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觉性,赤见自解
大德开示
无染觉性直观解脱之道
莲华生大士伏藏 噶玛林巴发掘 刘巧玲 译
稽首大士莲花生, 觉性直观解脱道;六祖慧能扬顿教, 禅心法乳香自飘!
大道殊途同归,显密本来一体。本文叙述「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这是开示本来觉性最直接的法要,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一 . 敬礼法报化三身,敬礼一切圆证空明觉性之诸佛。
二 . 我将开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它为你真实解说自己的本来觉性。 有幸佛子,谛听觉照! 三昧耶 嘎嘎嘎
三 . 何其奥妙! 娑婆与涅盘同时圆具於一心之内, 它的本性亘古即然,你却无缘得识。 它空明无染,永世不灭,你却无缘一睹它的丰釆。 它处处显现无碍,你却视而不睹。 因此著文,为解说自己的心性。 若不了解内在自性, 三世诸佛所开示之八万四千法门, 无人得识其中奥义。 此言不虚,大雄诸佛之密意尽在於此矣! 佛法经典纵然遍满虚空, 究竟教诲终归於导入自性的三要诀。 今开显诸佛自性, 下文解说修持要诀,此法既无前行,也无续修。
四 . 谛听! 有幸佛子,谛听! 常人虽也重视心性的问题,且广加研究, 但是对它仍然茫然无知,或落妄见,或入边见。 乃因彼等未能正视心性之本身, 只知发展为各种哲学观念及学说, 深奥难解, 使一般人错失了认识自性的机缘, 以致轮回流转於六道三界,受尽诸苦。 由此可知,不觉自己的心性,是十分可悲的谬误。
纵然声闻缘觉试由无我的道理深入, 却无法了解自性之本来面目。 其他行者亦各执一论, 自作缠缚,无缘得见净光。 声闻缘觉受到主客(能所)二元之分别见所障, 中观派则蔽於真俗二谛的执著, 事乘与瑜伽乘因执著本尊外相而受缚, 大瑜伽(方便父续)及随瑜伽(般若母续)则因分别空性与觉性为二而生惑, 从不二的究竟义观之, 他们因分别空觉为二而步入歧途, 唯有先识破 空性与觉性不二,方能证入佛性无碍。 由自性观之,不论凡俗,娑婆与涅盘本来不二, 只因你不断造作贪瞋诸毒, 故至今仍然流转於娑婆世界。 因此,暂且放下你现行或未行的佛学法事, 藉今日开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的因缘, 你终将明白: 所有佛法都在这无上自性解脱中得以圆满。 不论你修持何法,均将融入大圆满的究竟境界。 三昧耶 嘎嘎嘎
五 . 那光明灿烂的觉性,也就是所谓的心性, 有人视它为具体存在,实际上它并非实存。 然而它又是一切之始,涅盘极乐及娑婆苦海的根源。 它一向被密宗十一学派所推崇。 从名相来讲,它具有各形各式的名称。 有人称它为心,或心性; 有人称它为梵,或大我; 有人视它为无我的教义; 有人直称它为本心而已; 有人称它为般若,或圆满智慧; 有人称它为如来藏,或佛种; 有人称为大手印; 有人称为唯一本体; 有人称为一真法界; 有人称为阿赖耶,或一切种智; 有人只称它为平常心(清净觉)。
六 . 现在为你开示本觉。要点有三: 清除过去之念,不留纤毫痕迹; 向未来之念开放,不受他境所染; 安住当下心境,不要修整造作。 如此的觉照,实在平凡无奇, 无思无念地观照自我, 若仅仅纯粹的观察,唯见明空之境,并无任何观者存在, 当下只是纯粹的觉照而已。 此觉空明无染,非由他生, 它真实无杂,明空不二。 它既非永恒,亦非受造, 然而它绝非虚无,因它光明遍在。 它也不是单一的实体,因它明显地生发而且遍存万物。 然而它亦不似一般物质和合而成, 因它不可分割,只具一味。 总之,我们本具的自性与觉性,绝非源自任何外物。 如此方是真正观察实相之道。
