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为何培养不出一流人才???

教育之道



图片图片
                             
王贵成老师

  
                    图片                                                                                  
       不管清华北大在世界大学之林中处于什么地位,毋庸置疑的是,这两所大学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一流大学。然而,让这两所一流大学尴尬的是,1949年过去都60多年了,除了培养了一些国家领导人外,却难以培养出真正的一流人才来。按照仙逝没有几年的大科学家钱学森的说法,中国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很明显,清华北大也包括在“中国大学”之内。善良的人们不禁要问了,清华北大为什么就培养不出一流人才来呢?
        其中原因肯定不少,但人们常说的是,由于清华北大的师资队伍中缺乏一批世界大师级学者,故而就缺乏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培养不出一流人才来就是理所当然之事。而据我这个在应试教育苦海中垂死挣扎了十几年的老九来看,虽然教授们逃脱不了责任,但更主要的是,清华北大招收的学生压根就不是一流人才胚子。由于招生录取制度的单一浅薄,中国的大学只会通过单一的考试分数选拔所谓的人才,在如何发现识别选拔优秀人才方面还缺乏起码的经验。
       可能清华北大里的各路状元和培养出状元们的各路名师就急的要骂娘了,且慢——先听我把话说完再骂也不迟。清华北大每年几乎把全国各省市的状元一网打尽了,可惜这些状元只是应试分数了得,其它方面则未必了得,而后者才是成为一流人才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的学生只是被迫接受了一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而说不上已经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包括国民教育或者叫公民教育。良好的教育绝不是学生具有唱歌跳舞弹钢琴的特长,更不只是获得了比较高的文化课考试分数,它还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强健的体魄。这将为学生上了大学乃至毕业以后人生和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惜我们的各级学校除了最爱的分数以外,其他的什么价值观、道德判断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强健的体魄,就都顾不上了,能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进行大而无当的说教,就已经是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了。
        要想成为一流人才,就必须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全球一体化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未来世界变幻莫测。今天人们在大学里学习的不少知识,很快就会变成明日黄花,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未知世界。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人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那就是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自学能力,随时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而学习,充实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自学能力需要学生在十几年的学习期间通过老师的指导训练获得,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持续不断的求知欲望。可是,在中国的学校里,课堂上老师用的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课后是高强度的题海训练,培养不出自学能力不说,连思维方式也成了僵化死板的条件反射,尽管许多高考分数很高的学生聪明勤奋,但在中学阶段已经被日复一日的机械训练磨钝了求知的激情,早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各地的高考状元中虽不能说全是这样的学生,但这种学生为数肯定不少,清华北大招了这样的学生,明明是小家碧玉的宠物猫,却要把它培养成威震百兽的虎大王,这可能吗?
        要想成为一流人才,还应当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新欲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涵盖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是啊,只要有了好奇心和痴迷执著不顾一切的狂热激情,人才才可能为自己即将从事的事业倾注全部的心力,从而作出非同一般的成就。人类文明史上的所有伟大创造,无不是来源于这种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根本动力。让我们沮丧的是,应试教育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了压榨学生的分数,学校和老师们无所不用其极,经过他们十几年齐心协力的努力压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早被扼杀殆尽了,旺盛的创新欲望还从何谈起呢?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想成为一流人才的学生更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想抱负不能说学生们没有,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理想抱负啊!考上清华北大,将来有一份能赚大钱的工作,这种庸俗的理想比比皆是,而不少学校还把它表扬为“脚踏实地”。 为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属于自己的哪怕是最微小的贡献,这种雄心壮志已经被广大师生视为可笑的说教弃之如敝屣。清华北大毕业出来的高端学子,不少都漂洋过海,宁愿做高级打工仔,也不愿对生身故国尽一点社会责任,这其中当然有国家的过错,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自是一大原因。江山如此多娇,而国家总是多难,一百年了,我们似乎还在原地打转,一流人才如果没有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和自信,谁还能看出我们这个民族的前途所在呢?
要想培养出一流人才,就必须招到一流人才的合格胚子,在这方面,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就比清华北大强多了,他们绝对具有世界一流的招生眼光。要想被美国的这些顶级名校录取,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除学习成绩优秀外,院校一般要求申请者在下述至少两个方面“能力超凡”:音乐、艺术、社会服务、领导才能及体育运动。此外,申请者有无“高贵的灵魂,独特的视角,孤傲的雄心”,也是考察的重点。
       而且美国的这些顶级名校为了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都有自己的一套招生标准,标准之苛刻,不能通融,让人难以想象。耶鲁大学的招生官员曾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中国学生,对历史学非常感兴趣,在中学阶段就通读了《剑桥中国史》和《资治通鉴》,耶鲁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的所有中英文著作他如数家珍,还发表了一些历史方面的小文章。这样的学生简直就是一个历史天才,加以悉心培养,将来肯定是杰出人才,如果这个学生参加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被录取上是不成问题的。但耶鲁最后还是拒绝了他,原因不是这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行。
        这个学生是住校生,面试官就问他:“晚上睡觉前你和宿舍里的同学都聊些什么?”他回答说:“我给他们讲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面试官却不以为然了,他们美国式的思维认为,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子,晚上睡觉前和宿舍里的其他男生聊的不是女朋友就是足球,谁会有兴趣去听你的历史故事呢?这个学生的回答只能说明两个问题,要么他说的是假话,要么他和周围的同学不合群。而这样的学生是不符合耶鲁大学的招生标准,耶鲁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公共服务的领袖,一个不能和周围其他人进行良好沟通的人,未来怎么可能率领大家作出巨大成就呢?因此,尽管该学生可能将来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历史学家,但因为不符合耶鲁大学的招生标准,耶鲁还是没有录取。(2013年4月22日《中国青年报》)
这说明世界一流大学在甄别发现选拔潜在性人才方面,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正因为它们有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才在招生时想方设法找这样的人才胚子,进而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清华北大如果不在这点上下一番功夫,倘若还是在各地高考状元的“掐尖”招生上作无谓的竞争,即使招再多的高考状元,照样还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图:网络  文:王贵成)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