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月色满轩白,琴声亦夜阑;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随自爱,今人多不弹;为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唐]刘长卿《弹琴》
幽幽琴声,美仑美奂,当你在喧嚣浮躁的都市中感到疲惫,当你在觥筹交错后感到厌倦,当你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感到紧张,不妨抚琴一曲,古朴悠远的琴音可以使人获得一份难得的心灵宁静,追寻到精神上的真正回归。
常说领导人有十大修炼:琴棋书画剑,诗医茶酒花。第一个便是琴,古琴具有厚重的人文积淀,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闻着清香的茗茶,听着令人心醉的古琴,或抒发对古琴的崇敬,或讲述一段琴缘。“绕梁三日”也好,“余音环绕”也罢,归根结底,古琴的本质就是一个“清”字。
领略到这样的深刻感受,才算把琴听懂了。翟大师曾经说过,一位领导人只有把琴听懂了,才能拥有做人的知识,天人合一的文化才能开始,才会是一位真正卓越的领导人。
轻轻坐下,细细聆听,静静品味……
棋
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算人常欲杀,愿己自贪生。
得识侵吞远,乘危打劫赢。有时逢敌首,当局到深更。
——[唐]杜荀鹤《观棋》
棋,不管是围棋还是象棋,是随处可摆的游戏。或在清溪湖畔,或在半月桥边,或在篱边松下,或在绿苔石桌,或明窗对花,都可以设局邀友、以棋会友。
人们常说:人生如棋!人一出生就注定落入棋中,开始了不停的与时间对弈,与命运对弈,与别人对弈,与自己对弈。如何走赢人生?这与棋理是何等的相通!虽然是一盘棋,却是奕者智慧的对垒、经验的较量、胆识与心智考验,也是意志与灵机的比拼,更是体现着人的境界、深度、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千古不衰的游戏融进了多少禅意玄机,让世人乐此不疲的游戏其中而沉思于此!
人生如棋,棋如战场,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搏弈。真正的知己,抑或就是对手。古语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懂得筹谋才能成功。行棋就是要运筹帷幄、未雨绸缪、纵揽全局、坚毅果断,但也要懂得学会放弃。学会下棋,才能了解人生、战无不利。
书
今闻东楚人,结网为书圃。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
风流与我逢,狂草竞龙舞。一舞醉三回,消愁极千古。
——佚名《记东楚网书家墨场》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类型(不考虑源出系出于中国书法的日本书道),这种艺术从一开始就得到重视,享有很高的地位,不但是古时文人们的必修课,还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项目。
在一切艺术门类之中,以书法为最高。它兼具抽象(文字的抽象,文化含义的抽象)与具象的美(点线的具象,结构以及布局的具象)。它无声音而具音乐的韵律与节奏;无色彩而具图画的形象与色彩;虽静止却具舞蹈的动感与神采。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艺术,它拥有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点线、形体、顾盼、揖让、牵连、章法、布白等艺术语言来表达书者的感情。
学书,必先求平正,平正既得,则求险绝,险绝至极,复归于平正。学书有成的人,大都经历了“平正——险绝——平正”的这样一条艺术道路。初学书,必先立法度规矩,尚平正,以立笔法结构之基础。入门之后不免经历笔山墨池的辛苦。既有所得,则追摩前辈法书之精神气象,一朝灵感触发,情思倏至,下笔则恣肆豪放,顾盼生姿,有奇崛突兀之势,然而不免有过分,有欠缺,有张狂。到了“人书俱老”,达到艺术上的成熟时,下笔则气象简淡,平正朴实,不求奇险而笔笔皆奇,不求独特而笔笔难摩。古往今来大书家一生艺术风格的变迁,无不映证了这样的规律。永远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的平正,永远都只是书法的小学生;懂得了第二个阶段,始可言书;而达到第三个阶段的平正之后,才是真正懂得了书法之道,达到了游刃有余,运斤成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以学书的历程证之人生之路,何尝不是“平正--险绝--平正”的路途。我们度过了规规矩矩童年、少年,有时觉得生活无聊呆板也无可奈何;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始知自立自主,屡有奇想,敢做敢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却有步入歧途的可能;到了阅世颇丰,思想成熟的中年、老年,则有看透,有彻悟,宠辱去留无所动心,就有一种临风自笑的雍容。
书法用笔既要精深,又要单纯,唯精深乃有味,唯单纯方清丽。人生亦然,既要尽全力深入挖掘,又要不失那份孩童般的对待世界的好奇与真诚。学书之路,人生之路,往往就这样交融为一。
画
意阑信步过枫栏,一挂霞纱半面山。彩练舞发诗兴漾,洞萧奏引百禽弹。
柳丝扑水抚香浪,新浪摇波动玉帆。榭畔清歌催丽影,挥毫泼墨画江烟。
——佚名《过东江滩闲书》
画画是人生的感悟,是激情的抒发,是对生活中美的发现,是与大自然和谐的共鸣。不同风格的画,如生活一般丰富多彩,不同画法都显示着不同的气概。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美术作品都被赋予不同的评价,占着不同的位置。
中国画中最常见的有写意和工笔两种。写意是大笔伐,粗线条,每看写意都有接近自然的感觉,它的泼墨跋扈和潇洒气概被无数大手笔的豪情派所热衷。工笔则相反,它细腻,周全,画家不拉一笔,那细到鸟兽翎毛,草木纹鳞,也将人物细微的面部表情勾画到眉间眼底。哪怕再简单的道具一旦到了工笔画家的手下,也立刻变得华丽,繁杂。这两种画法表现手法形成鲜明对比,都是根据表达的情怀所选的。
人生就像是一幅画,从出生开始,上天就交给我们一张白纸,每走一步,都会在这张画纸上添上一笔,画下去就没有了悔改的余地。有时,一笔失误也会毁掉整幅画面,小心的酝酿每一笔,才会最终收获一幅满意的画面。
一个人,一幅画。当你真正看懂一幅画时时候,就会有一种超越自我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画本身,也来自画画者。每一幅画都有灵魂。当你触动了她,你的心灵便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交融于天地之间。
你,会是怎样一幅画呢?
