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135 湘乡行之四 <边城>凤凰
个人日记
当晚凤凰沱江夜景
喜欢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所以凤凰一定得来。 到了凤凰城安顿好,已经是夜里十二点钟,可我还是坚持沿沱江走一走,实在想寻找一下"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的情景,可是陪我的只有的微风,还有略带潮湿的江边空气,坡地上草丛中,真的偶尔有断续的虫鸣,这让我很欣喜。沱江安澜,风平浪静,对岸茶楼上的灯笼一动也不动,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想必是喧嚣了一天,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安静与休整。
沱江泛舟
"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边城>里翠翠在渡口说的那句话,如今已变成凤凰城的旅游宣言:“为了你,我已等候千年。”,呵呵!不管是谁在等谁,能在凤凰城相逢,也算是圆了"千年等一回"的美梦!"慢慢吃,慢慢喝,
月白风清好过河。
醉时携手同归去,
我当为你再唱歌!"
笫二天一大早,便去沱江泛舟,我无暇顾及沱江两岸的吊脚楼,和深藏在吊脚楼里的<半醉人间>、<遇见美丽>、<绝代佳人>,努力寻找着:"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的这户人家,沈老笔下的<边城>,就是从这户家人开始的,可是我怎么也寻找不到;船近白塔,只见一弯小舟泊在老树下,一窈窕女子手作喇叭状,对着远方深情的喊唱着如上的话,这是翠翠吗?她是在等那个令她脸红心跳的乡郎吗?如果是?终身陪伴她身边的爷爷呢?还有那条黄狗呢?
美丽的遇见
原来如此
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就在小巷深处,门楼不大临街,小院古香古色,堂屋正中有先生塑像一尊,周围屋里摆满了先生的年号生平,古什家具,文房四宝,所著书籍;虽然游人如织,却很平静有序,一如它的主人那耐得了寂寞、平静平和、朴实得无以复加的人生和文字。人说沈先生不朽的文字,是从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只乌篷船,每一处流水上长出来的,平民生活就是文字源泉,不修用饰就贴切自然,所以耐读耐品,令人喜欢。远观虹桥风雨楼
我也喜欢,尤其先生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生长、生活在如此优美的四季里,怎不令人神往倾心?令人神往的,还有国画大师黄永玉的故居----夺翠楼,可惜还不对外开放,只能远观,不能近前。具说"夺翠楼"不但选址霸气,建筑也豪气,大气别致得让山无色,水无语。坐在夺翠楼的的任何一个房间,都能将凤凰美景一揽无余。
有限的时间,又被导游阿哥忽悠得购物老半天,仓促间,凤凰城好多地方没得细看,我多想坐在沿江吊脚楼的咖啡屋里,品一口清香,看凫凫轻烟,遇绝代佳人,享半醉人间......
远观夺翠楼
文章评论
合时梦
人间美景,作者审美和遐想将读者带入仙境。
顺其自然
又去玩了?我哪里也没去成、家里事太多了[em]e118[/em][em]e118[/em][em]e118[/em]
霞袂飘飏
古香古色,美文美景,又让我们享受了一回。
云淡风轻
老师是现代版的徐霞客[em]e176[/em][em]e176[/em][em]e176[/em][em]e121008[/em][em]e121008[/em][em]e121008[/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木子
美丽的风景,美丽的文章,
夏日清风
美文如歌,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