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是如何成为省辖市的

个人日记

97年焦作地区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济源被分割了出去,听说此前国家在济源和孟津的交界处修了一个小浪底,洛阳借此机会想从河南脱离出去搞直辖(当时重庆还没有直辖),当时国家想建第四个直辖市,洛阳当时的呼声很高,超过了重庆,河南当然不想让洛阳出去,于是想制约一下洛阳的发展,不能让洛阳发展过猛。当时山西还一直想要济源,并说只要济源并入山西,山西将重点扶持将济源迅速建成小太原,于是济源在山西的鼓动下也想脱离河南。河南省委于是就想到了扶持洛阳旁边的济源,让济源也全面介入小浪底建设,以此限制洛阳借助小浪底的东风搞直辖,并以此支持济源建设使济源也不在想脱离河南并入山西。据说时任济源市委书记的高文焕与当时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私交很好,于是就让当时在河南县级市中很一般,远不如巩义,偃师,永城等县级市的济源从焦作独立了出去。后来在中共15大中李长春被升任广东任省委书记,济源市委书记高文焕也跟随李去了广东。
济源就这样在政策的照顾下成了省直管市,后来省里也对济源重点支持,近几年在济源的投入资金远远比驻马店,信阳,商丘,周口,等比济源大许多的地方多的多,济源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市区面积迅速膨胀,以远远超过了直辖前。今年人均GDP还名列全省第一!
今天想来不能不佩服当时河南省委的高瞻眼瞩的眼光,就这样成功避免了济源和洛阳从河南分裂出去,李今天能入住中南海,进入政治局常委,不能不说其还是有相当大的本领.


河之南,济水之源

济源概况

济源市情
济源是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之一,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元月1日起,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济源市实行直管体制。
济源,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是河南省西北部的一颗明珠。正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新时期的愚公精神,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得以迅速扩张,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创造出惊人的业绩。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济源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中原地区的前列。特别是近几年来,济源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限额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一直居于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的第一位。
济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称之为中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中原投资的新热点。

区位情况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在区位上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
在济源境内,焦枝铁路和侯月铁路在境内交汇,形成“丁”字型的铁路枢纽。207国道由北向南穿境而过,省道温邵线横贯东西,向西直通山西省侯马市,郭木线向北直达山西阳城,向南直通洛阳。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济源至三门峡开航运输。目前,济源至洛阳、济源至焦作、济源至晋城高速公路已经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济源至运城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做前期工作。便利的交通条件,明显的区位优势,使济源成为晋东南、豫西北的主要商品集散地。

资源状况
山岭平川兼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和生存。全市动植物资源3200余种,动物中的猕猴、金钱豹、大鲵,植物中的红豆衫、连香树、银杏等均为国家或省级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较多,主要有:煤、铁、铜、铝钒土、石英石、白云石等,目前已查明各种金属、非金属、能源、水气等矿藏41种,探明储量有19种,已开发利用的16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黄帝祭天、黄帝战蚩尤等众多传说就发生在这里。王屋山为古代九大名山之首,五龙口景区活泼可爱的猕猴达3000余只,小浪底水库呈现北方千岛湖景观。

文化渊源
济源因系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夏二世曾在此建都,史称“原”。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境内文物保护单位达260余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4处,文物总数量列全省各直辖市第二。济源又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千百年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一直是激励济源人民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5个试点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济水之源
济水在古代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远古时期济水的源头在王屋山,据《尚书·禹贡》载:“导沇水,东流为济。” 沇水即王屋山上太乙池之水。那么谁导沇水呢?宋徽宗在封济渎诏书中说:“朕惟百川,莫大四渎。禹导沇水,是为济源。”也就是说,是治理黄河的大禹将王屋山的沇水疏导成为济水的源头。随着山川河流的变化,太乙池之水穴地潜流到济源市内的龙潭寺、济渎庙内北海池复涌为泉。王屋山则是我们中华民族创世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和我们民族精神象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发源地。
  “济源”便因此而得名。
城市名片
愚公故乡
● 济水之源
全国八大篮球城市之一
● 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
● 中原城市群之一
●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
●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女娲神话之乡
★ 国家卫生城市
★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 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 全国文化模范市
★ 全国体育先进市
★ 全国篮球城市
★ 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
★ 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
★ 省级文明城市
★ 河南省园林城市
★ 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市
★ 河南省人居环境奖


  
济源篮球城




世纪广场



济源夜景



小浪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