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精神”的启示

个人日记

         《亮剑》——一部回味无穷、堪称经典的影视巨作,李云龙——一个桀骜不驯、有勇有谋的另类英雄,他的“逢敌必亮剑”的亮剑精神,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亮剑”之风。“亮剑”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它已经延伸到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管理的“强心剂”,为复杂的农村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力。面对新的战备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基层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更困难,如何干好基层工作?李云龙的亮剑精神,对我们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作风硬朗,性格强悍——形成领导力。李云龙性格强悍,作风硬朗最值得我们基层干部学习。要发扬“亮剑精神”必须具备李云龙身上那种性格和气质。要攻坚克难、要克敌制胜,就要深入学习他在强敌面前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的勇气和锐气。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带好队伍必须首先抓好班子建设,打造铁班底。只有性格强悍的班子,才能带出性格强悍的基层队伍。基层工作要创新、要出彩、要效果、要打开新局面,基层干部必须要具有勇往直前、争强好胜的性格,必须有班组一心,齐利断金的领导合力。坚强的领导力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它可以聚散沙为顽石、磨铁杵成尖针。基层干部是团队战斗力的导火索和药引子,要切实担当点起冲天大火的星星之火,成为能让基层党员群众变成“嗷嗷叫”的“群狼”的领头人。基层工作要“亮剑”,基层干部就要勇于拔剑,形成敢于亮剑的中流砥柱,成为团队“亮剑”的突击队和急先锋。

二、脑子灵活,点子丰富——突出创造力。日军将领筱冢役男评价李云龙是个萨拉热窝式的农夫,但他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农夫,其最大特点是“点子多、脑子活”。他有着狼一样的嗅觉、鹰一样的视觉,是一个绝不干赔本买卖的——有“利”必争、有钱必赚的“精明商人”。他用日军佐官刀换10 箱手榴弹;帮楚云飞清理“反水”事件得到一个营的武器装备;离开被服厂时,顺手带走200 套军服作为当厂长的代价;用五挺机关枪换骑兵连长孙得胜……无不显示出他不同常人创造力、创新力。看似粗俗的他心思缜密、思维敏捷,从不按套路出牌。面对不同的战争形势李云龙总能沉着应对,出奇制胜。面对772团久攻不下、坚如磐石的山崎大队,李云龙积极创新战术、战法,用土工掘进的方式轻松消灭劲旅。这次“亮剑”,不仅亮出了他的“勇”;而且还亮出了他的“智”。基层队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要充分发挥“脑子活,点子多”的优势,善于突破和创新。基层干部和群众朝夕相处,对农村了如指掌、明察秋毫。只要找准症结,肯动脑子,积极想办法、出思路,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三、形端表正,身体力行——增强感召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更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李云龙身上就散发着一种这样的性格和气质,他就像一颗磁铁。在他的带动下独立团成了一把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利剑”。新婚之夜的李云龙还要坚持亲自到前沿查哨;明知是“鸿门宴”,他仍毅然身缠炸弹、谈笑风生地赴宴;身为师长的李云龙还亲自担任突击队长,偷袭敌营指挥部;每次冲锋他总带头冲在队伍最前面。基层干部是联系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的领头雁,与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言谈举止、个人形象深刻影响着身边每个人。要带出一支充满战斗力的,像狼群一样的优秀团队,靠喊口号、定目标是不行的,必须身体力行,靠自身品行、个人魅力来来感召身边人,让党员群众自发“拔剑”,主动“亮剑”。只有基层干部做得正、行的端,身先士卒,成为党员群众的典范,他们才会死心塌地、勇往直前地跟着干,才能在团队内形成一种相同性格和气质,形成一呼百应、群起“亮剑”的感召力。