七 . 在这本觉之内,法报化三身圆满如一。 因它不生及空性,故是法身; 因空性圆具光明朗净,故是报身; 因它能够自在显现,故是化身。 这圆满一体的法报化三身,便是觉性的本质。
八 . 谛听这殊胜的开示, 你顿见自己当下的本觉,原是如此(广大.圆满.清净), 本来空明,纤毫未染, 你怎能说,你不了解自己的心性? 你的修持本无所执,亦无所求, 你怎能说,你修持不佳? 既然你的本觉就是这个, 你怎能说,你寻不著自己的心性? 心性原本就是那一念, 你百般寻找,为何仍说你找不到那个起心动念的人? 由是可见,起心动念的主体根本不存在, 然而此念确有,你怎能说此念未生? 你只需随任此念生灭,不修不整, 你为何还说自己无法进入空境? 既然你只需顺其自然,无为无作, 你为何还说,你对它们一筹莫展? 何况明、空、觉性,本是圆满不可分的一体, 你怎能说,自己的修持一无所成? 既然本觉是自然出生、自然圆满,不受前因或外境所限, 你怎能说,一切功夫只是徒然? 既然所有念头都是当下生起,当下寂灭解脱, 你为何还说,你不知对治之道? 既然当下的觉性本来如此, 你为何还不识自己的本性?
九 . 自性本空,它真的无实无根。 你的自性也如虚空,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你真的不用先入为主地秉持著空观, 那自然生起的本觉,从无始以来一直空明朗净, 好似太阳一般,由核心自然发出光热,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这本觉本智,真的是不灭的, 好似江河流水一般永无止尽,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心念变化无常,真的不是我们的意念所能尽解, 它们就像微风一般难以捉摸,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不论任何外境生起,真的就是本体显现, 就像明镜能反映出一切外境似的,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世上纷纭万象,真的都在它的自身内解脱, 就像空中的云彩自行生出,又自行寂灭,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十 .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在修持之外,岂另有修持之人?/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在事行之外,岂另有行者之存在?/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三昧耶戒之外,岂另有守戒之人?/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证果之外,岂另有悟者之存在?/ 你应该仔细观照自己的心性,审思再三。
十一 . 当你外观身外虚空, 若无杂念,亦不受外界所染; 你再内观自性, 亦无念者以念向外造境, 那麼,那微妙的心性,便空明朗净,无垢无染。 你的本觉净光,即是法界本身, 好似无云晴空中的太阳, 阳光虽无形无相,却光明遍照。 不论你了解与否,此乃最胜法义。
十二 . 这本来圆满的净光,自始便非源自他物, 乃由觉性自生,本身却无父无母,真是不可思议!/ 自生之无上觉性,亦非由他物所造,真是不可思议!/ 它既无生,故也无由而灭,真是不可思议!/ 它虽无所不在,却无人得见真相,真是不可思议!/ 纵然流转於娑婆世界,却无损其身,真是不可思议!/ 纵使得证佛性,对它亦无所增益,真是不可思议!/ 它存在每个人内,却无人认出它来,真是不可思议!/ 然而你还冀望成就其他外在的证果,真是不可思议!/ 明知它在自身之内,你却四出寻觅,真是不可思议!
