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诸法无行经顿超义直讲》连载三十六

佛教

 

《诸法无行经顿超义直讲》连载三十六

2014-04-07 陈世忠教授 六祖禅法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惟愿世尊。当说陀罗尼。以是陀罗尼故。令诸菩萨得无碍辩才。于诸音声无所怖畏。能令诸法皆作佛法。信解诸法皆是一相。佛告文殊师利。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不动种性法门。诸菩萨得入是法门者。能以智慧光明照一切法。疾得无生法忍。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不动处种性法门。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其心皆一。是名种性。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无有心。缘性不可得故。是名种性。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同一量。是名种性。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佛言。一切众生皆如虚空量终归无障碍。是名种子。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是一众生。是名种子。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是一相。毕竟不生离诸名字。一异不可得故。是名种性。

文殊师利。贪欲是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佛言文殊师利。贪欲是不动相。安住法性中以不住故。是贪欲不可得性常离故。是名不动相。文殊师利。嗔恚是金刚。世尊。云何是事名为金刚。文殊师利。嗔恚不可断不可坏。亦如金刚。不可断不可坏。一切法亦如是不可断不可坏。诸法本不决定故。是名如金刚。文殊师利。愚痴是智慧性。世尊。云何是事名智慧性。文殊师利。一切法离智慧亦离愚痴。譬如虚空无有智慧亦无愚痴。一切法亦如是。无有智慧亦无愚痴。智慧愚痴智可知法。从本已来俱寂灭故。是名智慧处。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法王子”是从世尊正法,所生绍继佛身不断绝,故称为“法王子”。对佛说:惟愿世尊,当说陀罗尼,“陀罗尼”是总持、总纲。持者,能持、能遮。能持者,持善法不失散;能遮者,遮止恶法令不使起之力用。“陀罗尼”就有如是力用也,分有四种: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之不忘。二.义陀罗尼义,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罗尼,于咒总持而不失也。四.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闻义咒忍之四者为所持之法也。因为靠了这个“陀罗尼故,令诸菩萨得无碍辩才当你对宇宙人生真相大彻大悟了,大智慧自然会到来的,得“辩才无碍”,能应对无尽。于诸音声无所怖畏,什么叫诸音声?就是听到声闻、缘觉、权教菩萨,羊鹿牛三乘方便法,你都会用一相平等法对照它;你听到天魔外道的法,用真实法来破除它,犹如狮子王,没有什么声音能使“狮子王怖畏的”,所以说“无所怖畏”。你悟了以后还有什么畏怖的?过去我们老实念一句佛号,听到念到功夫成片就以为不得了,但对魔道还是害怕,因为没有智慧,没有“须臾闻是(般若空)法”。今天有大福德因缘到这里“须臾闻”佛开演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完全两样了。你看!我们这里有缘的佛弟子,听了几课佛说“诸法无行”了义法,心量就打开了,不像过去那样,只看表相。明白了什么才是佛法?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令诸法皆作佛法。《金刚经》里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与“诸法皆作佛法”,明示一切法都是佛法。为什么?没有一法不是缘生无自性的,都是空假幻的,都是平等的。这个叫真理,这个叫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有情无情,男女老少,乃至动植物,乃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像电影中千差万别相,那你就得平等法了,千差万别的宇宙相“皆是一相”了。所以能令诸法皆作佛法,信解诸法皆是一相,真的有“”个实在的“”吗?不是的。这个“一相”就是无相、无不相,虽然常差别,但又是常平等的,又如万花筒所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假相,所以是“一相”的。       

