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那些空军大院里长大的伙伴们 ---- 纪念空军成立60周年-----有感于八航院牵址四十年聚会

个人日记

 图片
 国家领导人接见空军部分干部

 

图片
纤10战机现在起飞跑道只要280米
图片
中国枭龙FC1战机编队

图片
中国FC-1

图片

空警200 中型预警飞机

 

           为中国空军建军六十周年庆贺(1949年11月11日)!为空军的壮大而自豪!

       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军担负防空作战任务的部队只有1个飞行中队和8个野战高射炮团。1949年3月,为统一领导全国的航空工作,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军委航空局,隶属于军委作战部。1949年7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正式决定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7月6日,中央军委决定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10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肖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秉璋为空军参谋长。11月11日,中央军委致电各军区、各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现已宣布成立,原军委航空局着即取消。以后把11月11日定为人民空军成立日。 

         不过当年何选择这个日子(11月11日“光棍节”)作为空军建军日实在不好。本身作为空军的主要参战人员---飞行员,其风险就比较大,记得一个同学她父亲所在的飞行团,就有不少的寡妇......


              写给我那些空军大院里长大的伙伴们

                -------- 有感于八航院牵址四十年聚会

 

 一九六九年三月发生的中苏“珍宝岛事件”,让本来已经很紧张的两国关系更加紧张,中央军委决定将东北大部分军事院校迁往关内,年底我父亲所在的沈阳空军八航院就南迁了。今年正好是牵址四十周年。

 

 由老军人出面组织,部分家属和孩子参加的老八校牵址四十年聚会于2009年8月22日在沈阳如期举行。那些已经离退休的老军人与当年战友的妻子、孩子们相见分外亲切,大家忘记时间、忘记年龄地欢聚一堂。尽管昔日的旧校舍大都早已被许多高楼所取代,但是故地重游,老人重逢,还是让大家感慨万千,因为沈阳不仅是大家父母亲战斗过的地方,也是大家成长的故乡,大院就好像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大家庭。

 

 建国后国内一些大城市里,建了很多军队大院,很多布局干脆直接用苏联“陆军总部”的图纸。这些大院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城市,有自己的办公区、家属宿舍区、食堂、大礼堂、俱乐部、游泳池、幼儿园,有的还办了小学,甚至中学、军人服务社、军人卫生所、疗养院、车队、锅炉房(供暖)。。。。。。这里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精英,他们把各地文化带进了大院,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院语言和文化;一种新型的现代的源于社会又浓于社会的大观园。

 

“大院的清晨”-------每天六点嘹亮的“起床”军号声响起,一夜的宁静被打破,加上很快军人的“一、二、三、四”阵阵出操声、口令声,响彻云霄,穿透了孩子们枕头紧捂的双耳,非把你从睡梦中惊醒不可。所以我小时候好像就没睡过什么懒觉,也不知道睡懒觉的滋味到底有多美。倒是培养出我们这些孩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与做事情雷厉风行习惯

 

“大院的生活”--------其实大院的孩子都特单纯、清高、执着,按现在社会上的人说法就是:缺心眼儿,缺少社会经验;轴!优越感强。我想这些天生的优越感来自父辈从战争中走过来,国家赋予的荣誉,子女便以父辈的荣耀为荣;再者83年工资改革前,大院里家庭收入一般是普通市民职工的二、三倍以上。另外,部队自己大都有个农场之类的后勤单位,会按季节供应家属一些内部食物;同时孩子一出生就住比地方大很多的房子,家长可以有中华或者前门等牌子的香烟吸吸,孩子们可以看到内部参考等报纸;那些战备罐头和压缩饼干是外面市场根本买不到的;大礼堂或者广场露天电影院每周放映一两场电影,后来还看过很多的内参片,五十年代很多孩子就在外训队里看到电视(为我们大院里培养越南、柬埔寨、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的飞行员安排的电视)。大姐说1962年冬,国家仍处在困难时期,大姐和哥哥在育鹏小学(沈空子弟学校)上学,每个周六中午依然和以往一样会餐,有肉罐头,水果罐头,只在吃饭前新增加了宣誓活动: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当时孩子们知道是一种教育,但是不知道全国人此刻都在挨饿,下午大客车接各个院校的孩子回家。后来沈空指示:困难时期孩子别搞特殊化,大姐和哥哥他们这些孩子就从育鹏小学都就近转到地方学校读书了。大姐进地方学校后,看到很多同学铅笔用到拿不住了,本子正反面的写字,就从爸爸兜里偷拿了十元钱,为班里所有的学生每人买了一支铅笔和一个本子,是老师突然发现好多人都换新作业本了,才知道这件事情。有人说军队大院长大的孩子有种不同的气质:热情、直爽、团结、顾面子、不服输。这种所谓的与众不同,正是缘于父辈们的战争经历和优良品格。因为他们是军人的后代,身体里流淌的是军人的血液,骨子里有几分军人的傲气吧。