十三 . 何其奥妙! 这当下的本觉空明朗净,无实可执, 仅此,即是无上的知见。/ 它涵括一切,却不受任何观念事物所羁, 仅此,即是无上的修持。/ 它不修不整,又是言语道断, 仅此,即是无上的道行。/ 无需四处追求,它本来圆满具足, 仅此,即是无上的证果。
十四 . 殊胜之正道有四:/ 殊胜的正见: 正因当下觉性光明朗净,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修: 正因当下觉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行: 正因当下觉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殊胜的正果: 正因当下觉性就是这光明朗净,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十五 . 今开示三世不易的四定法:
不易之正见,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修,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行,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果,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十六 . 既然你已聆受三世如一的秘密教诲, 便应尽抛过去的知见及一切, 断除未来的冀望及筹划。 眼前这一刻,纵有念头生起,不执不取,心如虚空。 既然,由究竟观之,根本无法可修,故无需修持。 既然,那儿本不散乱,你只需心不散乱地安住此境, 不修不整,也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 你的觉性便本知本明,光明灿烂。 当它生起时,称为菩提心,亦即悟性。 因无所修整,故超越一切外在知识, 因无所散乱,它是本体的光明净性, 外境外相,既无自性,故自然解脱。 明空不二,是为法界。 一旦悟及佛性无道可及,无法可悟,不证自明, 便得如实而见金刚萨埵。
十七 . 下面的开示,将为你穷究六种边见,并推翻其说。
不论当前的知见学说,立论何等分歧, 所谓的心性,便是你的本觉, 它是自然生起的无上觉性。 应知,观者及观照本来不二,(主观与客观本是一体) 当你观照时,不妨寻找观者为谁? 若遍寻不得, 此一妄见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这妄见一了,即是你重生的一刻。 知见及持此知见之人并无分别, 若能不落入空见或空境, 当下的觉性顿显空明, 这便是大圆满见。 於是,不论识与不识,亦无分别。
十八 . 不论当前的修行方法,立论何等分歧, 你的日常觉心,具有透视观照的能力。 应知,修持与修持者本来不二, 不论你在修行与否,不妨寻觅一番谁为修持之人? 若遍寻而不得修持之主体, 你的修持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修持一旦放下,便是你重生的一刻。 你若能既不落幻境,也不昏沈散乱, 当下无染的觉性自现光明朗净, 这毫不造作的觉照,便是专一定境。 如此,入定或不入定,本非二境。
十九 . 不论当前的行事标准,是何等的分歧, 你本具的元觉,却是唯一本体。 应知,行为与行者本非二事, 不论你正在造作或无事,不妨观察一下, 是否有一行者存在? 若遍寻行者而不可得, 你的行事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造作停止的那一刻,便是你的新生。 无始以来,事行与行事之人本无分别, 你若能不落入妄见,染著习气, 当下的觉性刹那归於清净无染。 既不相应,也不排斥,随顺事物,不加修整, 唯此道行,方称清净无染。 如此,净行与不净行,亦本来不二。
二十 . 不论当前的悟境证果,是何等的分歧, 心性的本质就是本觉,亦即本来圆满的法报化三身。 应知,悟境与悟者本来不二, 你不妨寻找一下悟境及悟者。 若遍寻悟者而不可得, 你的悟境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悟境一旦寂灭,便是你新生的一刻。 悟境与悟者皆觅不可得, 你又不落於执著或贪瞋惧情, 当下的觉性便归於本来的清净无染。 只要了悟法报化三身圆具於你内, 此即无上佛果。
二十一. 本觉是不受不灭论或空见诸种边见所染的, 此即所谓不落两边的中道。/ 本觉原来就是清净无碍的常存觉性, 它又是空性之核心, 因此被称为如来性,即佛心或佛种。/ 你若明了此究竟奥义,便已超越一切论说, 因此它又被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即圆满智慧。/ 又因它超越了理性及观念的范畴, 因此又被称为大手印,即无上的象徵奥义。/ 因此,不论你了解与否,它皆自适其所。 由於它是涅盘极乐与娑婆苦海的根源, 故被称为阿赖耶,意即一切种。/ 由於它本来面目平凡无奇, 这空明常在的觉性, 又被称为平常心(觉)。 不论它具有多少个深奥而美妙的名相, 最终所指,不过是这当下觉性而已。