佛告文殊师利,汝(好好)谛听”,我“当为汝说不动种性法门”。接下来佛常用种性二个字。种性怎么解?用现代语言就是总持真理的根性。你能够像须弥山一样不动摇了,称“不动种性”,这个法门就是“以无门为法门”,不要门的,你要有门就错,“佛法是不二法门”。当下认识自心是佛,无不具足,佛即众生,众生即佛。“若诸菩萨得入(这个无门为)法门者能以智慧光明照一切法,疾得无生法忍。一刹那间得无生法忍,太妙了。“无生法忍”,我们修净土的佛弟子很熟悉的极乐世界,跟耶稣教、其它宗教的天堂是不同的,到西方去有个最重要的目是“花开见佛悟无生”,就是悟无生法忍,且要不厌生死苦,再“回入娑婆,广度有缘众生”。这个是基督教及其他宗教所没有的,所有的宗教到天堂后永远享受极乐。也是这部经佛说的“疾得无生法忍”,完全一样的。现在这部《诸法无行经》使有善根的人,“能以智慧光明照一切法”,使有缘人也当下悟无生,发纯利他的大菩提心,用不着到西方去了,差别就在这里。文殊师利又请示佛说,“世尊啊!(怎么叫)不动处种性法门?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其心皆一,是名种性。古人说:“人心不同,如其面。”众生心就像面孔一样,各不相同,千千万万个众生,有千千万万个心。这里说一切众生,其心皆一,怎么是“”?佛(又)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无有心。佛把这个“”点清楚了,刚才说,人家搞不清楚众生心这么多,怎么“其心皆一”呢?佛在菩提树下悟到真理,用真理法,就能使不同形相的众生的心变成“”,这个“一”是一个相,什么相?此相即无相,每个众生的心,都是竖穷横遍的十方虚空相,故所以说“皆无有心”。是名般若空相,那才“是名种性”。所以经论又云:“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平等无异。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把“”释为“真心”本体,“识”解释为“生灭妄心”,此以《起信论》“一心开二门”说,不知经论建立“真心”本体、“如来藏”说,是佛不得已的方便权巧,如《楞伽经》记佛说第一原因:“为断愚夫畏无我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故佛说本体“真心”、“如来藏。”另一个原因:“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藏。”佛至此和盘托出……同修呀!祈勿再执本体“如来藏”、“妙明真心”,以方便当究竟,善思惟佛慈悲度化众生,以黄叶止儿啼,方便欲钩牵的苦心,此义拙稿《无说文说文集》中有详述。《金刚经》对心作了明确的分析,过去、现在、未来,三心是不可得的,“不可得”就是没有心,为什么“不可得”?佛说原由:缘性不可得故什么叫“缘性?”因为“一切众生”的心都是因“”所生的,没有自“”的,所以是“不可得”的,这才“是名种性”。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同一量,众生虽是无量的,但还是“同一量”的。以量来说是同一量;从相来说是同一相,通达无量众生皆是缘生无性,如虚空量,那么如《华严经》中善财入弥勒楼阁,一善财入无量楼阁,无量楼阁即一善财所现,一即多,多即一的华严境界,即通达佛说诸法“同一量,是名种性”。世尊啊,怎么说这件事叫种性?佛说:一切众生皆如虚空量,终归无障碍。为什么说众生都是“虚空量”?“虚空量”是竖穷横遍,是无量义也,即零态量也。那么众生怎么会是无量的?何故“终归无障碍”?一切众生因缘生,没有自性的,没有我的,我已跟宇宙融为一体的,犹如虚空无量的。虚空什么东西也没有的,还“障碍什么?故“终归无障碍”。所说的无量法是毕竟空的,如是毕竟空中见一切法,“是(则)名(为)种性”也。还用得着把烦恼当障碍,去修去断、去了生死吗?要是这样不就落在时空量里?《大涅槃经》记佛说:“以无量因然后乃得,是名大涅槃。”佛又说:“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是一众生,是名种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是全体众生,全体众生就是我。我与整个宇宙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你说还能分你,分我,分他,分万物?《金刚经》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彻底无我了。我相一破,那么宇宙万物为一体,平等不二,哪还有我与彼?所以“一切众生皆是一众生”。当我们当下体悟时,就会领会《华严经》所喻的因陀罗网,互融互摄,相即相入,这就是入弥勒楼阁时的善财境界。“世尊!云何是事是为种性?”佛说:“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是一相。毕竟不生,离诸名字。”“毕竟不生,既是缘生毕竟空,当然毕竟不生。离诸名字,用不着你加上去什么名字。一异不可得。“本来无一物”,有什么同“”与“异”可说、可得!通达了这些道理,才可说“是名种性”。“文殊师利!贪欲是不动相。你看!这里佛就直接点出来了。我们过去受的方便渐修法门开示,佛弟子第一要破除的就是“贪欲”,要行善修道,认为修到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首先要把“贪欲”去掉,怎么去掉?像神秀这样通过“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渐修途径,只能“免堕恶趣”。但五祖评神秀偈,这是“不见性,在门外”,还在生死里流浪。现在佛告诉我们与次第渐修法门,完全不同的顿超不二法门,直截了当地要我们用般若智慧透悟这个“贪欲”相,本身是“不动相”。“贪欲”相“是不动相”,这对长期传统修行人来说,确实是个大难关,是权教跟实教、了义跟不了义的一个分水岭,这部经告诉我们“贪欲”相本身是真理,用得着去断贪欲吗?“贪欲”是什么?“贪欲”不是我们心念所起的心理活动吗?达摩对二祖说,你心不安,把心拿出来,我给你安!二祖当下悟“觅心了不可得”。现在亦可以同样问你,你也把这个贪心拿出来给我看看!假使你象神光一样悟性好的话,你会不会悟这个贪心也是“觅贪心了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佛在菩提树下所悟的,不管有相无相,色法心法,宇宙间的一切法皆是缘起不可得的。《金刚经》记佛说三心不可得。所以说这个“贪欲是不动相”。这句很重要。很多人执着对待法,净是净,秽是秽,不能突破。总觉得缘起性空的道理是对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空不了,我还有我,我“贪欲”照样炽燃,所以嘴上说空是没有用的,还要反问别人:你烦恼断了吗?你临终做得了主吗?中阴能把握吗?你能不吃不喝,上天入地吗?说空话是没有用的,还是要老实修行的,要实修实证,又滑到神秀理事两截的修行理路上去。现在佛明确开示“贪欲(本)是不动相(的真理)”,你要用不着害怕,想通过有为法去修去断是断不了的。为什么?贪欲是缘起法无自性的,无自性的缘起法是可断的吗?虚空是可断的吗?梦幻泡影是可断的吗?佛说“烦恼即菩提”,“贪欲是菩提”,你要把贪欲断掉,不是把菩提断掉了?贪欲、菩提只是安立假名,都是没有什么差别,平等平等的,还须“勤修戒定慧”吗?!所以佛说“贪欲是名不动相”。佛又接着说,一切法“安住(在)法性中,以不住故”。这个“法性”指什么?诸法因缘生,无自性,毕竟空,如虚空相一样,这就是诸法之性,法界之性,即“法性”。“贪欲”住在这虚空相中,又有什么住着?所以佛说:“是贪欲不可得性,常离故,是名不动相。”贪欲是空假幻,梦幻泡影,是“不可得性”,“常离故”,这就是真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