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巅峰—品茗九问擂台战之野老对品梦先生

红楼一梦

   时间:2015年5月27日晚
 地点:红楼梦  品茗
 出题人:艺璇  黛黛
 主持人:艺璇
 答题人:悼红轩野老     品梦先生

图片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0:15:10
好的,决战巅峰——品茗九问擂台战即将拉开帷幕,今晚挑战擂台的是我们的悼红轩野老和品梦先生,大家欢迎 !请两位出场和大家打个招呼 

【大学】悼红轩-野老(2234129799)  20:15:23
大家晚上好 

【大学】品梦先生(1416875891)  20:15:30
大家好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0:17:22
今晚,我们采取的是二人同时挑战九问的模式。即:一个问题二人同时作答,看谁的思维更敏捷,谁的思路更开阔。众所周知,二人都是资深红迷,为了难倒他们,上午,我和黛黛管理精心为他们除了九道问题。期待他们在今晚能够给出精彩作答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0:19:12 
 
九问之一:
《红楼梦》——作为曹雪芹历经半生,呕心沥血之大作,以其较高的文学价值,较为广泛的读者不仅毫无争议的屹立于世界文坛,还吸引了千百万红楼爱好者的争相追捧。他们之中,不乏研读多年之人,阅千遍仍爱不释卷;有初读之阅一遍便急不可耐与人交流者;更有研读出若干心得,因持某一观点和他人唇舌大战,几挥老拳者....众生品相,皆为红楼,是这书的魔力?还是人的灵慧?请两位结合自身多年阅读经历,谈讲个人因何研读《红楼梦》?从这部书中你读到了什么?并谈讲你将以一己之力为继续传承、推广这部文学巨著做出贡献。时间20分钟,字数200字以上,期待精彩回答!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大学】品梦先生
(1416875891) 20:35:14

 首先,红楼梦是一本奇书,自打问世以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本巨著。这本读者意见不一致的一本书,正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我从多年读红楼梦的感受是,红楼梦其实是一本中华民族1的大百科全书,我记得有一位教授说过,不读红楼梦的人就不是一个中国人,读不懂红楼梦的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我认为他的话还是非常中肯的,他道出了热爱红楼梦的人的心声。从我读红以来,我认为红楼梦是学无止境的一本书,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新的感受,我这辈子可以说是离不开红楼梦了。其实我喜欢红楼梦是出于偶然,原来我特别喜欢满族风俗的东西,因为有人推荐说红楼梦里有很多满族风俗的描写,所以我就开始看红楼梦了,谁知这一看就收不住了,到把原来的喜好给丢失了,但是至今我没有丝毫后悔的地方,我认为我是选择对了,我在红楼梦中学到的东西太多了,说实话我真的佩服曹雪芹,他怎么能写出这样一本好书呢。

【大学】悼红轩-野老(2234129799) 20:36:52

读红只因深爱之,爱是难以诉说缘由的,深究想必是寻到了精神的家园。人都会寻找归宿感,月亮和六便士,一面是现实,一面是精神,灵魂的游荡于寂寞总会驱使着寻找相知寻找净土,红楼便是这一方净土。这是一本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进入其中都可有所悟的书。作者以博爱慈悲悲悯心真实刻画一个个鲜明个性的人物,不置褒贬只是客观的呈现,即使如焦大般寥寥数笔也鲜活跃然纸上,这是一幅画卷的展开,无论何种阅历、何种角度都会有所悟,而且随着经历的增加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了悟,似是一个总不见底的世界,太多的未知留待探索,人都是好奇的,红楼因他的未完无疑增加了这种魅力。就像鲁迅先生说“经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红楼,这怎能不吸引人呢?且作者写生活琐屑之事却读来津津有味,并不觉厌弃,文字里一直流露着淡淡的诗意,我更愿说红楼是一部诗歌,诗一般的语言,结构的天成严谨,作者总能出人意料却又觉其在情理之中,这种情节的起伏严谨令人爱之。

