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日记

  文人们更喜爱茶的性格:如水、隽永、清幽、雅儒,乐而不乱,因此嗜而敬之。









 十大名茶 


一、西湖龙井 
   二、洞庭碧螺春 
三、黄山毛峰 
四、庐山云雾 
五、六安瓜片 
六、君山银针 
七、信阳毛尖 
八、武夷岩茶 
    九、安溪铁观音 
十、祁门红茶 

 

(详解) 
1、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2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每500克有5.8万-7万个芽头,芽为白豪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3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新鲜,叶底嫩绿匀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形,叶片发黄。 

4、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5、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6、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味苦,叶底不成朵。 

7、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茶颜色为棕红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假茶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8都匀毛尖,产于贵州都匀县。茶叶嫩绿匀齐,细小短薄,一芽一叶初展,形似雀舌,长22.5厘米,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毫毛显露,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嫩、新鲜、回甜,水色清澈,叶底嫩绿匀齐。假茶叶底不匀,味苦。 

9、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10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晴蜒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内质香气馥郁、隽永,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68次以上,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
 
 
品茶可用

备、洗、取、沏、端、饮、斟、清八个字来概括。具体是:

  备: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对茶叶、开水、茶具和品茶环境四方面的准备工作。

  洗(温):指对茶具的洗涤、热烫过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温杯的作用。

  取(选):按客人的品种、嗜好和饮茶习俗,备齐多种茶叶品种,让客人点茶和供客人选用。

  沏(泡):沏茶时手势动作要轻柔持重,倒开水时要把茶壶上下拉三次,高冲低调,即凤凰三点头。目的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能均匀地吸水,有处于茶叶在杯中显色、透香和吐味。此时还要仔细辨别沏茶的水声 ,仔细观察茶叶从浮到沉的形态变化。

  端(敬):端茶给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边缘或握住杯身,正确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垫托盘,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过茶后不能举杯一饮而尽,吃口要小,可从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过舌头,扩展到舌苔,直接 刺激味蕾,此时可以微微、细细、啜啜品之。

  斟(加):给客人斟茶时,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开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国有浅茶满酒的习惯 必须注意礼节,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为宜。

清:要等客人离后,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来以备下次之用。

 



 
沏茶工序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品茶艺术的主要内容: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包括留在研究会盖上的盖面香

  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

  品茶时欣赏茶叶的外形美,是品茶艺术的延伸,是品茶者的赏心乐事之一。茶叶的外形可谓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在茶叶大家庭中,形形色色的茶叶,似珠、似花、似针、似矛、似眉、似碗、似螺、似片等。

 品常饮茶按饮茶方式不同,可分为:品茶、喝茶、饮茶、灌茶四种,其中品茶,或称品茗,为饮茶之最高方式。 一般习惯,江浙沪爱饮绿茶,广东、香港爱饮红茶,福建、台湾爱饮乌龙茶,云南爱饮普洱茶,而我国北方则大多爱饮香片(即花茶)。

  在国外一般来说,欧美喜欢饮红茶,非洲爱饮绿茶,东南亚也偏爱乌龙,日本则嗜好蒸青绿茶。乌龙茶的品饮,乌龙茶的品饮,和一般茶叶不同,自有它的独特之处。品饮前,先用高冲、低斟、括沫、淋盖等传统方法冲泡。品饮时,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边沿,中指顶住杯底,戏称三龙护鼎

 

 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