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韵诗歌

图片
我曾经幻想
你就在苦海的那边
年少时执意
将你去寻觅
我走过万水千山
翻过崇山峻岭
踩着荆棘
遍体鳞伤
才晓得爱情
不是儿戏
你离我越近
越让我视线
模糊不清
迷茫中我迷失了自我
辩不清你在的方向


图片 

文章评论

大浪淘沙

年少时在寻,现在在寻,人生总是在不断地找寻!

云笛过儿

爱情真的不同寻常,要鼓足勇气,拥抱自己的阳光,不要再让它受伤!

爱情真的好苦,痴情人却还是为了它奋不顾身

阳光很好风也好,晚槐串串柳南堤。 小枕床头安枕席。 遥遥无处寄,相思还沾衣。 素笺小字落笔稀,明日复明日常事。 郎君心迹徒依依。 而今无语去,底事诉与谁?

松庐竹篱

亲爱的,我来了,追随着你的脚步·········

雨中绽放”

上天不会给我们完美 它会让有所缺憾,若给我们缺陷 只因我们一生在找弥补,,, 在啊,心爱![em]e163[/em] [em]e163[/em] [em]e176[/em]

悠韵飘逸

莫让青春负了文学 青春文学何时诞生文学经典 文/徐鹏飞  青春或者爱情,从来不是写作的天敌,不是劣等的文学题材,相反,是生长文学经典的一方沃土   2000年前后,中国的“70后”、“80后”青春作家曾有过一次华丽的集体亮相,一时“青春文学”风头无两,虽然备受争议,却也聚集了一大群读者拥趸,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一晃十余年过去了,青春文学似乎并没有如支持者想象的那样,诞生我们这一时代的文学经典。在纷纷攘攘的畅销书、粉丝团、明星作家、文学富豪之下,似乎并未沉淀出真正有分量的作品。对此,有不少人把症结归于青春题材,认为写青春意味着缺乏社会阅历与现实观照,深度不够难成大器,甚至一些年轻作家自己也对青春题材心灰意冷,认定这是一条注定不能通达文学大道的“歧途”。   让我们把视野转入漫长的文学史。1774年,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一炮走红,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席卷了欧洲的图书市场,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后来更是登上了文学经典的殿堂。那一年,作者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只有25岁。   今天,我们回顾这部经典时,往往会强调其“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等等,但是细究起来,以彼时歌德区区25年的人生阅历,社会反映之深刻似乎有待商榷。同时代的文学巨匠席勒评价维特的悲剧时说:“一个人物以热烈的感情拥抱一个理想,并且逃避现实,以便追求非现实的无限;他不断地在他身外寻求他永远在他自己的天性中所破坏的东西;他觉得他自己的梦想才是唯一现实的东西,他自己的经验无非是永久的束缚;他把自己的存在看作是束缚,应当把它粉碎,以便深入绝对的现实。”很显然,席勒的目光注重于作品中浓重而细腻的、为人类所共通的情感。25岁的歌德并没有经历多少社会上的大风大浪,更缺乏身处时代大潮的自觉,但是他从自己堪称贫瘠的人生阅历向下深挖,发现了年轻独有的、最原始也最纯净的情感脉动。这份情感虽然充满幼稚和冲动,但是却有着与一切青春经历共通的独特感染力,使年轻的读者们感同身受,甚至穿上与维特同样的衣服,有样学样地挥洒青春与烦恼。正如歌德自己所说:“幸运遭到阻挠,活动受到限制,愿望得不到满足,这些都不是某个特殊时代而是每个人都碰得着的不幸事件。假如一个人在他的生平不经过觉得《维特》就是为他自己写的那么一个阶段,那倒很可惜了。”   少年歌德与少年维特并不是文学史上的个例。莎士比亚写《罗密欧与朱丽叶》时30岁,讲的是贵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喜;塞林格写《麦田里的守望者》时不满30岁,讲美国颓废一代青年的苦闷;郭沫若出版《女神》时不满30岁,写中国革命一代青年的躁动;沈从文31岁写出《边城》,讲偏远山城中少男少女单纯的恋情。青春或者爱情,从来不是写作的天敌,反倒是生长文学经典的一方沃土,而青年作家则是这方沃土上最具天赋的耕耘者。年龄赋予他们独特的感受力和细腻的情感,赋予他们“大人们”早已失去的偏狭却纯净的眼神,他们身上流淌的躁动、苦闷、迷茫、痴情与这方土地气息相投。   青春无罪,青春或者爱情并非是劣等的文学题材,倒是今天的青春文学作家们需要自问:是否为市场的风气所左右?是否为肤浅的冲动所裹挟?是否坚持了对文字的推敲斟酌?是否真的让写作潜入自己的灵魂?青年作家们缺乏漫长岁月的人生阅历,也没有当代史壮阔波澜的素材滋养,在匆忙而浮躁的当代社会,唯一稳固的写作资源,往往只在自身。歌德笔下的维特就是歌德自己,他将自己两段铭心刻骨的痴恋伤口撕开,颤抖着用一腔热血浇灌出文学之花,打动了众多“青春着”及“青春过”的读者;而我们今天向自身追索的年轻作家们,又有多少体验过夜深人静的夜晚、将解剖刀伸向自己的惊恐而兴奋的战栗?如果没有这样的自觉,且不说青春文学,即便日后有了充足的阅历与素材储备,只怕也很难有所建树;而真挚诚恳、触及作家灵魂的写作,不仅是对自己的发掘,更必然地与现实勾连,进而通向更加宏伟深邃的创作天地。   青春写作并非天生劣等,若要青春不负文学,中国青春文学的作家们,需要的是更“聚精会神”,再多一点激情,多一点勇气,多一点自信,多一点书写的理想与野心。年龄不是限制,题材不是问题,文学成功的奥秘,只在作者的一双眼、一支笔、一颗心。