至于读到的,我想红楼梦是所有追求生命意义的人的共同的梦,红楼里我领悟的是人性的、人本的光辉,宝玉的推崇女儿、黛玉的真性情、诗意,大观园众女儿的审美式人生态度,探春的精明干练,太多太多。能让人读一生的作品不多,红楼梦无疑是读一生也读不尽的,自读自乐有所悟便好。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0:39:00

 九问之二:

书中有云:金陵十二钗正册是金陵十二冠首女子之册。金陵之大,绝不只是这十二个女子,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庸常之辈便无册可录。可见,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十二名女子,正是因为其重要、特出,才被定为金陵十二钗之正册之位。请两位结合阅读理解,谈讲12钗入选正册之理由。此题要求绝对原创,谢绝邀请度娘相助。时间20分钟,字数不限。期待精彩回答!


【大学】悼红轩
-野老(2234129799) 20:57:25

 众所周知贾宝玉是红楼梦的第一主人公,可以说是红楼梦的灵魂所在,曹雪芹为女子立书,宝玉也正因其对女儿的无比推重才得以是作者笔下第一主人公。故而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人必是与宝玉甚有关联、甚有影响之人,黛玉、宝钗不必说,一是牵涉到宝玉的爱情,一是牵涉到宝玉的婚姻,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乃是宝玉之姐妹,自然关系甚亲,湘云自小便玩在一处,更是“爱哥哥”的叫,其亲密不必细说,秦可卿是宝玉红尘经历幻缘、由情悟道的引路人,可卿死宝玉更是喷出一口鲜血,其与宝玉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凤姐——作者对其之篇幅笔墨甚多,可以说凤姐撑起了红楼的骨架,其与宝玉之亲密书中多次显现;李纨是宝玉长嫂、大观园诗社参与者;妙玉自恃清高却独欣赏宝玉,恭贺生辰等行为足见其引宝玉为入眼之人;至于巧姐前部分虽笔墨不多,遗失后文想必有所刻画。而正册人物为小姐,副册为妾侍,又副册为丫鬟,故而此十二人入选十二钗正册,当然这不是什么所谓身份歧视,是不得不如此,作者不会也不能公开的颠覆身份尊卑的,要知此为天界,此册为天机也便是天命,自古帝王自为天之子,如若此处小姐、丫鬟不分尊卑,那便是意指天意如此,天意不分尊卑,试问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如何能写之,实在是不得不如此。

【大学】品梦先生(1416875891) 21:00:04

选择十二钗正册是经过曹公深思熟虑的考虑的,首先咱们看看十二钗的组成结构,她都与男一号宝玉有关联,黛玉与宝玉有生生死死的恋情关系,宝钗也与黛玉一样,有恋情关系,而且在高鹗的续书里成为宝玉的妻子。元春宝玉的长姐,贾府的靠山,探春宝玉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湘云也是宝玉的亲戚,多少与宝玉也有点恋情关系。还有宝玉的嫂子李纨和凤姐,另一组就是宝玉的侄女巧姐和侄媳妇秦可卿,其实大多与宝玉是亲戚关系。

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妙玉,那么妙玉与宝玉既不沾亲又不带故,而且还排在第六,我认为宝玉与妙玉之间还真是有点微妙关系,从栊翠庵品茶,到宝玉讨要红梅,以及妙玉在宝玉生日时送生日贺贴,从中似乎看到宝玉与妙玉有些恋情关系,即使宝玉没有这种想法,妙玉肯定是有的,而且是有些暗恋成分,只要弄清这层关系,那么妙玉进十二钗就不足为奇了


【硕士】管理:艺璇
(1880335) 21:01:27

 九问之三:

贾宝玉,这个贾府的宠儿,甚至可以说,是全书的骄子。宝玉的性格特点贯穿了整部书,好多人物的命运以及事件的走向,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宝玉性格、做派的影响。比如说:宝玉对女孩们呵护有加,认为女孩是水做的骨肉,需要疼惜,他坚定的一面只愿与姐姐妹妹们同生同死,一面又害的茜雪被撵,却没有想方设法再使茜雪回归,金钏投井身亡也是缘于他的一时调情,骂晴雯欲撵之,踹了袭人窝心脚等等之事,又和他的这种思想相违背,请两位结合文本,说说对宝玉这种思想与行径截然相反的做法的认识、看法。时间20分钟,字数200字以上,期待精彩回答


