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砚精良,人生一乐】

元帅---诗词

倪宽带经锄,长卿市涤器。
终军请缨时,买臣负薪日。
王孙气何高,奇行多慷慨。
朱云折殿槛,澄清天下白。
胡建一横眉,拔剑斩邪逆。
梅仙隐吴门,全性又谁比。
平陵一云敞,葬师真高义。
甘陈尝矫制,是以灭郅支。
介子诱楼兰,常惠步龟兹。
郑吉继张骞,会宗诛昆弥。
于公驷马门,二疏散金台。
莫学陈万年,教子应觉耻。
莫学杨子幼,直言毋所思。
莫学贾捐之,杨兴互吹捧。
莫学主父偃,宁求五鼎烹。
莫学武安侯,一日陷友朋。
莫学莽灌夫,何如勇剧孟。
李敢怒长平,嫖姚竟挽弓。
董君着绿冠,可笑主人翁。
昌邑廿七日,何苦入京城。
相如子虚赋,文君白头吟。
贾子吊屈原,汉文问鬼神。
枚乘作七发,楚太子何人?
世事如转烛,何处少浮沉。
儒相出山东,猛将自山西。
长平坑赵括,杜邮冤白起。
廉颇能饭否,李牧终遭弃。
李广封何难,冯唐老却易。
苏武久牧羊,李陵欠消息。
五世富平侯,恻恻为谁泣。
麟阁第一功,无名一霍氏。
伊尹五味和,吕尚钓钩直。
一歌识宁戚,五羊鬻百里。
孔子载春秋,西伯演周易。
屈子赋离骚,子长作史记。
出师推诸葛,陈情称李密。
汉后名犬子,宋后羞名桧。
甘罗十二使,曹冲竟早逝。
孤管岂窥天,独蠡焉测海。
柔莛怎撞钟,千钧缕莫系。
劲铁易销熔,良玉烧不坏。
雀罗贫家门,槛碎富家宅。
一富岂永恒,一贫见终始。
当真金与银,可比衣和食。
张耳与陈余,谁非又谁是。
孰云生死同,何以改交态?
苏秦昔贱卑,妇嫂皆不理。
一日不敢视,竟因相印佩。
果然贫与富,犹胜亲和爱。
遂令天下人,攀争富贵里。
月盈月易亏,水满水终溢。
陷极手难收,渊深身莫退。
咸阳黄犬悲,钟室良弓悔。
朝怜彭越醢,暮悲黥布死。
古今多少事,一一化无奈。
四皓出商山,戚姬作人彘。
薄姬独幸免,还因愿抵代。
蔡泽谏范睢,西施随范蠡。
江山娇几多,何处论成败。
青史册万千,至今余悲在。
壮哉昔阿房,巍巍何雄伟。
悲哉今长城,残垣夹断壁。
使人心恻恻,教人空涕泪。
试问如今人,谁敢唱豪迈。
进善旌谁丢,敢谏鼓谁废。
休德人不修,人伦亦遭毁。
不闻诽谤木,空羡董狐笔。
笺底吐虹霓,云间飚紫气。
澄澄沧浪水,清清谁可及。
=======================================================
【倪宽带经】
        汉朝的倪宽跟著孔安国学习五经,缺乏学习费用,倪宽要为弟子们做饭,有时还要下地干活。他下地时总要带著经书,休息时便抓紧学习。
 
【相如涤器】
        汉朝的朱买臣家里比较贫困,买不起什么东西,他又很喜欢读书,而他家里的生计要靠砍柴来维持。因此,朱买臣背著柴草边走边读书。
 
【终军请缨】
         终 军(约前133~前112) 字子云。西汉济南人。西汉少年外交家、爱国英雄,华夏志士。少年时代刻苦好学,以博闻强记、能言善辩、文笔优美闻名于郡中。18岁被举荐为博士弟子,赴京师。过函谷关时,守关吏卒交给他一件帛制的“繻”。终军初不识此为何物,当得知这是一个返回过关的凭证时,慨然掷之于地,自信地说:“大丈夫西游,终不复还。”守关吏卒为之瞠目。到长安后,终军以上书称旨官拜谒者给事中,奉命巡视东方郡国。他手持朝廷符节,骑高头大马,再过函谷关,守关人员认出此人正是前次弃繻的青年,叹服其志远才高。有一次,朝廷需要遣使赴匈奴,终军上书自荐, 博得汉武帝赏识,升他为谏大夫。
 
