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品韵之偶遇三问

红楼一梦

        晚间,上网,偶遇品韵群内热闹非凡,轻推门扉,竟遇到群正举办多人三问,甚是精彩。欲转身离去,却被墨韵堂陌路早早发现,诚邀同来回答,实不忍推辞,心中又对问题好奇不已,便驻足停留,姑且一答,谁知,竟遇了绝世好题,幸而没走,实在有幸。
 
地点:红楼梦——品韵
出题人: 
墨韵堂★陌路
答题人: 紫云阁☆艺璇

1.妙玉的判曲有这么一句“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袭人的判词有这么一句“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一个是带发修行的官宦女儿,一个是清贫人家的艰苦姑娘;一个爱洁成癖不食人间烟火,一个先与宝玉“试云雨”后嫁优伶。请问这二人怎么都“如兰”?他们的世界格格不入,他们的精神更是一个天上飞,一个地上爬,这样的两人凭什么都能比作兰?说说你的理解,二十分钟,字数越多越好。期待精彩 !

紫云阁☆艺璇:
    首先我想说,你这道题怎么出的呢?真是难为你想着。不过,细想想,还真是的,两个人的判词里边都有“如兰”,还真是惊人的一致,也真是需要费思量去研究。因时间,我只能稍事忖度,仅表达个人拙见吧。
    妙玉和袭人,虽为一主一仆,但在红楼的世界里,皆为女子。是女子,就比那些粗鄙不堪,或者被宝玉称之为须眉浊物的男子要洁净、不同。宝玉曾经说,女儿都是水做的,未出嫁的女儿都是珍珠,足可见,在宝玉眼中,形形色色的女儿,虽性格不同,命运不同,却都是清净如水的女儿。而兰,自古有比君子之说,
也主花中气质出众者。这里用在妙玉和袭人身上,我认为不是一个意思。妙玉的出身和袭人斯却是天差地别的。妙玉是因身体原因,几个替身出家都不能够,到底自己亲自出家才罢,按照她的才华和日常用度,都能看出她的家世甚至比黛玉、宝钗不俗。这样的家庭出生的女儿可称之其为“大家闺秀”,自然是不俗的,气质美如兰,就不难理解了。而袭人判词中的兰,恐怕是指她在怡红院,在宝玉身边的地位,虽然不可能是正室那般的独占花魁,堪比牡丹,却可以屈居二次的做花中君子(这里,君子是她在府中上下得宜,落得贤良名的暗指),而我们需要注意,袭人的判词里是“空云似桂如兰”这句话是个反话,也是否定的话,意思是,即便你是似桂如兰,或者是似桂如兰的行为落了贤良名,终究是一场空,无用功。那么这样对比下来,妙玉和袭人判词中的“如兰”就是不一样的了。而陌路的这道题,此时竟提供给我一个角度,妙玉袭人虽不同,但是,其后的命运却有类似之处,一个是想守圣洁,却事与愿违;一个是想守名分,却最终改嫁。二者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受人所迫,终究辜负了那个“兰”字。

 
2.李纨的判词有一句“如冰水好空相妒”,请问你们怎么理解这个“空相妒”呢,李纨一种给人“槁木枯死”的感觉,一心用在贾兰那里,又何来相妒?字数越多越好,时间十五分钟。期待精彩回答。
 