悠韵飘逸

20年后,青春陕军出新著填补了陕西多项创作空白 20年前,文学陕军吹响东征号角震撼文坛;20年后,青春陕军出新著填补了陕西多项创作空白。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仅2013年8月至今,多名青年作家以骄人的创作成绩,填补了陕西文学多项创作空白,为陕西这个文学大省注入了更多新鲜的内容。 萧迹 长篇武侠写作陕西第一人 以写作都市长篇小说而闻名文坛的西安铁路局干部萧迹,新近出版了30万字长篇武侠小说《楼观秘籍》。作为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签约作家,萧迹自2002年来已出版10部长篇小说、散文集1部,发表400多万字的中篇、短篇小说作品,有作品荣获团中央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全国铁路文学奖和安徽省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2600年前,东方智慧先哲老子在楼观写下著名的《道德经》五千言。然而,在萧迹笔下的江湖中,当年老子写的是八千言,后三千言是至高武功秘籍《武经》。千百年来,围绕楼观秘籍,无数侠客豪杰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 是什么原因促使写武侠小说呢?萧迹告诉记者:近年来西安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喜人,写作者不可能对身边事无动于衷,当年一部《少林寺》让河南少林寺名扬天下,希望《楼观秘籍》系列武侠作品能为西安文化产业大发展添柴加薪。 看到萧迹《楼观秘籍》新书后,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感慨:“一直以来,国内写武侠小说的作家屈指可数。这下子,咱陕西也有了写武侠的作家。”茅盾文学奖评委、著名评论家李星则表示,陕西写武侠的多是写个中篇或短篇发表,能写出长篇武侠小说并公开出版的,萧迹是第一人! 姚安 接上千年诗话创作的气脉 灞桥区红旗街办干部、青年作家姚安,在工作之余致力于传统诗话和新诗探索。从2009年起,他开始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百年新诗发展历程,并创作大量诗话札记,作品在北大中文论坛发表后引发关注。 上月,姚安以七孟的笔名出版了《云经诗话》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作序。书中,姚安记录了阅读1917年以来有关白话新诗的札记,其中既有胡适的白话新诗《尝试集》,还有摇滚歌手汪峰的《春天里》。姚安说:诗歌是精神的核心,自己只是记录了对新诗的点滴感想和感悟,思考的过程灵性和性情同在。之所以给著作取名《云经诗话》,是因为在他工作的灞桥区,有一座被人遗忘于荒野的云经寺,“我时常一个人去那儿读书、读心”。 值得一说的是,该诗话以贴近百姓的说寻常话形式,一句一释,对20世纪至今的主要新诗进行了系统梳理,四十二则诗话全文仅万余字,但注释却多达10万字之多,被誉为“中国新诗的小百科全书”。学者史飞翔认为,诗话这种创作形式古已有之,但到现代却戛然而止。姚安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承接了古人诗话创作的气脉,填补了陕西诗歌评论写作中诗话写作的空白,对提升读者的新诗素养有积极意义。 姚展雄 辞职专心侍弄禅意散文 为了把喜爱的禅意散文写得更好,青年作家姚展雄去年辞去了大唐西市常务副总裁助理的职务。访尽丛林叩尽关,今年8月他的禅意散文集《宽怀:不计较的人生智慧》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在文学圈内外得到普遍好评,《中国图书馆报》《深圳晚报》等众多媒体竞相报道,赞誉该书是“对治中国人心病的一剂良药”。 姚展雄栖心佛禅十载有余,近年来他致力于禅意散文的创作,已经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作品数百篇。《宽怀:不计较的人生智慧》一书分上下两篇,共七章,上篇修心,下篇参访,行解并重,知行合一。《中国禅学》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吴言生、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应一平、台湾著名学者薛仁明分别作序并联袂推荐。吴言生在序中赞说:“本书体现了作者对素心的追寻和回归,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看作是沉迷物欲的现代人对生存处境的深刻反思与自省。其中既有启人心智的修心之道,亦有格高味永的佛寺禅踪,更有飘逸出尘的禅僧高格,袈裟风流,银碗盛雪。” 采访中,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告诉记者:“陕西虽然是全国当之无愧的散文大省,但此前陕西还没有专门创作禅意散文的作家,姚展雄用自己的努力填补了陕西散文创作的一项空白。” 记者 章学锋