     武帝时,南越(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割据政权尚未归附,他又自请出使南越,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请缨”一词即典出于此)。至南越后,他说服南越王臣服汉朝,但南越丞相吕嘉极力反对,发兵攻杀南越王及汉使者,终军亦被杀。死时年仅20余岁,世人称之为“终童
【买臣复薪】
        朱买臣,字翁子,会稽吴人。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年约六十余岁。家贫,卖薪自给,行歌诵书妻初亦负载相从,久以为羞,求去。买臣道:“我年五十当宝贵,现在已四十多了,待吾宝贵,当报汝功,”妻不从,听之去,适一田夫,武帝时得庄助之荐,拜中大夫,复拜会稽太守,他乘传入吴,见故妻与夫治道迎官,遂合以后车载其夫妇,舍之园中,给食一月,妇惭而自缢,买臣后为丞相长史,时张汤行丞相事,屡加陵折,又因庄助之死,为汤所陷颇以主怨,乃千发汤的阴事,汤自杀,买臣亦遭诛,他作有赋三篇,今已亡佚。
 
【王孙裸葬】
      杨王孙(?-约前132),名贵,西汉前期成固(今城固)人,寓居京兆长安(今西安市)。提倡简葬的杨王孙   
       西汉汉中城固县人杨王孙,久居长安,家累千金,却竭力提倡简葬。临终,嘱其子:“吾死,裸葬,以复吾真。”并对劝告的亲友说:“厚葬无益死者也。”死后裸葬于终南山。为我国古代提倡简葬的著名人物。
 
【朱云折槛】
       朱云(生卒年无考),字游,原居鲁地(治今山东曲阜一带),后移居平陵,少好 任侠,年四十,学《易》、《论语》,元帝时,与少府五鹿充宗辩论易学,获胜,遂授博士,迁任杜陵令,后为槐里令。为人狂直,多次上书抨击朝廷大臣。汉成帝时,朱云进谏攻击丞相张禹为佞臣,帝怒,欲斩之,他死抱殿槛,结果殿槛被折断。后以左将军辛庆忌死争,遂获赦,皇帝亦下令不换断槛:“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这是成语《朱云折槛》的典故。朱云自此不复仕,晚年教授生徒,年70余卒于家。
 
【胡建除逆】
        胡建,字子孟,生年不详,卒于昭帝元年(前86年)。西汉河东(今晋南地区)人。他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下级官吏,先后任过守军正丞和县令。但他敢于同不法势力斗争,刚正不阿,在当时很有名声,也受到后人的尊崇。对于违反军纪军规的行为,他能毫不容情,不论任何人,他都敢于坚决打击。当时的监军御史为谋取私利,私自派人将北军军营的垣墙打通,与社会上做买卖。这显然违反军纪,而且这样做,势必涣散军心,瓦解斗志,会把军队搞成一盘散沙。但这种事情又构不成犯法,法律是不能制裁他的。胡建虑及这些情况,决定实行先斩后奏的方法,将监军御史处置,以整肃军纪,然后再报告皇帝。他选择了一个校武选士的日子,驱使随行步卒登入将领就坐的选士台上,将监御吏当场拉出,斩首示众,然后当众宣布了斩杀监御史的理由,使全军震动。他的这一行动,得到汉武帝的高度赞赏,特下制书,表彰他的举动。胡建亦因此而知名。
 
【梅福归隐】
        梅福少年求学于长安,初为郡文学,后补南昌县尉。西汉末年,大司马王凤当权,外戚王氏控制了西汉政权。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皇太后之侄王莽封为新都侯,朝政日非,民怨四起。梅福忧国忧民,以一县尉之微官上书朝廷,指陈政事,并讽刺王凤,但被朝廷斥为“边部小吏,妄议朝政”,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梅福挂冠而去。
 
【云敞葬师】 
        云敞(生卒年不详),字幼儒,西汉大臣。平陵(今陕西咸阳秦都区)人。年青时拜同县人、博士吴章为师,习读《尚书》。汉平帝即位之初,王莽执政。吴章因参与反王莽事件,被杀,弃尸长安东市门。吴章门生千余人皆更名,改投他人为师。时云敞为大司徒掾,自报为吴章门徒,殓葬吴章尸首。车骑将军王舜赏识他的志节,荐其为中郎谏议大夫。王莽称帝后,王舜为太师,欲荐云敞任要职,因病未遂,后被擢为鲁郡大尹。更始帝刘玄入长安后,安车征敞为御史大夫。后因病免官,卒于家。
 