四、感情厚重,情意深沉——提高凝聚力。《亮剑》中的李云龙既骁勇善战又沉着冷静,压不扁、锤不烂,酷似钢铁,坚如磐石。但就是这么一位近乎无情的李云龙,却感情细腻。作为男人他有情有义,敢爱敢恨,是条血性汉子;作为指战员他舍生忘死、敢打敢拼是位情义英雄。为替新婚妻子报仇,他调动上万人的部队攻打逃进平安县城的山本特工队;为替和尚报仇他一刀劈了已经接受改编的土匪头目;为救张大彪,本已突围成功的他,毅然决然端起冲锋枪,重入虎穴;他和政委赵刚建立了跟铁一样的深厚友情。这些都无不证明李云龙不但是个英雄,还是个普通人,他像我们一样有血有肉,能歌能泣,他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首长与部下肝胆相照,同志之间亲密无间。建立在深厚“感情”的基础之上的团队无坚不摧、攻无不克,感情是团队的“凝固剂”,是激情的“催化剂”,更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合力“亮剑”的精神基础。通过人与人的沟通;人与人的关爱;人与人的体恤,把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成“感情”至上,友谊至上的兄弟式团队,切实打牢“亮剑”的资源基础。

五、训练艰苦,善于用人——强化战斗力。李云龙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练兵用人有一套,在他“不近情理”的严格训练下,敢于亮剑、勇于亮剑、善于亮剑的新独立团诞生了,确切的说它是野狼团。练刺杀没有护具,他告诫战士要不怕受伤,以实战的状态练习刺杀,伤筋断骨没关系,总比在战场上丢了性命要强。为了选拔出优秀的士兵,李云龙杀猪炖肉开展战术大比武,向全团宣布:“有本事的吃肉,有能耐的带兵”。一个张大彪带出了一个出色的大刀队;一个孙德胜带出了一个不怕死的骑兵营;一个优秀投弹手带出一支让日军山崎大队全军覆灭的投弹队。李云龙把会武术的士兵组建成加强排,平时抓训练,战时打先锋,他的部队越打越大,越练越强。李云龙练兵用人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基层干部的训练,“亮剑”精神既要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更要突出在基层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中,要让每个党员逾练逾强、逾练逾精、逾练逾勇,努力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通过训练做到“内练精气神”,即:给基层党员干部定任务、压担子,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进取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形成力争上游、锐意进取的“亮剑”作风;“外练筋骨皮”,即:积极开展专题培训、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管理知识、操作技术。只有练就一副“钢筋铁骨、铜头铁臂”的高素质、硬作风,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亮剑”。

六、坚守制度,令行禁止——巩固执行力。为了攻打平安县城,李云龙下令全团归队,张大彪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放弃缴获物资和俘虏,率部赶回;为消灭观摩团,他隐蔽的士兵被子弹打伤,竟不吭一声……由此可见独立团执行力非常强悍。政策制定后,关键看干部,基层干部是执行力的“基石”,是决定规章制度能否得到落实的重要抓手。工作中,要坚持做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管理。基层干部是联系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各项制度的宣传者、执行者和实践者,要通过广播、板报等各种载体,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并身体力行,亲自实践,确保各项制度畅通无阻、令行禁止。制度的执行力来源于基层执行力,制度的落实最终要靠最基层的广大党员群众体现出来。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有规章、有制度、有标准、有流程,真正是责权明晰、分工明确,但却执行不力,主要原因在于怕“得罪人”,没有勇气去执行。面对执行难题,广大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去鼓士气、调热情,带头“亮剑”,要亮出气势、亮出魄力。只有大家都严守“制度”这把剑,并有勇气“亮”出自己的剑,和违规的事情作斗争,基层工作才能健康经营、有序地运转。总之,基层工作要“亮剑”,基层干部要有领导力;专业技术人员要有创造力;管理人员要有感召力;团队要有凝聚力;职工要有战斗力;制度要有执行力,并做到“众力合一”,加上“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剑气”,基层工作一定能“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文章评论

茉莉~蝶恋[拒聊]

拜读了!欣赏你的文采,喜欢你的作品!你很成功朋友,为你加油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