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六月

个人日记

        奔波久了你会怀念安安静静的日子。看多了伪善,你会觉得那些单纯有多么的美好。 


        六月带给我更多的是浮躁、迷茫、无助。整个人都在漂浮,找不到出口。太多让我颠倒三观的事情,不明白这世界是怎么了,自己又怎么了?!除了焦躁、抱怨别无其他。渴望内心的宁静、希望能听见花开花落。


        真正走入空间快一年。蓦然回首,空间少了现实中的距离和道德约束,更多呈现的是赤裸裸的诱惑与欲望。几度离去几度回头。。。也带给我的喜悦,让我知道人与人天涯海角也能一见如故。让我重新喜欢上了阅读,打开了封闭的思维。有人说,一个人学会了阅读,你就学会了成长!


        前不久好友给我发来《盗火者》系列,他说你一定要看看,它一定会打动你的!昨晚终于静下心来一集一集的观看,是好东西!让你在灰暗的快令人窒息的空间中,看见曙光、看见力量。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无论世时如何的变换,总是在以微薄之力、星星之火燎原,他们是温暖所系。


       友说,看完后写篇文章吧,我相信你!可无论我用怎样的笔触也写不出它带来的心灵触动与触痛!  
    
      
还是 这分享一些相关词吧,《盗火者》灵魂所在: 
 

      

     重回人的语文:  什么是语文?它不该是枯燥得让人想烧掉的课本,也不是考卷上的标准答案。语文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它教会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然而,今天的语文课,质量已经岌岌可危——

      “今天交给你一个孩子,明天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呵护童年: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天梯—寒门学子的出路: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今天,寒门子弟藉以改换门庭的那道阶梯,正在发出断裂的声音——

  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他们,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0万山乡孩子;在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的大门外,他们逐年流失,转而出现在田间地头,或者打工者拥挤的列车上;他们,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蚁族群落,空有一张大学文凭,却既无力“拼爹”,又没能掌握起码的谋生技能……

  究竟是什么,让寒门学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狭窄?

  国家的转型在加剧,而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陷入了停顿。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殇……

     英国教育家怀德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他该站起来,四面张望。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缺乏常识、自私、现实,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压抑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无力“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学?!

 

       寻找马小平人文教育:马小平走了,“活着的马小平们”正在走来,他们将带着我们的孩子找回人的尊严,找回教育的尊严……
 

      公民教育: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拉斯曼说: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有识之士指出: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在西方主流社会,公民课程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中国,1949年之后,公民教育戛然而止。 公民教育,何时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校?


       附上这些文字,是带给我震撼和光亮的东西。是让我能沉下心来品读的美好!



       六月,高考来临,学校一再严明不准撕书。可放假的前一天,校园那满天飞舞的雪花,依旧填充了每个角落。12年寒窗苦读终破壁!那无数撕碎的纸片,让我想起红楼梦中晴雯撕扇。为其说是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倒不如说撕的是压抑、是愤懑、是自由。
 

       想起 我的孩子,心里难免患得患失 .她明天将会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呢?在宠爱中长大的独生女,在应试教育下的孩子。.明天是否能撑起一片天空,能否适应社会上激烈的竞争,能否能在当今的大环境中游刃有余?!我不得不想。。。


       酷热的六月,一月竟有半月在外学习、充电。记性中片刻温馨的时刻,是学习快结束时相约一起喝咖啡,有时候坐在一起气氛融合的不是恋人而是朋友,不用在意着他的目光是否在追随美女。不用在乎今天自己是否漂亮、风情。人有时内心对自由自在的渴望超过了其他


      总算是静下来心来写点东西,缘于心如止水。爱情的世界里注定是无数次的分分合合,

      每一段爱情故事里 都会有一百个死心的瞬间
      有一百个想要放弃的瞬间
      有一百个被刺痛的瞬间
      有一百个强忍不哭的瞬间
      但这些都抵不过几千几万个想要拥抱对方的瞬间.
 
     看见这样的字眼,那恋爱着的人儿,是不是会变得释然。幸福和苦难从来是相伴相随,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爱情。


     文字写到这里好像应该搁笔了,很多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样的结束,但我知道我正在走过那浑浑噩噩的六月,走过世界,在走进你我。。。。






 

文章评论

芸儿

走过六月,七月就安然了。

牛人灌白水

焦躁的六月,过去了七月凉风习习,迎接我们。教育的课题,实在太深奥,当今孩子太叛逆,我们所要做的是以身做则,当好他们的后勤,其余的让他们去闯!

花瓣雨 水墨心

真了不得[em]e142[/em][em]e142[/em][em]e142[/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渴望正经

敬老院里不一定都敬老,空间里不一定都是好鸟,一定要交正经人,看正经文哈。

云裳

[em]e178[/em]别想太多,做好眼前的事便好,日子终究是要慢慢过的。

河东江郎

棠棠,写的还好,假若我逆银鳞,你会送我苛薄的帽子戴吗。[em]e100[/em]当想要拥抱对方时,我会静静看对方的眼睛,轻易的听她脉搏的跳动,似水无澜,。我们还要求证她禸,心的渴望吗。不避讳网络有时给予无限暇思,同样也有另外一种瘫塌。[em]e100[/em][em]e100[/em]其实教育本来是权利,可有时它成了工具,现实是悲哀,是悲剧,对个人更是宿命。相信宿命也许是对他们的最好安慰。不会相信所谓的教育家,钱理群,熊丙奇和陈丹青,朱清时他们只是不同年代

婉心扬

你走入空间才一年,但从时间上来说,我们很多人在你面前都可以说是你的前辈。呵呵! 自接触空间以来,我接触的就是文字,只是文字,还有一些文字后面的人,我把文字和人分得很清,就如同,我把现实和网络也同样分得很清。空间里的文字或人,都给了我很多真诚和感动,有很多温馨的相知,不曾谋面却能温暖的友情,我没觉得这里充满赤裸裸的诱惑。 一直都认为,空间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也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成长。我庆幸自己能在这片文字的天地里轻松地呼吸,自由地奔跑~ 也把同样的祝福,献给你——海棠~

红炉煮雪

空间是一个虚无的家,安放着我们躁动,渴望,真实的灵魂。

思愈飞

走过空间,走过自己,最终学会淡然。 这本书看来是写教育的,看到现在孩子们的苦闷,压抑,说不清什么滋味,大多数会认为压力大,至于压力来源于哪? 家长还是环境?还是都有呢?说不好,只是,他们的成长缺少了快乐却是真的

红豆

海棠,走过六月,七月就会安静很多,可以给孩子更多自由啦。唉,提起空间,真的让人爱恨交加,我也曾为此彷徨犹豫过,但后来想通了,这里就是我自己心灵的港湾,可以随意自由一些,让心做主,不必太纠结。祝海棠七月安好![em]e163[/em][em]e177[/em]

马上开

空间是个小社会,人性的许多方面在空间里都有呈现。我们相亲相近,因为我们有过了思想的交锋;我们留恋每一份友情,因为真实、因为不必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