路上链条因为加油太多,被冻的不能转动了,只好推着回家,你想冷不冷?

          最冷的天是大晴天、万里无云却飘雪花,那才是最冷的,也不知道雪花是哪里来的,就是听广播里的天气预报说:由乌拉尔山南下的冷空气入侵。链轨拖拉机在回家的路上,被冻的死机,找别的车拖回来的。

         那时候的新疆人没有现在的羽绒服一类的保暖服装,一般的就是穿棉衣,戴棉帽,农民脚上一般穿的是东北产的胶棉鞋,可能就是东北人说的乌拉鞋,那种鞋轻便,鞋内垫点麦草,几天换一回麦草,比鞋垫暖和。老年人脚上穿的是“皮窝子”可能是新疆人的特产吧,就是用一块比脚大的牛皮一周穿上些眼,用牛皮条当鞋带,里面垫些麦草,就是最好的保暖鞋了,老新疆人说:新疆好,新疆好,牛皮窝子垫麦草。穿牛皮窝子,一是特轻便,二是不滑,新疆的道路是非常滑的,经常有人滑倒摔成骨折的,汽车驾驶员都是穿皮大衣,戴皮手套,脚上穿的是大头鞋,(一种里面是羊毛的反毛皮鞋,解放军战士都是穿它)就那样还是每年冬天有驾驶员冻死的。

           在农村,赶马车的都是脚穿毡筒(一种用羊毛制作的、像现在的雨靴,是一体的,风钻不进去)穿皮大衣,就那样还有把耳朵冻坏的。

           最有趣的是,新疆人见了新来的内地人,就会问:冷不冷?无论你回答冷还是不冷,老新疆人都会说:现在不冷了,我们小时候那才叫冷呢,出去尿尿,手里都得提着一根棍子,现尿现敲,要不然就成个冰柱子,把人顶个仰绊子(仰面朝天)当然这是笑话,但新疆的冷那可是真的。

          现在好了,人们都穿的羽绒服,保暖设备比以前强多了,再也没有听说有冻死人的事了,汽车都加防冻液,再也不要喷灯了,所以给现在的年轻人说,他们都不知道什么叫喷灯,如果有,那可能在博物馆里了。 

文章评论

文文

现在地球变暖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年轻人那里知道过去的苦,谢谢您写的文章,让年轻人了解过去那个年代,那时的环境、条件、生活多么不容易[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