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教书法的

个人日记





古人是怎么教书法的
 其实很多教科书都是害人的,不仅书法一门。当然,害人的老师也很多。如果你到现在没有遇到书法老师,那赶紧烧香感谢老天吧。本来大多数用筷子吃饭的人,都有学习书法的潜力,不过很可惜被众多错误的学习观念给耽误了。


好比下面这张图,看过书法教材的人应该不陌生吧?

图片


这是一张书法教科书的截图,不知道出处,但这种思路很常见。把点画归结为弯弯曲曲形似迷宫的运笔痕迹,而认为是书法的根本运笔原理。估计很多学习书法的人都受过这种思路的影响,而很不幸,这种思路纯粹是胡扯。


我之所以要恶语相向,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观念耽误了众人太多的时间,而且可以预见还要引导将来很多人走上这个弯路。尤其是小朋友,亦步亦趋按照着这方式写字,书法将成为苦不堪言的造作刻意,而再也没有书写的乐趣可言。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说这种笔法不对呢?大多数书法教材都是这样写的啊?大多数老师都是这么教的啊?
 

其实很简单,你自己拿着放大镜,去找任何一份古代书法的墨迹仔细观察,都会发现教科书上所讲的行笔方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果这么写字,古代人早都累死了。赵孟頫号称日数万字,如果按照教科书的写法,估计一天写不了一千个字。古人写字,就像我们当今用键盘输入一样,首先得快!所以,古人用笔,实际上都是很直截的。这种弯弯绕的笔法,是清代以后对于碑刻字迹的误解而已。



初学书法选帖准则

 
 
我喜欢上书法,是偶尔从爷爷的书架上翻到一本柳公权的《神策军碑》,当时惊为天人,从此走上书法之路。但现在看来,这个开头有点问题。实际结果是,我学了n年柳体,毫无成就。估计像我这样的人,应该为数不少。所以现在我一看到孩子们还在学柳体作为书法入门,就忍不住摇头叹气。

无论老年还是儿童,很多人像我曾经那样学书不得其门而入,重要原因是——选错了入门字帖。

一般的观念认为,初学书法要选择颜柳欧褚的楷书范本进行临习。我们也看到很多小朋友学得很像,但这无助于他们实际书法水平的提升。因为现存唐楷范本,大多是碑刻拓片。碑刻拓片虽然好看,但是丢失了太多书写过程的细节,而只剩下完成之后的造型。学习碑刻拓片的结果是,只看到最终的成果,而不理解这个形态的书写过程。那么临得再像,其实也没什么意义,因为离开碑帖,自己仍然不会写字。无他,不理解书写生成过程的缘故。这就如同现在体委的太极拳比赛,样子都很好看,实际上不堪一击,因为不了解这些功架形成的内在原理。

因此,我们建议,初学书法以临习墨迹为宜。从墨迹中,我们才能通过书写细节还原当初的书写动作。掌握了这些动作,才是真正学会了书法。否则,记一肚子书法造型都是没用的,到实战的时候什么都用不上。具体选哪个碑帖做初学,当然还要参考师承和自己的爱好,不过有如下几个原则可以参考:1•当代人的别学;2•碑刻别学;3•正书别学;4•写得好看的别学;5•元代以后的别学。嗯,剩下的也就没啥了。原因略述如下:

1、当代的不学:为什么当代作品不可以作初学书的范本?并非贬低时人。主要是因为时代相近,容易得其造型,很快便能上手。如此以来,难免买椟还珠,忽视其笔法。长此以往,终入邪路。而且,当代人离我们太近,还没有经过时间洗刷,难免鱼龙混杂,初学不宜分辨,所以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2、碑刻不要学:碑刻并非不可学,但那是对高手说的,你看王铎临的阁帖多精彩。因为对高手来说,你给他一块骨头,他就能把筋肉都还原出来,对于初学来说,要抓住筋,也就是发力的脉络。你给初学一堆骨头,他还给你一个骷髅,还是死的。

3、正书别学:篆书、隶书和楷书,都是正书。初学不学正书,学草书啊?这个观点看起来有点离经叛道。正书相当于什么?相当于踢正步,好看啊。但你会教你们家孩子刚走路就踢正步吗?还不是都从连滚带爬、连跑带摔开始?所以初学可以从不太严格的行书开始(千万别学兰亭序啊!)。好比汉简啊,唐代写经啊,唐人行书啊(包括日本三笔三迹都算唐人啦,因为那时候日本是唐朝的粉丝),虽然看起来是接近正书,但里面有很多清晰而规范的运笔牵丝痕迹,所以其实是行书。甚至学草书也成,不是让初学写自叙贴,而是说可以写章草。写章草的好处啊,说也说不完……

