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珍藏了六十三年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个人日记
今天又是一个“六.一”儿童节,我再次打开了《文平拂晓》的博客,并再次阅读了文平发表于2007年5月30日的这篇《“六.一”儿童节的礼物》一文,虽然这个小小的相册不如今天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值钱,但小萍大姐也一直把它珍藏了六十多年,并为它选择了一个最终的好归宿《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在此我也深深的感到这位小萍老大姐能把送她礼物的人一直记着,也说明他们的那种革命友谊是多么的深切。祝小萍大姐身体健康快乐!
‘ 六.一’儿童节的礼物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为今天的孩子们有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和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而高兴,衷心地祝福孩子们节日愉快。
联想到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的1943年,我也曾得到过一份珍贵的六.一儿童节礼品(实际上那时我已青少年了),至今它已伴随我度过了六十三个春秋,成为了时光的见证。由于残酷的战争使九岁的我,和父母家人失去了联系,送我礼物的,是我们部队的首长--新四军第四师联络部长任泊生和夫人俞剑琴。礼物是一本美丽而实用的相册。任部长有一个德国莱卡相机。部队的许多重大事件,如作战场景、会议留影及重要人员往来的历史画面,都是他用相机记录下来的。我能有一些这个时期的照片,多数都是任部长给拍的。当然,这只是他的爱好和副业。建国后任部长夫妇曾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我们还常见面,以后,他们夫妇调到广东工作,彼此的联系就不多了。他们二位先后去世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非常遗憾没能和他们做最后告别。这本相册就成了他们留给我的永远纪念了。
小照片是我和俞剑琴同志的合影
这本相册宽12公分,长28公分,紫红绉纱底的封面上,用彩色丝线手工绣制着游龙戏珠的图案,在龙的左上方和右下方用黄色丝线绣有英文“SHANGHAI”(上海),和“CHINA, ”(中国),做工十分精美。任部长和俞剑琴同志剪了一个带叶子的青苹果粘在扉页,上面用钢笔题词:“小萍:请永保留它犹如永会见我们 任俞赠于儿童节”。我想,带着叶子的青苹果代表我,年少而青春,承载着长辈们获取胜利的无限希望。
这是我参军后的第一张照片,是任泊生部长拍摄。
我十分珍惜这本相册,一直带在身边。战争年代枪林弹雨中行军打仗,我带着它,从胶东漂洋过海绕道朝鲜再到大连、哈尔滨,我带着它,全国解放后我调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我带着它,学校毕业到机关上班,去驻外使馆工作和“文革”中到“五.七”干校劳动,我都带着它,它成为我不可缺少的朋友了。
今年春节后,全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筹建)文物征集部的宋学群同志和前任老干局徐玉珍局长到我们家来征集我这本相册,她们很热情、详细地向我介绍情况。得知全国妇联正在建设我国第一个妇女儿童专题博物馆,我非常高兴和支持。战年代,很多妇女儿童付出了代价,献出了青春和宝贵的生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一个妇女儿童博物馆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我保存了六十三年的小相册捐献给这个博物馆是合适的,也是应该的。但是从感情上来说,确实是难舍难分。她们走后,一直今天我还是坐卧不安,脑子里象似过电影一样,回忆着这些照片所承载着的革命历史。
新四军第四师拂晓剧团在准北地区农村演出,前排左第二人是我。
1945年8月中旬,拂晓剧团正在四师九旅演出,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大家万分激动,全团合影留念,前排右一是我。
这个小小的相册它不仅是记载着我一个青少年,在战争年代成长的片段,它也记载了我的首长们和我们那个年代在文艺战线上工作的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在战争中如何工作、学习和生活点滴情况。我们活下来的同志都是战争中的幸运儿,我们的师首长彭雪枫将军在战斗争中殉国时,年仅37岁。我们剧团先后也有十几位战友献出了自己年青的生命。这个小小的相册,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的回忆、太多太多的喜悦和太多太多的泪水。为了永远纪念先烈们,把这本相册献给《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永久保存,这才能体现它的历史价值,也是它最好的归宿。相信如果任泊生部长和俞剑琴同志仍然在世的话,也会鼓励和支持我这样做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