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半朵

网络美文




图片


 
 
    闲暇时听歌,偶尔看到一首歌名叫《花开半朵》,细细品味下,竟愈加喜欢起这几个字来 


    想起一句话:“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一种深邃的人生禅理。


    花朵半开时,花蕊似露非露,花瓣未绽还绽,花香隐隐释放,如粉面含羞的娇俏女子,三分清婉,七分灵秀。


 
图片



 
    赏花,古人总是最能得其风韵,乐天有诗云:“
人怜全盛日,我爱半开时。”《全唐诗》里亦有这样的句子,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想必,那蒙了细雨的海棠,半开半合,浓淡适宜,增一分则过,减一分则缺,那妖娆醉人的姿态,恐怕连那满园的春色也要含羞了吧!


    饮酒,一如赏花,半醒半醉正好。都说酒至微酣意最浓, 酒能助兴,“紅潮生面酒微醺。一曲清歌留往、半窗雲。”酒至半酣,最是云情水性,喜便是喜,忧就是忧,不遮不掩,不隐不藏。酒至微酣,最是心思通透,才思敏捷,所以,古人的诗里,总是随处可见酒的映衬。



 
图片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若即若离似远还近,这才是最好的境。其实,人生亦如是。“半”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度”。不偏不倚,不骄狂,不冷寂,凡事留有余地,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花儿美艳盛放之时,就是残败零落之始,人生得意张扬时,就有可能是跌入低谷的前奏。所以人们说,“做人如饮酒,半醉半醒最适宜;做事如握笔,半松半紧是自然。”


   “半”,是一种“留白”的艺术。齐白石有一幅名为《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水墨画,就是国画中“留白”的经典之作。要让抽象无形的语言、声响、思维等入画,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示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蕴含极其丰富的神奇意境。

 
 
    看着这幅画,我们似乎隐约可闻在山泉上游、十里之外的山涧、响彻一片的蛙声。“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也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画面通过虚出的一半,让观者
在丰富的意念中填补另一半,使“蛙声”这一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观者无限的想象形成完美契合,水乳交融。多么高明的“一半”,多么艺术的“留白”! 



 
图片



 

  “半”,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修养。人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人处事应留有余地,应多替他人着想,应多想想事情的后果。这种不把事情做得太过、留有回旋余地的“半”,是一种需不断修炼才能达到的高深境界。李密蓭有诗:“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看破浮尘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这是“半”的哲学, 亦是“半”的智慧与恩赐。

    人生世上,只是尚未完成的存在。上帝造人,只造出了一半,留给了人许多空白,让人不断地填补,从而修炼自身,完善自我。一旦人生的空白被填满,一旦修炼得十全十美,人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所以,聪明的上帝总是让人的一生处在“半”的状态中。

    花开半朵,酒饮半酣,做人,便是要努力掌握好“半”的艺术,达到“半”的修养,受用“半”的恩赐。
 



图片 


 
文字:水静莲香   摄影:夜色迷离    制作:月倾城  
 





文章评论

月倾城

[em]e160[/em] [em]e160[/em] [em]e175[/em] 安 。

娟子

提笔抒花,落笔凝香,指尖轻点,墨香满满![em]e163[/em] [em]e163[/em]

open

[em]e163[/em] [em]e163[/em]

老腾来找你茬了,呵呵,估计得一星期显不了动态

雨蝶

[em]e160[/em] [em]e175[/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