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35个历史知识》

手机日志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 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 ;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 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 是没问题的。)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蛮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蛮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 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 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 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 ;新中国在21 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 (《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 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 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 万吨。
(《宋代矿冶业研究》王菱菱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  应网友要求对此数字的研究过程进行补充:资料翔实是《宋代矿冶业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宋朝的经济问题大多是通过财政和赋役表现出来,有关矿冶业发展状况及其与社会经济诸关系的资料相对较为匮乏和零散,因而研究难度较大。作者在二十年中,拨沙拣金,广泛搜集各类金石文献资料,引用古籍书目达260余种,几乎达到“竭泽而渔”的地步。特别是充分利用天一阁藏明代方志中所保留的宋代矿冶业资料,为该书更上一层楼的论证另辟了新的史料来源。在资料占有超越前人的基础上,作者经过深入钩稽和缜密考证,对前人陈说有较大的修正。譬如关于宋代铁的产量,过去日本学者估计为年产量在五千吨至四万吨之间,而美国学者则高估为年产量在七万五千吨至十五万吨之间,如果按照美国学者的估计,中国在11世纪中叶的铁产量可与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欧洲铁的产量相媲美,但是王菱菱博士从两宋时期长期持续铸造铁钱、制造铁兵器和铁成为生产胆铜的原料三个方面对铁的需求增长以及制造铁农具对铁原料的消耗总量,进行新的估算,最后得出宋代平均年产铁额应该是三万五千吨至七万吨之间。这个新的结论比过去仅从铁税课额或农具耗铁量来估算年产量要科学严谨得多,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性,也更接近宋代铁的年产量的实际。又如过去讨论我国历史上银矿、铜矿开采技术中使用先进的“火爆法”“灰吹法”时,大都依据明朝人陆容《菽园杂记》所引《龙泉县志》的记载,以为是在明代较为普通和成熟。但经王菱菱博士确考,陆容所引《龙泉县志》不是明代文献,而是南宋处州人陈百朋撰写。从而确凿地证明了宋代的采矿过程中已普遍采用先进的火爆法生产技术;同时还表明宋代劳动者在选矿熔炼过程中已能熟练的根据矿石质量或种类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选矿、熔炼工序,这就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宋代在我国银矿、铜矿开采技术发展史中所作的贡献和地位的认识。像这类极具学术创见的考证和议论在书中可说是俯拾即是,充分说明《宋代矿冶业研究》是一部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佳作。 本文的其它数据引用情况与此条大体类似,长篇引用容易引起阅读疲劳。因本人工作繁忙,在此暂不一一注明出处。)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 )才停止。北宋前期主要是攻击契丹,到澶州之盟为止;中后期则注重对西夏和吐蕃的攻击,特别是对吐蕃河湟地区的进攻收复了唐代失地,大大扩张了领土。北宋徽宗时期联金北伐获得了北方的大片领土,随后北宋亡于金。(《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完全因为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 万元人民币)

13/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 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

15/在1233 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 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 (《宋史》《元史》等)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 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 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数学九章》等)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 世纪的征战在亚欧大陆屠杀了2 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 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遭纳 粹屠杀的600 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附:吉尼斯世界记录人类灾难篇排名第二的是为:元军对宋朝农民的屠杀(3500万人)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 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 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 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 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属国(《明实录》等)

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 吨。

20/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21/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 )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 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归根到底是明朝拥有强大的内阁及行政系统,皇权受到极大制约,已经无法与从前的王朝相比。满清在这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历史倒退。

23/自1572 年“隆庆开关”到1644 年明朝灭亡,这7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共计约3.53 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 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24/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25/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廷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廷。

26/公元763年,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中央政府兵力不足,被叛将仆固怀恩引来30万蛮族军队,将长安、洛阳占领。唐肃宗最后用东都洛阳的全部青年男女和财物作为贿赂,引来回纥军队收复两京,才使汉族免于亡国灭种。(《新唐书》)

27/1644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随后北方牧猎民族乘机进入中原,建立了延续200多年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的蛮族趁中原王朝内乱入侵相比,明末的这次中原内乱使牧猎民族成功灭亡了华夏政权,建立了导致历史倒退的新政权。

28/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 年。 (《朝鲜李朝实录》等)

29/清廷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 部, 79070 卷,禁毁6766 部,93556 卷。

30/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 票的优势。

31/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 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32/清廷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3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 万对阵2 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 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 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34/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35/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此举,且倭主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往攻,结果船队被暴风雨所摧毁,日本人从此将此风称为“神风”。二战中“神风敢死队”即出自这个典故。明亡后,朝鲜和日本认为中国已亡,日本从此蔑称中国为“支那”。明治维新后,自认为华夏正统的日本曾打着“攘夷主义”的旗号发动甲午战争等对清战争。唐、宋、明时作为对中国文明衷心倾倒的两个附属夷国,日本和朝鲜至今因还因宗主国文化沦丧而对中国存有偏见。由于满清毁书,今天中国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的教授经常前往日本、韩国查阅中国古籍,如此才能写出有见地的古代文学、历史论文。(《心史》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