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源斋访客录》
个人日记
欢迎来访玄源斋,QQ893318772.净明派第二十六代嗣法弟子,张法礼道长。净明宗坛天津联络处度师,天津市河西区天机府道观管委会副主任
承接道教科仪法事,祈福拜斗,消灾开运,风水化煞,命理咨询,惊吓虚病,求财求福。奉请道教符箓,平安护身符,招财符,求姻缘符,学子文昌助学符,开车平安符,事业顺利符,化解口舌是非符等各类常用灵符。
承接道教科仪法事,祈福拜斗,消灾开运,风水化煞,命理咨询,惊吓虚病,求财求福。奉请道教符箓,平安护身符,招财符,求姻缘符,学子文昌助学符,开车平安符,事业顺利符,化解口舌是非符等各类常用灵符。
“净明忠孝道”(本派全称)是道教正一派的一大宗派,素以忠、孝、廉、谨、宽、裕、容、忍为“垂世八宝”。在我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净明道“忠孝神仙”教义宗旨融合儒道两家,更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净明道的传度,历史由来已久,始于东晋时期净明道祖师许逊于兰公、谌姆获受太上灵宝净明忠孝**,继传吴猛、曾亨、时荷、施岑、甘战等十二弟子,后逐以南昌西山为中心,设坛传教,弘扬净明道法。唐时,西山道士胡慧超以西山万寿宫为中心,传扬“灵宝净明”道法,授度弟子千余人。宋时,西山道士刘玉、宣扬净明教法,传度黄元吉等五百弟子,逐渐形成了以西山万寿宫为祖坛的“净明宗坛”,黄元吉度徐慧、陈天和等弟子,徐慧度赵宜真、钟彦文等弟子,赵宜真度刘渊然等弟子。至明洪武年间刘渊然之后,净明道传度不明,至今已中断了六百多年。于2005年首次恢复传度。净明道百字法派为:天德高无量,照明自古今,玄元闻见处,总合圣贤心,道德宏清静,法源广大成,东汉有章教,功果保忠祯。
宋元间,在江西西山玉隆万寿宫,有净明忠孝道, (简称净明道)兴起。净明道虽仍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但与天师道、茅山道、楼观道却有所不同。它虽然也注重符箓禁咒驱邪御瘟等道术,也从事服炼斋醮、修仙度人,但只不过作为修道的次要之术;其教义中之最主要、最突出的内容,则是强调修道必须忠君孝亲。至今西山玉隆万寿宫正殿上乃挂有“忠孝神仙”的匾额。
据《净明忠孝全书》谓,净明道渊源于东晋的许逊,而许逊又受之于谌姆 (婴)、苎公(期),而谌姆兰公又受之于日月二君。据《许真君仙传》说,许逊生于东吴赤鸟二年(公元239年),南昌人,字敬之。早年栖托西山金氏之宅修道。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举孝廉,任旌阳县令,故又名许旌阳。预感晋室将乱,辞官东归,返西山修道,并济世度人。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公元374年)“合宅飞升”。《正统道藏》中有关许逊的宗教传说性质的资料很多,如:洞真部内有《旌阳许真君传》、《续真君传》、《许太史真君图传》、《清微仙谱》;洞玄部内有《许真君仙传》、《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孝道吴许二真君传》、《仙苑编珠》;洞神部内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六;太平部内有《云笈七签·许逊真人传》、《净明忠孝全书·净明道师旌阳许真君传》;正一部内有《三洞群仙录》卷四、十四、十六。《续道藏》中有《消摇墟经·许真君》、《搜神记·许真君》。其他还有《太平广记·许真君》。据传,许逊“升仙”后受祀于西山之游帷观。其一传弟子有时荷、吴猛、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烈、施峰、彭抗、黄仁宽、钟离嘉。许逊及其十一弟子合称“十二真君”。但上述资料,都只是依据宗教传说。
北宋时期,许逊及其 “孝悌之教”受到了统治者的信奉,许逊被渲染为一位能驱邪斩蛟御瘟的神通广大的天神,太宗、真宗、仁宗皆赐御书,改西山游帷观为玉隆观、玉隆宫,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改为玉隆万寿宫,政和二年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
金人粘罕、斡离不宰兵南侵,宋钦宗靖康元年 (公元1126年),开封被破,次年徽宗、钦宗被俘,北宋王朝灭亡。康王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王朝,而金人仍然不断南侵,使南宋王朝受到危亡的威胁。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西山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倡导许逊的“净明忠孝大法”。据《净明忠孝全书》卷一记载:
建炎戊申 (公元1128年),……兵祸煽结,民物涂炭。何真公等致祷“真君”匈垂救度。既而降神渝川,谕以辛亥(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八月望当降玉隆宫。至期迎俟,日中云雾郁勃,自天而下,由殿西径升玉册殿,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真公得之。建冀真坛,传度弟子五百余人。消禳厄会,民赖以安。何真公亲受许真君之道法,当然属于托言,不过为自神其教而己。但在当时强敌压境,国家处于危急的形势下,有民族意识者当然会强调忠孝,希望宋朝臣民能团结一致,忠君孝亲,捍卫家国。又由于西山游帷观从隋至唐均传播许逊的“孝道之秘法”,唐高宗永淳年间,法师胡惠超(洞真先生)又重修游帏观,中兴许逊“孝悌之教',故何真公在当时客观形势下,托言许真君下凡,命他重振“净明忠孝”之道。不过在当时还并无“净明道”这个道派名称。我以为净明道实际兴起于南宋,南宋期间或可以名之为“忠孝神仙遣”,为净明道之前身。
