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九问之艺璇在品韵

红楼一梦

       应品韵群管理野老邀请,有幸加入品韵。群里用最盛大的“九问”来欢迎我的到来。承蒙各位群友抬爱,也有劳野老管理辛苦出题。我用时一小时零六分,回答完了九问之题。为了便于记录,特整理汇总在空间里。由于时间仓促,很多回答未能尽如人意,但都是我结合文本,结合多年读书心得谈的认识。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喜爱红楼梦的朋友批评指正。
图片

【红梅】墨韵堂野老(2234129799) 21:39:30 
下面欢迎艺璇给我们带来精彩九问,大家欢迎

 

【红梅】墨韵堂野老(2234129799) 21:40:48

 1、 红楼梦以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开头,赋予红楼梦神话色彩,女娲补天,所补之天有何寓意?“无才可去补苍天”对这被废弃的无才补天之石又如何看?不少于150字,15分钟,期待精彩@艺璇 

 

【稚菊】艺璇(1880335)21:47:42

好的,我来回答第一问。

所谓女蜗补天,可谓是从古至今流传的一个神话故事。而我们的红楼梦选择从这一神话故事开篇,引出石头,引出整个故事终为一梦,都是相互关联,有前因后果的。而恰恰是这块“无才可去补苍天”的石头,蒙女娲慧眼看上,又不幸遗落尘世,成为尘世间一颗不可替代的石头,化成宝玉的精气神,化成宝玉身上的眼睛,去看待尘世,去经历红尘,虽然没有和其他石头一起去补苍天,没有从天神的角度去看人世,却借“宝玉”,从人的角度看人世,对于这块顽石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管是石头,或者是宝玉,其实都是大千世界里的一个精灵,只是不同的形态存在着,即便是在那个红楼一梦里,也是匆匆过客,从这个角度上讲,也不存在有才无才了。

回答完毕

 
 
【红梅】墨韵堂野老(2234129799) 21:48:53

 2、 她初来贾府便得到贾母宠爱异常,让宝玉等赞道胜过宝钗,其才似不下黛玉,十首怀古诗不仅令黛玉等拜服,也令读者为之迷醉,她完美似胜黛钗,如一阵风来,似一阵风去,有人说她是红楼完人,那么你怎么看?你眼中的她又是怎样一个女子?要求同上@艺璇 

 

【稚菊】艺璇(1880335)21:54:52

回答你的第二问。

你题目中点到的女子,就是宝钗的堂妹宝琴。这个钟灵毓秀的女子,有其姐姐宝钗的智慧,却又因为常年跟着父母外出云游,变得见识多广,大气起来。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位外国美人作诗,那首诗透露出的,就是见识,就是那种悠然自得的底蕴。她是优秀的,也是耐人喜欢的。贾母喜爱她,留她一床睡,祭宗祠这么大的事,叫她旁观。王夫人喜欢她,认作干女儿,她忙的干妈的叫着,那叫一个亲。黛玉喜爱她,老太太多疼了她,也不吃味儿。就连她的“亲”姐姐宝钗都要吃醋的说:我不知道我哪儿不如你....足可见宝琴让人多喜欢。而贾母在薛姨妈处问及宝琴婚事,又让人浮想联翩。是真心喜欢到给宝玉说媒?还是借着宝琴打击薛姨妈的金玉论?我们不得而知。只是,我知道了。宝琴确实不能忽视,她是一个红楼梦中存在的最特出的女子。

回答完毕

 

【红梅】墨韵堂野老(2234129799) 21:56:33

 3、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一回,作者对袭人用了一个“贤”字,那么你赞同吗?结合文本谈谈袭人之“贤”。要求同上@艺璇 

 

【稚菊】艺璇(1880335)22:02:29

回答你的第三问

首先我亮明自己的身份,我是绝对的袭黑,所以,接下来的回答,或许对于很多爱袭人的人来说,有些虐心了。袭人的所谓“贤”,在我看来,都是做作,都是演给别人看的。那么为什么要演,原因文本给出了答案。要做宝玉的姨娘,就必须有好的口碑。那么,所有的“贤”就要围绕这个做足功夫。那么一定会有人说,连作者曹公都说她“贤”,你怎么说不“贤”呢?那我倒想知道,曹公还说贾雨村(假语存),甄士隐(真事隐)呢,正话反说,不也是一种写法么?然后,我具体说说我看到的袭人是什么样的。伺候周到只一个宝玉,别无他人。当然要坐稳姨娘之位,这是必须。二辖制管理怡红院上下,稍有露头者,死(晴雯、芳官等下场大家可以看到)三,时不时说黛玉短处,这是最让人痛恨的,僭越之极,不可饶恕,你凭什么说小姐的不是?这样的一个女子,放在宝玉身边,就十足一个坐探,哪里贤惠了?最终还不是改嫁了戏子。

回答完毕

 