 

“大院的活动”--------长大后才听爸爸说那时的空军大院是各兵种中待遇最高,条件最好的,有空军内的特殊供应证,定期可以领取大米,白面等。我后来还发现空军的军人较其它兵种的军人更加英俊,当初选拔时特招的缘故吧。空军的教育、娱乐、住房、伙食等设施配置一流。大操场上有不少军事训练场地,那些单双杠、云梯等不少练习飞行员平衡和攀高的器械颇受孩子们的喜爱。篮球、足球场更是男孩子们常去的地方。每年数九时,孩子们会积极地找来水管将那些篮球场灌上水,第二天早上厚厚的冰就结好了,男女老少都跑到上面溜冰,庄建伟、于俊杰等男孩子主动每天活动完用刮板清理冰面,为的是可以第二天白穿滑冰鞋。电影院每周两次放映电影,尤其是夏天,常会在露天广场或者大操场放电影,孩子们有的跟随家长、但大都呼唤同学伙伴,人手一小马扎,三五成群地边吃小零食、边海阔天空地神聊等待着电影的跑片儿,大部分可以准时放映;在候片时,声音最大的是各学员队之间的拉歌,昂扬而又带点大舌头般的军人歌声将场地充得满满的。每年八一也是大院最热闹的时候,白天放假的孩子们与军人一起参加各项体育比赛:田径、游泳、篮球、足球(男孩子们最喜好的);夜晚开军民联欢晚会,最后放电影,记得我们到中学后,暑假一开始我就会和几个同学一起组织文艺积极分子参与排练节目。所以这也是大院孩子普遍文体活动能力很强的缘故之一吧。不过,现在大院里的独生子女们应该没有这种乐趣了。

 

“孩子的顽皮”--------在我幼小的印象中,哥哥就好像长在外面,只是吃饭的时候能看到浑身是土与汗的他狼吞虎咽般吃过又一溜烟地跑了,身体弱小的我,偶尔出去就常看到他们那帮孩子在我们大院后边一个大坑附近玩打仗,用柳树枝盘成伪装帽戴在头上,大部分是木头自制的小手枪,用竹竿或者墩布把拆绑成红缨枪,石子当子弹,泥块当手榴弹,不断有人中弹后英勇“牺牲”倒下,然后乘人不注意,又悄悄爬起来投入战斗,战斗中,永远都指责对方“赖皮”,弄不好了就打群架,有一次看到几个人的头被打破,满脸流血的孩子我吓得哭了。就记得当时办公大楼(大黄楼)前有个小木牌,领导孩子惹事后家长的检讨书就写在上面,哥哥经常让爸爸出差前脚进家,后面就有人跟进来告状。记得文革期间,哥哥和于俊杰为用有机玻璃做毛主席像章便拿大铜线圈砸一个有点裂缝的飞机玻璃,第一次得手,两人“分赃”,别在裤腰中,再次去砸的时候,被发现了,哥哥的赃物从裤腰中掉在衬裤里,没有被发现,于俊杰的赃物被找到,还挨了个大嘴巴子,事后又将他们的“罪行”用大字报形式贴在大门口明示。庄卫国等一帮男孩子将学员队宿舍中的铜窗钩给偷个遍,为的是铜可以卖高价钱。。。。。。哥哥他们这帮男孩子的臭事真的是“罄竹难书”。看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和“血色浪漫”就感到在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女孩子要文明得多,丢手绢、抓嘎拉哈、跳房子、课间很多跳皮筋的,我们大都能跳到“大举”(就是两个孩子用手把皮筋高高举过头顶,我们飞腿将它从空中勾下)可能我们这些身短腿长都与每天勾皮筋有关吧。

 