二十二 . 於此心外,向外驰求, 就好比外出追寻象迹,其实你的象正安居家中。 即使你通晓整个宇宙,也无法穷究这奥秘的究竟。 如果你不了解万象皆出自一心,便无由证得佛果。 不知识取本觉之人,自然向外驰求, 一味向身外寻求自我的人,怎会找到自己? 好比一个笨人,进到人群中, 便受到外境所惑,而忘失了自己, 一旦忘失自我,便四处乱寻, 不断误将他人当作自己。 同理,如果你不知万物之本性, 不知外境原是出自一心,便会再三流转於娑婆。 你若看不透自己的本来心性就是如来, 涅盘便变得遥不可及。 所谓娑婆与涅盘,全凭你一念无明或一念明觉。 若由究竟义观之,两者本质实在无所分别。 你还以为它们存在於你的自性之外, 真是极大的错误! 其实错误与无误,本来也是一味(自性而已)。 一切有情的心念本来不可分割, 不修不整的心性, 只需安住本来自然之境,便是解脱。 如果你认不出那根本的迷惑及幻相也是出自本心, 你便无法认识法界的实相。
二十四 . 何况纷纭万象,也具有俗谛(相对性的真理)的价值。 没有任何现象真正地存在,它们迟早会消逝。 涅盘及娑婆中的一切事物现象, 只不过是表相而已,靠那唯一的自性去觉察。 每当内在的心境有所改变, 所感受到的外境也随之变迁。 因此,你所见的一切,只是心性的流露(和反映)。 六道众生都是依照自己的业报而认取外境的。
二十五 . 有些外道常持二元论,或以不灭论来驳斥空论, 密法九乘中也各据立场来观外境。 人们不仅观察外境的方式不同,解说立论也互异; 一旦执著於变化无常的表相,谬误便由此而生。 你若能对自心所见的表相, 不论它们是虚是实,始终不执不取,便是佛境。
二十六 . 外境本身并无过错,因为执著才成障碍。 你若了知那执著外相的念头,就是自性, 此念当下解脱。
一切显现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整个宇宙毕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六道众生毕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人的福报毕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下三道的苦境毕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贪瞋痴等五毒毕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自生的本觉呈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涅盘道上的善念呈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魔难障碍出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界神祇及其境界出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净念出现於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无念的定境,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观得万物光影交错,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色无边处定 或识无边处定,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一多不二,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一切色与一切空毕现於前,这也是心性的流露。/总之, 没有任何境相不是出自心性。
二十七 . 正因自性无碍的本质,境相才能不断生起, 有如大海及波浪本是一体。 因此凡是生起之现象,必将在心性内自然解脱, 不论你用多少不同的名相去指称它, 由究竟观之,心性不曾离开过一切而存在。 这一体性并非建筑在任何有形基础上的, 它虽是一,你却无法由任何一边而得其全貌。 它也不是存在某处的实体因为它不由造作。 它也不是虚无,因它的光明及觉性光辉遍照。 它更不是各种形色,因为空性与光明是不可分割的。 当下此刻的自觉是如此空灵及实在, 虽有此觉照,却找不到觉照的主体, 所悟实在只是被悟而已,一无实质。 只要据此修行,一切自然解脱, 我们的官能(五根)便能不受理性意识的干扰, 当下体认一切。有如芝麻榨成麻油,牛奶搅成奶油的过程一样, 不经榨压,哪来麻油?不经搅拌,哪来奶油? 一切众生虽本具真实佛性, 不经修持,如何证入佛果? 若肯修持,即使放牛郎也能悟道解脱。 他虽不了解其中学理, 仍能从经验中一步一步地调练自己。 譬如有人亲口嚐过糖的滋味, 哪里需要他人解说其中滋味? 错失本觉,即使班智达(博学之士)也堕入歧路, 不论他们学问何等渊博,通晓密宗九乘的次第, 缺乏证量经验,所说难免以讹传讹, 离佛地益远。 一旦了知本觉,一切功德(自然增长,一切)业报当下灭尽; 若不识本觉,一切德行或恶业, 终将累积为业报,在善恶二界中轮回流转。 只要你能识破自性中空虚的觉性, 善恶德业便不致落实成报。 就如虚空流不出泉水一般, 功德与罪业在虚空之境也无法滋生业果。 那自生的本觉方能观照透视一切, 以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是如此深奥! 你必须熟谙自己的觉性。 这秘密教敕何等深奥!
