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荣誉

个人日记

 

    渐近年底,各类荣誉算不上满天飞,稀稀拉拉的倒也来了。人真是奇怪的动物,将荣誉看的要紧时,她千呼万唤不出来;等过了拿荣誉当勺菜的年华,其纷繁踏来,简直推都推不出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荣誉是对工作的肯定。大致说来,获取荣誉的朋友,在个人岗位上多少做出了点成绩。经济社会,荣誉虽然越来越不值钱,可整个部门能领到红本的毕竟是少数。一个人干啥干不了、吃啥啥都香,即使领导刻意将荣誉落到其头上,别人也会不服气。这股戾气衍生心底,必然会在工作中有所反映。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处起来便多了分微妙。至于导师给门生、伯父给侄子、情夫给相好颁奖的,在所多有,那则属于另外的讨论范畴。

天性有种谦卑,向来觉得不应是光环笼罩的人。但人都有七情六欲,尤其参加工作之初,不通世故,上进心却强。眼见同事的名字,被单位首长从嘴里念出来,点滴不漏灌进会场每个人的耳孔,油然萌生羡慕。窃窃地盼望那是自己的名姓,甚至臆想借此可以光宗耀祖。

时光流逝,机会终于来了。三两个红本落到名下,我还是原来的我,感觉没什么变化。985月,获得首个县级荣誉,美其名曰“新长征突击手”。众目睽睽之下,登上小礼堂舞台,竟然两股战栗,有几许紧张。个人最清楚,之所以领到那证书,工作是次要的,完全因新买的摩托车。主管领导来参会,报销车费嫌麻烦,于是,让我做了他的驾驶员。

人在基层,获取县级荣誉相对较艰难。然而,经不起年深日久,粗略算来却有三五个之多。这在乡村已颇为难得。笑话归笑话,主要在于那时还年轻,对仕途尚抱些莫名的期望。自以为有了荣誉,便为进步准备了条件。领导交办的事,常常一溜小跑、低眉顺眼,背后痛下苦功。单位的帽翅能变现,随便给人自然舍不得。荣誉就是一张纸,还能挡下众人的眼目,不给你给谁?!

记得领取某荣誉,偏巧走在了队伍中间,那天平生仅有一次握了县太爷的手。此人思路清晰、讲话压场、文化底蕴厚实。其离任多年,犹被乡民所称道,成为太爷中的奇葩。但握了手又怎样?不知太爷一天握多少人的手?一年颁发多少类似的奖?刹那的交集后,他当他的官,我上我的班,没有对现实生活产生任何价值。这样的荣誉多领几次,分别握了三五老爷的手,如皮影戏里的吊线木偶,以致成了极可笑的事。

20096月,从乡村走到县城,视野较为开阔了。短时间内,市级荣誉接踵而至。从来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领取荣誉证书更像种程序。人家有这一项,过分推辞显得不知好歹,领就领了吧!此间,醉心参与省市组织的征文活动,原本凑个热闹,结果鲜红烫金证书来了七八本。可惜,我看重的不再是证书。某次颁发荣誉外,附带了八米半窗帘布,一度令人格外兴奋。新房装修,其遮掩了大小两个窗口。目睹劳动结出的果实,若中秋的石榴裂开了嘴儿。

此后,更对虚头巴脑的东西没了兴致,索性将荣誉数度推给旁人。前些天,某省级荣誉来了。领导有指示,实在不好推脱,可就是嫌麻烦。其需要500余字的简要事迹、2000余字的典型材料等等。即便感知了领导的厚意,准备却成了煎熬。恍然想起个故事。错失提拔机会的老兄见首长,痛哭流涕之余,恳切地讲:“俺当科级干部十三年,国家级荣誉都有好几个了!”首长听完,慢悠悠地说:“那是提拔的太早了!你有联合国的荣誉也是废纸一张!”那个夜晚,兄台积累的半麻袋证书,化作缕缕青烟,权当成了对先人的祭奠。

睹物思人,脊背生风、毛骨悚然。社会进步、民智已开,大凡官场混久的,均明白荣誉是怎么回事了。坊间有个段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真乃至理妙言。比荣誉实在的,应是帽翅了。时至今日,尚若对帽翅还存丝妄想,或许有三个目的。首先是儿子定亲会亲家时,他爹我混了半辈子公事,总该有个较体面地名分;其次是帽翅越大,相对便少受些空茫地指派和欺凌;最后应是多上几斗薪水吧!俗世凡尘,离了孔方兄真的寸步难行。谁说邓通不是好东西?!其胜过了成堆的奖牌、奖杯等荣誉。

难道钻进钱眼不成?非也!金钱上跌过跟头的,大概对其略少了些痴迷,却不等于彻底湮灭了欲望。人能够斩断物欲,是极艰难的事。黄秋生说:“我吃的每一粒米,都是自己挣来的!”只要来的干净,坐拥财富本身也是种能力。一个人尚若具有出类拔萃的本领,无需用荣誉来证明什么;一个人没有独立自强的品质,享有如山荣誉也注定了废柴。光环璀璨的大腕名流,一旦沦为脱毛凤凰,闹出多少荒诞不经的大笑话?!

 荣誉这玩意,不用看的过重,也不必故意轻视。可有可无、顺其自然,似乎是较妥帖的对待方式。人总是慢慢走向成熟的,百年都如寄,争什么?!1964年,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被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其当即宣布拒绝接受,一时成为绝响。萨特就是萨特,这世上,谁有那种勇气和能耐呢?!

文章评论

万事如意201314

八斗雄才难入梦,五车学富可随心。淡泊名利不是装清高,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洒脱人生的一种诠释。谢谢你,松下童子朋友[em]e181[/em]

天色依然

以往看文章,只是看个热闹,看童子此文,心里满是敬佩和感动,敬佩作者的文字功底,感动作者的生活态度,谢谢朋友。

蒺藜秧子

傻特真傻,别学诺贝尔,就是县里大儒们给个口头奖俺也要[em]e120[/em]

风雪

性情中人!颇有朱老先生风范,期待拜读更多的杰作。

勇士

白马入芦 ---> 掌心化雪---> 银碗盛雪 先生人生大境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