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条早云传2

个人日记

北条早云能够赤手空拳跃升为关东霸者,在于他非常注重天时地利人和,绝不因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这跟日后的德川家康有点类似,但也很可能与年龄有关。那个时代,六十岁的男人,应该是含饴弄孙的年龄,鲜少有人会在这个年龄还妄想出人头地,更何况是争夺山河。或许,新九郎只是想留点资产给孩子?新九郎晚婚,六十岁的他,目前膝下只有两个儿子,长男未满五岁。
一四九三年秋季,京都管领细川政元拥立茶茶丸的异母胞弟义澄发动革命成功,让义澄当上了室町幕府第十一代将军。这时期的将军都是傀儡将军,没有实权。而关东二管领扇谷上杉与山内上杉又在上州(群马县)彼此打得鸡飞狗跳,堀越御所内的兵力都被召集到战场。伊豆是山内上杉的管辖区,于是新九郎便暗地与扇谷上杉连手,举起「打倒诛杀新将军胞弟」的义旗,筹备「渔翁得利」计划。
新九郎手下只有二百名兵力,再向骏府今川氏亲借了三百名兵力,总计五百。战国后期,由于稻米收获量大增,武将可以动用大规模兵力,但这个时期,兵力规模都很小。况且这时期的所谓「兵力」,通常是农民,不但要自备甲冑、弓箭等战斗武器,连马粮、兵粮都必须自己随身携带。在固守旧观念的守护大名眼里看来,所谓「兵力」,并非「武士」,而是「老百姓」,地方乡豪才勉强可以称之为「野武士」。而地方乡豪碰到非常时期到底能筹集多少「兵力」,就看他平常如何对待农民。以此类推,守护大名或管领一旦想召集兵力时,全看他平常如何对待地方乡豪,以及战后又如何奖赏地方乡豪,否则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没人肯干。
五百兵力虽不多,但若走陆路,还是会引人瞩目,于是花了三天日子,全体陆续聚集在清水港。分乘十艘船后,天未亮,袭击兵便启航了。船队在伊豆西海岸登陆。沿海村落与渔民看到大批武装部队登陆,惊惶失色地疾声大呼
「海盗来袭!海盗来袭!女人、小孩快逃!」
结果,跑得动的人都一窝蜂逃进山里,沿岸村落只剩下病人与老人。
堀越御所由于毫无防备,只一天工夫便被新九郎占据了。当事者茶茶丸逃到伊豆东南方的深根城,再搭船横渡相模湾,投奔至相模国(神奈川县)三浦半岛的名族三浦氏居城。
占据了堀越御所后,新九郎马上命人四处竖立布告牌,声明不准任何兵士做出趁火抢劫的事,如果有人违规,村民可以越级上诉,直接到堀越御所找新九郎。
几天后,新九郎又亲自巡视各个村落,发现大部分村落均人去楼空,只剩下奄奄一息的病人。细问之下,原来最近流行热病,加上海盗(新九郎等人)来袭,村民都逃进深山里了。
没有村民,哪来的领主?于是,新九郎便下令让五百名兵士分散至各个村落,负责看病与维护田舍。新九郎经营兴国寺城领地时,极为节俭,连一根缝线针也不轻易丢弃,总是以「积少成多」这句话训诫家臣。但碰到出征或类似上述例子时,则往往一掷千金,不惜挪用库银。这回也是,不但免费提供医药,连伙食也照料得无微不至。消息传到躲在深山中的难民,起初大家半信半疑,几次哨探后,才欢天喜地回到住居。
既然村民甘心服从新领主,几位地方乡豪也就争先恐后前来投诚。古籍中记载,大约三十天便平定了整个伊豆半岛。不过,事实上应该更久,毕竟半岛内还有几位固守坚城的堀越公方家臣,他们不可能会立即见风转舵。