【红梅】墨韵堂野老(2234129799) 22:03:27

 4、 晴雯、芳官、四儿被撵,怡红院遭劫,有人说是袭人告密,也有猜测秋纹告密的,那么你怎么看呢?结合文本谈谈@艺璇 

 

【稚菊】艺璇(1880335)22:11:01

好的,回答第四题

袭人在王夫人处怎么得到了信任?起源于宝玉挨打之后,她和王夫人的一次交心。王夫人自那次之后,把宝玉交给袭人好好照管,千万留心。那么我们难免要浮想联翩了。这个袭人会更多次的到王夫人处汇报思想,去交心。绣春囊一事引出了抄检大观园,王夫人借机要打压邢夫人势力是一个缘由,另一个主要缘由就是清理怡红院里的“狐狸精”。那么,我们难免要想到,晴雯等被驱逐的,会是袭人告密。只是文本没有描写,我们证据不足。但是,文本里有说,麝月和秋纹是袭人一手带出来的。麝月公然就是第二个袭人..还有怡红院的婆子丫头们哪个不是听袭人调遣,袭人不用亲力亲为,她稍稍授意,就有人盯着,有人反映。我举一例子,袭人奔丧回家,晴雯补裘,晴雯发落了坠儿,晴雯骂婆子等事,有人回来就告诉了袭人,袭人会感到自己的位置受影响,那么,就会助推晴雯离开怡红院的日子。其实,晴雯是死在自己的个性和婆子们的口水里了。而袭人恰恰是假借了这些人的手,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有晴雯做例,什么芳官,四儿,都不是菜。袭人够狠。

回答完毕

 

【红梅】墨韵堂野老(2234129799) 22:11:50

 5、因为元妃省亲,贾府采买了一些女戏子,尼姑和小道姑,也请了妙玉【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这里为何如此突出妙玉,难道妙玉和贾府之前其实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么,请谈谈你的看法,150字以上,15分钟,期待精彩@艺璇 

 

【稚菊】艺璇(1880335)22:17:32

回答你的第五问

妙玉此人,我读红楼若干遍,研究较少。我更不喜欢索引,不喜欢无凭据的推断。就我个人粗浅认识。妙玉同黛玉、湘云等女子一样,就是一个名门大家的大家闺秀,只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最终不得已而出家。为什么在修建大观园时,要这么浓墨重彩的说上一笔呢?我认为,这里恰恰突出了妙玉不是普通女子。不会像描写李玟李琦那样,因为她在金陵十二钗里占了一席之位。那么,她必定有她的过人之处。比如,她也擅长作诗,也擅长棋道,她请客喝茶,用的是五年前收梅花上的雪水,用的都是估计贾府上下都翻不出来的好茶具。我们不免想到,这样的一位女子,甚至比黛玉、宝钗、四春生活的环境更富足,那么终究怎么样呢?还不是出家为尼,带发修行,青灯古佛常伴,妙玉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富贵荣华一场空而已。至于和宝玉,我不认为有什么可以揣测的关系。宝玉,只一个黛玉就足够了。

回答完毕

 

【红梅】墨韵堂野老(2234129799) 22:18:02

 6、宝玉听了芳官转述藕官的话却合了他的呆性,这段话是否有暗示着黛玉死后,宝玉另娶的伏笔么?但是前一回刚好有紫鹃试宝玉,骗他说黛玉回老家,倒把宝玉气的快要死了,才过了一回,马上就有藕官关于续弦但不忘前任的观点出现,前后画风转变的太快,你觉得如果黛玉死后,宝玉是否真会做到续弦但不忘前任?根据文本阐述一下你的观点,200字以上,15分钟,期待精彩@艺璇 

 

【稚菊】艺璇(1880335)22:24:13

回答你的第六问

整部书中,宝玉颠三倒四的事情也多了,不要说昨天还为妹妹走差点丢了性命,还是今天为了什么传话而转换心意。我认为,这都是作者对携带着顽石的宝玉偶有迷失心性的描写。那么,作为神瑛侍者的今世,作为黛玉认定一生的那个人,宝玉在黛玉身上用情至深,大家有目共睹,因时间有限,我不赘述。我不认同后四十回。但是从红楼梦是爱情悲剧的定调来说,宝黛最终是不能在一起的。那么,不管是不是掉包计,不管是黛玉先死,宝玉无奈续娶,都是无可奈何的事,作为一个个体的宝玉不可阻挡。但是,宝玉可以做的,是服从自己的内心。他曾经多次说过出家做和尚,我相信曹公这句话的用意。妹妹死,可以去做和尚,即便碍于长辈之意,娶妻,仍然可以出家做和尚。因为,这样的宝玉,才能达到和林妹妹精神的共通,而宝钗或者不管任何一个女子,只拥有一个宝儿奶奶之名,又有何益?