悠韵飘逸

开卷有得 史飞翔 (《西安日报》2013年10月28日) 说起读书的作用,人们首先会想到一个成语——“开卷有益”。其实,早在“开卷有益”之前还有一个词也用来形容读书的好处,这就是——“开卷有得”。 “开卷有益”出自宋太宗赵光义之口。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文儒》中说:“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太平御览》是一部长达1000卷的大型类书,由宋代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历时六年编撰而成,堪称是北宋以前文化知识的总汇。《太平御览》初名《太平总类》。据史书记载,《太平总类》于太平兴国八年编成。成书以后,宋太宗对宰相说:“史馆所修的《太平总类》,从今日起每日进三卷给朕,朕当亲览。”宰相宋琪说:“陛下好古不倦,以读书为乐,这自然是好事。但是一天看三卷书,恐怕太伤神了。”宋太宗说:“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每见前代兴废,则以为鉴戒,此书不过千卷,朕准备每天读三卷,一年读完。这样想来,好学之士读万卷书,亦不为难。大凡读书要自己性有所好,若不好读书的人,要他读书也读不进。昨日我从巳时读书到申时,有鹳飞上殿彻,一直到朕读书完才飞走。”左右大臣说:“过去汉代大儒杨震讲学,有鹳鸟衔鳣鱼坠于堂下,陛下读书如此,有类古人了。”此后,宋太宗果然每日读《太平总类》三卷,从不间断。如有哪一天事情太多而未能读满三卷,则一定在以后有空时补上。宋太宗果然一年读完了《太平总类》,于是便赐此书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开卷有得”出自陶渊明之口。晋代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沈约《陶潜传》中也有记载。这就是说“开卷有得”要比“开卷有益”早500多年。 “开卷有得”与“开卷有益”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传达出的境界却大相径庭,这从说话人的身份、地位、观念、认识、心态、情趣等方面就能看出。宋太宗赵炅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宋朝的第二个开国皇帝,在位23年,共换了5个年号。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时候,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地方割据政权。因此,统一全国的任务,直到赵光义当了皇帝后才完成。赵光义一生戎马倥偬,难有闲暇读书。所以他的“日阅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作为一种硬性规定,只怕是如批阅奏折一样,纯属一种严肃的公务行动。“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虽不乏劝学、教诲、圣训之意,终不免给人一种冠冕堂皇之感。陶渊明是“性本爱丘山”的隐士。一篇《五柳先生传》充分展示了他“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的超然情怀。陶渊明喜好读书,以书为娱,以书为乐。《五柳先生传》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之语。《与子俨等疏》又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是陶渊明51岁时,因多病自感“大限”将至,写给他的五个儿子俨、俟、份、佚、佟的一封遗书。既是遗书当然是情真意切,绝无掩饰。会意也好,有得也好,说的都是读书之乐。这与孔夫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有异曲同工之妙。 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里将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是指读书并非因兴趣而发,而只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有微妙的利害关系,有排他的功利性,也有现实的紧迫感。所谓嗜好读书,就是全凭兴趣去读。鲁迅先生说,职业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痛苦、很可怜。赵光义的阅读是职业的阅读,陶渊明的阅读是嗜好的阅读。或许是因为皇帝是“金口玉言”的缘故吧,赵光义的“开卷有益”流传了下来,而陶渊明的“开卷有得”之说却一直是鲜为人知。

斯琴高乐高

《寻》 寻你 寻爱情 一个字的题目 十五行八十四字的短诗 韵味无穷

悠韵飘逸

@{uin:824495582,nick:刀锋上行走,who:1} [em]e112[/em][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