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凭什么断言中国无法超越美国?
社会经济
最近有件大事上了许多西方主流财经媒体的头版“今年中国的GDP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No.1。中国的人口规模是美国的4.3倍,随着中国人的日渐富裕,中国的GDP总量超越美国是早晚的事,可今年就超过,这有点天方夜谭。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3年美国的GDP是16.1979万亿美元,中国的是9.386万亿美元,前者几乎是后者的1.73倍,以目前中国经济7.5%的年增长速度,中国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2014年超越美国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世界银行以购买力平价(PPP“为标准,论定人民币的购买力是官方汇率的近两倍,因此2014年以实际购买力来算中国的GDP是要超越美国的。世行的结论引爆了西方主流财经媒体的热情,要知道在欧美言之凿凿的中国威胁论是很卖报纸的。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甚至祭出了如此煽情的标题“东方巨龙的加冕时刻”。国内的人都知道,眼下中国经济很不景气,根据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中国企业的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在经济学上,以PPP来衡量汇率极富争议,因此以PPP为根据说中国在2014年要超越美国,除了煽情外别无深意。实际上中国不但没有超越美国,而且差距很大。
首先,美国的人均收入要远远高于中国。2012年,美国的人均收入是52000美元左右,中国的是9000美元上下。中国人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达到美国人的富裕程度。而且眼下中国正在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摆脱这个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其他的包括阿根廷,巴西,泰国等国家至今依然在和中等收入陷阱斗争。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后,高增长的经济会下滑乃至停滞,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将失灵。如果是这样,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的那一天可能就要遥遥无期了。19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也信心满满的要超越美国,结果又如何?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候日本的情况比眼下中国的要好很多,因为那个时候日本人已经成为全球最富裕的一个民族,教育,医疗乃至福利的水平都是世界一流的,而眼下中国人还远远称不上富裕,社会保障体系也极为薄弱,一旦经济停滞,社会稳定便会受到极大冲击。
再有,中国1/3的城市长期受到雾霾的困扰,诸如奶粉危机,毒大米之类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这表明中国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西方,而且这种差距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是难以弥补的。高速增长的代价是沉重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中国没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来支撑这个投资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足够的土地和水源来生产国内消费者需要的食物,开始萎缩的劳动力人口也无法支撑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十年之后中国是否重蹈日本在1980年代末的覆辙,没有谁能说得准。
此外,中美之间还有一个根本的差距,那就是美国GDP的2/3由家庭消费组成,而在中国这个比率只有区区1/3。也就是说,对于一定的人均GDP值而言,美国家庭要比中国家庭平均消费两倍的产品和服务。中国的增长红利并没有合理的分配给广大消费者,这个差距由于既得利益的阻挠,往往最难克服。中国旧有的增长模式已是强弩之末,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吉凶未卜,遑论超越美国。
在中国经济至少需要两个五年规划来完成战略转型并实质性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之前,所有关于中国经济规模行将超越美国或者“美国世纪”可能终结的预测,都是一种高级别的“忽悠”。美国举世无匹的高端产业和依然掌控他国经济“七寸”的机制化金融霸权,不大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人间蒸发”。
在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国际经济秩序主导权以及重要产业控制力争夺的今天,简单的GDP总量排名至多具有符号意义。况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逻辑框架下,已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环节的中国经济业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产业和资本流动的一部分。而在此分工框架下,以代工为重要特色的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环节中的实质性获益很低。汽车、电子等就是典型代表。谁敢说,坐拥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地位的中国已是顶尖汽车强国?轰轰烈烈的上海车展之所以令国际汽车巨头趋之若鹜,还不是由于中国巨大的市场诱惑!不客气地说,中国汽车业目前的这种表面繁荣根本无法掩盖国内厂商在研发设计、品牌管理、系统集成尤其是全球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巨大差距。况且各国汽车企业在统计全球产销量时候,一般都会把在中国市场的产销量纳入在内,这就出现了重复统计。据估计,中国去年8.25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中,至少有1/4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因此,在衡量一国真实经济产出时,国民生产总值显得更科学。而先于中国参与全球分工且拥有大量海外债权的日本,尽管其GDP已被中国超过,但其GNP仍然领先中国一大截,估计这一数字不下2万亿美元。至于跨国公司遍布全球的美国,其天量GNP更让中国难望项背。
