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为什么偏袒刻板庸懦的贾政
红楼一梦
红楼梦文本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贾政因为宝玉接连犯事,而一怒火气,叫小厮们绑了,下了狠手往死里打去。这一打不要紧,打的惊天动地。引来了王夫人哭求,凤姐、李纨等众女眷的跪求,还引来了老太太,贾政的母亲亲自登场,调停怒打之事。这是在全书中,极少罕见的贾母训斥贾政的情节。素日里,贾政最得贾母之心,贾母不但居所离小儿子近很多,连整烫荣禧堂也让贾政居住。有家宴场合,也和这个小儿子更为亲近。对长子贾赦,却极少表现关爱,甚至连贾赦的儿媳妇凤姐都知道老祖宗对贾赦的意见“官也不好生做,放着身子不保养,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的”这类不体面的评价。那么,贾政真的是非常优秀的,优秀到贾母厌弃长子,偏袒幼子么?在我看来,不尽然。结合文本阅读,我认为原因有四:
其一,因为贾政本人。我们从文本33回宝玉挨打,贾母出来训斥贾政的话——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是怎么教训你来!可以想到,年少、年轻时候的贾政,一定也似宝玉这般做了不光宗耀祖的事情,让父亲训诫。而其后的章回中,贾政补了外任,临行前和王夫人提及对宝玉的安排时,说家中儿孙没有一个从举业上起家的。不难看出,包括贾政自己,都不是个非常优秀,能够从举业上发家,走仕途经济的人。那么承袭父辈的爵位,按照排序,首先是贾赦(而事实果是如此),而后才轮的上贾政,贾政的官位(工部郎中)也确实比贾赦低。我们常说,没奶的孩子惹人疼,偏是弱的,偏需要扶持。老祖宗当然要扶持这个小儿子,赋予他更多的偏爱也在常理。
其二,因为王夫人。一般来说,长子继承家业,继承爵位,管理家事。而在荣国府,管理家事的却是小儿媳妇。贾赦和贾政在家中本质的区别,还是在于一个续娶了门第不高人家的女儿邢夫人,一个娶的是和贾家并列的王家的女儿,而且,王家家私更甚于贾家,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东海缺了白玉床,龙王去请金陵王。凤姐和贾琏因金项圈当了要200两银子拌嘴时,不也说:把我和太太的陪嫁拿出来看看......这些都衬托出王家的地位背景,更何况还有王子腾身居要职,也是贾府团结的姻亲,经济基础和权利地位,都要求贾母对这个名门闺秀王夫人不能小看。自然对小儿子一家也高看不少。
其三,因为贾宝玉。贾母的嫡亲孙子不少,贾琏、贾珠、贾宝玉、贾环,甚至出现了第四代曾孙贾兰。那么,谁也宝玉在贾母跟前宝贝,最得宠爱。究其一点,哪一个是衔着神奇的玉石出生的?更何况,从清虚观打醮一节,听张道士和贾母的对话,不难看出,宝玉的身量模样和当年的国公爷(贾母丈夫)最为相像,那么,不难想象,贾母多看重这个孙子。在荣国府未来的权利交接问题上,我敢肯定的说,贾母和王夫人的意见绝对空前一致,那么因宝玉更倚重贾政也在情在理了。说这个,我想到乾隆(弘历)早早被培养,被内定接班,和康熙爷早年就看中这个孙子有关,雍正不也是沾了这个儿子的光,父以子贵了。
其四,因为贾元春。 作为贾政的嫡亲女儿,贾元春的才华、美貌是无人企及的吧,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儿,早早进宫做女史,后来梦圣上恩宠,加封贤德妃,给贾府带来的是皇亲国戚的身份,更是显赫扬名的荣华。其实,不仅仅是荣国府,还有宁国府,二府同宗,祖辈上的那些荫庇固然有用,都全然不及一个女子在皇上身边得宠,时不时可以吹吹枕边风的能量大。贾府上下,其实更多的依仗这个娘娘,娘娘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悲,都和贾府的未来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同样存在于贾府。那么,贾母自然深谙其理。更多的是还要将贾府未来希望寄希望娘娘圣眷正隆,贾府才能接续有力上,那么,格外偏疼贾政也就合情合理了。
文章评论
空谷泉音
姐姐的分析透彻,小子受教了[em]e183[/em][em]e183[/em][em]e183[/em][em]e163[/em][em]e163[/em][em]e163[/em]
疏影、卿尘
其实贾政并不是一味刻板庸懦的人,文本上说他“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大观园试才也能看出他如此的性情。只是对待宝玉的态度上,大约是秉承了古代教子的一贯严苛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