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吉它的女生

个人日记

                                           ----前些天,闻几名老同学的消息,编个小文,切勿想歪。   
    尚若细心观察生活,会发觉吉它淡出视线之外,小城几乎难觅芳踪了。没记错的话,二十余年前,其曾流行一时,都市的街巷常常泛起清朗吉它声。那年在省会读书,班里就有位携吉它的女孩,在过往留下较深印象。      

走出紧张的高中生活,中专作为向社会地过渡,日子相对宽松舒服。青春需要爱好来填充,于是,打球、读书、下棋、跑步等,各类活动诸家杂陈,纷纭跃动。作为男女生交往的媒介,尤其周末,宿舍前乒乓球案上,便常闪现俊男靓女的身影。那刻,女生宿舍窗口,透射茂盛的梧桐树,偶尔会流泻泉水叮咚的声响。高处不见人,唯有吉它在弹唱。不知哪双妙手拨动琴弦,为郁热炎夏送来阵阵清凉?!

特意扫听下知晓内情的同学,对方讲起弹吉它的是同班一名女生。这位老家邢台的同学性格稍内向,在班里悄无声息地来去,和男生近乎没什么交往。浮浅印象是,高挑的身姿,黑亮长发飘摇。独具个性似乎在唇线了,她嘴角喜欢抿得极紧,仿佛生怕泄露内在的秘密。没成想,就是这有些落落寡合的女孩,竟能弹得数曲好吉它。这,何尝不是一种追求呢?!

凭心而论,那年龄我对吉它有种神秘感。悠长乡村岁月,除了影视剧里,非但没有目睹过吉它的真容,更休提一饱耳福。尽管明白西式乐器再动听,总不会胜过原野上划过天际的鸟鸣,但却无力阻隔对外面世界得深深渴望。吉它,多么轻松愉悦的名字呀?似乎迅即与尘外境界相联系,下意识令人浑然忘我。由此,隐约对这名女生多了几分关注,钦佩其在吉它上有所寄托。

初次见她展示才艺,是毕业前的元旦晚会。最后的校园时光渐近尾声,同学们自然早已格外熟悉了。流行歌、霹雳舞、杂技、快板、相声等,一个个节目轮番上阵。虽然说不上多么精彩,能够有机会在心仪的同学面前炫耀,却完全称得上匠心独运。室内的霓虹灯在旋转,青春的激情在飞扬,一时间将晚会推向了高潮。这时,报幕员浓情款款地讲,下个节目是吉它独奏,终于等到了这名女生上场。

大家逡巡四顾,人丛中却没有那女生的身影,现场陡然陷入一片错愕。就在此时,她由门外轻轻走来,身后斜背心爱的木吉它。那吉它闪烁深红光泽,有几缕乌发缠绕其上。女生像寻常般人淡如菊,平平静静坐下。她将吉它安放膝上,紧抿的嘴角没说任何言语,几根修长手指轻松一拨,便弹奏出动人音符。原本喧闹的教室鸦雀无声,只剩下琴弦上得舒缓声调袅袅绕梁。我不懂音律,却能听得出是曲《铁道游击队》主题歌,“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静悄悄……”。

后来,再也没见过她斜背吉它的身形,更没听过她在人前弹唱。那道倩影定格在瞬间,印证了唯美的年少时光。走出校园,来自省内各市县的学子,如飞鸟投林没了彼此音讯。前些年路过邢台,看着车窗外漫天黄沙,对同行朋友说,这里有我一位同学,吉它弹得很不错。其实,经行世间,听了太多空灵曼妙的乐章,宛若梦幻泡影,均湮灭逝水流年中了。唯独学生时期的那道吉它声,低回悠扬、格外明媚。从而,黄沙下的田野似乎也多了许碧色。

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步入中年了。缘分使然,散处各地的同学,走过磕磕绊绊却充实奋进的步履,隐约传来些消息。其中,那名携吉它的女生,家庭应是美满幸福的。只因生活不会辜负深爱它的人们,流金岁月,常伴其左右的音符,便是对生活最美好的点缀了。

 

文章评论

人可

那定是童子心仪的女生[em]e112[/em]

逍遥

生活不会辜负深爱他的人。

逍遥

〝他〞应是〝它〞。

逍遥

前段时间,儿子突然说要学吉它,问原因,说是为了勾引小丫头,哈哈~儿子只是嘴随便~然也能看出吉它的功力~[em]e112[/em]

龙铁兰

通畅流利的笔锋勾勒了一个优美的女孩子和以她为主角的故事。好像重新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清纯的年代。

夏雪1877

美好的回忆,美好的时光,美丽的人儿。那年,无关爱情。[em]e100[/em]

林觉非

本来不想想歪的,可是不想歪我对得起谁啊?为了对得起你的文字,我诚恳地想歪了!

天色依然

终将逝去的青春逐渐在柴米油盐的寻常日子里消磨,感慨朋友还有如此文采来怀念那曾经的美丽青葱岁月

七彩阳光

写的真不错,可以当作家了吗,赞一个

润蕴

童子妙笔生花呀!把那个年代的场景、人物、主人公的个性、特点轻轻几笔就描写的活灵活现,读来让人如临其境。甚至也勾起了我当年在省城读书时的一些校园生活的回忆。写的真好。愿你们的同学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