到了元世祖至元壬午 (十九年 公元1282年),西山隐士刘玉(字颐真,号玉真子)又托言遇到了洞真天师胡慧超、说许真君将降授至道给刘玉。据《净明忠孝全书》谓:
……仙驾降,先生(刘玉)瞻礼,以柏叶藉枣橘以进。真君告曰:……吾昔修真时于此朝礼“太上”,“太上”命,“日月二君”降此,授吾至道,是名“灵宝朝天坛”。吾今亦于此授此“中黄大道八极其诠”,子当敬受。……当勉励弟子不昧心君,不戕性命,忠孝存心,方便济物。又说洞真天师胡惠超也降授道法:
说及三五飞步、正一斩邪之旨。由是开阐大教,诱诲后学。其法以忠孝为奉,敬天崇道,济生度死为事。
《西山隐士玉真刘先生传》说:
先生之学,本于正心诚意,而见於真践实履,不矫亢以为高,不诡随以为顺,不妄语,不多言,言必关于天理世教,于三教之旨了然解悟,而以老氏为宗。有《玉真语录》、《净明秘旨》凡一百三十七品云。由于刘玉整理了何真公的道法,遂正式用“净明”为道派名称。故后世净明道以刘玉为开创祖师。其实,开创者当为何真公。
明《正统道藏》中收存净明道的经书不少,《洞玄部方法类》有《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毕道法要节文》、《天枢院都司须知令》、《天枢院都司须知格》、《灵宝净明天枢都司法院须知法文》、《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人起请画一》、《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灵宝净明黄素书》十卷、《灵宝净明黄素书释义秘诀》、《太上灵宝净明人道品》、《灵宝净明院真师密诰》、《太上灵宝净明法印式》、《灵宝净明大法万道玉章秘诀》、《太上灵宝净明秘法》、《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五卷、《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释例》、《太上净明院补奏职局泰玄都省须知》;《太平部》有:《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上下卷、《净明枢真经》、《净明正印经》、《净明御瘟经》、《净明明鉴经》、《太上灵宝净明九仙水经》、《太士灵宝净明中黄八柱经》、《净明忠孝全书》六卷。
据《净明忠孝全书》述其授受系统为:许逊 (旌阳)——张氲(洪崖先生)——胡慧超(洞真先生)——郭璞(景纯)——刘玉(洞真先生)——黄元吉(希文)——徐异(慧)——赵宜真——刘渊然……。净明道以许逊为祖师,胡慧超(法师)、张氲(经师)、郭璞(监度师)并称为“三师”。
其基本教义,《太上灵宝净明法序》说: “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污,愚智皆仰之,为开度之门,升真之路,以孝悌为之准式,修炼为之方术,行持之秘,要积累相资,磨礲智慧,而后道炁坚完,神入伏役,一瞬息间可达玄理。”《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先生语录内集》说:“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但世儒习闻此语烂熟了,多是忽略过去,此间却务真践实履。”“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何谓净?不染物。何谓明?不触物。不染不触,忠孝自得。”强调真践实履,刘玉真(净明道一祖)有“履践三十字”:所谓三十字者:“惩忿窒欲明理,不昧心天,纤毫失度,即召黑暗之愆,霎顷邪言,必犯禁空之丑。”卷三第七又说:“真君有云:净明大教是正心修身之学,非区区世俗所谓修炼精气之说也。正心修身是教世人整理性天心地工夫。若上古之世,民生太朴未散,何用整理,何用修炼,语言动作,无不合道。只缘后世众生,多是诈诈奸奸,愈趋愈下,一动一作,便昧其心,冥冥罔觉,无所不至,间有墓道者,不就本元心地上用克己工夫,妄认修炼精气以为无上真常之妙,所以太上患斯道之不明也。”故净明道“正是复古之学”,“贵在忠孝立本,方寸净明,四美(孝悌忠信)俱备,神渐通灵,不用修炼,自然道成”。
净明道是天师道 (符箓派)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新道派,是在儒家道学(理学)盛行的影响下产生的道派,重封建伦理道德而并行以符箓禁咒之术,但对丹道炼养之术,则较轻忽,一反唐宋道教重丹法及主静的教义,这是一大变革。由于首重宣扬忠孝,故这一宗教变革极有利于封建帝王维护其统治。
由于净明道重视克己和践履,同时又兴起《太微仙君功过格》及劝善书等民间信仰,从而增强了宗教对人心的制约。
净明忠孝道第六届传度**,在净明祖庭西山万壽宫隆重举行,此次传度**礼请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协副会长、及两宫(西山万壽宫、南昌万壽宫)住持张继禹道长为监度师,江西南昌万壽宫管委會副主任张春荣为传度师,江西省西山萬壽宮管委會主任李友金为保举师。传度**将从“开坛请水、安监斋、安龙奠土”等科仪开始,依科经过“传度法事”、“讲经说戒”、“颁发度牒法器”、“圆满谢圣”等近二十个法事活动,庄严隆重,并授传度弟子“度牒”,以为凭证。
净明忠孝道传度**会不仅仅是道教界又一次重要的教务活动,更是弘扬祖先文化遗产,传法弘道的一场盛会。对发扬道教传统文化,促进道教信仰建设、道风建设等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