以上论述是开示人的当下觉性, 定名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此文乃是邬金教主莲华生大士所作, 愿这殊胜的解脱之道永不失落, 直到娑婆众生毕竟解脱。
直视心的本性 Looking Into The Nature Of The
2006-2-11 00:00 |作者: 萨迦法王
直视心的本性﹝一﹞
一、前言
“心的本质”若要理会得来,先决条件就是你要作禅修,在禅坐中将心意集中,避免吵杂干扰,最好选取一个安静舒适之处,而采取七支跏趺坐,若无法盘腿最少要背脊挺直,双手接合,如我现在的姿势〈法王示范〉……。
就初学者言,若无目标物心将不易集中,所以最好选择一目标物,如佛像、花朵、或其它东西,将之置于前方距自己两尺处,高度与眼睛平齐,并且放置稳固,否则若它晃动将导致念头生起。这时有三件事应注意:呼吸、眼睛和心,试着把这三样东西都集中在目标物上。不要去想这个东西的品质、形状或颜色,而只是集中你的精神,试着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愈久愈好。当有事情发生时,如声音响起、光线射入、或其他事情出现时,常态下你会生起杂念,而无法如前的专注。此时必须马上再将注意力收回目标上,并试着让它持续下去。
二、禅修的过患
这种禅修训练,要注意避免五种过患:第一怠惰,没将注意力集中于目标物上,或虽有注意但未尽全力。第二健忘,忘记禅修的方法和指示。第三昏沉和掉举,昏沉指精神迟缓,如睡觉般;掉举则与之相反,精神不断向外驰逐。第四不对治,当你已发现精神处于昏沉和掉举状态,却仍不加以对治。第五过度对治,过度对治非但无益,且会形成对心的干扰,所以应当采行中庸之道。以上是五种过患。
三、禅修过患的对治法
为了克服上面的五种过患,而有八种对治方法,其中前四种方法用于对治怠惰,其他四种分别对治健忘、昏沉和掉举、不对治、过度对治。以下分别述明之:
对治法的第一种是兴趣,当我们有兴趣于一件事时就必然会尽力从事,所以应生起对禅修的兴趣。
对治法的第二种是努力,当我们有兴趣之后,自然会全力以赴。
对治法的第三种是信心,要相信如此修持可以得到相对和究竟的成就,有了这样的信心后修持便会增强而有力。
对治法的第四种是成效,经由专注的修持,可使内心与身体得到很好的觉受,这会深深的吸引你。好比生意人,当他见到有利可图时,当然就会拼命经营,反之若无利可图,便觉意兴阑珊。同理,当你禅修时见到非但有究竟利益,而且有眼前的好处,如心中舒坦、自在、无挂碍,身体轻松无压力且清凉无比等等,这些都是禅修很好的诱因。案身与心本为互相关连,故会相互影响,心的平静会产生身体的轻安,二者之中,心的重要性又超过身,若你心智坚强,即使身体稍差,亦无大碍;但若心志不稳定,即使身体健朗仍会觉得不对劲。
以上四种方法中,以第二种对治法的努力最为重要,必须随时努力以使你的心意集中,假如作不到,可想想轮回的过患,或看一些转心识四思维的书,尝试去除感情的纠葛,然后努力集中精神于禅修上。
对治法的第五种是记性和明觉,它用以对治健忘的过患,当我们听闻禅修的教授时,应将所学戒慎敬谨的铭记在心,以备任何时间修持之用。
对治法的第六种是看住自己的念头,这用以对治昏沉和掉举,可避免念头跑掉,此点非常重要。如前所言,昏沉如同睡觉一般,心思非常迟缓昏昧,而掉举使你杂念纷飞,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永无停息。这两种过患皆需时时防范,要随时看好自己的心不要让它跑掉。
对治法的第七种是加以对治,这是用以克除“不对治”的过患,当我们一旦察觉自己的念头走掉时,就应该立刻努力对治它。
对治法的第八种是平静,这用以对治“过度对治”的过患,当过度对治时,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心会变得焦躁不安,此时对心而言反而是干扰,故宜轻松自在,不要将心绷得太紧,而适合采中庸之道,不疾不徐地作禅修。
