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教 叶曼
个人日记
少年犯罪不断增加,每逢出了一件大案时,大家便纷纷讨论不幸的责任谁属问题。所有父母都为之心惊魄战。其实亡羊补牢,犹不为晚,怕的是父母只知养而不知教,出了事却怨天尤人而不反省自责。
年轻的人,精力充沛,他们一定要找个方法去发泄,发泄的方法原本很多,但是若不善加引导,便会在色与斗二途上找出路。好色与好斗原是一体的二用,从前的刑名师爷断案,有两句名言:“窃盗出赌博,人命出奸情。”青年人们把精力用在“色”与“斗”上,个人则身败名裂,社会则动荡不安。父母爱子女,无不竭心尽力地使他们席丰履厚,安逸快乐,曲尽抚养之道,却单单忽略了教。养不教,谁之过?结果是父母把孩子金装玉裹了送上死路。
古今中外的不良子弟都出于富贵之家,为什么?激愤之上说:“富贵不过三代,富且贵矣,再出好子弟,天心未免太不公。”当然那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富家出浪子,仍然由于父母的疏忽或无知。
富庶人家的子弟,不必为眼前衣食忧,不必为日后时途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生活太如意,反而需要刺激;没有努力的目标,便会流入荒嬉。若不幸再遇上一位终日忙于升官发财的父亲,和一位只知溺爱、不明事理的母亲,其不变成太保太妹者,不是祖宗的阴德积得多,便是孩子们的宿根深厚了。
一般做父亲的,以为做牛做马地为孩子赚钱,便已克尽父职。花钱送孩子入学,花钱请教师补习,只要能为孩子们花钱,便是标准的父亲了。常听许多伤心的父亲怨恨地诉说:“我为公事忙得喘不过气,卖老命,还不是为了孩子,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败家子?”可怜的父亲们!你们太注意为孩子们建立物质的家了,天道好还,有整天只知忙着成家立业的父亲,便会养出终日忙于败家毁业的孩子。你们为什么不把用在事业上的精力时间,匀出少许来,放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的脑和心,比躯壳更需要营养滋润。只养而不知教,葬之愈厚,害之愈深,杀害孩子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使你儿予成为凶手的不是那柄刀,而是你的金钱。
一般做母亲的,以为使孩子衣食无缺,享受快乐,便已经克尽母职。她们姑息纵容,只求孩子高兴满意,不忍心稍加拂逆,为他们弥缝伪饰,总以为小小过失,无伤大雅,迟早会改善的。母亲们总把儿女看成还未长大的孩子而曲予宽宥,如此日积月累,犹如养痈遗患,等到病入膏肓,已经无药可治,仍然自欺欺人地讳疾忌医。一步一步地用妇人的姑息之爱,亲手把孩子送上毁灭之途。
天下无不是的儿女,天下却多的是颟顸偷懒的父母。
养孩子容易,教孩子亦不难,只要父母知道用心用脑无时无事不在教导,孩子耳濡目染,积久成习,便会自发地向上向善,为善为恶都是习惯,养成这种习惯,须从呱呱落地时开始,须从小事末节上着手。
我幼时经历过的一件小事,使我终身不忘,也使我终身享用。
当我十岁走路的时候,开始用毛笔学写信,有一天想郑重地写一封信给姑母,一时找不出像样的纸张,打开父亲的抽屉看见一叠朱红烫漆的带衔信纸,随手抽出两张,立刻振笔直书,突然父亲走过来,问我说:“你认得顶端印的是什么字?”我看看那些隶体字,非常得意地将每个字念了出来,原以为可以得到父亲的嘉许,不想父亲声色俱厉地说:“你是这个机关的职员?还是你在替它写公函?”我莫名其妙地摇摇头,他满面冰霜地说:“你知道吗?所有带衔的纸张都是公物,公物是为公事用的。一两张信纸虽然不值钱,但是习惯了,便会养成贪小便宜的习惯。小处揩油,大处便会贪污;小事随便,大事便拆烂污。多少身败名裂的事便都由此而起。更何况你是个女孩子,尤其不可贪小。你可曾见我用它写过私人信?你已经大了,应该知道注意大人的行为,不必要父母时时事事絮絮叨叨地告诉你,这样不该做,那样不应该。希望今后类似的事情永远不再发生。”
当时我的脸一直红到耳根,不免心中埋怨父亲太小题大做了。但是当时的情景,印象太深,至今闭目回忆,犹如眼前。以后数十年间,每逢为了方便,为了小便宜,伸手触及公物时,即使是片纸寸缕,刹那问,父亲那天严厉又忧虑的炯炯目光,仿佛依然在幽冥中向我注视,不由得便把手收了回去。公家虽并不因此而损失多少,我却因此而获益很多。这一张信纸,使我先养成了不贪小便宜、不图小方便、一丝不苟取的小节,逐渐而体会到“敬”、“信”、“节”的大德。
向善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点心头灵火,必须好好护持,使它发扬光大,若让它惹来邪火,以致纵火焚身。培养这点火种,和培养孩子的身体同等重要。谁愿意自己的儿女变成不良少年,变成杀人凶手,变成刀下怨魂?那么不要只知给孩子们锦衣玉食之养,而忘记了苦口婆心之教!从即刻开始,从小事着手,多守在家里,狠狠地教教自己的孩子。不要把养不教的过错,一齐推给社会和学校,出了事真正头痛心伤吃亏受累的还不是父母自己吗?
