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中的圣洁生活 2

个人日记

3、 各种形式的欺骗
回想自己成长的过程,总觉得是在一个价值观****的状态中长大的。师长们的教导与现实中的人情世故常常搭不上边,似乎大家也都心照不宣地默认了这种“二元价值观”。小学时,老师们一边教育我们要团结友爱,一边鼓励学生“打小报告”。中学时,亲戚们一边教育我好好读书、自力更生,一边找关系安排优越的工作。大学时,看到某领导前一天还在电视中慷慨陈辞、反腐倡廉,第二天就东窗事发、锒铛入狱了。渐渐地,我的心灵麻木了,不再为谎言感到不安。直到听见耶稣的话语∶“ 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翰福音8:44)。这下才猛然觉醒,那被世界之子认为小事一桩的谎言,原来在耶稣的眼中是如此败坏。
父亲是我们家中的第一个****徒。在他还是个主内新生儿的时候,我和母亲常常有意无意地“逼迫”嘲笑他,可是有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一直是我的好朋友,认识我的很多同学。有一天我随口跟他说∶“如果某某打电话过来,就说我不在家。”父亲过去常作我的“挡箭牌”,可这次却很认真地说∶“不行啊,现在我是****徒了,不能说谎。”说谎?我从来没想过这点儿小事也算是说谎,可是父亲对神的认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帮助我渐渐成为一个对神认真的人。耶和华是鉴察人心的神,他所要的不只是献祭的牛羊,更是他子民的纯全正直的心灵。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真理,在他毫无谎言。
欺骗不仅仅表现在言语上,也表现在行为上。在大学校园里,常见的欺骗行为包括考试作弊、论文剽窃、谎报出勤、私改成绩单等等。欺骗的毒瘤曾经在我生命中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信主以后我都没发现有些事情原来是罪。举个例子,几年前我和一个同学同选了一门课。到了期末,我很快就完成了学期论文,可看到同学写不出论文来的窘迫样子,我的“侠义心肠”顿时生发出来,自告奋勇代写了一篇,交上去,拿了高分,我还很“讲义气”地为同学保密,之后就把这件事忘了。可是神并没有忘掉它。一年后我和一位姐妹无意中提到此事,她大吃一惊,说你这是欺骗,怎么能做这种事呢?我顿时呆住了,一直以为自己在“助人为乐”呢,实际上却是讨人喜悦过于遵守神的圣洁公义原则。回家后,在神面前痛悔不已,也感谢神不在这事上放过我,而是借著姐妹的口指出
我的罪,要塑造我脱离渐渐败坏的旧人,成就****里的新样式。神曾说过∶“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劝戒你。”(诗篇32:8)
不可否认,很多时候悔改是要付上代价的,但如果对神的敬畏和对他旨意的谨守之心大过一切,我们就能够迈开信心的一步。我身边有个勇敢的见证。一位刚刚受洗不久的姐妹准备继续申请一个教育机会,和不少留学生一样,她以前申请出国的成绩单也是经过修改的,可是已经信主的她不愿意继续欺骗,于是从国内开出真实的成绩单。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同一所大学将发现她的两份不同的成绩单。这位姐妹经过祷告,心中得到从神而来的平安,就勇敢地找到学校工作人员,跟他们讲,以前的成绩单是假的,现在她已经成为****徒,愿意主动坦白,作一个诚实的人,无论接下来的结果会是怎样。我想,无论学校的答复是什么,在神眼中,她所做的是一次用心灵和诚实献上的祭。
4、 人际关系
在大学校园里,****徒的人际关系并不容易。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种极端∶或是完全退避、独处,只和少数****徒同学交往;或是完全地融入、认同,在他人眼中与无信仰的人没有任何区别。然而耶稣对我们的呼召是作世上的光和盐。****徒生活在世界,却不属于世界,分别出来过圣洁生活,却又充满爱意地影响著周围的人群。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3-16)
