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品的追梦年华
个人日记
金品的追梦年华(初稿)
祝英湾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既是一个焕发蓬勃生机的年代,也是一个新旧思潮碰撞的尴尬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满神州大地,无数的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打工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产物。大批内地的劳动者涌向沿海,钞票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向打工者的腰包,然而赚取这辛苦血汗钱的,正是这些穷人。
一九八七年冬季的一个夜晚,回龙寺金勇志家又添了一张吃饭的嘴。金勇志家已经有了一儿一女,负担够重,所以当时听到又一个儿子到来时,并未能让金家增添几分欣喜。直到金勇志在妻子苍白脸庞的旁边看到新生儿毛茸茸的小脸时,他的心又情不自禁地涌出一股柔情。他突然觉得那个小生命会给他们家带来新的希望,于是给婴儿取了叫金品,希望金品长大后有所作为,成为人中极品。
金品在童年时,确也表现出了与之同龄人的与众不同。父母见他聪颖,早早地把金品送进家旁边的学校念书,小学念完,他与别人的差距更是显露无疑。金品不仅完成了学校各门学科的学习,还阅读了大量课外书籍,其中就包括四大名著和四书五经这些常人不可理解的怪书。新世纪的第一年,金品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当地小镇念中学。
金品家境贫寒,父母是地道的农民,靠种粮食为生,靠变卖粮食和牲畜家禽供开销。由于人口多,金品的兄长和姐姐放弃了念书,成了滚滚打工潮中的一员,加上那些年教育收费贵且乱,金品的父亲也不得不外出挣钱,虽然学费不成问题,但沉重的农活就压在了金品和母亲的身上,那时的金品还有个弟弟,但年龄小,根本分担不了家里的农活。
从小生长在贫苦农村的金品,对农业生产比较熟悉。无论春耕夏忙,还是秋收冬储,金品在母亲的指导下,把家里的农活干得妥妥当当,年年都是大丰收。与此同时,由于金品实践经验丰富,在中学的时候,就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和诗歌,其中不少在学校引起强烈的反响。曾一度被同学们誉为农民诗人的金品,圆满而辉煌地结束了他的中学生活。
要说金品在学业上追求单一的高分拔尖并不属实,相反,他恰恰是把理论上的学习转化为正确的实践运用。他朝全面发展的路线探索人生进步的未知领域,并身体力行地付诸行动。二00四年暑假,金品和家周围的几个成年人一起,踏上了贵州煤窑淘金的行程,虽然只是短暂的六十天,让十几岁的金品尝到了地底下工作的艰辛和危险。二00七年的暑假,金品同样以顽强的斗志和拼搏的实践精神,在仁怀交通石料厂度过了他高三毕业难忘的假期。而这个假期结束,金品的一生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因为他将背起行囊走进大学,朝着预定的方向继续一路前行。
金品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兄长和姐姐早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也正是这一年,兄长和姐姐相继都结婚了,各自的家庭负担沉重,学费的匮乏和生活的拮据,给金品学业也是一记打击。勤劳聪敏的金品倒没把这些困难放在心上,除了正常的课程外,课外和周末他都是做零工、家教和推销产品。加上勤工助学和学校助学金,每学期基本能勉强度过。困难的家庭和窘迫的处境,让金品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早早地恋爱,在金品的心里,爱情对他而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尽管如此,金品也难掩对一个学外文的叫雨忆的女孩的爱慕之情,直到毕业,他们始终走到了一起。
金品和雨忆的相识是在图书馆一个黄昏的傍晚。那时金品即将毕业,每天都会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做毕业论文设计,面对文静端庄的雨忆,相信一见钟情的金品潜意识地认为生命中终于出现了等候已久的另一位。虽然临近毕业,这对“黄昏恋”还是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
毕业后的金品工作其实并不顺利,按照父母的意愿是回家乡做个人民教师。金品却认为男儿志在四方,年轻时应轰轰烈烈闯天下,稳定的职业只会束缚人的发展。但一片孝心的金品最终顺从了父母,在老家县城机关单位谋得一份差事,同时,爱人也随着来到身边,在城里任高中老师,每天早起晚归,双栖双宿,小俩口日子过得算是甜甜蜜蜜,恩爱有加。
在金品的心里,这样的生活和职业只是暂时的,其中有对父母的承诺,同时也是时局变幻迫不得已。找个安身立命的场所只是权宜之计,重新定位和寻找新的目标才是金品一直思索的问题。当然,笔者也衷心地希望主人公能在人生的关键抉择上有明智的判断,在人生事业上有新的更大的突破。同时祝愿主人公及其爱人能早日携手走进幸福的婚姻殿堂,共同缔造人生靓丽的华章。
2012.8.8 古蔺
文章评论
夏天
呃 原型我懂了
【祝英台】
darling ,没想到你还是个自诉狂哈!我们结婚吧!
...
人生因更多的经历而完美,祝福你们幸福!相信金品的愿望会实现的!
蜕变
哇,你家也是四个兄弟姐妹啊?我也是哎
J@J
...........祝你们幸福
闭着眼睛说爱你。
不会是自传。
闭着眼睛说爱你。
不会是自传?
【祝英台】
亲爱的主人翁要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咯,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