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心灵的陪伴

智慧人生


       本群宗旨:育人先育己,育儿先育心,育心用经典,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诵读经典让孩子从小涵养自天地而生的道德能量,与真正的圣贤为师为友。欢迎所有爱学习的家长!

今天我给家人们带来的分享文章是——《最好的教育是心灵的陪伴 》。

【6经】●溧阳皓宇妈G5(626034719)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父母是树根,孩子是果实。如果果实有问题,多半是树根有问题。家长们常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其实是自己问题在孩子身上开的“开花”。当在孩子身上看到了问题,那是自己问题的向外投射。
   
      【】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
 
       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都是自己问题的投射。没有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眼中会有问题的孩子吗?如果你眼中有有问题的孩子,那是谁的问题?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你创造了一些问题概念,然后投射在孩子身上。是你眼花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丑陋的石头。如果你看到你有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要寻找他的问题,先反过来,在你身上寻找问题。如果你看到影幕上有一些瑕疵,先看投影仪的镜头上有没有问题。  


      【】自己的恐惧越多,要求孩子就越多. 

       如果你是一个恐惧的家长,你肯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你的恐惧越大,你眼中孩子的问题就越多。恐惧导致掌控。越恐惧,越倾向于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自己有安全感。通常孩子都是喜欢自由的,他们像水一样流动,他们很难被掌控,越想抓住、越想驾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驾驭不了,越掌控不住。

       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是自由翱翔生命的天空。当你的恐惧越多,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孩子的问题也就越多。孩子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真是这样吗?没有你的恐惧,没有你的压制或判断,他是一个很难教育的孩子,这是真的吗?问一问自己。

      【】当你是一个不要恐惧的父母时,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长.

       人们都期待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如何能使孩子长大后呈现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那就是天性成长。如果一个孩子按照天性本然的样子成长,他长大以后的智慧和能力将会最大化。但是如果不是那样,而是你特别有意识的去培训或训练他,成年以后,或许他在某方面的技能或能力不错,但是他的智慧将发挥不足。

       如何才能让一个孩子天性成长?当你是一个完全无惧的家长时,放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跑是件容易的事,小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无惧心啊。否则你会担心小马在他的道路上会不会遇到危险,会不会出现问题;你会担心,这样放任小马,它以后怎样,它长大会如何,等等问题。没有勇气怎么敢于撒手不管你的孩子。你越无惧,孩子越自由,你越有勇气,孩子越无惧。
  
      【】你知道什么对他的人生道路最好?  

       在孩子面前,父母似乎是上帝。在一个幼小的孩子面前,我们在无意识中扮演上帝: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最好,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他最好……,从其一生的长远角度来看,你真的知道什么对你的孩子最好吗?以你的“知道”来控制你的孩子按照你的道路行走,把你认为是好的或对的东西强加给你的孩子。

       以爱或对他好的名义,对你的孩子做过多少蠢事儿你知道吗?你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孩子。你用惩罚你的方式来惩罚你的孩子,你责备自己的方式责备他,当你还是一个有多多问题的家长时,你怎能教育出一个和你不一样的孩子?

       你管得越多,他越成为你。你管得越多,他越成为你不希望的那部分,他就越成为你内心中你所讨厌的自己的那个形象。你只有管得越少,他才会越来越不像你,他才会越来越发展出你的生命中你所没有的新的部分。

       你确定什么样的道路才是你孩子该走的最好的人生道路?你真正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你是上帝吗?如果你真的是上帝,撒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  

       人们往往把知识多当成有智慧,这是个错觉。在这个错觉的影响下,人们都期待自己的知识多、都拼命的往自己的头脑里装知识,这也导致教育模式是这样。

       家长们在自己身上的“希望”过期了以后,他们把曾经对自己的“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何做到?

       往他脑子装更多的知识呗。如果一个孩子在四岁时就能识别二千个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我们就以为他很聪明。而这有什么用处?你只不过是在往一台电脑的硬盘上多储存一些数据而已。

      【】智慧是一种空盈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满实的状态。

       过多的知识只能使头脑变得狡猾,而狡猾不是智慧。电脑能够随时调出千万知识信息,但电脑不是一个智慧的人脑。对于人来讲,智慧不取决于他里面的有,而取决他里面的空。当他里面空的部分越多,他用知识的空间和能力就越大,犹如电脑的硬盘和内存里越有更多的空白,它的运行速度就越快一样。

       教育你的孩子,给予他有,更保留他的空,不要把他填的太满。如果你把他的头脑填的太满太实,犹如一个瓶子被塞的太硬太实一样,孩子的智慧就发挥不出来了。因此,教育孩子要注意他里面的空。知识教育是一种有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一种空的教育,记住保留给孩子更多的空而不是有。

      【】要求、期望、负责是不是爱?