【于公治狱】
      于公以德治狱,千古称颂。相传某年除夕,他见囚犯们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想必是因为不能与家人团聚而愁苦。于是他冒着“私放囚犯该杀”的风险,放犯人回家过年。他对犯人说:岁尽腊除,谁无父母子女,谁不盼着家人团聚,我今天与你们约定,大年三十放你们回家,新年过后,初三回来,不准逾期,如逾期不归或私自逃走,当加倍治罪。犯人听后,无不欢喜、感动。正月初三,果然犯人全部归来。

    于公秉公办案不徇私情,深得人心,特别是东海孝妇案,民众更是拍手称颂,成为千古美谈,并且为我国民间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的道德规范, 留下了为善为恶“万应不爽”的典型。于公为此案件,明询暗访,察知为一桩大冤案后便寝食不安,百般为其表白,寻求生路。无奈昏愦县官,愚昧太守,不顾于公再三直谏,不作详查细询,糊里糊涂地将孝妇处死,致使无罪的孝妇遭有罪之诛。于公愤而弃职回家。后新太守到任,访求于公高大故里,于公便将全部案卷呈出。新太守为孝妇平冤,并亲身致祭孝妇冢
 
        于公在县上做狱吏时,东海有位孝道的妇人年轻守寡,婆母劝她改嫁,她始终不肯。婆母对邻人说:“儿妇长期守寡无依无靠。怎么办呢?”这位婆母竟然自杀了。婆母的女儿去官府告状,说寡嫂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官府支持诬告。于公知道孝妇冤枉,与官长争辩,但没有成功,只得手捧申诉状在衙门口痛哭。太守下令斩杀了孝妇,当年全郡大旱。三年后,太守找到于公,要祭奠孝妇陵墓,并给予表彰,顿时天作大雨,于公家大门倒塌。父老乡亲都来抢修,于公说:“不要修得那么高大,能过驷马车辆就可以了。我当狱吏多年,常积阴德,没有冤枉过人。”后来他的子孙都很有出息,有的做了丞相,有的做了御史大夫,世代封侯。

【二疏散金】

        “二疏”是疏广与疏受叔侄二人的合称,他们是西汉东海兰陵人,即现在的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萝藤乡。

     汉宣帝时,疏广因学识渊博被召到京城,专门辅导太子读书识礼。由于他授课有方,深得汉宣帝嘉许,不久被授予太子太傅。同一时期,他的侄子疏受也以“贤良”的资格被举荐为太子家令。从此,叔侄二人朝夕相伴,共同辅助太子。除了每日给太子讲授《论语》、《孝经》等典籍外,疏广、疏受还经常教导太子将来贵为人君后要以民为贵,省徭薄赋,体恤下情。光阴荏苒,转眼间太子已12岁,学业也大有长进。

     而此时,疏广叔侄二人离开家乡已六七年了。有一天,疏广对疏受说:“一个人懂得知足,随遇而安,就不至于遭受侮辱;人生及时退让,就不至于遇到危险。如今我们已功成名就,太子也已长大,我们该回故乡了。”

  第二天,他们便称病不出,向汉宣帝上书,要求辞职回乡。汉宣帝亲赐黄金20斤,太子也奉赠黄金50斤。回到故乡后,叔侄二人几乎天天设宴款待亲朋,乡邻有了困难,他们也慷慨赠金。日子一长,族中亲友便私下劝说:“你们不要再馈赠别人了,该留下点钱为子孙购置些产业才是。”疏广、疏受二人却笑着回答:“我们散尽金钱正是为了子孙着想啊。只要子孙安分守己,辛勤耕读,自有前程。如果给他们留下过多的财产,不用劳作就有优裕的生活,这只会助长他们的惰性,日子久了,容易变得骄奢淫逸游手好闲。我们何苦去贻害子孙呢。”听了这番话,乡亲们方知他们的用意,对他俩愈加敬重。

【陈汤矫制】
         陈汤,(?—约前6年)字子公,汉族,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
 