总之,六十一岁的新九郎,在堀越御所附近修建了韭(草字头)山城,终生以此为扩大版图的据点。
这座韭山城固若金汤,一百年后,丰臣秀吉的家臣率领四万四千兵力包围韭山城时,城内仅有三千六百兵力,却整整死守了三个月。这时的韭山城城主是小田原第四代城主、北条氏政的弟弟北条氏规。氏规的母亲是龙王丸今川氏亲的女儿。
氏规小时候曾在骏府今川家当人质,与德川家康比邻而居,两人是青梅竹马。丰臣秀吉攻伐小田原时,氏规成为交涉使者,到处奔波。韭山城是小田原城开城前十二天,经过德川家康力劝,再加上秀吉答应保全北条家后代以及领地,氏规才开城。没想到,秀吉不守约定,还让氏规当两位哥哥的介错人。事后,氏规原本打算自杀,却被德川家康阻止了。不过,秀吉还是极为敬佩氏规当时死守城池的精神与毅力,封给他河内国二千石领地,后来又继承了侄子所遗下的七千石领地。江户时代,氏规的儿子成为河内国(大阪)狭山藩一万石藩主,一直延续到幕末时期;明治维新后,北条家被封为子爵。那位名满一时的明治天皇近侍北条氏恭,正是氏规的后裔。
话说回来,这一年,新九郎的三男于兴国寺城呱呱落地,正是日后的北条五代长老北条幻庵。北条幻庵身分虽是僧侣,却是关东数一数二的文人,更是智谋武将。他活到九十六岁才过世,正是秀吉攻打小田原的前一年。幻庵可以说是后北条五代百年历史的唯一见证人。
同年十月,扇谷上杉管领过世,继位的养子是个庸才。然而,庸才底下有两位名臣,一是小田原城城主大森氏赖,另一是三浦半岛新井城(现神奈川县三浦市油壶)城主三浦时高。自从太田道灌遭受暗杀以后,大森与三浦便成为扇谷上杉的双璧。巧的是,老顽固大森氏赖也在同一个时期病逝了,继位的是次男藤赖。在新九郎眼中看来,少爷出身、不懂世故的藤赖相当于手无寸铁的赤子。
机运,再度来临了。
小田原城城主大森氏赖生前对新九郎极为戒备,时常告诫家臣与藤赖说:
「伊豆那个新九郎是窃贼,专门偷窃别人家山河国土,无论他派人来说什么甜言蜜语,或送什么奇珍异宝来,通通不准接受!」
事实上,自从新九郎平定了伊豆半岛后,为了与邻邦结盟,时常派使者送礼物到小田原,邀请城主抽空进行邦交。但顽固老头子就是不肯答应,也坚决不收新九郎送来的礼品。
老顽固过世后,继位的藤赖少爷大概想在旧家臣面前显示自己的权柄,一改父亲旧有作风,不但全数接受了新九郎的赠品,更时常邀请新九郎到箱根、小田原游山玩水。而新九郎也尽全力争取藤赖的信赖。如此,一年过去,两年又过去……
一四九五年秋季,某天,新九郎派使者向藤赖申诉:最近伊豆群山内的野鹿繁殖过多,已造成村民生活上的困扰,敝国计划举行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届时,若围猎者误闯入贵国领地箱根山脉,还望贵国多多包涵。
藤赖一听,喜出望外。至今为止,新九郎也曾多次送来鹿肉、熊肉、鹿皮、熊皮等珍品,这回既是大规模狩猎,事后理应又会送来厚礼吧。
「喔,小事,小事,请转告新九郎大人不用如此客气,就把箱根山脉当自己家院子,随时都可以进行狩猎。」
新九郎听到使者带回来的口传,马上派人传呼居于小田原西方金时山风间谷的「乱波」集团头目——风魔小太郎。乱波,忍者也;关西方面称伊贺、甲贺两地集团的人为「忍者」,关东方面则惯称为「乱波」。忍者或乱波,相当于一种特殊技术集团,专门为雇主收集战线情报、搅乱敌方后援基地等。他们没有君臣观念,只要交易条件谈妥,任何人都可以是他们的雇主。而一旦交易谈妥,他们便会尽全力去完成工作,不会因贪生怕死而中途背叛雇主。
