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名校展新韵

个人日记

                                      ----情面难却,为运河中学恢复建制撰写专题片脚本,竭尽心力,留个纪念吧!
        华北沃野、卫运河畔,有所创办于民族救亡图存之时,兴盛于祖国建设高潮之际,载入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国抗日战争史册的历史名校—故城县“运河中学”。
       植根悠悠千载文化土壤,“运河中学”撑过往云帆,浇万木春水,播洒人类文明的琼浆。2015年9月,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殷切关怀下,这座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生机盎然的育人殿堂,迎来了恢复建制暨挂牌仪式。
       曲折的经历,光荣的岁月,运中在风雨沧桑中前行,在砥砺求索中奋进,磨练了坚韧顽强精神,也铸就了时下再创辉煌!
筚路蓝缕—校史篇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944年10月2日,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运河中学诞生在抗战烽火之中。她由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六分区创建,仿延安抗大建制,初称“冀南简易师范”,校址在枣强县姚庄村。时任六分区专员郭鲁兼校长,任仲全任党支部书记。
        1945年4月,学校随军分区转移到西半屯镇十二里庄天主教堂办学。8月份,学校迁至山东省武城县文庙,更名为“晋冀鲁豫边区冀南二分区运河中学”,这是其首次以“运河中学”令世人所熟知。
       1946年,学校更名“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南运河中学”,晁涌光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6月份,安徽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潘冠三任第三任校长。该时期,在校生除政治文化学习,还协助部队除奸反霸,配合前线扩军宣传,成了名副其实的革命名校。
        1948年3月,运河中学回迁十二里庄,正式开设初中课程,在此办校达40余年。期间,因历史渊源、区域沿革,学校几度更名。1965年,实行“开门办学”,取得显著成效。次年,省“四清”教育工作队《内部通讯》刊发《前进中的十二里中学》,在全省推广教育改革典型经验,学校一时名扬燕赵大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迎来了教育的春天。1979年,县文教局在学校办高中,运河中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教学成绩持续在衡水地区普通高中位居前列,文科1980年起连续五年位居市同类中学首位。学校朗朗读书声,成了乡村最动听的音乐;师生校园行走的身影,成了最美丽风景。
        1988年8月,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停止在十二里庄办学。初中分散各乡镇中学,高中合并到郑口镇中学。1996年,郑口镇中学更名坛村中学。2013年,坛村中学实现整体搬迁。
        为让名校光辉业绩流芳于世、激励后人,今年4月,故城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建制,正式命名为“运河中学”。
古韵新颜—校貌篇
         位于京杭大街南首的运河中学新校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1万平米,总投资8000余万元。学校继承了园林化传统理念,又融入时代发展的新元素。按高标准设计,共12轨、36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2600余名,实行寄宿制、封闭式管理。学校现已成为周边县市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初级中学。
        步入校园,流溢时代气息的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一应俱全,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布局合理。雄伟壮观的办公楼、气势恢宏的实验楼、曲径回廊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餐厅、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楼,为师生创造了优越工作学习环境,更为运中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历史展览馆内,一双双纯真的眼睛重温着学校光辉历程;新华书店“校园店”、图书馆,一页页书籍是学生迈向理想的阶梯;微机室,科技与现实交融,现代化教学方式扬起学子远航的风帆;实验室里,大自然各类谜题在这儿破解。田径场、足球场、书法室,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健康活泼的身影展示着素质教育的未来和希望。
        今天的运河中学,蓝天绿树,相映成趣;文化长廊、艺术雕塑,汇成知识海洋;标志性雕塑、校友事迹展,尽显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精神,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滋兰树蕙—育人篇
        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取决于受教育程度和水平。随着社会对教学期望值越来越高,为学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新挑战,运河中学的发展,得益于积淀浑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借助挖掘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传承“俭朴、勤奋、宜强、致远”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精神,学校狠抓教学这个中心,强化教学管理,全力提升教育质量。
        陶行知说,校长是学校之魂。2012年,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韩文生任校长以来,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以素质教育根本要求为出发点,以“正校风、细管理、提质量”为主抓手,结合新时期教育形势和校情实际,逐步形成了跨越赶超的办学理念。围绕“团结、务实、创新、高效”班子建设要求,全面落实“人人上好一堂课,管好一个组,听好一节课,带好一名青年教师,管好一条线,写好一篇论文”管理措施,充分调动了班子成员履职尽责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是教育之本”。运河中学的发展,打造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是根本。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举办学术报告会、基本功竞赛、外出参观学习、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学评比等,全面提升了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他们联片教研、同课异构,大力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推进“名师工程”,使一批青年教师在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县学科教学骨干,为运中可持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
        运中的发展,还得益于优化的学校管理。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教育理念、管理体系、教育环境、师资建设人文化出发,着力提高师生人文素养。为强化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制定了德育细则,严格实行奖惩制度。业务、师德两手抓,夯实为师之基,点亮为师之魂。正是拥有大批充满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优秀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奉献着火热情怀,运中才格外厚重和辉煌。
       运中的发展更得益于优质的教学模式。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按计划听好“推门课”,举行“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学生课堂上主动参与,大胆发表个人见解,“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教学深入人心,形成了碰撞思维、激发智慧、分享感悟的良好氛围。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异彩纷呈的书画展,独具匠心的运动会、读书节、歌咏赛、演讲赛,寓教于乐,一批批学生用心感受高雅文化并创造出超常奇迹。
        多少青春的依恋,多少人生的遐想,在龙腾虎跃、欢声笑语中,永远定格校园的瑰丽画卷,成为运中人最宝贵的财富和记忆。
春华秋实—展望篇
        七十一载栉风沐雨,七十一载育人为怀,七十一载高奏凯歌!
         素有冀南“小黄埔”、“干部摇篮”之称的运河中学,用母亲般宽广温暖的胸怀和甘甜醇香的乳汁,为党和祖国培育了数以万计的革命志士、抗日英雄、建国基石,为赢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及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功勋。
        其中,为政者,勤廉为民;从戎者,精忠报国;务工者,敬业不怠;事农者,躬耕不辍;经商者,泉涌货畅;治学者,孜孜不倦。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领风骚、尽展风采,堪称栋梁!运中功德可歌可颂,其名永志青史!
        一路艰苦奋战,一路气象万千。如今,运河中学在故城县委、县政府全力帮扶支持下,迈入高品质发展时期,学校中考成绩连续多年稳居全县前列,年升入重点高中数量稳居各乡镇中学首位。高质量的办学成果,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高度赞誉。学校先后被授予……等荣誉称号。
        运河名校展新韵,风好正是扬帆时。承载着全县52万父老乡亲的重托,拼搏奋进的运中人在成绩面前没有裹足不前,正以恢复“运河中学”建制暨挂牌为新起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再铸辉煌,倾力培养全面发展学生、造就德才兼备教师、建设公众满意品牌学校。
        为建成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地,学校把“新时期革命传统教育”作为省级“十二五”课题,教师参与率超80%,更好地凝聚起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青春正能量!
                                                                
*                *              * 
         运河中学发展的历程,是一份喜悦、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激情、一种责任。难忘前人的呕心沥血,难忘昔日的峥嵘岁月,更难以忘却漫漫征途对新一代运中人的召唤。
         当岁月的斑驳已成印痕,历史终将见证,今天的运河中学,必将继续挥洒乘势而上、跨越图强的如椽巨笔,谱写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










文章评论

岩月

人杰地灵![em]e100[/em]

辉眼看天下

看样子,本文着实费了哥哥一些心思喔![em]e179[/em]不知童子鬓角又添了几多华发?得需好好补养补养了[em]e12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