【大学】悼红轩
-野老(2234129799) 21:24:03

宝玉是全书的灵魂所在,是第一主人公,其来自青埂峰下,情根深种,一生排斥世俗的标准道路:学而优则仕,科举取士保国安民。只以呵护女儿、疼惜女儿、尊重女儿,以自己之力使得众女儿快乐也从中得到快乐为理想。但人物是成长、发展的,宝玉也不是完人,其身上也有着贵族公子哥习气,也有着软弱性。首先茜雪之事,“贾宝玉大醉绛云轩”一个醉字点名宝玉酒后贵族公子哥习气的发作,使得茜雪莫名的挨了骂,但茜雪被撵实在于宝玉无干,贾母派人查问,不是随便可以赛则的,李嬷嬷是不会为此负责被撵的,无辜但低微的茜雪自然成了替罪羊。而金钏儿之事,因金钏儿让宝玉去拿贾环和彩云,被王夫人认为挑唆坏宝玉撵了出去,此事实在怪不得宝玉,至于踢了袭人,当时宝玉正被宝钗一番讽刺,又遇和金钏儿玩笑惹得王夫人发怒,正自苦闷之时,被暴雨淋湿叫门不得开,是人总会有脾性的,如此种种叠加之下由不得不生气,且宝玉不是脱离环境的虚有之物,自小形成的贵族公子哥习气毕竟任在,踢人也便在情理之中了。晴雯一事宝玉原本便心中不自在,遇扇子跌难免说几句,晴雯自是不惧言语尖刻之下,便越发争了起来以至于气急之下说要撵,不过气极之言。而宝玉自身的软弱性来自于自小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家长制教育,见了贾政如老鼠遇见猫,哪里敢说个不字,哪里敢在金钏儿、晴雯等被撵后说个不字,要求宝玉如此反抗与要求宝玉进行革命建立民主国家一样荒诞不羁。历史的进步是一步步累计的,不是所谓的跨步,其对中女儿之体贴、尊重早已超出贾府诸男子之上太多,试想想换成贾珍等上述诸人就是死了也不会丝毫在意。宝玉之行为已然叛逆、超出时代很多,又何必苛求他做那不可能为之的再进一步。


【大学】品梦先生
(1416875891) 21:24:35

首先要说的是宝玉贾府的王子,是荣国府的凤凰,他的心思全用在女儿身上了,至于鲁迅先生说他“爱博而心劳”是一点也不错的。至于说的几个姐妹的死与他有关联,或者说她们的被撵,或者致死,宝玉为什么不为她们说话,不保护她们,这一点我要为傻宝玉说句公道话了。首先虽说贾母宠着宝玉,但是那也分什么事情,小事上贾母是宠着宝玉,可是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宝玉说些什么,也不会起作用,你想呀,撵金钏儿王夫人做的主,撵晴雯也是王夫人的主意,宝玉有什么能力与她的母亲抗争呢。宝玉是以侍奉裙钗为己任的,他,谁都想保护,可是他没有权利呀,这可真的不能怪罪宝玉。我不认为宝玉的做法与他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只是宝玉没有能力保护她们,既然没有这个能力,宝玉只能是事后做些弥补,如给晴雯做一篇祭文,到井台祭奠祭奠金钏儿,其实宝玉也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做的差不多了,不要给宝玉过多的奢求,更不要怪罪宝玉,其实宝玉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宽容他吧,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1:26:40

 九问之四: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作为红楼梦中并列的两位主线人物,她们二人多次共同出现,呈现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景色。二人无论在家世、才情、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可以相提并论,还在关乎贾府前途命运的宝玉婚事上,也是可以一较长短的。请两位结合阅读理解,谈讲你眼中的黛玉和宝钗哪位更为优秀。论述时,不要脱离文本,每个观点请列举出文本内容作为支撑。整个题目中不少于三处举例说明。时间20分钟,字数200字以上,期待精彩回答