【万年教子】 
         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有一次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告诫他。讲到半夜,陈咸打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打瞌睡,(你)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立刻)跪下叩头认错说:“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的意思就是教我奉承。”陈万年于是就不敢再说话了。
 
【主父人生】
          主父偃,他是汉武帝身边的红人,大臣们对他都非常害怕,所以争相向他行贿,他也毫不推辞,有人就劝告他说“不要太过分了,适可而止吧。”主交偃回答他说“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我厄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意思是“我很小就开始游学,就这样过了四十多年,一直都不得志,父母不把我当做他们的孩子,兄弟不把我当做他们的兄弟,穷困潦倒的日子我过得太久了。真正的英雄,即使活着时不能如重臣一样在皇帝大宴群臣的大鼎中吃肉,死时也要死在用来煮肉的大鼎中。我年纪已老,离家乡也很远,所以我要倒行暴施 ,来报复他们”“倒行暴施”,后来班固后汉书时改成了“倒行逆施”就是不按规则,违背正义的做事,胡作非为。”
 
【灌夫骂座】
          灌夫(?—前130),西汉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字仲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吴楚七国之乱时,与父俱从军,以功任中郎将。建元元年(前140),任太仆。次年徙为燕相,坐法免官。喜任侠,家财钱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横暴颍川。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戏侮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
 
【李敢之死】
        李敢,西汉汉武帝时期人,生年不详。飞将军李广之幼子。常随军出征,元狩四年,李广死时,李敢正以校尉身份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甚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并代李广为郎中令。他因怀恨父亲之死击伤大将军卫青,但卫青没有声张。后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宫狩猎,被霍去病射杀。
 
【绿帽子与主人翁】
         汉武帝的姑妈馆陶公主,亦叫窦太主,其夫堂邑侯陈午去世后,守寡多年,已五十多岁。一个卖珠宝的女子经常到她家去,还带了个十三岁的儿子董偃。董偃长得很漂亮,窦太主就把他留在身旁,教他御射术数。到了十八岁他已是个仪表堂堂的英俊少年。他与窦太主出则执辔,入则侍侧,关系非同一般,整个京师都知道他与窦太主的关系,叫他董君。 一天武帝到窦太主家做客,公主激动万分,亲自下厨做菜。武帝坐定后对姑妈说:「希望见见你的主人翁。」窦太主就把董偃引了出来。只见董雇头戴绿帽子,手套皮筒子,跟在公主的后面,对武帝说:「臣董偃,公主家的庖人,冒死叩拜皇上万岁!」武帝见他长得很美貌,也很喜欢,赏赐他很多东西,并喊他「主人翁」。从此,董偃经常与武帝斗鸡走狗,游猎踢球。由于他与武帝关系日趋亲热,董雇名声大噪,京城王公贵戚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一天,武帝在宣室设酒宴款待窦太主和董偃。当他们要进入宣室时,东方朔执戟上前阻拦,对武帝说:「董偃有三个罪名可杀:他以人臣的名义,私侍公主,这是第一条死罪。败坏男女风化,搞乱婚姻礼制,有伤先王的制度,这是罪二;陛下正当壮盛之年,须积思放六经,留心于王事,追慕唐虞的政治,仰敬三代的教化,而董偃却不知依经书劝学,反而以靡丽为重,奢侈为称,尽狗马之乐,极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径淫辟之路,这是国家之大贼,社会之大害,这是他第三条死罪。」武帝听后,默不作声,过一会说:「我已经摆好酒宴,下次再改吧!」东方朔说:「不可以。宣室是先王的正殿,不是议论正当的国事,不能进去!正是这样,淫乱的事情才渐渐消除下去。不要弄到这样的境地:竖貂教桓公淫乱,后来终究和易牙一同为患;庆父缢死于莒国鲁国方得安宁;管蔡诛灭了,同室方得治安。」武帝听罢说:「是的。」便下诏停摆酒宴于宣室,改摆在北宫。让董雇从东司马门进去,后又把它改称东交门。赏赐给东方朔黄金三十斤。从此,董偃逐渐失去了宠爱,三十岁就去世了。过了几年,窦太主也去世,董偃与她一起合葬在霸陵
 