以上八种对治法,可用以克除禅修训练的五种过患。以下接着说明心意集中的九个要领:
四、心意集中之要领
第一个要领是先安置身心和目标物:身体必须静止不动,眼睛尽可能不要眨,也不宜张太大,以半开半闭为佳,气息保持自然且舒缓,目标物则需明确且稳固,以此方式进行修持,将心、眼睛和呼吸三者放在一起,而专注于目标物上。
第二个要领是采取每座时间短而座数多的策略,案心意专注的修持法,对初学者言,很难长时间维持在最佳状况,若坐太久易造成身心的倦怠,因而会对这种修持法产生排斥;故初期宜采每座时间短而座数多的方式,等心意完全调服后,再渐次将时间增长。
第三个要领是:当我们进行修持时,若发生干扰事件,心一旦被打扰了,就应该立时将它拉回来,再度专注于目标物上。
第四个要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记住,要一直将心专注于禅修的目标物上。
第五个要领是:随时忆起禅修所能得到的功德,以激励意志与士气,例如当昏沉和掉举产生时,马上想到禅修的功德,立刻将昏沉和掉举排除,然后将精神重新集中于目标物上。
第六个要领是不断将注意力拉回目标物上,当你受到外来干扰,使你的专注力产生障碍,造成心有旁鹜时,你应马上将精神拉回目标物上,而将散乱彻底去除掉。
第七个要领是当你在工作以上的修持时,如果产生不好的情绪,如忿怒、嫉妒等,不能任由你的心随着这情绪转,否则越想越多,情绪也就越遭,你应该立刻将它斩断,重新将你的心放回目标物上。
第八个要领是纵使应用这些对治法,也无济于事,不能使精神集中于目标物上,即使试着尽力修持,但心已去作些别的事时。则与其跟着这些念头打转,不如看着这些念头由何而来?它的本质为何?…等等。然后再将之带回所修持的目标物上,并试着消除这些杂念。
第九个要领是作以上的修持时,初期时间不宜太长,但座数可增加,然后再慢慢延长每座的时间,虽然禅修并非易事,但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你就可以不费力的达到了。
以上共有九个要领可作为心意集中禅修的准则。依此而修,你将生起以下的这些觉受:
五、禅修的觉受
第一种禅修的经验是“察觉意念”的觉受,这叫做“瀑布”如同瀑布一般,当你作心意集中的修持时,会看到许多杂念,有如瀑布之水,一滴接着一滴,永无间断的产生。当我们看到这情景可能会遭受到打击,因为我们已禅修多时,但仍有如此多的妄念,而且不断的干扰我们。但是你须知即使在平常时候,我们也有许多杂念生起,只是我们不曾注意到它的存在而已;如今一旦我们静下来,看着我们的心念作修持时,自然注意到他们的存在,所以这是进步,而不应该气馁。这种现象叫作“察觉意念”的体验,因为我们经常忽略他们,直到我们静下来后才注意到它的存在,这是禅修的第一种经验。
接着第二种禅修经验是“妄念疲惫”的觉受,这叫作“峡谷溪水”,是念头暂停或中断的经验,此时即使有念头生起,也参杂有中止的经验,念头似乎处于疲惫状态,而且在念头与念头之间,存在着间隔与空隙,此为第二种经验。
第三种禅修经验是历经持续的禅修之后,产生“妄念止息”的觉受,这叫作“峡谷之池塘”,此时需有外来状况发生,念头才会再度生起,要是没有外来的因素触及,念头将不会再生起,这是第三种经验。
第四种禅修经验是在平静心湖中,“妄念杂生”的觉受,这就做“海洋的波浪”,我们的心经过长期禅修之后,如同海洋一般的稳定,但亦如同海洋般偶尔也有波浪生起,但频率不高。当你精神平静,而且清楚的保任此专注力时,虽偶有一、二个妄念生起,但已为数甚少;这是第四种经验。
第五种禅修经验是“不受干扰之平静”的觉受,这叫作“没有波浪的海洋”。当你专注于禅修一段长时间后,心力能完全集中于目标物,此时心中异常平静,如同海洋之不生波浪。即或有外在干扰,念头仍不会走远,依然十分稳定,一心专注于目标物上。若你已可达这种境界,那修持法要作一些调整,此时与其专注外在的目标物,不如试着向内观察自心的明觉,透过内观以去除妄念,而让此一味的禅修持续下去。