【大学】品梦先生(1416875891) 21:44:38 
黛玉、宝钗,一个是与宝玉有木石姻缘的关系,一个是与宝玉是有着金玉良缘的关系。但是我总是认为宝玉与黛玉才是最好的姻缘。要说谁优秀呢?是明摆着的事,当然是黛玉优秀了。首先黛玉与宝玉有前世的天国之恋,在黛玉的前身还是将珠仙草的时候,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就用甘露灌溉过仙草,说明他们前世有缘。要说聪明也是黛玉比宝钗聪明,在诗词歌赋上黛玉勇夺菊花诗的前三就充分可以说明问题,说黛玉是诗魂花魂一点都不过分。在接人待物上黛玉也强于宝钗,虽说黛玉有点小性子,可是黛玉的心地善良,她有紫鹃那样的朋友,虽是主仆,胜似姐妹,她有香菱那样的学生,她有大观园那么多形同姐妹的姐姐妹妹们,就连性格孤傲的妙玉都与黛玉的关系那么好,关键是她有生死相恋的宝玉,可是宝钗有什么,她除了有钱还有什么?她没有挚友,没有交往过密的朋友,所以我喜欢黛玉,即便是黛玉的缺点我也喜欢,如果这就是所谓的任性的话,我就任性下去了

【大学】悼红轩-野老(2234129799) 21:45:31 
虽然作者在第五回黛钗判词并举,在我心里却永远是那个花的精魂、诗的化身的颦儿傲视红楼。
论到诗才,若说红楼梦是一部史诗,那你便是那最动人的诗魂。有人统计过红楼里作诗的数量与质量,毫无疑问你居于魁首。宝钗以诗词为小道,不过诗社之时迎合之作,你却以诗为生命一部分,以诗言心,诗歌与你已经成了生命情怀的自然流露。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居,我要说,你——便是诗意。宝玉是红楼梦的灵魂所在,而你是红楼梦的诗魂,是你的引导、眼泪的洗刷翟尽宝玉之污浊,泪尽之日,顽石终成美玉,而你也是离去之日到了。        除了那浸透到骨髓的诗意,你的真城、真心令人动容。真一直是你最动人的品格。行事为人为得是自己的心,真性情的活着,活出自我,不奴颜婢膝的去讨好众人以换取世人之称赞褒奖,因为你不在乎,你在乎的是我为的是我的心。你对人情世故的洞彻了解不下宝钗,如尤二姐赚入大观园,惜春辈都以为凤姐良善之时你却为二姐担忧,宝玉挨打未见凤姐前来时你的一番揣度,还有对贾府进少出多的担忧,足见眼光独到深远。只是你不愿也不会用这世故人情去伪装自己谋取私利如宝钗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不屑之,你又何尝不如此。一颦一笑,真性情的流露,世人的评论褒贬与否,你全然不在意,在意的只是心上人——宝玉。看似目无下尘,实则真诚待人,别人对你的一番关心体贴的言语便能让你感动不已,以致全然卸下防御,掏出肺腑之言,以诚心待之。紫鹃和你虽为主仆,却情似姐妹,每每说你的不是,也是坦然听之,试问人人称赞说待人极好的宝姐姐可能如此,宝钗看似待人极好体贴大度,却永远藏着一颗心,似乎一切行为是程序控制一般,只是一种机械的操作,冷的不流露情感,冷的少了情。而你——颦儿看似孤傲清冷,却对自己在意的人以热心、诚心真诚待之,只要你真心待颦儿,一定会受到十倍真诚的相待。宝钗一番劝慰之言便使得你自为往日错看了宝钗而自责内疚,自此一心以宝钗为姐姐,连宝玉也奇怪何时孟光接了红梁案,薛姨妈一番场面话也令你大为感动认为母亲,颦儿颦儿此时的你是太单纯太天真了,别人的一番场面逢迎的话却令你掏出肺腑之言,真诚真心相待,如此一个真的纯粹,真的不染风尘的女儿怎能不让人感动怜惜,在你的真面前我等俗世之人不应感到汗颜惭愧吗?因为你的真,你的纯粹,你的不做作。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1:47:09