回答完毕

 

【红梅】墨韵堂野老(2234129799) 22:24:44

 7、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将美丽的景物与人物的精神相互融合,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意境,如黛玉葬花时的飞燕飘絮,衬着落花流水;宝黛在沁芳闸同读《西厢》时的落红阵阵,衬着白瀑银练;还有湘云醉卧石凳的红香散乱,衬着蜂蝶飞舞等等。试举其中一例加以分析,并说明作者这样写的作用。150字以上,15分钟,期待精彩@艺璇 

 

【稚菊】艺璇(1880335)22:32:01

回答你的第七问

问题中你的旁例很多,很不好选择。场景描写作为写作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是最为烘托气氛,衬托人物的了。这几个场景,我都非常喜欢。我举一个你例子以外的吧,说说宝钗扑蝶。这个场景是比较让人难忘的。一向持重的宝姐姐,在那一日,竟然也薄衫长裙,手持摇扇,一路追着两只玉蝶去了。原本只是婀娜多姿的步态,也变成了跑,轻快的,灵动的。是叫人一改对宝钗的印象的绝妙之笔。让我们也知道了,宝钗也不是完全内向的,没有感情的。她也有少女的一面,她也很青春,很浪漫。她也热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是,后边滴翠亭偷听,嫁祸林妹妹...笔锋霎时间就变了。让我们只能把对她刚刚开始了解的目光定格在扑蝶的那一幕。或许,小红和坠儿选错了地方,不该在滴翠亭咬耳朵。否则,我们的宝姐姐该是多么幸福快乐的扑蝶啊。后世的红迷们也不会因为宝钗黑黛玉的这点事,吵的没完没了,几挥老拳了

回答完毕

 
 
【红梅】墨韵堂野老(2234129799) 22:32:30

 8、一边是世俗的金玉良缘婚姻,一面是木石前盟的凄美爱情,当聪慧的紫鹃以情试宝玉,宝黛爱情因此大白于贾府,可贾母却以一“小孩子的玩话罢了”无情的扼杀了木石的未来,对此你赞同吗?你觉得贾母在这场木石对金玉的较量中又是如何思量的?@艺璇 

 

【稚菊】艺璇(1880335)22:38:16

回答你的第八问。

首先我旗帜鲜明的亮明自己的观点,我不认同贾母一句话对木石姻缘的扼杀。贾母对亲孙子和亲外孙女的事情,一直是持支持态度的。文本大量的佐证都可以证明,凤姐借吃茶何时做我家媳妇为名点播,李纨笑称什么时候你得刁钻的婆婆和大姑子小姑子的玩笑话,还有贾母的不是冤家不聚头,还有薛姨妈认干女儿时为宝玉和黛玉做媒,等等,都是贾母支持木石的表现。那么,为什么说小孩子的玩话呢,我觉得和元宵节那出《掰谎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封建制的大家长,老太太不会公然支持自由恋爱,在公开场合她会批判。然而,私底下,最亲的两个孩子成就姻缘,要远远大于和薛家联姻。何况,老太太又多次表明对金玉论的不喜,还有对宝钗的不爱。宝黛钗三个人的爱情里,终究多余的是薛宝钗。不是么?

回答完毕

 

【红梅】墨韵堂野老(2234129799) 22:39:34

 9、红楼梦——点名一个梦字,凡例中有“此书中用梦、幻、等字是此书立意本旨”,又有“古今一梦尽荒唐”的感叹,高额续本也有“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告结全书,一个“梦”字贯穿全书始终,那么你怎么解这一“梦”字,300字左右@艺璇 

 

【稚菊】艺璇(1880335)22:46:03

好的,回答你的最后一问。

红楼梦,我从小学四年级读第一遍起,到今天,也有十四、五遍了。那么,看了多少年,多少遍后,我仍旧觉得,像做了一场梦一般。为什么这样说,书中有梦幻的世界,也有梦幻的情节,更有富贵到头终是梦的启示。我受教良多。贾宝玉和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还有书中形形色色的若干人,于历史长河而言,都是过眼云烟,不管在当时,你多富贵一极,或者多么卑微,穷苦一世,都随着故事的结束而结束,大厦将倾时,能确保是完卵一枚么?即便是又如何。到头来终是一场空,一个梦而已。那么,曹公身后若干年,一代又一代的人回头读红楼,能够改变什么?我们现在更多的还是在探究故事中的人物,故事背后的故事,仍旧禁锢在这个曹公费尽心血铸就的梦里,还是那么痴迷,不倦。不是因为我们现代人不够超脱,不够理性,而是,曹公书写的这个梦,太美了。红楼梦难醒,我们都不愿醒,不是么?

回答完毕


【红梅】墨韵堂★野老(2234129799) 22:48:59 

感谢艺璇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回答,对以上问题有兴趣的友友可以继续讨论,欢迎其他友友也积极报名参加。今晚九问圆满结束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文章评论

空谷泉音

姐姐写的好棒![em]e142[/em][em]e163[/em][em]e163[/em][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