4、写得好看字帖的别学:王羲之、赵孟頫之流碰都别碰,貌似选帖的标准越来越离谱了。这好像是家长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选老公千万不要找漂亮的啊!帅哥没有一个好东西!其实孩子根本不听的。如此怪异的标准原因何在呢?是这样的:看起来很漂亮的字,容易使得初学者注意力集中于它的造型,而忽略它的笔法,也就是书写方法。结果呢,字形学得几分像,但笔法毫无进展。最终是临帖是临帖,创作是创作,没有合为一体,那学习半天又是何苦呢?初学啊,要选个比较难看的古人墨迹,只有写下来,才会发现它的内在动作的美感。依照内在的动作去书写,会发现自己写出来的字形竟然比字帖还好看,那就没事偷着乐吧。

5、元代以后的不学:元代以后有很多好作品,为什么不学?是这样的,有些人写得很好,但不适合当老师。好比徐渭、八大之流,要是跟他们学,非得掉水沟里去不可。元代以后的作品虽然精彩,但缺少古典书法的中庸气质,有点现代艺术的“个性”风格。初学者以不留神,学了一堆个性回来,而没有把握到老师的技术内核,那啥用也没有,还不如不学。
 
 


初学书法选帖参考清单
 

只谈原则,对入门之后的人才好理解。对刚刚入门的学书者来说,最好是有个清单。我本人是不喜欢什么阅读清单之类的东西,所以首先声明:此清单仅供参考!

一、楚简墨迹:品种太多了,但大部分出版物既贵且沉,文物出版社的《简帛书法选》是较为轻便的单册,可作入门参考。楚简的好处是,用笔痕迹清晰;难点在于,这是古文字,一般来说不认识,容易忘记字形。

二、汉简墨迹:汉简是汉代出土墨迹作品统称,里面包含了汉代的正书、行书与草书。重庆出版社的一套汉简字帖不错,黑色封面,可作初学参考。因为汉简里面风格太多样,多以难以一一列举。如果从汉简入手,可以先从其中比较率意的作品入手为佳。像是如《仪礼》这样太过于端庄严谨的作品,就不太利于初学。同样,《神乌赋》又太过于飞动,也难以下手。其他大多数作品都是可以临摹的,当然是放大临,因为原作字径不过一公分左右。

三、魏晋写经墨迹:这个资料很多,但是比较零散,出版物不集中,需要自己搜寻一下。其实学书法不一定临很多字,有时候一个残片就足够了。注意我们要学的是写经墨迹,因此王羲之的小楷不要看,不要学!我并非反对王羲之,只是认为刻本超出了初学的理解范围。

四、隋唐写经墨迹:海量!精品有《灵飞经墨迹》、《汉书王莽传墨迹》、《汉书萧望之墨迹》等,同理,放大了临,但也别写太大,三五公分见方吧。

五、隋唐名家墨迹:如智永千字文、欧阳询千字文、陆柬之文赋、藤原行成墨迹、小野道风墨迹都可以,但必须说明这组墨迹难度稍微大一些。

六、元代墨迹:宋人的东西不适合初学,元代的很多书法非常古典,可以参考。如赵孟頫所写章草就可以作为初学参考,但他的大楷初学就算了。


 

写字姿势浅谈

 
 

先不提手上的动作,说一下写字的姿势。因为很多人练字勤奋,结果近视眼、颈椎病随之而来,未免得不偿失。古典书论没提到过这个内容,因为在过去,稍微有教养的人都知道正襟危坐,不像现在到处都是靠椅、沙发,一个个东倒西歪。

什么叫危坐,就是坐在自己脚后跟上。古代中国人的坐姿,请参考现在日本人的坐姿。大家可以试一试,这样腰想不直都做不到。宋代以后中国人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高桌、高椅等等,以前只是矮几席地。但一般人坐着都是不靠椅背的,因此腰也比较直。

我们既然要学习古典书法,那么基本的姿势还是要合乎古法的。

第一,腰要直。薛颠说过:挺腰则气贯四稍,一身抖挺力达九霄。四稍就是四肢的稍节,腰挺直之后,方便手上发力。

第二,肩要沉。肩一僵直,那么身体和上肢的关联就断掉了。同理,肘也要垂。所谓沉肩坠肘,打拳和写字的道理是一致的,都是手上功夫,但都要借助身体的整劲儿。肩既然沉,那么肘就不能张得太开,离肋部还是要稍微近点。

第三,颈要扣。写字的时候,千万别伸着长脖子跟仙鹤似的,下巴要扣进去,把喉咙轻轻锁住。这样,颈椎自然就挺起来了。原理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脖子还是是伸出去或者偏到左边?因为总是想把自己写的字看清楚,生怕写得不像。