二战期间殉道的德国神学家潘霍华在其名著《团契生活》中讲到,要实现健康的****徒人际关系,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透过****来爱人。这是一种属灵的爱,不同于属肉体的爱,它之中不包含任何崇拜、惧怕、控制,或是欲望。“属灵的爱是为爱****而爱别人;属灵的爱是依靠著****去爱别人;属灵的爱是以****的爱去爱别人...... 因此,属灵的爱是和****在一起谈论弟兄,多于和弟兄一起谈论****。它知道,到别人那里最直接的道路,永远是透过向****祷告。”透过****去爱人,人与人的关系是“间接的”,也就没那么容易受伤。每次新认识一个朋友,不妨问问****,我在他(她)生命中,可以为主你做些什么?
说实话,我们的天然人是很不适应这种属灵的爱的,我们天生具有属肉体的好恶,就是在团契生活中,也喜欢和背景相似又谈得来的肢体交往。但属肉体的爱毕竟脆弱,容易改变,只有透过****,才能建造稳固而健康的人际关系。我曾经有个很好的朋友,我很陶醉于我们在一起时那种默契的感觉。可是不知不觉的,我们交通时开始出现一些不那么默契的时刻了,这令我非常失望,也很伤心。我在神面前很坦白地祷告,说我不喜欢现在的情形,可是神让我看见,我对这位姐妹的爱中缺少耶稣。虽然我们常常在一起谈论耶稣,但是我们之间的相处实在是很“直接的”,是基于对彼此天然的欣赏。后来,我试著透过耶稣来爱这个姐妹,几个星期没有联系,但天天为她祷告。很奇妙,接下来神安排我们有几次“偶遇”,每次都高兴地发现,神在她生命中持续地动工,很多祷告
他都垂听了。现在好几年过去了,虽然我们不能常常见面,可是每次约好见面的时候,我们都是那样地在****里祝福和鼓励对方。这种属灵的爱,让我觉得非常稳固而深邃,没有失望,没有伤害。感谢主,扩大我的境界,让我学会如何透过他与人相处。
和不信主的朋友们交往也是一样,要透过耶稣来看他们、爱他们。说实在的,我们可以送给朋友的最好礼物,莫过于耶稣****和他的救恩。世界的价值观教导我们,新认识一个人时要想一想∶“这个人能带给我什么帮助?”并以此作为今后“人情计划”的根基。然而神国的价值观教导我们,要为每一个新朋友感谢神,并问神∶“你要我为这个朋友的生命带去什么祝福?”我们首先要成为站在神与世人之间的祭司,来为那些还不认识神的世人祝福和代祷。
我们祝福,因为我们的神是一位祝福的神。在旧约时代的“亚伯拉罕之约”中,神呼召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2-3)。这里我们看到神定意要祝福亚伯拉罕,而他的心意不仅仅停留于一家一族,乃是要使地上的万族因亚伯拉罕得福。何等美善的使命!
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也是一个祝福的管道。今天在你的生活中有不信主家人的逼迫吗?有不信主同学的嘲讽吗?有不信主室友的刁难吗?有不信主老师的不理解吗?如果你今天还生活在一种被欺压的恐惧与退缩里,愿圣灵亲自带领我们明白我们的真正身份─一群分别为圣的神的儿女,被呼召出来用神的慈爱与救恩祝福万邦。一旦我们真正明白了这样荣耀美好的身份,相信我们看待自身和环境的视角会大大改变。愿我们把一切人际关系交托给主,让他来掌管,让他来使用。
三、结语
一个分别为圣的生命,是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生命,是一个对周围人产生积极影响的灯台般的生命,是一个专心仰赖耶和华并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认定他的生命,是一个乐意付上门徒的代价并定意持守纯全正直的生命,是一个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活祭献上的生命,也是一个神所喜悦并愿意使用的生命。
耶和华曾用大能的手把他的子民从埃及地领出来,那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仅男丁就有60万人。然而在那一代人中,只有约书亚和迦勒二人真正进入神所应许的迦南美地。因为当以色列全会众都在大发怨言之时,只有他们二人专心仰赖耶和华。他们“另有一个心志,专一跟从”耶和华(民数记14:24)。年轻的弟兄姐妹,你知道神是何等喜悦这种“专一跟从”的心志吗?这也是“分别为圣”的精髓所在。像保罗一样,看万事为粪土,唯耶稣为至宝!像但以理的三个朋友一样,面对火窑的烈焰,对神誓死忠心─即或不然,死就死吧!
对以色列人来说,有一段圣经经文是十分宝贵的,宝贵到一个地步,他们在离世的时候都会念著它合起双目。它被以色列人称为“Shema!” (听啊)让我们也用属灵的耳朵一起来领受这宝贵的话语吧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4)

文章评论

林海雪原

[ft=,2,] 弟兄,字太小了,看得我眼睛有点花![/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