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梦依依
个人日记
一直心悸于一个人在春天幽静的苍茫里,面对一川烟雨,悠悠地欣赏袅袅飘扬的柳丝,默默地倾听天籁之音。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集》说“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鸟,在植物莫如柳。”真正打动我的是在北京颐和园看到垂柳时候。在碧波荡漾的湖畔,长满了均匀有致的柳树,三四层楼房一般高的柳树,拖着悠长的柳枝,微风吹来,轻轻的飘荡,像一群翩翩起舞的女子。柳稍轻轻地拂动着,影子倒照在湖里。岸边慢长着亭亭的柳树,水里也浮动着悠悠的柳树,如梦似幻,牵人心肠,我从来没有想到柳树竟然会表现出如此绰约之美。这完全是一种静谧与灵动结合出来的极致之美;一种丰盈和简净完美融合出来韵律之美;一种超脱羁绊的忘尘的清逸之美。
从小在家乡见惯柳树,在路边水渠旁,满是一颗颗粗壮的柳树,只要春天时候插上一根稍微粗一些柳枝,不几年就长成了大柳树了。记得小的我们玩耍时候,常常学着电影里解放军,编一个柳枝帽,不过要折到柳枝,就得学会爬树,我小时就是因为折柳枝学会爬树。但那是家乡有的几乎是道柳,即枝干粗壮,枝条密密麻麻的那种。人们种它,是因为它长得特别快,可以解决人们烧柴问题。还有一直叫弯弯柳的,树干与树枝都是弯弯曲曲,特别好玩,编一个柳枝帽,分外与众不同,不过它往往长在人家家门口,不容易得到。
长大后,才知道人们尽管栽了那么多的柳树,但对柳树是很轻漠的,认为柳木的东西,上不了排场。柳木还特别容易开裂,要做个像样物件,得在埋在水渠中两年,才能不开裂。甚至有人骂人,就说看那个柳木材料,不过柳木做案板却是上乘之选,因为切出刀缝就会自动合上。以后学唐诗后,知道唐朝竟然还有折柳送别习惯。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送别是朋友,最多是两情劳劳而已。但到了出征将士与妻子分别时候就是另外一番情景了,“春江一曲柳千条,话别泪洒旧板桥。曾与夫君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这首以柳枝为题托物言情的诗句,曾道出千百年来,无数女性为送夫出征,挥泪别于桥头柳下,到头来又有几人能重逢的哀怨。
直到我到了酒泉时候,车过辽阔的河西走廊,才知道还有一种柳树,叫戈壁红柳。一到秋天,戈壁红柳就奇迹般地变成红色,不过戈壁红柳平时是一丛一丛,稀稀落落,在荒凉无际的戈壁滩上,除了芨芨草和骆驼刺以外,能带来些许绿色的,便是这戈壁红柳了。可到了天山脚下的向阳的山谷、避风的沟塘、溪流边,戈壁红柳便开始变得温情秀美,显得特别飘逸与葱茏。到了秋天,山上是皑皑白雪,山下是红柳褐色叶子和红色的枝干,红白相间,显得特别秀美,不过几场秋雨过后,它们的叶子便会悄然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之后它再献出枝条或躯干,让能工巧匠通过编织、雕琢,创作一件件柳筐、柳雕等精美的艺术品,供人们使用、观赏。
柳树这种随地而生的习性,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特别像我们周围实实在在的生活着的普通百姓。它既能落脚于皇家的公园——颐和园,也能扎根在戈壁沙漠,更甘于到一定时候无私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人们折柳相送,就是祝愿朋友随遇而安,落地生根,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开花、结果。因此离别时虽仅仅折了一段柳枝,但让人感到对朋友最真切的祝福,确实是柳梦依依,情动人心。
2015年5月3日
文章评论
洛丹伦的秋天
史老师,近日您真是思若涌泉,笔如驰马哇[em]e179[/em][em]e179[/em]
甘肃-南山子衿
学习,好文!
墨上红尘の陌上尘ゞ
才思敏捷,行笔如流水,文如柳般柔美。[em]e179[/em]
我就是我
在作家的笔下,柳树才能显现出有如此非凡的醉人之美。在凡人的眼里它只不过是能够预示春天到来的众多植物中的一种罢了,区别如此之大呀!
一了
柳丝如梦般在君笔下勾魂摄魄![em]e160[/em] [em]e179[/em]
寒江雪
原来只知道柳树之优点在于易活,只要有适宜的环境就能生长,读老同学的文章,方知柳树还有一种醉人之美
润物无声
读来,很有韵味!
月兮伊人
在你的笔下,柳丝情长,韵味无限。
竹叶儿
清风拂柳两依依,折枝相送情深深。
云
不由记起《灞桥柳》 灞桥柳,梦也依,情且依,秦腔调中伤别离。去留不得意,泪眼问花语,晓风残月照孤影。
深海不在蓝
[QUOTE]引自:洛丹伦的秋天 于2015年05月03日 16时14分24秒发表的评论 史老师,近日您真是思若涌泉,笔如驰马哇[em]e179[/em][em]e179[/em][/QUOTE] @{uin:274924761,nick:洛丹伦的秋天,who:1,auto:1}[em]e198[/em][em]e195[/em][em]e19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