写得不像没关系,这是我们独特的理念,至于原理后面会有更多解释,不容易一时说清楚。总之,坐直喽,别趴在纸上。字写得好不好先不说,颈椎不能出问题。

但有些人先天体弱,腰直不起来(我以前就这样
写字姿势浅谈
),那怎么办?那就要稍微锻炼一下,如什么易筋经、五禽戏之类练筋的运动可以稍微参与一些。

第四,足要平。二郎腿的不要,腿一歪腰也会跟着歪,然后就全歪了。

身子歪了跟写字好坏有关系吗?有。

表面上看写字只是手上的小动作,其实需要整个身体的协调,毕竟身体的经筋是贯通的。写字主要靠筋力,身体不正,经筋运作不通畅,发力受限。发力受限,线条的质量和结字都不会太好。

 

初学书法毛笔的选择

传统的东方艺术,文字上写的多是最后境界的印证,反倒是关于入门次第的论述很少。结果呢,很多人眼睛盯着最高层,不留神倒在第一阶。写了一辈子没有入门的大有人在,其中关键之一就在于工具使用不当。
 

如果是在古典时代,工具基本上不用操心,因为制笔造纸造墨的都是内行,随便拿来用就成,只要付得起银子。即便是不好用,你跟制笔的师傅说一下他也能改。但是现在不同了,制笔的人不写字,造纸的就更不用提了,流通环节的商人也半懂不懂。即便超级难用的毛笔,也没处跟人说去,只能怨自己运气不好。于是学书法的人家里都堆了一堆不好用的毛笔,只好寄希望于下次手气好。

于是很多人问:初学书法应该用什么毛笔?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但是我们有简单的答案,仅供初学参考的答案。


第一:不要用羊毫。或许听说过这样一个观点:初学书法一定要用羊毫,羊毫软,正好可以拿来练笔力。这个观点貌似有理,实际上没有根据。羊毫毛笔是在清中期才盛行的,在此之前大家一直用的硬毫。反倒是用硬毫的时代书法精彩迭出,用了羊毫之后却乏善可陈。再说毛笔软不一定能练出笔力,笔力要靠主动发力来练习,而羊毫太软反而容易养成拖着毛笔走的坏习惯,不利于主动发力习惯的培养。


第二:不要用长锋毛笔。长锋毛笔如果纯用兽毛来做,成本高的吓人,于是商家多用尼龙来替代。尼龙弹性大,但是没有兽毛那么灵活,不利于培养手上的感觉。再说长锋跟羊毫一样,都容易导致拖笔恶习,因此初学力戒长锋羊毫。


第三:不要用尼龙毛笔。现在很多毛笔夹杂了太多尼龙,力道十足但韵味全无。不过普通人也区分不了兽毛和羊毫,这个稍微麻烦一些,不过也有办法。


第四:不要用大毛笔。多大算大?直径超过一厘米的一概不用,原因另述。


第五:初学可用的毛笔都是硬毫,有狼毫、紫毫和鸡毫三种,都可以用。狼毫用的不是大灰狼的粗毛,是北方野生黄鼠狼大尾巴上的细毫。因为原料涨价,好的狼毫毛笔动辄几百上千一支,我们市面上的所谓狼毫大多是尼龙制品。紫毫是野兔的毫毛,比狼毫还要贵重,而且紫毫不耐用,因此一般人更用不起了。


虽然纯粹的狼毫、紫毫很贵,但是也有种毛笔是兼毫,也就是笔锋用好毛料,辅助的用一般毛料或者尼龙。这样成本下来了,而使用起来效果也还成,初学就用这些兼毫吧。最为著名的兼毫是大白云,因为是以羊毫为主的兼毫,所以排除在外。以硬毫为主的兼毫,有七紫三羊之类的,或者狼羊双料(多和谐啊)等等,质量还成,也不贵,适合初学。


在此比较推荐的是鸡毫毛笔,又称小鸿毛或者小红毛,大概以前会计记账多用这种笔。鸡毫毛笔在各种毛笔中最便宜,当然比尼龙毛笔要贵,如果尼龙也算毛的话。其实鸡毫毛笔不全是鸡毫,中间也有几根狼毫,因为用狼毫不多,所以商家也不再用尼龙蒙人,反倒是真材实料。


最后说一下如何鉴别毛笔和尼龙笔:看是看不出来的,除非拿高倍放大镜。兽毛的锋颖是箭锥状的流线型,而尼龙头上一般是针状,或者干脆就是圆柱状。一般来说区别尼龙和兽毛的办法就是用一用,尼龙毛笔刚泡开就劲道十足,而且执拗不听指挥。兽毛毛笔刚泡开的时候非常软,越用越有弹性,虽然有弹性但是柔顺如意。