【二十七天皇帝】
        刘贺是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汉昭帝于公元前74年6月5日病死后无子,霍光等大臣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带着200多人进京即位后,天天跟这班人饮酒作乐,淫戏无度,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将皇宫闹得乌烟瘴气。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记载:“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讲得就是刘贺,也便讲得就是你说的“造恶1000多件了”的事情了。霍光见他不堪重任,和大臣们商量后,奏请上官凤儿皇太后下诏,于当月便废了刘贺,刘贺仅仅在位27日,是汉族政权史上在位时间最短暂的皇帝了。霍光于公元前74年8月14日废黜了他,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削去王号,改封他为山阳郡,给他食邑2千户。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就国于豫章昌邑城(今江西新修县西北)。在他的这个侯国里面,他又艰难地生活了4年直到去世。这4年中,虽然已经解除软禁,但仍然被周边的官吏秘密监督,例如后来的扬州刺史“柯”就上报朝廷一件事情:刘贺与一个叫“孙万世”的人交往,孙万世问刘贺:“在被废除皇位前,君为什么不坚守内宫、关闭宫门,斩杀霍光,却听凭他们夺取皇位玺绶呢?”刘贺说:“是啊,当时太年幼,真是大大的失策啊。”孙万世又希望刘贺做“豫章王”,绝不要一直做这么普通的海昏侯。刘贺说:“道理是如此,但是这话不宜说啊。”于是朝廷下令查办刘贺,差点要逮捕他。皇帝发话说:“那就削除他的3000户封邑吧。”于是只剩下1000户人口与赋税,不久刘贺愤慨而死。专家们称野史记载,刘贺在鄱阳湖上曾往返棹舟浮江,至赣水口愤慨而还,后人称此地为“慨口”。由于400年后的晋大兴二年(318年)这里发生大地震,鄱阳湖底此时发生剧烈的地质运动,鄱阳湖与长江分离,只留下湖口入江,地理变化太大,所以到今天也许已无人知道“慨口”在什么地方,只留下历史的烟云飘渺往还。
 
【苏武牧羊】
          苏武,中国西汉大臣。(前140—前60)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李陵迫降】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西汉将领,李广之孙。曾率军与匈奴作战,战败投降匈奴,汉朝夷其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因而对他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
 
【霍光】 
        霍光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 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麒麟阁十一功臣第一。
 
        霍光是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其父霍仲孺先在平阳曹寿府中为吏,与平阳侯的侍女卫少儿私通生霍去病,后归家娶妻生霍光。至霍去病在京城任将后,方知他的生身之父为霍仲孺。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二十一岁的霍去病以骠骑将军之职率兵出击匈奴,路过河东,方与其父相认,并为其购买了大片田地房产及奴婢。当时,霍光仅十多岁。霍去病得胜还京时,遂将霍光带至京都长安,将其安置于自己帐下,任郎官,后升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两年后,霍去病去世,霍光做了汉武帝的奉车都尉,享受光禄大夫待遇,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所谓“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在跟随汉武帝时期,他谨慎小心,受到汉武帝的极大信任,同时,他也从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得到锻炼,为他以后主持政务奠定了基础。
 
【麒麟阁】
        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等诗句流传,以为人臣荣耀之最。
 
       十一人中霍光为第一,却因霍氏家族企图谋反,全族被诛,唯独不写出霍光全名,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其次为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共十一人,史称麒麟阁十一功臣
【富平张放】
        富平侯张放者,大司马安世曾孙也。母敬武公主。鸿嘉中,成帝欲尊武帝故事,与近臣游宴。放以公主子,少年殊丽,性开敏,得幸上。放取皇后弟平恩侯许嘉女,上为放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号为天子取妇,皇后嫁女。大官私官,并供其第,两宫使者,冠盖不绝,赏赐以千万数。放为侍中中郎将,监平乐屯兵,置幕府,仪比将军。与上卧起,宠爱殊绝,常从为微行出游,北至甘泉,南至长阳五,斗鸡走马长安中,积数年。是时上诸舅皆害其宠,白太后。太后以上春秋富,动作不节,甚以咎放。于是丞相宣,御史大夫方进,以灾异奏:“放骄蹇纵恣,奢淫不制,请免归国。”上不得已,左迁放为北地都尉。数月,复征入侍中。太后以放为言,出为天水属国都尉。永始、元延间,比年日蚀,故久不还放,玺书劳问不绝。居岁余,征放归第视母公主疾。数月,主有瘳,出放为河东都尉。上虽爱放,然上迫太后,下用大臣,故常涕泣而遣之。后复征为侍中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岁余,丞相方进复奏效,上不得已,免放,赐钱五百万,遣就国。数月,成帝崩,放思慕哭泣而死。
【伊尹负鼎】
        伊尹,名伊,一说名挚,洛阳人,商初大臣。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今洛阳市嵩县莘乐沟)。因为其母亲在伊水居住,以伊为氏。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伊尹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
 