剑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李白《塞下曲》
书以博文,剑以报国;习武思奋,剑为知音。千百年来,剑已成为古人的文化素养和才能的重要标志与象征,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历代众多的仁人志士修身立天下的重要人生修为之一。古之文官武将,诗人名士,莫不以配剑舞剑为荣耀。
习武练剑能陶冶品格,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借剑抒情,激励斗志,把剑这个无情之物变成有灵性的有情之物,它使人在穷途无望时,以舞剑来寻求自己的出路和激发人的进取心。剑为中华民族所崇尚,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人产生一种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奋发进取与健康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剑在锋利之中寓含着祥和,坚韧之中包含着柔情,冷酷之中体现着温暖和友谊。剑术不是依赖说教,而是通过优美高雅的剑姿、俊逸飘洒的动作、抑扬顿挫的韵律感和武德浸透于人们的心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使人从剑术的精巧、稳健和快速多变中获得从容不迫的风度和气概,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从中得到升华与提高。
剑道,更是人道!
诗
刮肚搜肠枉自悲,珠玑每与我相违。
为求诗句出新意,先得凿穿故纸堆。
——零落王孙《七绝·论诗》
诗者,灵感与意境之化身也。于物质抑或现象中诞生之感悟。古往今来,人们常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无论是喜悦,忧伤或是愤懑,都能在诗中淋漓尽至的体现出来。
毛泽东借诗言志,徐志摩借诗抒情,闻一多借诗宣泄……
诗中包含了人的情感、思想、志向,体现了人生的多彩,诗可以用简练的语言来表示复杂的情感,它可以带着忧伤带着豪放带着温柔带着发泄。
每天可以早早地起来,放上几首古筝曲,泡上一盏淡茶,打开窗户,享受着清晨的味道;读宋词忧伤,感受独上高楼的清傲,体会大江东去的豪放,欣诗赏词就像喝茶一样轻松。
诗人活的非常感性,通常会给自己思想一个飞翔的空间,适当地把情感抒写成文字,要得不是完美,而是一种表达,像博文一样,有的可能是思想上的共鸣,有的可能是一种压抑的宣泄,很随意,很自然。
诗是美好的象征——诗如小舟,生活就是那载舟之水,泛舟者,只有抛锚扬帆,乘风破浪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极目骋怀;诗也如攀登者,必须披棘斩荆、遍体鳞伤方能立高峰绝崖俯瞰群雄、临风呼啸。为诗之道,亦为人之道焉——至真,至善,至美!
医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明] 龚廷贤《摄养诗》
《老子》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皇帝内经》上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季养阴,以从其根。”在我国,利用调整饮食作为一种养生健身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处于奴隶社会时期的周代就已经认识到了顺应四时,效法自然的养生之道。
人生历程,由生至老,从病到死,蕴涵着七情六欲,名、利、福、祸、贫、福、贵、贱,在飞遁的岁时和玄妙的人事中,如何安度日月,怎样康健人寿,乃是人人希冀而渴望者。“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饮食养生首先指的是应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治疾病,促进健康长寿的。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所谓食补,就是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养脏腑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康复。同时食补能起到药物所无法起到的作用。在我国,利用调整饮食作为一种养生健身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周代的宫廷里已配有专门从事皇家饮食的“食医”;在记录管仲思想的《管子》一书中,着重阐明了饮食乃是产生精神和智慧的物质基础,提倡“节饮食”、“薄滋味”的养生法,即饮食要有定量,应“得度”而不宜失度,适可而止,食不过饱,也不过饥。就这样,管仲把饮食养生与学问道德内涵相互串联了起来,饮食成为了道德伦理学的范畴,而饮食养生的过程就是认知修养的过程。管仲提倡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个判断式的千古名句,从仓廪和衣食对人的满足程度,来推演信义礼节和人生荣辱。一个人,只有有了正确的健康观才能做到真正的养生,才能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来!