 


初学书法用纸须知
 
 
一、不要用宣纸
原因:1、太贵,而且越来越贵;2、太大,还得拿回家裁开;3、品种太多,初学不知买哪种好;4、生宣晕染太过多,不适合写精准的小字(为啥不写大字?原因另说);5、熟宣用矾太多,纸张完全不吃墨,不利于培养笔触上的感受。

二、多用竹纸
原因:1、比宣纸便宜,但是手工制作的竹纸比机制的要贵些;2、量足,不用担心断货,竹子年年都新生;3、手工竹纸一般比较小,不用裁剪可以拿来直接用;4、虽然也是竹纸,初学时元书纸一般不要用,质量参差不齐;5、初学一般来说用手工毛边纸就可以。

三、手工毛边纸选择
很多毛边纸是机制的,但会有商家来冒充手工纸。人心不古啊,呵呵,所以不得不多此一举。机制毛边和手工毛边书写效果差别很大,一定要区分。方法如下:1、机制毛边有一面是非常光滑的,而手工毛边两面都不是太光滑;但近来有些机制毛边特地仿了手工毛边的纹理,实在讨厌;2、机制毛边便宜,大概十元左右一刀,而手工毛边至少要十六了;3、手工毛边比较薄,机制毛边比较厚,一般而言;4、手工毛边不均匀,有些地方草浆没化开,有些地方有漏洞或者裂缝,机制毛边很整齐。

四、偶尔可以用皮纸
宣纸之所以会晕化,主要是里面有草,传统造纸都是纯树皮为原料。但是有很多较为“原始”的地区还保留了传统造纸的方式,如云南包普洱的皮纸,西北的枸树皮纸,韩国的高丽纸,日本的和纸等等。这些纯皮纸都挺适合写字,就是贵了点(有些贵了不止一点
初学书法用纸须知
)。

五、用纺织品也成
有专门用来画画的绢,也可以写字,不过要稍微加工一下,这个以后再说。

不要迷信宣纸,现在用的宣纸是清朝中期以后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历史上大部分优秀书法作品都不是用宣纸写的,反倒是用宣纸没写出几件好作品,这里面比较复杂,初学知道书法不等于在宣纸上写字就成了。


 
 

执笔法浅说

 
 

执笔是正式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很可惜,书法界至今未就执笔达成一致意见。当前的主流是沈尹默主张的执笔法,这种执笔法来自于清代,但是支持者误认为来自唐代。这种执笔法的主要观点是,手背要同前臂形成直角以垂直于桌面。我本人对此执笔法非常反对,认为沈尹默完全误解了古典书法的执笔方式。


虽然苏轼说把笔无定法,但实际上古典书法的执笔方式有三大原则必须遵守:1、指实;2、掌虚;3、腕平。

初学时指不实,会形成拿手指头乱挑毛笔的恶习,当然高手可以动手指。
掌虚,掌心要有一定空间以利于运笔,如果手背竖起来掌心空间就没了。
腕平的原因在于发挥手腕部经筋的弹性以形成高质量点画,如果竖起手腕那这些筋都锁死了,字就没有灵气。

具体而言,古典书法有两种最常见的执笔法,分别对应于高桌与矮几。
 

第一种执笔法我简称为筷子法,其是拿筷子姿势。这个姿势好象是拿钢笔的姿势,其实不是。拿钢笔的笔杆靠在虎口,筷子执笔法笔杆靠在食指第一关节。
 

图片
 

这个执笔法跟水平面是倾斜的,所以适合于左手执纸,这样纸和笔基本上是垂直的。汉简,肯定是这么写的。唐代,也基本如此(碑石书丹除外)。宋代,不一定了。明清,高桌盛行,估计这样写的就少了。

 

唐代传入日本的空海执笔法,就是筷子执笔法的典型,请看空海执笔图:


图片
 

这样写的一个后果是,可以对着垂直平面写字。唐代士人动辄题壁,因为有此训练的缘故。当代书家有几个敢题壁的?
 

第二种执笔方式,我是跟典水先生学的,据说传自黄宾虹。因为像是护士扎针,我就简称为“扎针法”吧。扎针法也是三指执笔,跟筷子法不同之处在于:1、执笔更靠近指端;2、虎口更圆;3、笔杆除了指尖没靠头了。

图片
 
最大的区别是:扎针法的笔杆垂直于水平面。当然耍起来的时候也是摇曳多姿,请看典水的帖子:笔法研究系列(一) —— 执笔图。这种写法,明显更适合我们现代人的高桌书写。


然后对比一下两者的异同。

先看一下相通的地方:
首先,发力方式是接近的。但是怎么发力,以后会提到。
其次,拇指都是张开的,所以虎口也都是开的。
再者,掌心都是虚的。掌心不虚,一切免谈。沈尹默执笔法的根本错误在此。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
1
、平面书写还是斜面书写,这个自己选择吧,前面已经说过了。
2
、扎针执笔法水平发力方便,筷子执笔法纵向发力方便。
3
、扎针法更灵活,筷子法更稳定。

 

成人学书可以直接采用筷子法,而小朋友最好先用扎针法。



初学书法写多大的字?
 

