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旅行12——旧金山金门大桥(原)
游山玩水(原)
我最熟悉的美国建筑物,除了白宫,就应该是金门大桥了。我熟悉不是因为我去过,而是照片看得多了。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说,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是旧金山的地标性建筑,也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金门大桥全长2737.4米,宽27.5米,高227.4米,跨越连接了旧金山湾和太平洋的金门海峡,是连接旧金山和北边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大桥历时4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桥梁工程师约瑟夫•施特劳斯(Joseph .Struss, 1870—1938年)设计。大桥是1937年开通的,全长2公里,有6个车道,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吊桥之一,被认为是旧金山的象征。在淘金热的时候,这座桥如同是通往金矿的一扇大门,因此被命名为“金门大桥”。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以前一直感觉金门大桥是建在美国东北部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对美国地理二无所知(比一无所知好点)。其实,金门大桥是位于美国西北部的旧金山的西北部的海湾上的一座钢铁大桥。
对金门大桥的了解,主要的来自于各式各样的照片。我看过的印象最深的金门大桥的照片,是“雾锁金门”:红色的金门大桥向远方伸入雾中,前方一片未知的世界。我希望我也有机会能拍到这样的照片,但显然我的运气没有别人好。
虽然上午下着雨,但到下午的时候已经是阳光灿烂了,算是一个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导航仪真是个好东西,顺利把我们带到了金门大桥下的停车场。人虽然不多,但停车场很小,要停车还是有点困难的。美国的各个停车场,收费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门。我们在唐人街是先停车、后到停车场出口旁边的收费处,采用的是人工收费的方式。在渔人码头,采用的是机器打印进场的卡片、然后在出口机器读取卡片、用信用卡付费的方式。而金门大桥则又是一种收费方式。我在金门大桥的停车场并没有发现收费的人,也没有发现收费的机器,一开始还以为是免费的停车场。在停车场里转了两圈,趁有人开车离开,便象在中国一样把车停了进去。结果来了一位开车离开的美国人,咕噜了一串美国话,谁也没听清。他给了我们一张纸条,纸条上标明了价格、车位、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我们看了半天没明白这家伙是什么意思。后来结合考察周边其他美国人的行为,终于明白,这里是定时固定收费,要先去路边一个无人值守的机器边上排队,投进2个美元,打印出一张纸条来,然后把车停到纸条上规定的车位上,到规定的时间必须离开。唉,要弄清楚这些规定,还真是要花不少的功夫。
金门大桥是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因为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悬拉索大桥。对于多次开过江阴大桥、苏通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等等等等许许多多中国新建大桥的我来说,金门大桥只是一座小桥了。苏通大桥可是具有4个世界第一的记录的。
桥头有一个模型,展示的是不同的桥塔高度对于拉索的受力的影响:桥塔越高,拉索的受力越小,拉索就可以做得细一些。金门大桥的拉索直径大约有70多厘米,个子小一点的人站在边上,差不多有半人高了。这些拉索是由几百根直径约4、5毫米的细钢丝绕在一起组成的。桥头还有一座雕像,这应该是这座桥梁的设计大师吧。现在做悬拉索大桥的设计师们,从道理上讲可能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片,是讲上海卢浦大桥的设计与建造的,里面也曾经举过金门大桥作为一个例子——造桥的不举金门大桥作为典型案例,可能也说不过去。这样的大桥,怕的不是在桥上通过多么重的车辆,最怕的竟然是大风。大风把大桥吹得晃来晃去的时候,会造成大桥的桥面翻身。只要有一块桥面板掉下,那整个桥面可就象多米诺骨牌一样,瞬间全部垮塌。所以,造桥尤其是沿海造桥,最需要关注的是台风——这是我这个外行看了那个电视片后得出的结论。我们在桥面上步行的时候,巨大的海风吹得我们站立不稳,我不得不把相机的快门速度调得比较高以免拍摄时因抖动而模糊。不知道我们这里沿海的大桥上也有这么大的风?
大桥的设计师施特劳斯:
这张照片是拍的展览照片——当年造桥时的景象:
从桥头眺望恶魔岛:
从桥头眺望旧金山市区——数得清的几幢高楼大厦:
上桥了:
桥头的观景台,前面的几张照片都是在观景台上拍的:
相当于限速72公里每小时:
这几位在美国不算胖子:
旧金山湾:
俯瞰桥下的海浪——有没有看到浪头上有个人在玩冲浪:
在桥上眺望旧金山市区:
文章评论
mole
天气太好,看不到雾。等两天就好了。
银鱼
俞总文采出众
涅槃
俞总当作家吧![em]e120[/em]
楚歌
大叔,你厉害
疾风劲草
现在看看不过如此,当年可算是一大壮举了。
清风
现在我们中国桥梁建设突飞猛进,宏伟的大桥比比皆是,看了照片真心没感觉这座桥有什么特别,但放到80-90年前,真的是一座很了不起的大桥了!
享受平庸
现在拉索大桥已经不足为奇了,倒是那个恶魔岛有点神秘,美国大片里用它作题材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