 九问之五:
 
一次精心准备过的抄捡大观园,抄捡的人各得利益,被抄捡的人众生百态。大观园中,有因抄捡出司棋被当即拘禁,贾迎春暗自伤心却无能为力;有为尊严不让抄捡丫头,贾探春说“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更有为和东府划清界限,贾惜春不惜舍弃入画...一样事情,百样结果。也让人看出了世态人心,让人感受到了贾氏姐妹的不同性情。请两位结合阅读理解,谈讲对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处理事情的性格特点,回答时,请紧密结合文本,必要时举实例说明。时间20分钟,字数200字以上,期待精彩回答

【大学】品梦先生(1416875891) 22:04:21

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虽说是三姐妹,可是又有哪一点想象呢,在抄捡大观园的表现中也是太不一样了。就按岁数说吧,迎春是懦弱出了名的二木头,在抄捡大观园中最没有脾气的就是迎春了,她最大的弱点就是怕事,在抄捡过程中她就是想自保,谁的事都不管,只要没她的事就行,简直活的太窝囊了。探春是我喜欢的角色,是个带刺的玫瑰花,虽说香气十足,谁敢摘呀?可是就有那不长眼的人,就像王善保家的就是,竟敢拔老虎的须子,结果如何,那一季响亮的耳光,恐怕她是永生难忘的吧。探春敢作敢为,有男子汉气魄,非常值得敬佩。惜春这个小妹妹该怎么说呢?小小年纪性情古怪,而且惜春最大的缺点就是面冷心冷。从她在抄捡过程中对入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其实入画买有什么大的问题,连凤姐都帮着说话,可是就是这个四姑娘非得要撵出去,真是一点情面都没有,她怎么心肠就那么冷呢?这样的人即便是出家了,也能得到正果么?

【大学】悼红轩-野老(2234129799) 22:04:38

迎春母亲早亡,父亲又是那等荒唐样,缺乏父母的关爱。自小随着贾母生活,从贾母偏疼凤姐、黛玉可知其偏爱伶俐、聪慧的,而迎春老实想必也不是甚讨喜,环境的使然,自来性子软弱、与世无争,也是其保生之道。俗称“二木头”却也贴切,司棋出事对于迎春而言虽是不舍难过,除了默默滴泪又能如何,迎春的性子只会被动的接受,其随遇而安、任其自然的性子最终不过被卖与中山狼送了性命。探春则不然,其虽庶出,却性子要强,自尊心甚高,更是眼光独到深远,大观园改革可见一斑。抄捡大观园,其一番悲愤之词,那一个耳光实在令读者拍手称快,着实出了一口恶气,也唯有探春会因抄家的荒唐而愤慨而激烈反抗。惜春,贾珍胞妹,似乎地位不错,却自小缺乏父母之爱,兄长连同宁府又是那等荒唐,和贾母呆在一起,从书里可见其和迎春一样一直是被众人遗忘的角色,自小爱、关心的缺乏使得其养成了孤僻自保的个性,对这世界是一种旁观、一种害怕。入画之事着实无情,却可以理解,此次抄捡令惜春害怕担心因入画牵扯到自己,只想着远远打发了才好,这种自私无情是其性子使然。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2:06:25

 九问之六:
 
因早年丧夫而无奈孀居的李纨,被削弱了原本可以协助王夫人管理家事的权利。她原本就不丰富的生活,被教管贾兰和带着姊妹们做针线等取代。而我们从文本中不难看出,这个外表心如枯槁的女人,实际并非如此。在结社作诗的过程中,李纨多次说自己不会作诗,可是,还“自荐掌坛”“做监场”,同时对于大家所做的诗作,还要她来“公评”。这也就奇了,对于一个不擅作诗的人来说,还偏要做那定鼎乾坤的决断之事,让人倍感矛盾,于理也难通,也难以服众。请两位结合阅读理解,解释这一矛盾的现象。时间20分钟,字数200字以上。期待精彩回答

 