       我们往往衡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是否有爱或爱有多深,往往看对他们有没有要求、期望或负不负责,或那程度有多深。

       当我们对一个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的越很,我们叫越负责时,我们就越爱那个人;反之,我们就不爱他,或爱他不深。这是真的吗?

       这是错误的。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是恐惧的替代物,它们是恐惧的另一种化身,另一个名字。要求、期望和负责意味着爱,你确定那是真的吗?

       在我们的教育中,因为我们自己有恐惧,结果“要求”、“期望”或“负责”成为了我们与另一个个体的连接物,当我们对他要求、期望或负责时,这能使我们感受与另一方连的更深、更紧,以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全。

       教育是为弥补安全感的,当一个人越强调教育,其背后的不安全感越大。教育似乎是一种掌控,它建立在对未来和恐惧幻觉存在的基础上。教育是恐惧的面目,一个人越恐惧就越需要它,一个人越恐惧就似乎越需要教育和被教育。

       圣人们没有教育的概念,因为他们不需要教育。老子从未提倡过教育,因为他处在了道的源头。
 
       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教育,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而实质也只有这一部分是有意义和起作用的。要求、期望和负责是不是爱,严格的说,那不是爱,那是恐惧。我对教育有什么态度?我对它的意义下降到最低。没有人需要被人教育,他们需要的是自我教育。
  
      【】别把孩子当“人质”。  

       因为家长心存恐惧,无意识中不可避免的把孩子当成了自我安全感的“人质”。你必须变成优秀和美好,否则我就不安全;你必须变得有能力,否则我怎么能够安心?瞧,家长们在把孩子变成他们内在安全的要挟物了。

       当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中的人质时,你猜,这个孩子能受到什么家庭或社会真正的良性教育?孩子变成了整个社会或家庭内在恐惧之河上的一波涛,他当然无法获得那生命中真正需要的。当你恐惧,他能感受到恐惧,即使他很小;当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孩子是一个敏感的接受器,他在反映和反应你的声音和信息。对于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
【6经】●溧阳皓宇妈G5(626034719)  12:29:30
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你的反映,他自然变好。在你的子女教育中,你有没有把你的孩子当成你的“人质”?来检点一下你自己。盘查你内心的恐惧,你是真正想教育出好孩子的开始。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治疗,它治疗的正是父母的恐惧和愚痴。

      【】真正的爱是什么?

       我们常常会说,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全然的、百分之百的,真的吗?当一个人内心还存有恐惧时,他对另一个人的爱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正的爱是什么?并不是你能把自己的命都给他叫真爱,也并不是他要什么你都能满足或给予就叫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和此无关。

     真正的爱是一种无为,它没有要求,它里面没有任何恐惧的阴影,它不隐藏任何掌控的企图。它像太阳给予万物光和热一样给出能本性的能量,它不期待你,不要求你和你本来的自己有所不同,不试图改造你或修正你,真正的爱完全无条件的。无论如何他都爱你,怎样做他都爱你,他的爱甚至和你无关。这才是真正的爱。这爱像老天对万有的态度一样,它给予你但对你没要求、没期待,它对你无为。

       如果把这个标准称为真爱的标准,那么来检点一下你对孩子的爱是不是真爱?你还期待他学习好呢,你还期待他做个好孩子呢,但你知道你的期待曾经暗地里带给他多少压力吗?你期望他越好,你越形成自己的压力。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吗?

       我对我的孩子没有期待,他怎样我都爱他;我尽我所能,但不要求他。这才是真正觉悟父母的爱。对孩子没有期待的教育,并不一定比对孩子有更多所谓的良好期待的教育更差,思考一下,你觉得是这样吗?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来重新思考一下你的爱,那是否是真爱?
  
      【】存在一个亲子关系吗? 
 
       在当代的幼儿教育中,非常强调亲子关系,但存在一个所谓的亲子关系吗?在我看来,整个生命存在里面,不存在一个你与他人的关系。其本质都是你与自己关系的投射。你与你的关系是你与整个世界关系的母体。你所有外在的关系,都是这一关系的投射。

        因此,严格地说,不存在其它人际关系,也不存在一个亲子关系,因为对一个具体的你来讲,不存在一个外在的亲子关系,只存在一个内在的亲子关系。你对你内在孩子的态度,就是你对你外在孩子的关系。如果你与内在的孩子关系混乱了,你如何处理好你与外在孩子的关系?处理好你与你内在孩子的关系即可。

       你明白要点吗?家庭中出现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是每个人与他自身问题的外在投射。假如你与你的孩子出现了关系障碍问题,要解决,深入你的内部,发现你与你内在的关系,理解你的想法,就会调解你与他们的关系。请注意这一点,这才是解决人际关系的根本要点呢。

      【】解决孩子的问题,先解决你的问题.  