年轻的人,精力充沛,他们一定要找个方法去发泄,发泄的方法原本很多,但是若不善加引导,便会在色与斗二途上找出路。好色与好斗原是一体的二用,从前的刑名师爷断案,有两句名言:“窃盗出赌博,人命出奸情。”青年人们把精力用在“色”与“斗”上,个人则身败名裂,社会则动荡不安。父母爱子女,无不竭心尽力地使他们席丰履厚,安逸快乐,曲尽抚养之道,却单单忽略了教。养不教,谁之过?结果是父母把孩子金装玉裹了送上死路。
古今中外的不良子弟都出于富贵之家,为什么?激愤之上说:“富贵不过三代,富且贵矣,再出好子弟,天心未免太不公。”当然那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富家出浪子,仍然由于父母的疏忽或无知。
富庶人家的子弟,不必为眼前衣食忧,不必为日后时途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生活太如意,反而需要刺激;没有努力的目标,便会流入荒嬉。若不幸再遇上一位终日忙于升官发财的父亲,和一位只知溺爱、不明事理的母亲,其不变成太保太妹者,不是祖宗的阴德积得多,便是孩子们的宿根深厚了。
一般做父亲的,以为做牛做马地为孩子赚钱,便已克尽父职。花钱送孩子入学,花钱请教师补习,只要能为孩子们花钱,便是标准的父亲了。常听许多伤心的父亲怨恨地诉说:“我为公事忙得喘不过气,卖老命,还不是为了孩子,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败家子?”可怜的父亲们!你们太注意为孩子们建立物质的家了,天道好还,有整天只知忙着成家立业的父亲,便会养出终日忙于败家毁业的孩子。你们为什么不把用在事业上的精力时间,匀出少许来,放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的脑和心,比躯壳更需要营养滋润。只养而不知教,葬之愈厚,害之愈深,杀害孩子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使你儿予成为凶手的不是那柄刀,而是你的金钱。
一般做母亲的,以为使孩子衣食无缺,享受快乐,便已经克尽母职。她们姑息纵容,只求孩子高兴满意,不忍心稍加拂逆,为他们弥缝伪饰,总以为小小过失,无伤大雅,迟早会改善的。母亲们总把儿女看成还未长大的孩子而曲予宽宥,如此日积月累,犹如养痈遗患,等到病入膏肓,已经无药可治,仍然自欺欺人地讳疾忌医。一步一步地用妇人的姑息之爱,亲手把孩子送上毁灭之途。
天下无不是的儿女,天下却多的是颟顸偷懒的父母。
养孩子容易,教孩子亦不难,只要父母知道用心用脑无时无事不在教导,孩子耳濡目染,积久成习,便会自发地向上向善,为善为恶都是习惯,养成这种习惯,须从呱呱落地时开始,须从小事末节上着手。
我幼时经历过的一件小事,使我终身不忘,也使我终身享用。
当我十岁走路的时候,开始用毛笔学写信,有一天想郑重地写一封信给姑母,一时找不出像样的纸张,打开父亲的抽屉看见一叠朱红烫漆的带衔信纸,随手抽出两张,立刻振笔直书,突然父亲走过来,问我说:“你认得顶端印的是什么字?”我看看那些隶体字,非常得意地将每个字念了出来,原以为可以得到父亲的嘉许,不想父亲声色俱厉地说:“你是这个机关的职员?还是你在替它写公函?”我莫名其妙地摇摇头,他满面冰霜地说:“你知道吗?所有带衔的纸张都是公物,公物是为公事用的。一两张信纸虽然不值钱,但是习惯了,便会养成贪小便宜的习惯。小处揩油,大处便会贪污;小事随便,大事便拆烂污。多少身败名裂的事便都由此而起。更何况你是个女孩子,尤其不可贪小。你可曾见我用它写过私人信?你已经大了,应该知道注意大人的行为,不必要父母时时事事絮絮叨叨地告诉你,这样不该做,那样不应该。希望今后类似的事情永远不再发生。”
当时我的脸一直红到耳根,不免心中埋怨父亲太小题大做了。但是当时的情景,印象太深,至今闭目回忆,犹如眼前。以后数十年间,每逢为了方便,为了小便宜,伸手触及公物时,即使是片纸寸缕,刹那问,父亲那天严厉又忧虑的炯炯目光,仿佛依然在幽冥中向我注视,不由得便把手收了回去。公家虽并不因此而损失多少,我却因此而获益很多。这一张信纸,使我先养成了不贪小便宜、不图小方便、一丝不苟取的小节,逐渐而体会到“敬”、“信”、“节”的大德。
向善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点心头灵火,必须好好护持,使它发扬光大,若让它惹来邪火,以致纵火焚身。培养这点火种,和培养孩子的身体同等重要。谁愿意自己的儿女变成不良少年,变成杀人凶手,变成刀下怨魂?那么不要只知给孩子们锦衣玉食之养,而忘记了苦口婆心之教!从即刻开始,从小事着手,多守在家里,狠狠地教教自己的孩子。不要把养不教的过错,一齐推给社会和学校,出了事真正头痛心伤吃亏受累的还不是父母自己吗?
文章评论
梦竹
一篇文章,读后便不能放手,之后的文字再也读不进去。思绪翻飞,忽而飘远又忽然拉近……教育是一个大课题,身上所负之责使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翻来覆去一遍遍,仍意犹未尽……
宁静致远
想起陈毅的一首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关乎教育,我们都要时时记住陈老总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