“孩子的成长”---------玩耍之间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开始军事院校没受什么波及,记得当时我家对门的庄家,两个大点儿子各一派,父母为一派,下班号一响,他们家就开始大辩论,真的让我感到纳闷与奇怪。直到6610月军委、总政下达“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大革命的紧急指示”(主要内容:有些部队领导过分强调了军队院校的特殊性,至今还有压制民主现象,必须和地方院校一样,完全按照十六字方针: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文件下达后,全军100多所院校,向打开闸门的洪水,涌向社会,以至很多机关不断遭到冲击,一些军队的领导干部被揪斗。记得那天保姆拉着我去对面院的卫生所打针,看到又一拨游行的,我便再次好奇地靠近想看看像画书中看过的那种斗地主的场面,哪知映入眼帘的是带着高帽的齐昆校长,张廷贵政委,张占丰。。。。及我的父亲,我顿时大喊:我的爸爸不是地主!保姆捂住我的嘴拉着我就跑。那天晚上我听到父母一次很严肃的谈话(我太小听不明白,但是当天晚上做了一个至今还记得的非常恐怖的梦)。不久父亲等人被叫到沈空(事后知道是军队干部被陈锡联司令集中保护起来了)。很快就开始停课闹革命,我与两个姐姐和保姆躲到妈妈同事的家中,哥哥等一帮半大小子,不知道是大院领导怕他们在家无事生非,还是他们一帮孩子无事可做,就到254部队农场干活,哥哥的腿还从麦垛掉下时摔断了。妈妈一人独自守家,白天在单位被批斗,晚上回来还与父亲单位的人周旋(他们找不到父亲)妈妈曾经被他们这些人打得住了几天院,后来哥哥和庄亚新兄弟俩,裤腰别着武装带半夜去接被斗的妈妈。我的印象中,这帮疯跑的孩子们就从那时起,长大了,懂事了。69年底院校牵址的时候,大姐、哥哥与好多他们同龄的孩子像父辈一样穿上了军装,也结束了他们疯跑的时光。空军与其它兵种不同,因为林彪事件,经历了“两次文革”,部队领导也频繁更换,孩子们也跟随父辈的升迁与升降而动。总之军队大院里长大的孩子,从小接触较多的政治、军事知识,受到父辈身教的影响,其普遍而又典型的特征是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看问题和分析问题,思维独特、综合素质比较好,为其今后走向社会做了蛮好的铺垫。

 

“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上的优越与文体活动的频繁和较丰富的阅历,增添大院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孩子们爱好较广,喜欢读书(尤其是那些军事教员的孩子更受到父辈的影响)科普、军事、历史、地理能触及到的知识都让他们兴趣无比。记得上学的时候班里的学习委员、班干部大都是我们大院里的,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学习委员、班长、组织委员、宣传队长、校团委书记等都做过。父亲说曾说过:咱们家谁不挣钱谁最忙(哥哥和大姐已当兵,二姐下乡)。那时我们上学都挎着军用书包,男孩子将书包吊挂在脖子上,兜子朝前放,再穿着一身当时时兴的军装--够份儿!要不招人嫉妒呢不抢你的帽子,抢谁的?不过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你说那顶绿帽子有啥好抢的? 后来恢复高考,大院里孩子们开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很多人甚至放弃了去看当时老电影回放的机会。夏天每周都演几部老片,很诱人的。我同班的张圆,父亲陪着她将当时的十三本数理化丛书里的题都做遍了,高考成绩也不错,可惜体检回来出了车祸,躺在了车轮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后来大院领导吩咐派专车护送那些进入分数线去体检的学生。孩子们也真争气,因为每次高考,大院孩子的上分数线率几乎是我们所在学校的一半多。高考前文体活动我们走在前面,高考后升学率我们这帮孩子又走在同龄人的前面。

 

 进入大学,我暂时离开大院;毕业后父亲离休回到了故乡河北,我也真正离开曾经生活的空军大院。我在梦中经常会回到那里,许多关于童年的梦都是以大院为背景。我时常找机会叫同学或自己回去看看。

 

 所有的曾经岁月,都是一种洗尽的铅华,这些空军大院里孩子的故事,就在昨天?就在我身边?几乎伸手即可触摸到,但是又那么地遥远,毕竟有了几十年的距离。

 

 我想这些有着同样生活经历的孩子,步入中年后,会开始留恋那个儿时生活、玩耍的地方,那里有他们学习生活的足迹,有成长的欢乐和童年的梦想,有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回去看看,就是为寻找过去的记忆,去圆一个梦,一个充满亲情、友情、同学情、空军情的梦!

 

 

 注:这次聚会,不同以往我过去召集自己同年级的孩子回去,这次参加的孩子最大的是1948年生,最小1964年生,聚会中我提议,在航院建院六十年的时候,我们来次这个大年龄组的孩子们聚会,当时很多人赞许,那就让我们再寄予2011年的聚会吧!

