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胆气:军人永不磨灭的精神脊梁

个人日记

      血性永远是军人的脊梁,永远是胜利的刀锋。夫战,勇气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军人血性自古被兵家所推崇。和平时期,“血性胆气”、“虎狼之气”更应是革命军人永不磨灭的精神脊梁。

      习主席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血性赢得了尊严,血性换来了和平;和平是军人所盼,和平又成了军人最大的敌人。在较为漫长的和平期,绝大多数官兵没有参战经历,缺少对战火硝烟的亲身感受。和平的环境对国家的发展异常珍贵,却同样容易滋长军队的和平积习。

      什么是军人血性?是“孟祥斌纵身一跃跳江救人”的不怕死;是“邱成龙为国防科研带病攻关”的战斗到最后一刻;是“何祥美苦练制胜本领”的杀出一条血路来;是“南沙守礁王李文波”面对天大的困难从不言苦;是“勇赴火场救人的钢铁战士高铁成”不顾个人险境,只为人民安危……

      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基层官兵的主体已是“80后”“90后”,他们是大有希望的一代,同时又缺少大风大浪的考验,容易躺在和平的“温柔乡”迷失自我。好钢从来都是炼出来的,好铁也都是打出来的,同样,“血性胆气”更需要风吹雨打、朔风砥砺。我们不能追求舒适的军营生活和光鲜亮丽的外表,必须时刻牢记军人的身份和职责使命,练就猛虎的野性、血性和王者之气;要自觉向英雄看齐,具备刚强果敢、冲锋在前的品质。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具备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坚持到底的后劲。

      血性胆气撑起精神大厦,钢铁意志助推能打胜仗。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但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永不过时。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战场不仅是“利剑”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军人如若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便会分崩离析,溃不成军。

      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身上肩负着苦练胜战本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重任,必须始终保持枕戈待旦、能打胜仗的工作热忱,始终怀有一股“血性胆气”和“虎狼之气”,时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不为利益的“纷纷扰扰”影响,不被眼前的“灯红酒绿”诱惑,做到眼中有强敌、胸中有忧患。只有在演训场、比武场上当先锋、打头阵,像在战场上捍卫生命、捍卫胜利那样夺第一、扛红旗,培植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精气神,把所有精力都向打赢聚焦,战时才能攻坚克险打胜仗。

      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到来,少数官兵认为强调军人血性已经过时了。殊不知,武器装备的发展永远也替代不了战斗精神的作用,再先进的武器,交到没有血性的人手里,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要在“能打胜仗”的具体实践中日积月累,千锤百炼,让血性基因深植官兵血脉,血性光芒闪耀未来战场。

      血性,是中国军人打不垮的钢铁脊梁;血性,是人民军队磨不掉的精神底气。军人血性,追求的是胜利,指向的是打赢,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是对使命责任的担当。不能因出现问题,怕砸“牌子”、丢“位子”,就藏掖捂盖,甚至弄虚作假。应树立问题意识,始终盯着短板求进步,自省自查找差距,特别是完成大项任务后更要“大胜之后寻败笔”,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见成效不收兵。

血性胆气、虎狼之气赋予了军人永不磨灭的精神底气,让一代代革命军人在强军征程中不畏艰难险阻,争做“永不卷刃”的红色传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