【大学】悼红轩-野老(2234129799)  22:24:08
红楼梦第四回交代李纨金陵名宦之后,虽则李守中以女子无才便有德教导子女,自小诗书的熏陶想必也会有之,会评不一定要求会作诗,试看那些评论家可写得出堪比其所评之书。李纨居长, 宝玉等都道李纨虽不擅做,却擅评,又极公道,既如此,实在无可深究。李纨槁木死灰之人,其一生似乎也就守着礼教僵化下去,似是作者的不忍与怜悯,当诗歌飘满大观园之时,李纨的心也被注入一泓清泉,热心诗社之事,更是兴致来了也赋诗一戏,诗意的浸染使得李纨也融入了大观园诗歌咏叹的乐队,在此礼教约束下枯死的心灵重新充满了生机,李纨的形象也生动了起来。原来其并非完全的槁木死灰,完全的心灵僵化,不过是被礼教的约束而麻木,当诗意飘来,在诗歌的感染下,礼教束缚被冲破,性灵的尽情展现,的确动人之至。

 
【大学】品梦先生(1416875891)  22:25:10

在探春发起诗社时,李纨带头响应入社,并自告奋勇的担任社长,显然是这位深受封建道德约束的少妇,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特别是在诗社活动中,并无拘谨之态,这或许就是李纨成为寡妇前的真实写照吧。看李纨不能看她的表面现象,虽说她心如古井,但是李纨才多大岁数呀,二十多岁,虽是寡妇身份,可是她的心还是年轻的,从她自荐当大观园诗社社长就可以看出,她的那个古井也常常荡起涟漪。虽说作诗上不如宝黛湘,可是还是有些功底的,她的评诗还算公道,而且这些诗友们也佩服他的评价。另一方面李纨懂得自爱、她无欲无求、她与世无争、她无能无为、她待上尽礼、她待下宽厚,是一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典型代表。作为贾府中少有的端庄形象在幽娴贞静的李纨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从李纨做大观园诗社社长可以看出李纨的原来本性,也是个活泼可爱之人,似乎能看到她守寡前的影子,并非像书中的那样,那只不过是为了迎合她的寡妇身份,曹雪芹为她量身制作的而已。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2:27:52
九问之七:
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对自由恋爱。而全书中,除却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主线人物追求自由恋爱之外,详细描写了贾芸与小红的爱情。而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惊人的发现,两对人物的瓜葛中都出现了帕子这个关键因素。一个是送旧帕题帕三绝,一个是丢帕子遗帕定情,请两位结合阅读理解,谈讲你眼中这两对追求爱情自由的人,在处理关乎帕子的事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时间20分钟,字数200字以上。期待精彩回答

 
【大学】品梦先生(1416875891)  22:45:38

两对有恋情关系的人,用的表达爱情的信物都是一样的,可见那个社会的物质贫乏倒是么程度了。
相同之处,都是冲破封建社会的枷锁,敢于自有恋爱,都有相当大的勇气。都是用手帕做传情之物,还都是男追女的类型。
不同之处,贾芸与小红,是小红遗失了手帕,被贾芸捡到了,并不是谁出于真心,要把手帕送给谁。宝玉给黛玉送手拍就不一样了,记住,是送的旧手帕,还把袭人打发开,特意让晴雯送去的,这里有很多的含义,一是,是在宝玉挨打后送的,说明什么呢,关键在手帕的旧字上,是明白的告诉黛玉,我宝玉是不念旧情的人,我不信什么和尚道士的话,我只信三生石畔的天国之恋,在贾府的恋情只是天国之恋的继续,当黛玉收到宝玉送的旧手帕后,立即明白了宝玉的心思,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呀。如果是不明白宝玉的意思,你送旧手帕,黛玉还不认为宝玉在打趣她呢,还不立刻找宝玉算账去,你们可知,黛玉在宝玉那里可是半点委屈都不能受的。