【太公钓鱼】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生卒年不详。姜太公的先祖曾封于吕,故以吕为氏,又称“吕尚”。此外,在先秦文献中还称他为“太公望”、“吕望”、“吕牙”、“太公”、“师尚父”等,后世则俗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是我国商周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西周文、武、成王三代的主要政治、军事宰辅,史称其“佐天子为圣臣,治邦国为圣”,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著功勋;他也是春秋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封国之一—齐国的开国始祖。姜太公的政治思想和军事谋略,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文章评论

心田

在大帅空间闻史读经,品味人生真谛,真乃享受!旷世奇才,风行天下!大赏!

俊云姐

咱坐下来慢慢欣赏,文章对咱来说就很深奥了,慢慢的去理解。[em]e160[/em]

≤最佳导演

澄澄沧浪水,清清谁可及? 元帅的诗气势磅礴,谁人可及呢?[em]e160[/em]

太阳雨

元帅的诗总有一种大气的诗意[em]e179[/em]

踏雪寻梅

元帅的诗好棒,气势磅礴,不愧是元帅.[em]e179[/em]文韬武略兼备.[em]e156[/em][em]e157[/em]

王老大

佩服你的精神,佩服你的才华和阅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向你学习,祝你吉祥![em]e179[/em][em]e183[/em]

松下童

[M][ft=,,]读史之左宗棠与曾国藩[/ft][/M] [M][/M] [M][ft=,,][/ft][ft=,,]何须拆台广叫嚣,[/ft][/M] [ft=,,tahoma][/ft] [M][ft=,,]为将片纸抵皇朝。[/ft][/M] [M][ft=,,]无棋自保[/ft][ft=,,arial]俗[/ft][ft=,,]非见,[/ft][/M] [M][ft=,,]天子亦知有陈桥。[/ft][/M] [M][ft=,,]远望前人岳鹏举,[/ft][/M] [M][ft=,,]近看当代年羹尧。[/ft][/M] [M][ft=,,]惺惺相惜亮如镜,[/ft][/M] [M][ft=,,]曾帅心明左季高。[/ft][/M]

夜幕娃娃

你简直吓死我了,高中的时候怎么从来都没发现你会写诗,敢情你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青山*^_^*绿水

认真拜读,仔细品味了历史故事,真的非常佩服元帅,呵呵,,,

燕☆子

七夕将至,愿你在七夕收获七份大礼,一份祝福,一份微笑,一份收获,一份喜悦,一份健康,一份平安,一份真情。最后祝你幸福一生,爱情甜蜜。

蓝天碧水(忙,间断互动)

[B][ft=,6,][ft=#00cc00,,][ft=,,楷体_gb2312]一 [/ft][/ft][/ft][/B][ft=,,][ft=#3366ff,6,楷体_gb2312][B]国威雄起怒冲天, [/B][/ft][ft=#00cc00,6,楷体_gb2312][B]十亿军民夜怎眠? 鱼岛心牵安可在, 愚顽腐化愤膺填。[/B][/ft][/ft]

蓝天碧水(忙,间断互动)

[B][ft=,6,][ft=#00cc00,,][ft=,,楷体_gb2312]二 日寇猖狂专挑衅, [/ft][/ft][/ft][/B][ft=#0066ff,6,楷体_gb2312][B]国威雄起怒冲天。 [/B][/ft][ft=#00cc00,6,楷体_gb2312][B]今非昔比忍蹂躏, 旧账新仇统算全。 [/B][/ft]

蓝天碧水(忙,间断互动)

[B][ft=,6,][ft=#00cc00,,][ft=,,楷体_gb2312]三 风霜鱼岛历心酸, 亿万军民意志坚。 摇尾豺狼白日梦, [/ft][/ft][/ft][/B][ft=,,][ft=,,][ft=,6,][ft=#0066ff,,楷体_gb2312][B]国威雄起怒冲天。[/B][/ft] [/ft][/ft][/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