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意义
个人日记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这是我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读到的映像最深刻的一句话之一。的确,作为一名教师,读书不是任务,不是作业,更不是需要时才去拿起的工具,而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对知识渴求更应该是巨大的。一个学期的教学让我迷茫过,让我束手无策过。而这位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了我: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当我第一次接触一年级那群懵懵懂懂的孩子们时,我找到了“教师,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当我为班主任工作一知半解时,我找到了“怎样学习别的教室的经验”;当我面对班上个别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孩子时,我找到了“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搞清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关系后,我明白那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真正意义。
再次读到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我发现书中提到最多,最深刻的就是“阅读”二字。如:教师要“每天不断的读书,跟书结下终身的友谊”;“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重要的发源地” ……学生需要阅读,教师更加需要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自己也就是这样做的,他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藏书,把自己的每一本书都视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请教它,钻研它们。然后竭力思考,每一本书给自己的哪一个学生阅读最为合适,这不正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帮助他们培养兴趣吗?孔子的“因材施教”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其实是相通的,是相辅相成的。不过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先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只有自己首先从书本当中找到了想要的答案,才能给予学生所需的知识。所谓“教师,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也包括这点吧!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他说到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喜欢老师、佩服老师。学生的思维就是这样:他喜欢你,就喜欢你教的学科。换言之,学生要信任你才会喜欢你,但喜欢你却不一定会佩服你,要爱护孩子对你的信任,扩大孩子对你的喜欢,才能使之佩服你。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课书里包含的那点学科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交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所到底,在于阅读。自己要勤于阅读,善于思考,更要让自己的学生也勤于阅读,善于思考,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阅读和思考同时进行的习惯。
许多优秀的书籍是饱含智慧和力量的,教会孩子们挑选适合自己的书籍,懂得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开拓思维。而我也会陪伴着孩子们共同成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