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救实例解析

个人日记

        对于我们初学格律诗的朋友,最令人头疼的是,遇到有些字或句在语意表达上感觉非常恰当,但却不符合格律要求而茫然失措。这就牵涉到拗和救的问题。我曾听好多老师讲解过关于拗救的知识,但总是越听越糊涂。问题就在于只讲理论,没有具体的范例来参照,常导致学生们一知半解,不敢应用。下面我就大胆的拿出一首五律来给大家细细的加以剖析一下吧。虽然,这首诗中的所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将拗救知识全部解决,但至少也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吧。
紫竹夜宿雨,媚娘红绣妆。
凌云有烟雾,对镜少冰霜。
寂寞落窗水,空蒙含泪光。
今朝别离 恨 ,欲 断旧人肠。
       这首五律诗,对于不懂拗救者,可能会说这首古风写的挺好。因为按格式套的话,根本不符合格律呀。殊不知作者并不是在瞎写,而是一位对格律诗的写作方法有着极其 精到的高手
。并且这是一首经过拗救后的五律诗,绝非古风。首先我们先判断一下这首诗是以哪一种格式入句的。根据诗中韵脚:“雨、妆、霜、光和肠”字来分析,他起码是以不入韵式起句的,但究竟是平起不入呢,还是仄起不入呢?我们再看颔联“对镜少冰霜”,即仄仄仄平平,和尾联“欲断旧人肠”即仄仄仄平平。由此就完全可以肯定起句是以“仄起不入韵”的格式入笔的。下面我就拗救的方法逐句剖析一下。
紫竹夜宿雨,(五连仄。原格为:仄仄平平仄,要用第二句救)
媚娘红绣妆。(原格为:平平仄仄平。今为仄平平仄平。而“红”字既救了出句也救了本句的孤平。称“双救”)
凌云有烟雾,(原格:平平平仄仄,今平平仄平仄,属本句自救的一种,即三拗四救,“烟”救“有”。有人可能会问“烟”字是不是犯“孤平”了?没有!因为前面有“凌、云”两个平声字呢)
对镜少冰霜。(仄仄仄平平。属正格)
寂寞落窗水,(原格:仄仄平平仄,而现在“落”字拗了,要在第六句把它救过来)
空蒙含泪光。(原格:平平仄仄平,而现在的“含”字却是平声,是为救出句。称“出拗对救式”)
今朝别离恨,(原格:平平平仄仄,而现在是:平平仄平仄,“别”拗,“离”救,即三拗四救。) 
欲断旧人肠。(仄仄仄平平。属正格)
        再例如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它是一首以“仄起入韵”的格式起句的。但在转句“南朝四百八十寺”按平水韵却写成了“平平仄仄仄仄仄”“八”字拗了(但属于小拗),而“十”字失替了,大拗必须要救。怎样救,只有在下句中救了。所以把下句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写成“平仄平平平仄平(即:多少楼台烟雨中)了。这个“烟”字不但救了上句的“十”字(即“六拗五救),同时也救了“八”字(即:对句小拗互救),属一字双救。“多”应仄声,但根据一三五不论的说法,第一字可平可仄。

              -----------解析人:斗室墨香
                            二〇一五年 二月十四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