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汪国真(转)
个人日记
诗人汪国真去世的消息,勾起了很多人的记忆。我记得,有一次老师的作文题是让我们就汪国真那首著名的“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写读后感。我一看这个题,心里就哀叹一声:“老师,你是故意折磨我的吗?”因为一看这个题,就知道老师期望我们写些什么腔调的东西,让我写预定腔调的东西,对我是很大的折磨。很多喜欢汪国真的人抱怨别人的诗很难读懂,而在我看来,汪国真的诗则很难读不懂,大概这是汪诗成为语文老师出题最爱的原因吧?
我这么说没有贬低他人的青春记忆的意思,我也很尊敬逝去的汪老师。我只是想说一下我所认为的汪诗流行的原因。
汪国真流行,并不是因为他写出了什么新东西,而是因为他迎合了流行的东西。比如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很流行,而实际上,在这之前,有“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人的心胸”、“再高的山也会被人踩在脚下”之类的流行格言,很明显,汪诗只是对这些格言的模仿。
汪国真另外一句名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而在他这首诗之前,《风雨兼程》这首歌已经很流行,歌词中有“今天你又去远行,正是风雨浓……就这样风雨兼程。”
例子很多。总之,在同学们的抄本上,基本上对每一首汪诗,我都能看到当时某种流行腔调的影子。
后来经历越来越多,我逐渐意识到,很多流行的所谓的新思想、新创见,其实并不新,而是因为它们巧妙地(或者说恰好)迎合了流行观念。而处在流行中的人们,需要选择一个代言人,这个代言人可以让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追逐流行,而是追逐一种新东西。
我这么说没有贬低他人的青春记忆的意思,我也很尊敬逝去的汪老师。我只是想说一下我所认为的汪诗流行的原因。
汪国真流行,并不是因为他写出了什么新东西,而是因为他迎合了流行的东西。比如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很流行,而实际上,在这之前,有“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人的心胸”、“再高的山也会被人踩在脚下”之类的流行格言,很明显,汪诗只是对这些格言的模仿。
汪国真另外一句名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而在他这首诗之前,《风雨兼程》这首歌已经很流行,歌词中有“今天你又去远行,正是风雨浓……就这样风雨兼程。”
例子很多。总之,在同学们的抄本上,基本上对每一首汪诗,我都能看到当时某种流行腔调的影子。
后来经历越来越多,我逐渐意识到,很多流行的所谓的新思想、新创见,其实并不新,而是因为它们巧妙地(或者说恰好)迎合了流行观念。而处在流行中的人们,需要选择一个代言人,这个代言人可以让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追逐流行,而是追逐一种新东西。
文章评论
墨秋汐
汪老的诗鼓舞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