茶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唐]杜甫《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介入人们的生活,恐在汉代。而作为一种文化则在西晋南北朝时期己初露其风采。茶含有了文化色彩便给人们注入了清新自然的气息。文人们更喜爱茶的性格:如水、隽永、清幽、雅儒,乐而不乱,因此嗜而敬之。
中国人大多是是爱喝茶的,不论是饭前还是饭后,不论是聚会还是作客,中国人都是离不开茶的。浅尝一口也好,认真品味也罢,每个人都是津津有味的边喝茶边聊天,淡淡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任凭那浓浓的苦涩在舌尖蔓延……
在茶香的浸染中,可能最令人喜爱的是它在空气中漫散开来的清酽。浅尝依旧是浓浓的苦涩,但后面是淡淡的甘甜,再然后是升浮于鼻腔和血液里的清香,似乎一切都可在这稚香内敛的香气中涤荡清洗;不似酒香的浓烈张扬,夺人神志,不似饮料的香傲腻甜,让人喝不解渴。
其实茶如人生,品茶是品味人生——苦则苦,因苦而甜;甜似甜,甜中苦香。当生活的苦在心中淬炼出那种甜,让自己身边的人感受来自你的宁静、祥和或快乐,或许我们可以像茶香一样为生活形成一道屏障。融合了苦,只把快乐作为一种素质修炼。再或许,做人可似茶般安静,平凡,不自尊大也不自菲薄,心平气和,与世为善,那也许更不容易,但算是醇美了。佛语,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茶似一人生,尽敛苦涩,散发清香。
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李白《将进酒》
郑板桥论酒曰:“酒能乱性,佛家戒之。酒能养性,仙家饮之。我则有酒学仙,无酒学佛。”
酒,一直都与人们牵扯在一起:喜庆之事举杯齐贺,知己相逢千杯嫌少,失意落魄借酒消愁,商场周旋海量不可小……
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地位举足轻重;酒,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检阅中国的文坛,与酒相关的诗句层出不穷。“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酒,一直都陪伴在人们的生活中,或喜或悲,或相聚或分离,或明志或失意,或小酣或狂醉,无论喜悲,一切皆离不开酒!
在文人雅士的眼中,酒不再仅仅是那单纯的酒精,不同的酒也可以代表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酒也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相同的酒也不尽是相同的韵味!酒道亦如人道,要想“众人皆醉我独醒”难,要想“与民同醉,与民同乐”也不是易事,或者“有酒学仙,无酒学佛”,方为饮酒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花
意阑信步过枫栏,一挂霞纱半面山。彩练舞发诗兴漾,洞萧奏引百禽弹。
柳丝扑水抚香浪,新浪摇波动玉帆。榭畔清歌催丽影,挥毫泼墨画江烟。
——佚名《过东江滩闲书》
鲜花朵朵,怡人心性。鲜花是春天的使者,鲜花是心灵的童话。古人对花的赞美,已经超越了鲜花本身的灿烂。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鲜花来妆扮,人们的情感也随着不同季节盛开的鲜花,赋予花以不同的寄托。梅花的高洁,牡丹的富贵,菊花的纯洁,水仙的清丽,桃花的娇艳,兰花的幽香……都是诗人胸中的诗、画家笔下的画!
人生就像是一束鲜花。从出生开始,就是待放的花蕾,经过父母、老师的修剪、浇灌、培育,就会怒放,展示出人生的灿烂;再经过岁月的洗礼,我们都会象花一样枯萎,以至凋谢,最后埋入多情的大地。等到来年,必将迎来又一朵美丽的娇容。这既是一个轮回,也是又一个开始!
一个人,一束花。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生长,才会有不同的花的品种;有了万紫千红的花朵,这个世界才五彩缤纷。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鲜花,那将是何等单调啊!是做寒梅,还是水仙;是做兰花,还是秋菊;是做牡丹,还是艳桃……空气、阳光都是平等的,那特别的一点可能就是自己的“根”。
你,会是怎样一束花呢?愿我们有限的人生永远灿烂如花!
(素材/网络 孤帆 编辑)
文章评论
双木林硅藻泥章丘专营店
哇噻,我基本十大修炼都已经开始啊呀[em]e113[/em]
爆哥
李哥你太有才了[em]e179[/em]
问号
你会演奏什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