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章不养父母为何却是孝子(转)

个人日记

匡章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将领,他打败秦国远征军,粉碎秦相张仪“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楚”的连横战略计划;率齐国五都之兵50天攻下燕国国都;合齐、魏、韩三国军队之力大败楚军于垂沙;围困秦军于函谷关长达三年之久,最终攻破坚城,逼秦国割地求和。北败燕、南破楚、西服秦,威名震动天下。但匡章一生有一个最大的争议:是否为孝子?

匡章触怒父亲离家出走,从此不登家门;父亲杀死母亲,抛尸马栈之下,匡章不管不问,至死不重新葬母;匡章的妻子儿女均无缘无故被他赶出家门。如此冷血绝情、黑心厚脸皮的人世上罕见,他的朋友必然不多,但令人惊奇的是,儒教大师孟子却是匡章最要好的朋友之一,为此孟子饱受齐国人指责。但孟子却无怨无悔,仍旧卖力为匡章辩解,称匡章是孝子。

儒家非常看重孝道,“无违”、“色难”、“父母唯其疾之忧”等等,能养活父母不算孝,还要细心照顾、尊敬、态度和蔼,和颜悦色,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礼仪繁多,做个孝子实在太难,但匡章违背孝道,却被孟子说成是孝子,原因何在?因为“正义”比孝大。

性格决定人生,匡章对信仰的那份坚毅、执著造就了他备受争议的人生。战国百家争鸣,学术自由。名家主张名实相符,但世界上名实不符的事情太多,于是,名家惠施大师后来就用上了诡辩,“鸡三足”、“白狗黑”、“郢有天下”、“火不热”等等,都是惠施先生的杰作。惠施天天与人辩论,最后把那些不服的人全说跑了,还仰天大言:“天地其壮乎!”言外之意,我说的都是真理。信奉儒学的匡章看不惯名家做派,曾无情地斥责惠施是专门偷吃农民粮食的“蝗虫”,可见匡章的偏激和不妥协的性格。

匡章和父亲闹翻也是因为学术思想不同,匡章的父亲田鲔这样教育他:“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故曰自恃无恃人。”意思是说,你想得到好处,首先要让君王得到好处;你想使家庭富有,首先使国家富强。君主出卖官爵,臣子出卖智力,在社会上混只能依靠自己不能依靠任何人。

田鲔这番话可谓看透现实,身为儒家信徒的匡章却难以苟同。忠君报国变成做生意,父亲教育儿子自私自利,玩阴谋诡计,有这样的父亲吗?匡章一气之下离开腐朽没落的贵族家庭,追求真正的理想去了。从田鲔的姓氏和他的见解看,田家绝非平民家庭,极有可能为齐国宗室,匡章抛弃富二代生活令人敬佩。

匡章没有“常回家看看”的念头,从此更改姓氏,不踏入家门一步,直到父亲去世。为感受父亲失去儿子的痛苦,匡章把妻子儿女们扫地出门,一个人孤单寂寞地生活。

后来,匡章参军入伍,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官。齐军统帅田盼慧眼识人,将匡章当做齐国军界的一颗新星推荐给齐威王。战国是军人的舞台,军人们永远感觉不到寂寞。秦国远征军成为匡章军事才能的试金石,也成为匡章孝与不孝的试金石。

西方霸主秦国不远千里越过韩、魏向齐国进攻,创造了战国大规模远距离投放兵力的先例。战国时代主要兵种是步兵,如此长距离的作战不多见,没有盟国支持无法想象,因此连横国有备而来。

秦国大军压境,齐威王起用匡章为大将带兵抵抗秦军,为了激励匡章奋勇杀敌,齐威王许诺打败秦国之后由自己出面重新安葬匡章的母亲:“夫子之强,全兵而还,必更葬将军之母。”

匡章的生母启得罪父亲,被父亲杀死扔到马栈底下(古代养马的棚子里铺着木头床防马受潮,马在上面睡,人在底下眠)。父亲如此对待母亲,犯错只是一方面,匡章离家出走受到迁怒才是真正的原因。

匡章说话了,话语冰冷,令齐威王大感震惊:“夫不得父之教而更葬母,是欺死父也。故不敢。”望着匡章坚毅的面庞,齐威王眼中亮光一闪而过,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秦国和齐国的战争打响了,密探一次接一次地向齐威王报告前方的战局,消息一个比一个令人震惊。

静悄悄的战场,沸腾的军营,欢乐的将士们,双方使者往来频繁,互赠礼物,哪里是打仗,分明是在开联谊会。大臣们说出第一个感觉:“匡章卖国,与秦国人串通。”齐威王不动声色。第二个消息,许多齐军士兵改旗易帜,换穿秦国人军服进入秦营。大臣们说出第二个感觉:“匡章投敌。”齐威王神色不变。第三个消息印证了大臣们的猜测:“匡章率齐军向秦军投降。”齐威王仍然泰然自若。大臣们忍不住,纷纷道:“匡章叛国投敌,大王为何不赶快下令其他部队向匡章所部发起攻击?”齐威王闭目凝神片刻,信心满满道:“明显不是投降,为何要攻击章子。”

顷刻间捷报传来,匡章率齐军攻入秦军大营,与先前混入秦营的齐国将士里应外合大败秦军。群臣大感惊讶,赞叹之余纷纷询问:“大王如何知道章子不会投降?”齐威王缓缓道:“夫为人子而不欺死父,岂为人臣欺生君哉。”

齐威王这句评价至关重要,一个连死去的父亲都不敢欺骗的人,怎么可能不孝呢?孝不是形式,心中有孝才是最重要的。

匡章不是不想孝敬父亲,而是因为得罪了父亲,没有办法尽孝道。用孟子的话讲,不孝有五种情况:四肢懒惰不去挣钱养不起父母;好酒赌钱不管父母;爱好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管父母;放纵欲望干坏事使父母蒙羞;好勇斗狠危及父母。匡章不属于这五种情况,他是为了正义而得罪父亲的,怎么能算不孝呢?

为追求“正义”抛弃父母不能算不孝;为追求“正义”舍弃妻子、儿女,不能算不慈,这才是真正的儒教。对此,庄子无情讥讽道:“孔子不见母,匡子不见父,义之失也。”这种儒家理念日后发展为“忠孝不能两全”,所以齐威王坚信匡章不会叛国投敌,可是匡章却为之付出一生的孤独与痛苦。值还是不值呢?孟子叹息道:“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善言相劝是朋友之道,父子之间善言相争却是最伤感情的事。

文章评论

kael

爱而不敬,兽畜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