 

       天意20099月26日

 

图片

  建航院 齐坤接旗帜

图片

 空军的军人是威武英俊的

图片

图片
授奖个人与集体代表大黄楼前合影

图片

图片
  教学大楼

50年代被列为沈阳市十大建筑之一

图片

小时候经常看电影的大礼堂

图片

 

背景大黄楼(办公大楼)

图片
 这个当年张作霖的办公楼 后来一个日本军团的指挥楼 解放后成了父亲他们的办公楼 当时是上面照片的颜色 现在外表涂上浅绿色 已经成为幼儿园的所在地了

图片
图片
  过去的楼顶 (我们居住的时候是三个院,办公区,教学区和家属区,里面很多有特色的房子 现在都不复存在了)

图片

 文革期间 大黄楼到处是大字报

图片
图片

图片

窗户换成铝合金了 地板和家具还是老摸样 将老式木床更换了

 



 
 

文章评论

费礼超

[ft=,2,]祝福你们2011年再会 身体健康[/ft]

小小雨丝

[ft=,4,楷体_gb2312]一段美好回忆,幸福一生![/ft]

关中牛

[ft=,2,]童年是人一生最深刻的记忆,也是憧憬,也是美好。大作很有味道,喜欢!祝福你朋友![em]e179[/em][/ft]

大海无漄

[ft=,5,]童年也有酒,嘻笑堆里一样醉。醉里成长,醉里回味。可叹,童真醉里唤不回![/ft]

行云流水

[B][ft=#00ff00,5,黑体]人生经历是一种财富,谢谢姐姐把自己的“财富”与大家分享[/ft][/B]

世语新说

[ft=#ff0033,5,][B]我为空军有这样的后代而感到自豪![/B][/ft]

世语新说

[ft=#ff0066,5,][B]朋友文章感动人[/B][/ft] [ft=#ff0066,5,][B]兄弟姐妹一家亲[/B][/ft] [ft=#ff0066,5,][B]望友经常来故里[/B][/ft] [ft=#ff0066,5,][B]空军大院欢迎您[/B][/ft]

阳春白雪

[ft=,2,]听故事话感言回忆从前[/ft] [ft=,2,]以少年倍留恋似在眼前[/ft]

舞行天下

[ft=,4,][ft=#003300,,] [url=http://b26.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028b97cfe1a8b74be564f44c1c4c5d95a0d6575bd317de9da02b6314da004179f4751b9cc43dd42749459c84925edc15d00bc738ed2cb2bf8c801892c7013a49a564dc0a9179534ec4d360550aa4dd12d5efbf3][img]http://b26.photo.store.qq.com/psu?/6eb83420-e9a8-49f3-8aff-5ed0dcb62156/gJeThShHvFeN6smvZTg.q.goQIYPyHgDywQqan3W3xY!/b/YRWgkQ99RwAAYl5ziA9cRwAA&ek=1&kp=1&pt=0&su=144434227&sce=0-12-12&rf=2-9[/img][/url][/ft][/ft] [ft=,4,][ft=#003300,,][/ft][/ft] [ft=,4,][ft=#003300,,] 我1968年当航空兵,原本应去航校学习一年,可遇上军队改革,由各大空军军区改办[B]教导团[/B]学习训练,就这样在[B]南京空军军区蚌埠教导团[/B]学习了一年航空理论知识,分到[B]南京空军军区南京大校场[/B]空军基地当了个[B]空八师机务大队[/B]特设员,听我们的首长、老兵说:他们都是在[B]沈阳空军航空学校[/B]培养出来的!我可失去了一个机运![/ft][/ft]

太阳雨

[B][ft=,4,]分享你的美好童年,好像又回到孩提时代,童真、童趣就在眼前。[/ft][/B]

燕津

[B][ft=#000066,5,]不熟悉部队大院的生活,看罢有所了解。回忆的文章带着真实的情感,很不错,拜读。[/ft][/B]

天高云淡

[ft=,2,]作者的文章把我也带回了那个年代,记的前一段时间看电视剧《血色浪漫》中也有这样的情景,当时我是边看边流泪的,那个难忘的年代,没有这样经历的同龄人是无法体会的,今天又看到了你的文章,有把我带回了那遥远的年代,是我们想到了前辈的光荣和激情的岁月,再次谢谢[/ft]

阿华

[ft=,5,]读着你的故事,感受着你的特殊的童年!问安![/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