【大学】悼红轩-野老(2234129799)  22:47:30
相同之处嘛,帕子无疑都在其爱情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宝玉遭贾政笞打,黛玉见状不忍,劝其“从此后可都改了吧”,可宝玉却是“便是死了也愿意”,夜里两方旧帕送与黛玉,更是借旧帕子表面自己无论遇到什么艰险困阻永远是那个旧日的宝玉,情不变,帕子也有“横也丝来竖也丝”传达思念之情。体味到知己的这一番决绝心意,黛玉是“神魂驰荡”,情感再也无法压抑,写下题帕三绝,这是爱情的宣言与表露,至此宝黛爱情无疑彻底明了坚实。而小红遗帕,贾芸还帕,帕子似成了月老的红线,牵扯着二人的因缘,因素帕定心事。
不同之处在与:宝黛爱情是从一见如故到彼此青梅竹马渐生情愫的,是彼此相熟相知的建立在精神共通基础上的爱情,也是作者推崇宣扬的,平日里彼此以假语试探虽则矛盾丛生,却在矛盾大闹中感情不断坚实,这送帕子也是将彼此爱情推向明了推向高潮。小红则不然,其与贾芸类似于一见钟情试的,彼此并不了解熟知,一直觉得起初是带着功利目的性的,小红在怡红院没有出头之日,贾芸无疑是个好的选择,故而以帕子遗情,当然渐渐的这种目的性消失,被爱情取代,这爱情来自目的性渐渐至于彼此的欣赏。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2:49:15
九问之八:
众所周知,在贾府中,邢、王两位夫人无论从家世,到地位,拥有的权势,都是不可比肩的。然而,按照序齿,按照诰命,王夫人背景再深厚也灭不过邢夫人的次序去。这一点,在贾府日常的生活中,尽可体现。再是权力之争,王夫人表面上也要让着邢夫人几分,可实际呢?王夫人为操控全局,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做了大量的功课。请两位结合阅读理解,说说表面吃斋念佛不多过问家事的王夫人,在掌控权利和打压邢夫人势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通篇回答中需要有不少于三个实例证明。时间20分钟,字数200字以上。期待精彩回答。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大学】品梦先生(1416875891)  23:04:16
要说邢王二夫人是面和心不合的典型,她们一个是执政党一个是在野党,在野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呢?就是专门挑执政党的毛病。要说尴尬的邢夫人还真的不行,她不是王夫人的对手,首先王夫人有个有权有势的娘家,还有她哥哥王子腾的势力。荣国府的实际领导人是王夫人,管事的又是王夫人的娘家侄女凤姐,虽说凤姐是邢夫人的儿媳妇,可是凤姐从哪里看也看不上邢夫人呀。邢王的争斗在抄捡大观园前后最明显的了。邢夫人从傻大姐那里得到了秀春囊,紧跟着就把这秀春囊给王夫人送去,将了王夫人一军,并看王夫人的笑话。从抄捡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这种争斗,抄捡小组有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有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这两个家的争斗,就是邢王的争斗,最后还是邢夫人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没抄出别人有毛病,到抄出王善保的外孙女司棋有毛病,你说是不是有些可笑呢


【大学】悼红轩-野老(2234129799)  23:05:29
王夫人虽是家世等方面胜过邢夫人,然则邢夫人为长,礼教的约束使得王夫人也要明面上对其尊敬三分,为了掌控权势,其最得意的行为想必就是凤姐了。凤姐为王夫人内侄女,其嫁入贾府成为贾赦儿媳妇,深的贾母宠爱,由凤姐管家实在是两方权衡之举,其为长房媳妇,由其管家邢夫人也无话可说,可凤姐还有个身份呢,王夫人内侄女,凤姐看似威风其实不过是前台的经理,董事长可是那背后的王夫人呢。书里王夫人多次问及凤姐月钱一事,看似不管事可实际上权利可是牢牢在手,凤姐不过替其办事罢了,问责凤姐焉知不是一种变相的借机威吓敲打,撵金钏儿、撵晴雯、抄捡大观园、清洗怡红院,其行事雷厉风行毫不留情。
 除此外送元春进宫之举也是一招,元春封为贵妃,王夫人身为其母亲自然水涨船高,凭借着元妃的靠山,其推动金玉连贾母也除了拖延无可如何,何况邢夫人辈。且王夫人平日念佛吃斋,慈善面孔,连贾母也说是“木头人”,老实巴交的,相比于邢夫人的不知事、为贾赦求去鸳鸯惹得贾母生气,王夫人实在高明之极。
而抄捡大观园司棋被撵,王善保家的被打脸,不得不说邢夫人又一次失败。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3:07:48
九问之九:
《红楼梦》一书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其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尽可显现。纵观红楼梦,很多人评价说,这是一个家族的兴盛衰亡史。和其他几部著作相比,红楼梦的缺憾是红楼未完。曹公亲笔的80回后,到底为大家描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结局呢?成为千古之谜,让多少红迷甚为憾事。两位一定也有相同感受,请你们对应前80回,大胆做一猜测,红楼梦最终结局如何。此题为开放题,不限字数和时间。期待精彩回答