紫云阁☆艺璇:回答你的第二题
    我想,还是先申明李纨的身份。虽然是赘述。李纨,贾珠之遗孀,王夫人之长媳,按照道理来说,李纨本应该是那个协理荣国府之人,比起赫赫扬扬的凤姐来,她的身份更合理合法。要不是贾珠死得早,断然轮不上凤姐,王夫人用凤姐也只是权宜之计,为日后宝玉的媳妇接班做过渡。那么,死了丈夫,又被削权的李纨,是心甘情愿的么?通篇看文本,不是的。从王熙凤醉酒打平儿,李纨为平儿出气,本就有借题发挥之嫌,再者,带着姊妹们来闹凤姐,让她出资办诗社,也表现了李纨在对待府里管事花销上的较真,该谁出钱谁出钱(尽管,为了这个,历代红迷都说李纨小气、刻薄),其实,非常好理解。若不是凤姐夺权,这些事情本就是李纨的分内之事,何必求人?谁不会落好名声?而贾府上下,为了用精神上的桎梏去禁锢住这个未亡人,分派给了她看似更加神圣的职务,带着姊妹们学针线、做学问。有趣么?我觉得无趣至极,尽管,文本中我们看到的李纨始终是张笑脸,从来不恼怒,但是,要知道,她管理的是大大小小几个小姑子和亲戚家的女儿,能得罪么?连凤姐对姊妹们都是笑脸相迎,有求必应的,何况李纨。那么,李纨在文本中的表现,根本就是自己在给自己心如死灰的日子找“乐子”。开诗社,她自荐掌坛,要做社长,还要所有诗作凭他公评定夺,这里,她的管理才干和权力欲望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李纨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挣得在贾府的一席之位。而对贾兰学习上的监管,也是她作为母亲的分内之责,可是相比起宝玉来,虽然贾兰出场不多,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极其刻苦,懂得上进的孩子,这和李纨的教导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那么,我们不妨揣测,李纨对贾兰的严格教育,焉知不是要培养出一个比贾珠强,一定比宝玉强的人来,不管是继承家业还是自立门户时,都不会再让李纨过看人眼色,受人桎梏的生活。个槁木枯死之人么?“妒”,都形容妒忌,有凤姐妒忌撒泼致死鲍二家的,也有金桂妒忌不饶香菱者,李纨此举,也是妒忌,只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3. 根据脂批可以看出秦可卿和贾珍的乱伦关系,尤氏也是因此病倒。再后来贾珍又和尤氏两姐妹有染,一边是自己的丈夫,另一边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媳妇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尤氏这个苦命人,嫁了个二婚自己无儿无女,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尤氏?说说你们的理解。字数不限,时间二十分钟。期待精彩!

紫云阁☆艺璇:好的,回答你的第三题
    尤氏在贾府是个非常尴尬的角色,说她堪比邢夫人吧,我觉得还甚。从凤姐骂贾蓉那节,我们知道尤氏不是贾蓉生母,应该是续弦夫人,按照道理讲,宁国府也是有体面的,即便是续弦夫人,定也不至于娶门户太低的女子。可我们反观贾珍此人,说实话,哪还算是个人?吃喝嫖赌抽,他样样精通。和儿媳妇有染,和两位小姨子不妥,还和弟弟(贾琏)儿子(贾蓉)等人一起行聚麀之乱,一点人伦都不讲,一点廉耻都没有,我甚至怀疑,文本中讲的两个续弦:邢夫人和尤氏,为什么都地位低呢?她们的丈夫一个是贪多嚼不烂的贾赦,一个是如此不堪的贾珍,估计正室夫人都是大家小姐,不堪忍受气死的。那么,再研究续娶问题上,就会出现两个情况:一是贾赦、贾珍本人不愿意再娶名门大户的女子,像王夫人般管紧了自己,二是他们的臭名声在外,哪个名门大户还愿意把女儿嫁到他们家?嫁女儿顶了5000两银子的事,估计也就这个丧尽天良的赦老爷做得出。所以,贾珍娶尤氏就不难理解了。尤氏的家门确实也高不到哪里去,甚至连个中等人家都不如,哪个重礼知节的人家,会娶带着两个拖油瓶(尤二姐、三姐)的寡妇呢?只有这样的家庭出身,贾珍父子的恶心行径和为所欲为淫乱才没有人敢去制止。尤氏和尤氏的娘家背景,都不足以抗衡。她只有忍气吞声罢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