写字大小很重要吗?对初学来说很重要。即便是入门之后,也别写太多大字。

那么有人会问:1、为什么不要多写大字?2、多么大叫大字?3、平常写多大的字才合适?

答案:
1、之所以不要多写大字,是因为大字运用的主要是肩膀和手臂——的肌肉。而我们认为点画的质量主要依靠腕部经筋的弹性生成。长久使用肩臂动作写字,会形成匀速运笔的毛病。腕部弹性所导致的急起、急停动作会慢慢模糊掉。那么久而久之,点画质量会下降。我们现在展览看到的大多是大字,所以误认为学书法就是写大字,刚上来就要写一平尺见方的字。这是因为,很多老师认为初学尤其是儿童的肌肉系统尚不稳定,因此无法掌握小字的精细运笔动作。写大字容易见到成效,老师和家长都高兴,至于孩子高兴不高兴估计没人在意。

2、其实古人很少写大字(顺便注解一下,我所认为的古人,就是清朝以前出生的人),经典作品没几个是大字写成的。最早的甲骨文大概跟红豆差不多大,我这样的近视眼,半米之外都看不清楚。汉代日常的字比甲骨文大不了多少,一般一公分以内。唐代的字比较大了,估计有三公分左右,最大的有五公分左右了,跟我们的银行卡差不多大。也就是说,古典时期书法大字的概念,就是五公分见方的字。

3、那么我们练习的时候写多大的字?答案是:越小越好。但这个答案显然有点不切实际,因为——当前纸和笔的质量不足以支持我们写小字。我们也就是写得比原作大一倍左右就成,最多大两倍。如果再放大,就不是临摹是创作了。既然古典书法一般是二到五厘米见方,那么我们一般把字控制在十公分以内的格子里面。尽量缩小临作与原作的大小差异,因为这涉及到动作的分解和还原。


附:老许《写大字还是写小字》


这个题目很容易引起误会,尤其对初学书法的朋友而言。书法的别称不就是写大字吗?其实这里所说的“大字”,是尺寸上的大小
即“大号字”。

问题又来了,我们看到的书法作品,比如商店的牌匾啦,家里挂的书法作品啦,不都是大字吗?没错,这些都是大号字,但我告诉你,古人其实很少写大号字的!你去看看那些传世的经典的书法作品,就拿经典行书前三名----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来说,统统都是“小号字”!如果按照现在书法作品标准去参加比赛的话,无论是中国书协的主办的,还是地方书协主办的,肯定无法得奖,估计连入展都很难。呵呵,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书法大赛的审美标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要的是视觉冲击力,所以很多参赛者都写大号字,要的就是第一眼的效果,至于第二眼咋样,第N眼咋样,就没人管了,反正比赛结束了,名次出来了,奖金也发了,主办方、参赛方各得其所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有的同学又要问了,为何以前人不写大字呢?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根本原因是----以前似乎没有大纸!古时候,技术不发达,做纸很困难,纸的价格跟钱一个价。记得百家讲坛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清官(清廉的官)被免职了,下面的官员想送点纪念品,最后没送金银财宝,而是送了一万张纸!(折合当时的钱,估计也不少!)由此可见,纸在古时候是多么的珍贵了,要不当时穷人读不起书呢,书也是纸做的呀!

费了不少话,写大字和写小字到底有啥区别呢?我是这么认为的:无论是临字还是摹字,最好按照字帖的原大写。为什么这么说呢? 按照原大来临摹,可以感受到古人写字时候手上的感觉---提、按、使转,古人的手总不会比我们的手大多少或小多少吧。如果你非要把古人的小字放大去写,我认为就不是“写”了,而是在“画”!你仔细想想我说的对不对? 以前很多人迷恋庞中华,临他的字,但没见过把他的字放大写的,一是笔不允许,二是字该多大就多大,没必要放大写。我认为,用毛笔写书法也是一样的道理。古人坐在桌前写出来的字,您非要站着写,手腕和指尖的感觉大相径庭,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书法最注重的笔法,也会因写字姿势和大小的不同而背道而驰!古人的手,在生理上应该和我们的手是一样的,这点您肯定不反对,那好,从生理上讲,古人写字的感觉应该和我们现在人写字的感觉也应该是差不多的(除了笔比我们的好,纸比我们的好,这些是后话),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想认真学书法的话,还是按照原大去临帖比较好。


