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喝火令》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个人日记

        1:喝火令分正格,变格二种填法。
        正格:玩的是手法运用的熟练程度。它是以北宋黄庭坚的喝火令为准的。
        变格:没有特色,更没有喝火令的:二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所谓变格的喝火令:就是有“中”。
        2:喝火令也是所有词牌中最严谨的词令,为什么是说它是最严谨的呢:(一):平仄 没“中”,(二):上下阕起句必须对仗即(二仗)。(三):上阕尾四,五句,必须是衬应手法。(四):下阕叠句由:四言,五言,六言组成的一组递进手法即(三枪),其手法中藏有:摊破(一破),衬句(一衬)(五):喝火令的结句与众不同,不但要词结,更重要是,它还是:对应手法与上片结句相对应(一应)
      下面就看看 北宋·时期黄庭坚写的喝火令吧:
      见晚情如旧, 交疏分已深。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舞时歌处动人心。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烟水数年魂梦, 无处可追寻。
      平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便愁云雨又难禁。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
      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韵
      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起句:见晚情如旧, 交疏分已深。(对仗)属2 1 2 2 1 2(结构)。解析:相见虽晚却情如旧交,交往不密但是缘分已深。
      承句:舞时歌处动人心, 属七言律句。解析:舞姿,歌声令人心动。有人说黄庭坚到底要想表达什么?“舞姿”,“歌声”古时只有歌楼才有的。要想真正理解,这就要了解一下他的经历了,这里暂且不说这些。上片的重点:烟水数年魂梦, 无处可追寻。是衬,应句。
      下片起句: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对仗,相应弱些),结构转: 2 2 1 2 2 1      解析:昨夜在灯前却见到了皇上的诏书。
      便愁云雨又难禁。(关键句,叠句围绕它来构思)。解析:随之来的愁苦人情世态反复无常,却又无可奈何。
      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三叠句:作者摊破名词:星。(喝火令摊破是:名词)。摊破是:名词!!所以就不要把动词副词之类用在摊破句上,那是错误的。
      第一叠:星,第二叠:月,星和月是并列名词, 第三叠:雁,要求层层有递进的关系。(也叫三枪),三叠句中藏有一衬句:第一叠笫三字:星,第二叠笫三字:月,第三叠笫三字雁。将四,五,六字:行低度,组成一句六言句,与上片六言句“烟水数年魂梦”对衬。三叠中衬句就是: 星月雁行低度。只不过把它分开叙述了。解析:拂晓时分星稀、拂晓时分月儿西沉,拂晓时分雁飞得很低。不会寄芳音:这个结句也是对应句,它与“无处可追寻”对应。不会给我寄来佳人的音讯了。描写了作者内心的无奈。
我们若把下阕的三叠句归纳后,那么上下阕最后两句就变成了下面这种衬应句了:
       烟 水数年魂梦, 无 处可追寻。
       星 月雁行低度, 不 会寄芳音。
       这就是完美的衬应句,衬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同,对应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反。
如果摊破的是动词,形容词等,相对衬,应句,每句第一字词性要相同,可以的,只摊破名词太窄了,易造成网上千篇一律,不符合词的特点:潇洒飘逸,所谓衬句要用并列名词吗,答案:不一定要用,因为衬句手法没要求非要是并列名词起。
摊破,是什么意思?一句话摊成三句,喝火令的摊破非常特殊的。所以我们如果想填好它,是非常不容易的。截止目前,我还没敢入手去填过。哈哈哈哈。

      【作者小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
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 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黄庭坚的起句如果不了解他的经历,会觉的很唐突的和全文没一丝关联。

                                                                                                                  ---------资料来源:诗词群课件                                                                                                                                                                                         整       理:斗室墨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