       在教育之中,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先解决你的问题,这是在根子上解决问题。没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就不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一个孩子只是家庭和社会之树上的一枝花朵,它开出了家庭或社会的优点,同时它也把整个家庭或社会隐藏的毛病也给展现。如果一棵树长的花朵有毛病,我们通常就要深入树根去治疗,而不仅仅停留在花朵本身上。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孩子要出了问题,我们该深入何处对他加以帮助呢?显然,家庭和社会是根源。当然,我们也完全深入孩子本身去改变问题,因为一个人的问题和一朵花的问题还不完全相同。这是解决一个所谓的有问题的孩子问题的两条途径,在我看来前者仍是向外,后者向内。向内的才根本,向外的流于表层。
  
      【】宇宙没有问题 

       宇宙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一个无问题的宇宙。如果你在宇宙中发现了问题,那问题是“心”而且只是自己心的问题。当心不向宇宙投射问题,宇宙怎会生出自己的问题?如果你在宇宙中发现了问题,那问题一定是你的问题,而你又是透过你的心来看到宇宙问题的,因此那问题只能是你的。

       我处在一个没有问题的世界,如果你处在一个问题重重的世界,那么,反诸向内,去探究你的心。问题一定出现在那里。如果你在生命的画面上看见了问题存在,那么那看一看你的心吧。如果你发现在孩子教育上存在瑕疵,解决的方式一样:去先看看你自己的内心,然后再检查孩子吧,这才是解决问题有效之道呢。
  
      【】当你没问题了,整个世界的问题结束了
 
       我对人生问题的探索发现:当你没问题了,整个世界的问题结束了。如果我还发现世界是有问题的,那一定是我还有问题。当我不能百分之百的接纳这个世界的时候,那说明我的心还没有实现自己的圆满。看到世界是圆满的,只是见证自己内在圆满的一个结果。如果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着看不惯,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一定说明内心还深藏恐惧、狭隘的见解、以自为是、好为人师等想法。

       当我问题重重时,我一定正在我的念头上生死翻滚。无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管如何,只要我还是痛苦的、焦虑或担心,我一定没有看破生命的幻象,没有看到存在的真相,倘若我看到那怎会这样呢?如果我是一个有问题的人,我继续我自己内在圆满的探索;如果我是一个没问题的人,我享受这个世界,并随缘帮助他人。总之我发现我曾是世界问题的根源,就在此刻,我发现我没问题了,整个世界的问题也结束在此。
  
      【】教育孩子,就是自省.
 
       在我看来,教育是一种自醒。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路途上,孩子是触媒,教育是途径,你回到了你自己,在帮助孩子圆满的过程中,你圆满了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先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孩子也就圆满了。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结果,内在世界给予外在世界美好的能量。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吧,教育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你的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恩家人们的陪伴!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2014.9.29
B830东方红家长交流群
 107018942


       有一位父亲,他在孩子3岁多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愿意做的事:玩,看电视,画画,拼图,或者什么也不干……无聊了,他最终还是会主动来找父母,父母就给孩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长此以往,孩子便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时间。
 

      【】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6经】溧阳皓宇妈G5(626034719)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采取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有一位母亲看到5岁的孩子对洗碗感兴趣,就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问题,成人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答案。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想问题,总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家长的成功经验是:孩子问我字,虽然我认识,但我不告诉他,而是让他去查字典。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他也不来问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长应多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去解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求他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给孩子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一位小学生偶然同妈妈讲起学校要进行英语选拔赛的事情,妈妈就鼓励英语成绩不错的孩子争取参加,并告诉她,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把握住一个机会就意味着在成功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在小学升初中时,这次比赛的成绩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孩子非常感激妈妈的提醒,以后很主动地在各种机会中表现自己。

      【】给孩子冲突,让他自己去解决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在一起也难免有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当孩子向家长诉说自己遇到的诸如人际交往之间的矛盾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去面对它,指导孩子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回避它,更不宜动辄由家长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给孩子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为了让孩子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让孩子从小既学会合作,又学会竞争。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在他的身边树立一个友好的竞争对手。

       有一个学生学习差,某阶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数第一名。父母一再鼓励孩子不要灰心,要敢于和别人竞争,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点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赶上他没问题。在孩子取得胜利之后,父母又启发他寻找新的竞争对手,开始新一轮暗中的较量……
 
      【】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不少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不可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有一位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家长本来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却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于是,家长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同时也提出要求: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一定要坚持一个阶段,把舞蹈学好。
 
      【】给孩子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创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样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有一个孩子特别爱玩泥,而且能捏出一些花样来。于是家长主动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泥塑和橡皮泥,对孩子说:“你要玩就好好学、好好捏、好好练,要有新点子。”在家长的鼓励下,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初中毕业时,已经能轻松捏出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并以此特长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

       上述这些条件的创造,只是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家长还要不断和孩子进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励孩子,评价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务,使他的进步永不停止。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恩大家的陪伴!

   
                                                       选自B384东方红家长交流群(107018942)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