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着“葫芦”画个“瓢”

个人日记

图片说:为完成单位分派的任务,斋主昨晚照着“葫芦”画了个“瓢”,发表出来与朋友分享,敬请列位饱学之士点评雅正,斋主在此深表谢意! 
图片 


    市国资委宣传部开展以“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为主题的楹联和古体诗词征集活动,才疏学浅且从未研究过楹联和古体诗词的斋主被办公室“约稿”。这可难坏了斋主,也切身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古训。但为了支持办公室的工作,斋主还是想努力试一试。
    于是昨晚忙完工作回到家后便苦思冥想,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怎奈仍然没有满意的结果。写打油诗吧,和古体诗词毫不沾边,不但会因小失大毁了我“一世英名”,更怕给单位“摸黑”,正在百爪挠心、无计可施之际,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中学时非常喜欢并激励过我刻苦学习的蒲松龄老先生的那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想当年,就是这幅对联,激励着我度过那艰难的岁月;就是这幅对联,鞭策我刻苦学习,勇攀高峰;就是这幅对联,鼓励我跨过独木桥、成功越过龙门,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30年过去了,如今再想起这幅对联,依然如吹响的号角、擂响的战鼓。
    是呀,这幅对联内涵太丰富了!想到它时,项羽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时破釜沉舟,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大败秦军的恢宏场景便在眼前呈现;想到它时,越国的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积聚力量、株兵励马,终于打败夫差一雪前耻、灭掉吴国的历史便会情景再现。联想中华民族近二百年的历程,与此不正惊人相似吗?如果照此“葫芦”画个“瓢”,不正符合“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这一主题吗!
    有了“葫芦”,思路就打开了。斋主想到了鸦片战争、想到了甲午海战、想到了八国联军侵华逼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想到了九一八日本侵华、七七卢沟桥事变等百年间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正是这些国耻,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才让中华雄狮开始怒吼,才“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才让无数壮士八年抗战,才圆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的梦想……如今,炎黄子孙、中华儿女正不懈努力,继续老一辈革命者未竟的事业和梦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奋力拼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想到这些,斋主热血开始沸腾,于是趁热打铁,参照蒲松龄老先生的自勉联,画出了个“瓢”,填写了如下的楹联:
    上联:鸦片恨,甲午羞,倭寇侵华,炎黄子孙奇耻辱
    下联:
东方红,雄狮吼,壮士圆梦,祖国儿女威名留
【后记】今天上午,办公室同事问我,既然是对联,是不是应该有个横批呀?因为蒲老先生的自勉联没有,我就结合楹联内容,推荐了横批为:圆梦中华 巨龙腾飞(斋主后来想,感觉就用“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可能更好)。
图片
 

文章评论

冰清玉洁

好一个斋主!知识渊博出佳作;好一幅楹联!以古喻今壮志存![em]e179[/em]佩服[em]e183[/em]

秋妞

俺不懂诗,连顺口溜都不懂,何况中规中矩的古诗了…… [em]e127[/em]

小溪

呵呵斋主的这个瓢还画得有模有样的,不错不错,横批还是最后的那个好!这个下联的最后一句,可否再修改修改更好呢!

白帆

厉害。瓢画的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