 

笔法初步:扫地与拖地

 
 

有两种运笔的方式:一种类似于用墩布在地板上拖着走,一种类似于扫地要主动发力在地板上推着走。地板就是纸,墩布就是长锋羊毫,扫把就是充满弹性的短锋硬毫。

用毛笔拖出来的线条,比较均匀干净,如下图:

图片


为什么拖出来的线条比较均匀呢?因为拖着毛笔走的时候,运笔速度比较均匀,所以形态变化也不会太激烈。当代人写字,拖着毛笔写的情况很多,尤其是用长锋羊毫的时候。为什么这么写呢?因为当代人有个“中锋”的概念,认为只有笔尖行走在点画中心线才是中锋,才是正确的书写方式。于是呢,就出现了这种四平八稳的运笔方式,拖着走。

另外一种运笔方式我们比喻为扫地,也就是推着毛笔走,效果如下图:

图片


推着毛笔走,速度是有变化的,所以线条会有粗细对比,不会太均匀。我认为古典作品,大多是推出来的,所以形态变化万千。因为要推出力嘛,所以推着写字要用短锋的硬毫,这就如同扫帚不能做得太长道理一样。推着走笔的时候,笔尖未必都在点画中心行走,但力量是聚敛在中心的。好比我们的扫帚,很多时候是设计成倾斜角度的,但这恰好方便我们扫地的时候将力量传达至地面。唐代笔法密传中,有个“如锥划沙”的说法,就是说明行笔要感受到纸面的阻力。而推着笔行走,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从纸面的效果来看,推和拖效果是不同的:拖着走笔的痕迹比较平面,而推着走笔形成的痕迹比较立体;拖笔的痕迹比较安静,而推笔的痕迹充满动态;拖笔的痕迹比较单调,而推笔的变化非常丰富;拖笔的痕迹再直,仔细看也是犹豫不决的,而推笔的痕迹再弯也充满果断……更多的区别,自己试试看就知道了。

至于怎么推着毛笔行走,需要专门的文章展开。



笔法初步:平移与摆动
 

我小时听身边的一位“书法家”讲,笔杆总是正中对直自己的鼻子才算合格。这大概是所谓笔正则字正的道理吧?可惜我试验了一下,发现这个样子难受的很,于是知难而退。但是我们可以见到很多书法家,在写字的时候,笔杆虽然没有对准自己的鼻子,但其稳定性令人惊叹,仿佛如太极高手般缓慢沉着,令人气不敢出。更有人为这种平移式的运笔讲出深奥的理论:要用全身的气力写字!既然用全身气力写字,那么当然毛笔不能摇头晃脑地乱摆了。

问题在于,如果以毛笔的匀速平移在纸面上写字,恰好又落入了“拖地”的范畴:表面上看起来点画匀称洁净,但实际上缺少质感。既然我们推重扫地式运笔,那么相应的点画动作应该是摆动而不是平移。只有摆动,才能通过速度对比形成点画质量,也只有摆动才能通过动作贯通而形成自然优美的结字。

结字的问题先放一边,我们首先解释一下如何通过摆动来形成基本点画。

“摆动”这种说法讲起来貌似特别,其实想想谁没扫过地啊?扫地的动作就是摆动,扫帚杆上有个点是相对不动的,动的是扫帚的上头和下端。而且扫地的时候,扫帚运行的速度是变化的:逐渐加速,然后有个明显的中止。不加速,地上的灰尘搂不住;不中止,那灰尘就跑到天花板上了。不仅扫帚的速度有变化,而且扫帚的高度也有变化:离我们身体远的时候扫帚高,离我们身体近的时候扫帚离地最低,这种变化像一个钟摆,所以我们把这种动作称为“摆动”。

写字的动作跟扫地虽然同样都是摆动,但写字运转的轴心在手上而不在身上,至少初步是如此。在手的哪个位置呢?手腕。正因为这样,所以执笔的姿势要稍微注意一下,切切不可将手掌竖起来从而将手腕锁死,具体内容请参考《执笔法浅说》。初学的时候,既然要学习运腕,那么要先将手指和胳膊锁定。否则,手指头乱挑,胳膊平拉,手腕形成不了对摆动的体验。不过呢,一般人写字的时候,注意不了这么多东西。这时需要别人稍微提示一下,大概几个星期就学会用手腕摆动写点画了。

对于拖动和摆动的区别,可能大家会觉得手上动作这么小,在现实写字的时候怎么区分啊?其实有个办法可以帮助大家观察自己写字是拖动还是摆动写出来的:那就是观察笔杆的上端而不是笔尖,笔尖的动作太细微了不容易看清楚,但笔杆的运动还是挺清楚的。如果笔杆上端一直竖直,那么毛笔就是出于拖动状态;而如果笔杆上端来回晃动,那么可以推断毛笔是出于摆动状态。具体形态,请参考
《典水先生临朱巨川告身》



