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个人日记

  今天是2015425日,这个周末天气晴好。最近几天南京的春天大有和初夏举行“交接仪式”的趋势,但毕竟还是春天,早晚温差有些大。

上午带着水杯、篮球,推着阅秋的童车,带她去理工大学玩耍。对南京理工大学一直有一份独特的情感。

记得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华东局组织的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地点就设在了理工大学的礼堂里。局里发了餐券,可以免费去食堂就餐。培训间歇,也经常会在校园里溜达,南理工没有分校,只有一个校区,所以学校相当大,占地3000多亩,绿树成荫,环境还是挺不错的。个人觉得,单纯讲环境方面,可能要比我的母校中南大学漂亮一些。因为中南虽然占地面积高达5886亩,但是被分为了四个校区,相对比较分散,而且因为背靠郁郁葱葱的岳麓山,当时在校本部上课时,骑车的上下坡比较多。在我们毕业前夕,中南建成的新校区还是蛮漂亮的,体育馆也挺有气魄。毕业已接近五年,一直没有再回过长沙,只是在2012年去昆明的云南省测绘局出差时,飞机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停留了半个小时。隔着回忆看过去,一切都是美好的!

在南理工气派的操场上,阅秋在快乐地玩耍着她的篮球。工作培训时在这里,只是当时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之后,我们的小家就安在了这座大学旁边,以后小阅秋也会在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上学。好像冥冥之中,我们和这座学校的缘分不浅……

最开始我并不了解这所学校,后来听大学同学周瑾说,当时她高考志愿填报了南理工,结果滑档滑到了中南大学。我不免有些惊讶,然后在网上搜索,发现南京理工大学属于国家首批“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

现在到了春暖花开的日子,从南理工4号门进入校区,有一片茂盛粗壮的法桐树,它枝叶繁茂并向周围伸展,路两边的枝叶相连,犹如一条绿色的通道,让我不禁回想起中南大学,在南校区一教前面也有一条类似长长的法桐林荫道。法桐分布在南京各个主、次干道,它那如腰粗的树干以及宽大的叶片给人一种风吹不倒、日晒不枯的感觉。

南京有很多的法桐树木,时至今日,最长的法桐树龄也近八十岁以上了,真的是古木参天郁郁葱葱的林阴路也一直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其实就整个城市来说,南京没有什么游乐园,人文景点倒是比较多。好多高大的树木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曾经听到这么一种说法,宋美龄最爱的树是法桐,而为讨美人欢心,蒋介石不远万里运来树种,在整个南京城种满了法桐,于是,这座城市因为法桐,处处多了一丝浪漫。

记得2013年,当时阅秋还在妈妈肚子里时,经常吃过晚饭带她来理工大学操场散步。大学里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操场了,感觉这里充满了青春的欢乐。记得从初中、高中到大学一直都参加过校运动会,当时强项算是长跑,耐力还算可以吧。大一和大二连续两年参与了中南大学的校运动会,项目是非专业女子组5000米和10000米的长跑比赛,在信息物理工程学院的运动会上参加过短跑、长跑、接力、标枪、铅球、跳远等比赛项目,当然院里的运动会竞争力肯定不能和校运动会相提并论的。当时还在学生会里混了个体育部副部长,负责组织信息物理工程学院的一些体育赛事。现在回想起大学生活,倒也没有太多的遗憾。

418日,阅秋刚好满一周岁半,现在的她会走、会跑、会上台阶爬楼梯、会喊爸爸妈妈,只是最先学会说话而且叫得最多的还是“爸爸”,羡慕嫉妒没有恨……最近老公去东北出差了,今晚阅秋和爸爸手机视频时,她就会对着手机那边大声地不停地喊“爸爸”、“爸爸”……有时父爱可能没有母爱来的那么细腻、感性,却仍是那么的真切、痴情!迄今为止,我所熟知的,最深深打动我内心的父爱,最动人的亲子故事,算是周国平对他的两个女儿妞妞和啾啾的爱。

年前买了两本他的书,一本是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书里讲述了周国平人生中的第一个女儿,一个仅拥有562天生命的小女孩。因为妈妈在怀孕5个月时接受了大量X光照射,妞妞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被确诊患有绝症。妞妞出生于1990年,那时周国平45周岁,1992年底,在妞妞死后一年,周国平把自己关在屋里,开始写《妞妞》,1996年终于完稿。《妞妞》一经出版,即以哲学的悲恸感动了无数人,几年来一版再版,至今畅销。