以上是心意集中禅修的略述:接下来是内观之前的教授,当我们作心意集中的训练之后,我们的心会安住于没有杂念的稳定状态,此时我们便可进入内在的观修。这个部份又可分为三个教授,以下分述之:
六、向内观修的教授
第一个教授称为“认知这个明觉”,意指根据佛陀的教授,我们身上并没有所谓的“自我”。现在的蕴识色身,只不过是身和感觉等的混合状态,我们妄执此为“自我”或“我”。但是,“我”在何处?其实,如果真有一个“我”,那么它只会是一种称谓、色身、或肉团心而已。而当知名称只是空洞名词并无实义,它只是被给予的一种称谓,一个名称可以给予任何人或任何事,同理所有人也都可以被命名为任何名称;故知名称只是名称,它并不是真正的“我”。
其次,肉体只是由血、肉、骨头、皮肤等组合而成者,当我们试着在色身中,由头到脚去找寻“我”时,将会遍寻不着。我们惯于说“我的身体”,当我们这样说时,这个“身体”与“我”并不等同。犹如我们说“我的房子”时,“房子”并不等同于“我”。所以当我们说“我的身体”、“我的手”、“我的脚”时,表示“我”并不等于肉身,“我”当是存于身体之外的其它地方。
本贴由古慈于2003年8月21日17:07:34在乐趣园〖止 观〗发表.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174888-1.html
直观心的本性
2008-12-30 09:52 |作者: 萨迦法王|来自: 大幻化网
「心的本质」若要理会得来,先决条件就是你要作禅修,在禅坐中将心意集中,避免吵杂干扰,最好选取一个安静舒适之处,而采取七支跏趺坐,若无法盘腿最少要背脊挺直,双手接合,如我现在的姿势〈法王示范〉…。
就初学者言,若无目标物心将不易集中,所以最好选择一目标物,如佛像、花朵、或其它东西,将之置于前方距自己两尺处,高度与眼睛平齐,并且放置稳固,否则若它晃动将导致念头生起。这时有三件事应注意:呼吸、眼睛和心,试着把这三样东西都集中在目标物上。不要去想这个东西的品质、形状或颜色,而只是集中你的精神,试着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愈久愈好。当有事情发生时,如声音响起、光线射入、或其它事情出现时,常态下你会生起杂念,而无法如前的专注。此时必须马上再将注意力收回目标上,并试着让它持续下去。
直视心的本性﹝二﹞
假如你透过寻找,遍寻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里里外外的任何地方,你都将找不到一个称为「我」的东西。我们经常习惯性的说「我的头」,「我的手」,「我的心」,你应该仔细探究这个「我」究竟在哪里?其实,无论你如何的钻研考论,你也无法在任何时间空间中找到这个「自我」真正的主人,真正的自己。
同理,「心」也一样,它好像节拍一样,时时刻刻在变,你也无法真正找到它。过去心已远,未来心尚未起,现在心则时刻在变,所起在三时中,都找不到「心」的存在。而且,当我们说「我的心」时,就如同说「我的房子」一样,「心」本身并不是「我」,「我」与「心」似乎又是不同的东西,那「心」到底是什么呢?「我」又是什么呢?值得仔细参考。
我们来探究一下「心」,如果「心」的存在是真实的,那就如同人的存在一样,当该有形体。比方说若有一个人存在,我们可以问他在哪里?在我身体内吗?在身体外吗?在身体的中间吗?或存在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同哩,如果心是真实存在,我们可以问它在哪里?其次,它应该有个形状,是长得像甚么呢?圆的或方的?还有,假使它是具体存在,就一定有颜色,我们的心是白色的?黄色的?绿色的或蓝色的呢?
