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故事
个人日记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老城区西南角。此地原为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武英殿大学士张延玉的府邸。小巷长100米,宽2米,鹅卵石路面。巷的一边为“宰相府”张宅,另一边为吴宅。
据《桐城县志略》载文说,张英在北京朝廷任职时,张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起纠纷,互不相让。张家人便给当大官的张英写信讲了此事,请他出面干涉。张英看信后,并没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压邻居,而是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完信后,,便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也深受感动,也将墙退回三尺,两家和好如初,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至今传为美谈。
张英及张廷玉父子在康熙乾隆年间连任首辅军机大臣,除了他们满腹学问和对朝廷的耿耿忠心外,为人处事忍让宽容也是重要的原因。

据《桐城县志略》载文说,张英在北京朝廷任职时,张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起纠纷,互不相让。张家人便给当大官的张英写信讲了此事,请他出面干涉。张英看信后,并没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压邻居,而是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完信后,,便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也深受感动,也将墙退回三尺,两家和好如初,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至今传为美谈。
张英及张廷玉父子在康熙乾隆年间连任首辅军机大臣,除了他们满腹学问和对朝廷的耿耿忠心外,为人处事忍让宽容也是重要的原因。
文章评论
一湾清泉
这个故事我写的书里收录了。
那波雨
@{uin:2220536249,nick:幽文,who:1}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