新九郎吩咐风魔小太郎在箱根山脉内布下结界。所谓结界,意思是不准其它忍者或敌方兵马闯入箱根山脉。另外又召集了五百名壮丁与一千头牛。全体兵力与牛,各自出发,最终聚集地点是芦之湖。
芦之湖位于箱根山上,海拔七二五公尺,是三千年前火山爆发时所形成的火山湖。背倚富士山,四周环列二子山、驹之岳、神山、冠岳、屏风山等。湖畔有历史悠久的箱根权现(箱根神社)。
新九郎在芦之湖湖畔过了三夜,等全部部队都聚集后,再举行一场祀神仪式,向箱根权现祈求战事顺利。第四天早朝,将部队分成两队,整装起程,打算以「火牛计」上下夹攻小田原城。
从芦之湖湖畔(元箱根)到小田原,有两条路。一是沿着须云川、早川的溪谷道下山,途经海拔一百公尺的汤本,至小田原大约二十二公里,普通旅人都走这条路;另一则是足柄山道,从海拔一○○四公尺的鞍挂山出发,途经海拔一○一○公尺的大观山、九三三公尺的白银山、八二五公尺的圣岳……一路沿着山脊,最终来到小田原城西方海拔二六一‧五公尺的石垣山。新九郎与主要兵力走溪谷道,五百名壮丁与一千头牛则走山脊道,一千头牛的牛角上均绑着两支沾了油的木棒。新九郎吩咐山脊道领队说:
「抵达石垣山山顶后,先不要妄动,等风魔小太郎一票在城外放火后,再于每头牛的牛角上点火,一口气冲进小田原城。另外,下山时,两队都只能每隔十人举一支火把。」
火把太多,会招惹疑惑,十人一支的话,敌方仅会认为是新九郎在进行狩猎。 石垣山山顶离小田原城仅有三公里,一在山顶,一在小丘上,彼此都能够以肉眼观看对方动静。一百年后,丰臣秀吉正是在同一个地方建筑了「一夜城」,每天笙歌鼎沸、饮茶进酒,静待小田原城无血开城。俗语说,风水轮流转;历史果然是一连串的循环与重复。
这时代的贵族或守护大名的居城,与非战斗员的一般住居差不了多少,完全没有防卫设施,甚至连历代天皇御所也一样。主要原因是日本列岛的地形与民族构成,令领导干部无须防备。战国时代,虽然各地霸主你争我夺,却鲜少出现滥杀整个城镇居民的例子,其实原因也在此。只要城主投降或引咎切腹,通常不会连累到在地居民。要是将当地居民全杀光了,谁来负责农作物?霸主又要向谁征税?总不能从海外带移民过来吧。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小田原城,是一座孤伶伶坐落在小丘上的平房建筑,小丘下四周零星有几个小部落而已。北条早云占据了小田原后,日本的筑城技术与城下町文化才逐渐兴起。不过,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话说回来,当天午夜,藤赖在酣睡中醒来,发现城内人相喧嚷,马尽嘶鸣。
「失火了!失火了!」
「不是!是地震!是地震!」
「什么事?来人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藤赖大喊。
藤赖万万也没想到,时代会在一夜之间冠履倒置。他只听见远处传来万马奔腾般的轰隆声,城外亦传来有如千军拥沓的吵杂声,而且,整座城不停地震动,摇晃不止。奔到窗前一看,西方石垣山一片火海,且随着轰隆声直泻而下,城外远处也四处燃起火焰。难道是火山爆发了?
「藤赖大人!藤赖大人!不好了!是夜袭!夜袭!」
「夜袭?谁胆子那么大?」
「伊豆的新九郎大人!」
藤赖听后,茫然自失。那个时常送珍贵礼物来的新九郎?时常讲述京城趣事给自己听的老人?他不是还在箱根山脉内猎鹿吗?为什么?
