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软的教育

个人日记

跟在孩子的后面,不要走在他的前面。
对于陪伴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只能跟着他的后面,你不能跑到他的前面去。

他不需要你为他带路。他成长的乐趣就在于,他来自己发现他的路。
不要因为你是他的父母,不要因为你觉得你比他知道的多,你就应该跑到他的前面为他带路,指导应该走这条路或那条路。不,不要把你的愿意加在他身上,你不要作上帝操控和剥夺他自我选择的权力,即使你出于好意

对于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在他的背后给他提供支持就足够了,不用为他操那么多的心。他的事绝大部分应该由来他来负责。

做一个父母如果越轻松,他的孩子可以成长越好。对于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对此感到非常劳累,可以肯定的说,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出问题了。你很可在很多事上越俎代庖了。你代他负责的越多,你的小孩就像一棵小树一样,就越不茁壮。

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不那么重视教育,你的小孩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随他,当你观察到他实在需要你的帮助,或者他十分需要你帮助时,才走过去,帮他一把。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
跟在孩子的后面,不要走在他的前面,是教育小孩应该注意的一个要点。很多家长做不到,因为他们抑制不住我知道我懂我经验过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的思想念头。他们的自我让他们无法安静的跟在一个小孩子的后面。

能安静的跟在一个小孩子后的家长,一定是位心灵成熟的家长,否则,他做不到。看多少家长自身都没心灵成熟,他们还在教育心灵成长呢。继续学习吧,在心灵层面,我们和我们的小孩齐等。

你能不能不作别人的上帝?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不能不作别人的上帝?在教育小孩的事情上,你能不能不作小孩的上帝?作上帝的心态,看起来很权威,很主动,实质是一种恐惧心态。

恐惧心的最常见行为模式,就是掌控或操控。一个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甚至在竭尽全力的去掌控别人呢?为了安全。

当他掌控别人时,他有安全感和优越感。当他处在掌控的位置时,他不害怕,害怕之心消失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喜欢掌控别人和操别人心的原因。

什么样的人只流淌爱和完全不想掌控别人?内心完全无惧的人。这是肯定的。内在越有恐惧的人,越重视外在存在的事实;内在越真正强盛、越没恐惧感的人,他越不在意外在之存在。对这个世界没要求,或什么也不抓的人,实质上他的内心是没有任何害怕的。一个内在完全无恐惧的人,除了爱,他什么事都不想做。爱点什么是他唯一的工作。爱是他的呼吸。

你对自己小孩教育上的恐惧,反应你自己对未来的恐惧,你在试图通过掌控你小孩的命运,来让自己的命运有确定感,无恐惧感。如此这般,小孩成为了被你利用的工具,想一想,你是不是那样做了?而且你还正在做着呢?你在试图通过小孩让你的内在恐惧消失,你没在爱你的孩子,你在利用他,虽然你打着你爱他的名义。

真正的爱从哪里出来?从一颗完全无惧的心中出来。你心中有恐惧吗?倘若你心中有恐惧,你的爱不完全。你心中的恐惧越多,你的爱越不象爱而是掌控。

做别人的上帝是幻象中恐惧众生的常见反应,不做别人上帝的人实质是那些成道者。不试图做别人上帝的人,实质成了上帝;而试图做别人上帝的人呢?实质他自己从上帝的位置上下来了。

了解这一点,回到教育的话题上来,来观察一下,你是不是在教育这块地盘上,试图做你小孩的上帝呢?

如果你正在做着他的上帝,或正准备做他的上帝,来体验一下你的日子好过不好吗?做别人的上帝事实上是最难过的日子,因为,当你掌控别人时,你却被别人掌控了。

当你想做上帝时,实质你生活在地狱里;什么时候你回到了天堂?你没有做别人上帝的想法时。来体验当上帝和你日子的关系?从这个幻象中解放出来。

文章评论

逆火(胡乃松)

牛啊,我准备用下半生讲清楚的三个字“爱”和“信任”,她三言两语就讲清了。

岩羊

[ft=#444444,,tahoma]对于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在他的背后给他提供支持就足够了,不用为他操那么多的心。他的事绝大部分应该由来他来负责。做一个父母如果越轻松,他的孩子可以成长越好。对于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对此感到非常劳累,可以肯定的说,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出问题了。----检讨中![/ft]

岩羊

[ft=#444444,,tahoma]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不那么重视教育,你的小孩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随他,当你观察到他实在需要你的帮助,或者他十分需要你帮助时,才走过去,帮他一把。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那感情好!!转走[/ft]

童童妈

看似懒惰的的父母,实则隐藏了更多的做父母的智慧,做无惧的父母,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舍得

谢谢分享,很大启发。回头可以和我父母多沟通下,也多学习着,为以后自己的子女。[em]e113[/em]

首创广告

教育孩子说得真好。我也要学习放手 “内在越有恐惧的人,越重视外在存在的事实;内在越真正强盛、越没恐惧感的人,他越不在意外在之存在。”越少啥越炫耀啥!!!提个建议哈:蝉禅说的,三四行一段,看起来不累,呵呵

释然

[em]e179[/em] [em]e179[/em] [em]e179[/em]

Candy

教育自己的好文章

嚠 .

“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提出: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存在“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觉你有点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成人的经验不可否认,但需要是“柔软的”、智慧的、刻意又不留痕迹的。儿童接受多样的刺激对于其发展是很重要的。家长要注意提供这样的环境。 个人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