在书的扉页,周国平写到:我爱我的女儿胜于爱一切哲学

他用极为细腻的笔法记录下了他与爱女妞妞共同生活的562个日日夜夜,他们像养育健康小孩一样细心地呵护她,直到她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患有绝症的妞妞,这个来去匆匆的小生命,在人世间她只生活了短短的18个月,但她留给父母的却是永恒的思念和追忆。在日记般的记录中,周国平写下了女儿妞妞的可爱和可怜以及他和妻子在死亡阴影笼罩下抚育女儿的爱哀交加的心境,在摇篮旁兼墓畔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妞妞》是人性中最深情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的解读,让我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周国平说:“一个昙花一现般的小生命,会有多少故事呢?可是,对于我和我的妻子来说,妞妞的故事却是我们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我不能不写。我写下这一切,因为我必须卸下压在心头的太重的思念,继续生活下去。如果有人问,这本书对世界有什么意义,我无言以对。在这个喧闹的时代,一个小生命的生和死,一个小家庭的喜和悲,能有什么意义呢?这本书是不问有什么意义的产物,它是给不问有什么意义的读者看的。

人生的终点是死,是空无,在终点找不到意义。于是我们只好说:意义在于过程。可是,当过程也背叛我们的时候,我们又把眼光投向终点,安慰自己说:既然结局一样,何必在乎过程。然而,我终究是过程中人,除了过程一无所有,我不能不执著于过程。

着眼于过程,人生才有幸福或痛苦可言。以死为背景,一切苦乐祸福的区别都无所谓了。因此,当我们身在福中时,我们尽量不去想死的背景,以免败坏眼前的幸福。一旦苦难临头,我们又尽量去想死的背景,以求超脱当下的苦难。”

买的另外一本书是周国平的《宝贝,宝贝》。1998年,周国平53周岁时,他的第二个女儿啾啾出生,2009年在女儿小学即将毕业时,他又出版了一部写女儿的书《宝贝,宝贝》。他说:也许我命中该做父亲,比做别的什么都心甘情愿,绝对不会厌烦。为了给女儿保留童年的记忆,他坚持不懈为她写日记,记录她成长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女儿咿呀学语后,她的奇思妙想和惊人之言,只要听到,他就赶紧记下来,生怕流失。多年以后,通过整理这些记录,成就了《宝贝,宝贝》这本书,这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为他所爱的女儿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是周国平在经历中年丧女又老年得子后多年的思考与沉淀,交织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

啾啾——周国平第二个天使般美好的孩子,她和父亲共同谱写了另一首父女之歌,充满温暖、灿烂、爱与希望的旋律。痴憨老爸满纸情话,句句讲述了一个道理:人世间真实的幸福原是极简单的。

周国平在这本书的末尾说:一切正在和将要做幼儿的父母,尽你们的力量记录孩子在生长中的可爱表现,能记多少是多少,孩子将来一定会感谢你们的。

他说:“你们要走的路还长,我想对你们说,你们今后在世上不妨去追求种种幸福,但不要忘了最重要的幸福就在你自己身边,那就是平凡的亲情。你们今后在遭遇苦难时诚然可以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和安慰,但不要忘了唯有一样东西能够使你真正承受苦难,那就是你自己的坚忍。一个人懂得珍惜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亲情,又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苦难,乃是人生的两项伟大成就

我觉得已为人父人母的我们,有时间可以去拜读一下周国平这两本写女儿的书,感人至深,会让我们体会到生命和亲情的可贵,懂得能健康快乐地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难得的事。

现在已是夜深,阅秋在卧室熟睡着,只是不知什么时候她又把被子一脚给踢开了。本来今晚在开电脑之前,是想着随便写点今天带阅秋去理工大学玩耍的游记,结果天马行空般写下了上面3000多文字,可能偏离了开始想的主题,但这些无所谓,所以最终这篇日志题目命为《无题》。毕竟只是写给自己看的随笔而已,没有人会追究。

想起《妞妞》书中有一句让人潸然泪下的文字: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

孩子肉嘟嘟的小身体在父母眼中真是无价之宝。有时我也忍不住会因为小阅秋的调皮捣蛋而生气,因为她的磕磕碰碰而恼火,因为她的头疼感冒而担心,但想到上天赐予了我们这么一个健康、活泼、可爱的女儿,让我分享与见证她生命成长中的每一刻,这已是最大的恩赐。而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更应该学会宽容与忍耐。生命的变数太多,能每天看到自己的孩子已是天大的幸福。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尽一切可能让孩子过得幸福,让她自由快乐地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和世界的变化其实有很大的关联,但是最主要,还是首先是和她的家人。如果说,信仰在今天的中国,可能比较模糊,那么,信仰家庭、信仰爱,起码是一个方向。



文章评论

瑶瑶

先评再看 才女一枚啊

Simpleh

等阅秋大一些了带她回中南看看[em]e121[/em]

海鸥

回头一定把你推荐的这两本书买了,回家细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