【大学】品梦先生(1416875891)  23:25:35
我认为红楼梦未完时间遗憾的事,但是又是一件好事,正是因为红楼梦未完,才招来那么多研究者,正因为未完,才留下那么多的密,才让那么多人研究她,探疑她,争论她。这些迷正是对红楼梦感兴趣的人想要弄清楚的事情。红楼梦的最终结局不会像高鹗续书那样,什么“兰桂齐芳”吧,什么宝玉中举吧。什么抄家的财产返还吧。不是的,绝对不是这个结局。
结局是,贾府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下就突然被炒了家,贾府的男性主子都被抓进监狱,女性主子都被拉到大街上变卖,你说主子都被卖了,奴才们更是逃脱不了被变卖的下场,那时的贾府真是人去楼空,显得特别凄凉,真的应了曹雪芹的爷爷曹寅的一句话“树倒猢狲散”贾府这颗大树倒了,哪些依存贾府活着的人就像一群无家的猢狲们一样,四散而去,落了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大学】悼红轩-野老(2234129799)  23:29:53
张爱玲曾说红楼未完是人生一大憾事,确矣。但这种断臂也为所有读者提供了一个做梦探梦的机会,依据前80回和脂批还是能推测基本结局的: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亦如王国维所言,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大悲剧。香菱的魂归早有预兆,迎春也会如判词那样死于中山狼之手,探春亦会在清明之际悲远嫁,终至音信全无。惜春冷眼旁观众姐妹的悲惨命运遁入空门,是看破亦是逃避。妙玉“欲洁何曾洁”终究是落入泥沼。动人千古的宝黛爱情最终在颦儿泪尽离世而消散,总觉得颦儿是在一个凄风苦雨的秋夜,亦如秋窗风雨夕那样苦闷的秋夜,冷月斜照,宝玉在外因事淹留未归,在担忧中颦儿泪尽离世。颦儿离世,宝玉心也便死了,在父母之命下二宝完婚,家族最终也逃不过覆灭的命运,困局狱神庙之际小红、茜雪不忘旧情前来探望,威赫赫的凤姐被休终也逃不过报应。巧姐被王仁卖掉亏得刘姥姥倾全力相救,和板儿缔结因缘,一切都从巧字上来。那昔日被撵之门子也回来“你方唱罢我登场”取代了雨村,继续上演着丑剧。历经家亡之痛流落飘零、历经苦楚的宝玉最终是了悟一切悬崖撒手了。最后的结局亦如曲子所唱“落了偏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切的美好都消散了,只剩下那丑恶继续上演,或者说是美好抛弃了这世界,是啊,本是仙界世外之人,历经幻缘自是回到那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只是石头上多了些字迹,吸引着一代代读者入梦、探梦、醉梦。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3:27:03

 两位的回答甚是精彩!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全新的红楼体验。两位的回答,正如前边一位群友的评价,野老动之以情,品梦晓之以理,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回答了你心中的红楼梦,也通过回答我的问题,为我答疑释惑。非常感谢二位,着实辛苦了 
【硕士】管理:艺璇(1880335)  23:30:58
今晚的品茗九问擂台战就要拉下帷幕了,稍后,我将整理汇总。没有看到完整的答题环节的朋友,可以去群论坛或者是我的空间细品、观赏!再次感谢野老、感谢品梦先生!感谢各位群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