力走外缘

这个话题本不想公开讲,一是因为与通行观念相左,再者是因为不容易从文字上讲清楚。但最近逐渐意识到,很多学书人困在这个环节不易通过,所以也就不揣浅陋对此稍加解说。

首先说明,力走外缘的观点是从典水先生那里得来的,但是下面所讲都是我个人的领会,如有不当之处是我本人所领悟不够透彻。

当前大部分学习书法的人,往往为“中锋”观念所困。昨天见到一位习字的朋友,临米芾酷似,但自运却又茫然失措:集字不成,而自述胸臆也不成。其实这种勤于习古而漫无所得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在于不知古人形态之所以然。我告知其古人运笔未必笔笔皆在点画中心行,但他却认为首先要熟习“中锋”原则之后方可摇曳多姿,因此要习篆书以运中锋。

这种思路在美术院校中非常常见,但是古人却很少提这个事情,难道不值得令人反思吗?其实当我们仔细观看古人墨迹原件而不是印刷品的时候,我们会对他们墨迹的形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就是因为墨迹清清楚楚告诉我们:很多情况下毛笔行进两侧的压力是不同的!

图片


从放大的高清墨迹中可以看出来,笔画行进过程中两侧墨色浓淡不一。越是光洁的纸张越明显,好比董其昌。有些书家用墨太黑,如苏轼,就不容易看出这个痕迹了。

墨色浓的地方,就是毛笔笔锋压力比较大的地方,反之墨色浅则表明压力比较小。笔画运行两侧压力不同,是有规则可循的,一般来说横向运动,不管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压力都在上缘;相对应,竖向运动不管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压力都在左侧边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请将我们执笔手腕的位置考虑进去。如果以手腕为圆心,那么但凡是压力大的边缘都是同心圆的外缘。运笔,就是以手腕为中心而展开的各个同心圆,落在纸上的只是众多同心圆的片段弧线,还有很多弧线是在空中行走的。试想一下车辆围绕一个固定点转圈的时候,它的压力当然会大部分落在外侧轮,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抓地力而不被甩出去。

光洁的纸张,就相当于光洁的地面。毛笔既在上面高速运转,又要保证毛笔不会轻率扫过,那么就要给纸面一个额外的压力才能完成。于是,笔锋的外缘就承担了比内缘更多的压力,这就是力走外缘的基本原理。以此原理出发,会对古典书法墨迹的理解,有更深一步的体会。
 
 


起步怎么走?
 

记得我小时候学自行车到时候,不知怎么突然就骑上去了,摇摇晃晃蹬了起来。麻烦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停下,于是直到碰上了篮球架倒下为止。
 

一般来说我们倾向于把把书法理解为一种运动,是一种纸面上的舞蹈,而不仅仅是最终的形态。那么学习书法就跟学习骑自行车,就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中相似的一点就是,刚开始慢下来并不容易。骑自行车慢下来,或许就倒下了;而初学写字慢下来,或许就抖动了。因为运动的物体,更容易保持自身的稳定性,陀螺的原理就是如此。
 

于是,我们认为初学书法不宜由缓慢的点画形态入手,而是应该从果断的运笔动作起步。这个跟通常书法教学截然不同的理念,是我观察小朋友学走路得到的启发:小孩子一岁左右学走路的时候,其实是先学会的跑。小孩子一起步就要跑,一跑就要跌倒。但是他们不以为意,反而是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随着技巧身体的发展,他们稳稳地行走起来。再长大一些,就四处疯跑起来。这时的跑跟最初的跑并不一样,但没有最初的蹒跚学步,后来恐怕也跑不利索。试想一个没有摔跤就学会走路的孩子,他会展现运动的天赋吗?
 

初学书法的原理跟孩子学走路也类似,很多老师和家长,害怕孩子写得不好,于是让他们放慢书写的速度以求平稳。有些孩子肌肉和神经都非常稳定,或许暂时可以适应这种方式,并取得貌似不错的作品。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样子慢慢写字其实很痛苦。而且,一旦刚开始写字小心翼翼,恐怕今后就再也没有胆量自如挥洒了。

 

具体来讲,初学书法只有两个动作练习。这两个动作很重要,因为大部分书写动作,都是这两个动作演化出来的。

 

第一个动作:横摆


图片

 

所谓横摆,可以理解为画“之”字,或者写“Z”,山路弯弯……,都可以。最初的要求是,要连贯,也就是从头到尾要一气呵成,不能太慢。再进一步的要求是,摆动的两端要打住,不能画成圆弧,也就是不能写成S。

 

从横摆可以演化出的书写元件如下,其实还有很多,大家自己找吧:

图片

 

第二个动作:竖摆

 

嗯,这个竖好像不太直啊!
 