应当承认,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日渐自信的超级新贵,中国经济规模和实力以及基于此的国际影响正以不可阻挡之势上升,若能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态势,确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期成为比肩美国的世界顶级经济强国。只是这一天显然不可能是2014年的某一天。众所周知,日本无论在工业技术基础、金融实力、教育和国际分工地位等方面一点也不输中国,甚至在过去30年里一直大幅领先于中国。直至受到地震冲击的今日,日本依然拥有雄厚的综合经济实力,那种盲目看低日本工业基础和复苏潜力的观点实在不可取。但是从战后67年的国家经济竞争格局变迁史来看,“世界第二”不仅一点也不好当,而且要承受极大的集团挤压。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一度在1994年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17.9%,时至今日已经下降到不足9%。日本经济总量这些年来之所以一直徘徊在五万亿美元这个门槛,除了上了战略高手美国的当,于1985年草率签署了“广场协议”失去汇率主导权进而导致泡沫破灭,经济竞争力急剧下降之外,还由于基础研究领域远不如美国扎实的日本在高科技领域鲜有原始创新,只能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所致;当年心高气傲的日本也没有意识到,没有占据最高端分工地位的金融霸权,是无法保证最大程度的国际获益的。日本也不是不想把东京打造成为比肩伦敦和纽约的国际金融中心,只是过于精明的日本无论在金融微观主体发育、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还是形成广受认可的国际金融气质方面,都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日本更拿不出类似微软、英特尔以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些产业和金融力量工具。
也许,中国在未来30年内都不要指望在人均GDP和社会福利水平方面赶上美国。迈上第二经济大国台阶的中国,眼下最需要的恐怕是冷静思考制约中国成为一流经济强国的诸多约束条件;同时还应做好理性应对不断出现的非理性批评乃至基于既有经济秩序而生的诸多压力和干扰的各项准备,并尽力避免超级新贵崛起之后经常易露的骄躁心理。毕竟,殷鉴不远。
这令人想到就在几天前,美国副总统拜登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的一番话,再次刺激了中国的敏感神经。他说,中国理工科毕业生是美国的六到八倍,但“我敢说,你们说不出任何一项创新项目、创新变革以及创新产品是来自中国”。中国媒体,则纷纷用“谬论”、“攻击”等词汇描述拜登的发言。
不要忽略拜登在发表这一言论时所处的场合和具体的语境。西点军校是美国著名军事学府,它的毕业生承载了美国的责任和荣耀,是美国未来的象征。正如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所说,拜登演讲的出发点意在凸显美国创新的强大,并坚信美国将会继续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这一基本精神是与奥巴马此前在西点演讲的主旨一脉相承的。在那次演讲中,奥巴马誓言美国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继续扮演领导角色,这是因为美国的全球首要大国地位无人能够撼动,也无人能够取代。他说,美国的军事实力举世无匹。美国的经济仍是全球最富活力的经济。美国的企业是最富创新能力的企业。尤其是,从欧洲到亚洲,如此众多的盟友簇拥在美国周围,为万国历史上所仅见。奥巴马通过例举美国的实力,反击了那些认为美国正在衰落和丧失全球领导权的观点,就像拜登说中国没有创新能力,是在证明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新的超级大国绝无可能一样。
就创新成果上看,中国远逊于美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如同拜登所说,中国的理工科毕业生是美国的六到八倍,但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情况反倒是,一个在毕业生绝对数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国家,却在创新能力方面很薄弱,正好反证了拜登极言中国没有创新能力。公众还可以想想,在晚近的几十年里,中国出了多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等各方面大家?中国的登月探测器起空了,然而为什么每年仍要花费巨资购买欧美生产的大飞机?就连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家,也没勾起中国人的自豪感,反而因其犬儒主义立场招致无数非议。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文明、一个国家的发展,虽然有种种条件性因素制约,但最终还是取决于人的创新、创造能力。中国拥有十数亿人口,总能出现极少数的特殊人物带动中国的创新,但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创新能力强大。
人们热议中国实际GDP将在今年超过美国,即便真的如此也不值得高兴,因为这个数字一旦与庞大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结合到一起,就迅速稀释了。更关键的是,在数量背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人的创新素质究竟如何?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发展靠的是贩卖国有土地所积聚的商业机会,但土地总有被卖光的的时候。中国的教育仍将应试作为首要目标,灌输式教育仍是主流,近年来花费巨资推行的以强化素质教育为主题的课程改革沦入半死不活境地,从一个人的童年到老年,禁锢思想的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和奥巴马西点演讲的一个论点相反,中国惧怕个体的人变得强大,公民社会、新闻自由、个人自由、政治自由在中国都是禁忌。中国对外开放,但在国土之内的开放性远远不足,比如户籍制度仍在阻碍人口的流动,各种束缚人的思想的因素仍泛滥存在。这些才是拜登断言中国创新能力不足、断言中国无法超越美国成为世界首强的背景所在。
作为美国副总统,他不会比普通中国人这些更少了解,因此才如此底气十足。
解放个人,解除人的思想禁锢,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内也实行开放,尤其是开放人的思想、人的思考,让个人变得强大起来,建立一个强大中国的稳固根基。那么,终究有一天,中国就会超越美国。超越美国并非目的,在国家真正强大的同时,让每个人活得更自由、更幸福,才是国家政府存在的唯一理由,也应是其矢志不移的核心目标。
拜登讲话中强调,中国糟糕的人权状况严重阻碍了其它方面的发展。拜登还回忆起在1990年代时,“日本曾经被认为是美国经济最主要的威胁和竞争对手,曾经的日本就是中国今天的借鉴。”而去年12月拜登访华时,也在北京挑战性地指出中国的人权现状。“当你能自由呼吸时,你才能有所创新。”
这也是他带给中国领导人的观点,即所有中国移民美国的人们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他们自己的国家,人权状况堪忧。拜登说:“人权优势是美国的核心价值,它是美国基因的主要部分。”……
请仔细想想,我们在什么时候才能有美国这样的软实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