「藤赖大人!逃命要紧!逃命要紧!」
如此,东方天空还未发白,小田原便落到新九郎的掌中。
这一年,新九郎六十三岁,日后的战国群雄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都还未出生;仅在前一年,有「蝮蛇道三」之称的斋藤道三来到这世上而已,又过两年,统领关西十国的霸主毛利元就也呱呱堕地了。
掌握了伊豆与小田原后,新九郎依然据守在韭山城,不过,经常到小田原监督筑城工程。他打算在小田原建筑一座关东最坚固的城堡。小田原城的特色是「城邦都市」,可以说是日本独一无二的建筑方式,类似欧洲或中国的中世、近世城池,除了城主住居、守卫兵团,工商业居民也一并搬进城内,四周农民则在危急时逃进城内避难。根据《北条五代记》,最繁盛时期,小田原城规模是东西五四五○公尺、南北七六三○公尺,周围二十公里。
新九郎虽占据了小田原,但相模国(神奈川县)东半部仍是三浦时高养子三浦道寸的势力范围。以目前的军力来说,新九郎绝对打不过历代是三浦半岛雄豪的三浦道寸。
事实上,三浦道寸于第二年便率领雄厚军力来攻打小田原了。所幸是第二年,要不然新九郎一定不堪一击。由于新九郎禁止众人与敌方正面交战,三浦军队只能在城外谩骂叫嚣,而新九郎则在城内巡视,叮嘱众人说:「不能出去,千万不能出去。」「我们目前打不过人家,只能忍。」三浦军队没仗可打,干脆在城外收割起农作物。新九郎见状,依然冷静地告诫大家:「不要冲动,不要气愤。要打,就要打嬴仗。稻米可以重新播种,失去的性命无法挽回。」
六十四岁的新九郎,耐性强韧得令人几乎以为他知道自己的寿命。因为这一「忍」,足足忍了十五年。每年,每逢农作物收割时期,三浦必定会带着万马千军到小田原来收割稻米。其实,三浦的目的并非专程来收割稻米,他是想回收小田原领土。然而,每次来包围,每次都不见有人出来对打。这种仗,一点意思都没有,只好于回程时顺便收割敌方稻米,当作战功,聊以自慰。要说新九郎耐性坚韧,三浦也不落新九郎之后,竟然不厌其烦地每年定期来报到。结果,几年过去后,三浦军队一听说要攻打小田原,无一不雀跃万分,反正新九郎的军队绝对不会出城,他们的工作只是在城外骂街,游山玩水一番后,再收割稻米「凯旋」归国而已。
第十五年的一五一二年,三浦军队宛如来会见想抛弃又觉得弃之可惜的老情人般,浩浩荡荡来了。归途时,依照惯例在河川游泳、刷洗甲冑、让马匹休息喝水。冷不防,远方传来排山倒海的厮杀声。就在大家丈二金刚地愣在河中时,新九郎的军队已冲到眼前……
小田原军已忍了十五年,军容当然不比往昔,正是「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的典型例子。当三浦领悟「老情人」的厉害时,为时已晚,小田原军一路追杀到三浦的居城冈崎城(神奈川县伊势原市),不过半天时光,便将冈崎城据为己有。三浦只得落荒而逃,逃进三浦半岛的新井城。
如此,将近八十岁的新九郎,再度掌握了鎌仓以北及以西的大半国土。四年后,新井城也陷落了。
六十一岁攻打伊豆半岛以来,花了二十多年岁月,新九郎不但赤手空拳地成为二国之主,也在封建时代狠狠划下一刀,为日后的战国时代辟出一条路。当然,新九郎本身在当时完全没有自觉,「日本史上第一位战国大名」是后人封给他的称号。 五一八年,新九郎将户主地位让给三十二岁的长子氏纲,退位隐居。
八十六岁才退位,无论在当时或现代,说好听点,是「老当益壮」,说难听点,是「恋栈权位」。然而,以一位身为人父的观点来看,老蚌生珠,年过半百才得到第一个儿子,老爹怎能说走就走?拚了老命,也要给儿子留下一点东西吧。六十岁掌握伊豆半岛时,或许新九郎也认为自己来日不多,后半生就当成是老天爷赏赐的,走一步算一步。没想到老天爷对新九郎情有独钟,让他活到八十七岁。
退位后第二年,新九郎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人世。
虽说战国时代的社会原理是「下克上」,而后人也封北条早云为史上第一位战国大名,但严格说来,新九郎始终没有真正「克上」过。新九郎的「上」,是兴国寺城以西的今川氏亲,也就是当年的外甥龙王丸。新九郎直至晚年,除了专心经营自己的国土,还充当外甥的军师兼战友,每逢外甥派人来求援,他都有求必应。因而,与其说新九郎是第一位战国大名,毋宁说他是第一位体现实力主义的人物。
有一段小插曲非常有趣。话说,某一年,韭山城行政官在审讯一个盗马贼时,新九郎躲在邻房听审。盗马贼大概自知无法抵赖,干脆豁出去地说:
「大人,您说俺是盗马贼,不过,真要比的话,早云老爷才是大盗。俺只不过偷了一匹马,老爷却偷了整个小田原。俺这种小角色,算得了啥?」
行政官气得怒发冲冠,新九郎却噗嗤一声笑出来。盗贼说得也有三分理,便命行政官放了盗贼,但不准他再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