其实「自我」或「心」并非由别人所创,它是经由自己很强烈的习性所制造出来的。要是外在的对象不复存在时,例如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朶所听到的,舌头所品尝到的,当这些东西消失时,「自我」便自然解消,如同梦境一般,并非真实存在。在梦里,我们看见很多东西,而且当在梦中接触到好东西时,如同真实生活一样会感到高兴,当接触到可怕东西时,也会觉得受到惊吓,等到自己从梦中醒来之后,才发现什么也没有,原来只是大梦一场。「自我」也相同,一旦我们的对象物消失之后,主体也就跟着不见。
那「心」又是怎么的存在着呢?前面透过层层征寻,我们找不到心的颜色及形状,「心」应该不是真实的存在物,它应当只是一种觉知。觉知我们并没有死亡与昏迷,我们仍清醒的活着。这种觉知是持续的明觉之持续,一如心灵的流泉不间断一般,我们由一个婴儿到长大成人,最后归于死亡,「心」都永不间断的觉知。它由过去生而来,然后经历此生,又会继续到来生,我们可以说这种持续不断的明觉就是心的持性。
任何东西都有不同的特性,以区别彼此的不同,例如花的特性是常有叶子为伴,以及拥有特别的颜色、香味和形状;它跟桌上是不同的,桌子没有叶子为伴,桌子的颜色、味道和形状也与花不同。同哩,心也有它的特性,心的特性就是明觉。明觉有其持续性,做错事的心和做对事的心,都是同一个心,做任何事的心,也都是同一颗心。
直视心的本性﹝三﹞
接下来我们探讨「心」的明觉,它位于何处?由何处生起?安住于何处?将往何处去?「心」是空性,是无因的,因此它从未生起,也从未安住。如前所述,假如它有所安住,它一定是在身体之内,或身体之外,或是在这两者的中间,且有特定的形状,及特定的颜色。但是心并无这些现象,所以它并不是真实的存在物,或者称之为.「空」,而这个「空」的状态,佛教术语就称为「空性」,所以「空性」是心的另一个特性。
「心的本质为空,特质为明」。「空」与「明」无法被分离,「明」的本身是「空」,「空」的本身是「明」。如前所说,当我们找寻心在那里时,遍寻不着,不在任何处,也无任何形状与颜色,故它是空的,但是却感觉真实有心的存在,如果没有心,那到底是谁在做这些事?谁在经验这些快乐或痛苦?
心的两个特性明与空,是二而一,明而空,空而明;若从表面上看来,空性与明性似乎是矛盾的关系,明性是持续不断,而空性似乎不存在;其实明空二者,如火与热,我们无法将火与热分离;火本身是热,而热就是火。明性与空性亦然,是二而一的存在,二者都是心的真实本性。
我们可以说心有三种特性:「明」为其一,「空」为其二,而「明空不二」为其三。若对于这三特性有真实了解,我们便可试着依此基础,以非常专一明晰的心,用以观修「明」、「空」、及「明空不二」的心境;若进入此心境中时,会发现本无禅修之人,亦无禅修之事,也无禅修之法,只是空不离明、明不离空、空明不二的禅境而已。
以上这些都必须自己去实证体悟,若只是在理智上理解,那都只是相对层次上的事,非究竟了知心的体性。究竟面是远离诸边的,如存在与不存在的边执等,这些都要加以超越,乃能进到究竟面心之体性中。然而这对于一般人而言,似乎是太遥远了,一般人甚至不屑于探讨:生命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现在会在这里?为什么我们需要经历这样的人生?这些问题一般人会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另外有一些宗教家,无论是佛教或非佛教,还有不同文化国度中的智者与哲人,他们则努力尝试发现生命的奥妙,找寻生命真实的意义,探讨我们为何在这里?为什么大家看起来差不多,而最后却有不同的结果?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他们都各自用心的去寻求答案;唯真正的答案必须真实了悟心之体性,走入究竟面,才能算是弄懂生命存在的理境。
佛陀曾亲自预言在他入大涅盘后,将出现一位「龙」比丘,他将可以表达传述佛陀的真实智慧,这就是佛教中最高的哲学家龙树菩萨。佛陀预言龙树菩萨将到人间解说中观哲学,案佛教中有甚多派别,中观派算是其中较高的一派,龙树菩萨为创始人,他的哲学谓一切事物皆可归为相对真理与絶对真理;在相对真理上,他所认为的与其它家派的主张无大不同;但在究竟真理上,他以一很敏锐的智慧来检视生命是什么?所有外显诸法的本质为何?之后,龙树谓究竟诸法是远离二边,既非「有」
文章评论
愛在路上。释迦圆休
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