是的,刚开始练习竖摆就是要斜着写。当越来越熟练的时候再慢慢把它正过来。正过来大家都认识它了,原来是个立刀啊。

图片
 

竖摆会变化出哪些偏旁组件呢?我先考考大家,看谁能想出来。这么重要的动作,哪能白练呢?



各种竖摆
 

《起步怎么走》一文末尾,我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哪些写字组件是由竖摆构成的?

 

估计没人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只好自己把答案贡献出来了。

 

废话不讲,直接上图,估计都能看明白竖摆变成啥样子。

 

第一组:

图片

第二组:

图片
 

第三组:

图片

第四组:

图片

 

诸位千万不要认为只有这些组件是竖摆构成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我这只是列举了最为明显的竖摆组件。



交叉的写法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你明白了了吗?不明白,那太好了

交叉的写法
,我来解释一下吧

 

所谓道生一,即一点;由一点而分为横摆与竖摆是为一生二。忘了的同学请复习《一点成一字之规》、《起步怎么走》

 

二生三,之后才能生万物啊。也就是说,单纯用横摆和竖摆是没法写字的,还必须有第三个元件。

 

那就是………………………………………………横摆与竖摆的交叉。

 

交叉有两种:一个是从横摆到竖摆,一个是从竖摆到横摆。

 

如图,先看从竖摆到横摆的交叉:


图片

 

呃?这个横摆和竖摆咋跟《起步怎么走》里面的横竖摆长得不一样?不一样很正常,我们这一派学问特崇尚自然。

交叉的写法
自然嘛,当然长得不一样,长得一样的,都是人制造的东西。明白?不明白算了。

图片

 

红色线条表示运笔在空中的轨迹,注意不要偷懒,竖摆末尾一定要绕到上面落下来连接横摆,而且要快!

交叉的写法
你问为啥要这么麻烦?为什么不从下面直接连过去?说了你也不懂,哼!以此类推,当横摆是个捺的时候,也要绕到上面再落下来。

图片

 

啥?捺也是横摆?对,撇就是竖摆的一种。书法就两个动作,横摆和竖摆,练成就天下无敌了,好好写吧!

交叉的写法

 

下图是横摆交叉竖摆的演示,自己看吧。也是挺繁琐的一个交叉动作,至于为啥这样写字我是暂时不会说的,等你写多了就明白了。

图片


这个木字,里面两种交叉都有了,自己找着看。还在怀疑这种交叉书写方式的同学,请自行翻看古人的写法墨迹,别忘了带上放大镜。

 

图片

 

交叉就是横摆与竖摆衍生出的三,这三个元件,基本上把所有字的写法都涵盖了,信不信由你。

 



单体动作练习
 

横竖摆和交叉摆我们都讲过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忍受枯燥的动作训练。很多人是实战派,想练好几招就能实用的。最近我想到了几个字,通过不断练习这几个字,能够掌握基本的书写动作,同时还不至于过分枯燥。如果系统的话,大概要至少整个二十四法之类的,要是办班的话,最好是整个七十二法或者密传一百单八字……

但是,我目前只想到三个字:吾、州与龙。

图片


“吾”字的练习就是专攻横摆,我们可以把草书的“吾”理解为两个横摆的交错。最为好玩的地方在于,第一个横摆接第二个横摆的时候是往上走的笔,这吸收了文彬同学的见解,更容易体现力走外缘的原理。

图片


“州”字专门用来练习竖摆,楷书的“州”其实就是三个立刀。但是“州”字的草书不仅仅是竖摆了,还暗藏了竖摆接横摆的动作。其中的关键在于,竖摆一定要提上去落下来接横摆,不能从下面偷渡过去。

图片


这个字着重练习向右下侧的横摆,很多人这个角度发力不能自如,所以要多练。同时,这个字还包括了横摆之后接竖摆的练习。这个字看起来复杂,其实写起来不难,而且可以用于创作嘛,行走江湖的时候可以大笔书一“龙”字……



一点成一字之规
 

唐孙过庭《书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何谓一点成一字之规?孙过庭认为,书法貌似有很多字形,但就其根本来源于基本的点画。所以,书法最重要的就是写点画。最初的,就是最后的。

如果简单地进行分解,书法其实只有横摆与竖摆两个动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画和竖画。这两个基本动作,都是由点演化出来的。下面就此进行简要演示:

1、横点:这个点其实就是一个缩写的横,有起有停,摆动动作不大但是发力要充分,不能缺少动作才能做得饱满。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