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濯源经典语录(转)
个人日记
1学术研究编辑
主要研究领域:思维可视化教学系统、家庭教育理论、心理治疗技术、思维型课堂、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成因及调整、中小学学科规律与思维模型构建等。其中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已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并在全国展开了系统的教师认证培训。已出版《赢在学习力》、《思维导图高效学习模板》等多部著作。[1]
2经典语录编辑
经典教育语录
1.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不在于“看重成绩”,而在于“帮学生获得好成绩”的方式!
2.教学的第一要务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会学才能乐学,乐学才能恒学 。
3.学习力是人的核心,一个人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只有不断成长才能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成功的教学必须是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核心的教学。
4.连成绩都教不出来的教学绝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 “好的教学”就是要出“好成绩”,而且是让大量的、大多数的同学出“好成绩”。但这个成绩一定不是“灌”出来的、“逼”出来的,也一定不是学生“三更灯火五更鸡”般熬出来的。而是学生运用内化了的“方法系统”自己学出来的!
5.传统教学过度关注“知识”却忽视知识背后的“思维”,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思维比知识更重要!”,离开“思维”的“知识”就变成“死知识”,而学“死知识”的过程就是“死学习”!
6.教育之关键在教学,教学之关键在“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之关键在思维训练,思维训练之关键在思维可视化!抓住关键,才能带来改变!
7.我们做这件事就是要把千千万万的学生从“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把千千万万的老师从巨大的教学压力中解放出来、把千千万万的家长从沉重的教子焦虑中解放出来!
8.好的教师不是“拼命教”,不是“霸占”课堂,而是“站高一线”,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境界,为学生指方向、给方法。这就是“教书匠”和“教学专家”的区别。
9.每一位教师,其实都不缺“知识”,缺得是让学生高效接受、加工、运用知识的技术和方法,如果教师只是教“知识”的话,我想教师的这点事,百度就能解决了。
10.教师更需要培训、更需要学习,为什么?因为就算是一名数学专业的师范生,四年大学下来,他90%的学业内容都与“如何有效教学”无关,就算高等数学拿满分,还是不知道如何教好数学!
11.成绩一流的学生都不是“苦学者”而是“会学者”,考上剑桥、耶鲁、清华、北大的学生往往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
12.教学是关乎“人”的工作,但凡与“人”有关的工作都是复杂的工作。而要解决复杂的问题必须运用“系统思考”,片面和割裂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现行的教育大多是“不完整的教育”。
13.教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但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老师们也hold不住了,变得急功近利,没心情去研究教学方法,却急着用一切手段来折磨学生!目的只有一个——出成绩!于是,老师便从可敬的“先生”变成可憎的“撒旦”!
14.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这种现象:答案对了不等于会了,有可能是懵的、也可能是记的,还有一种说法是靠感觉,而以上三种都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答案生成的思考过程。因为,只有这个过程才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
15.传统意义上的名师优势在其人格特质及独特的教学艺术,然而人格特质及教学艺术是难以复制的!我们无法把老师都变成魏书生。
16.“知识灌输”就是强调反复读、反复写、反复背、反复做题,一言以概之,就是机械重复!而机械重复恰恰是导致学生厌学的根源——这是大脑的天然机制——所有的人都会对机械重复产生厌倦感!
17.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特说:“学校,是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我还要加上一条,那就是:学校,还是一个让人对学习产生终身厌倦及恐惧的地方!
18.传统教育模式必须改变,变“知识灌输型”教育为“能力提升型”教育;变让学生“学会”的教育为让学生“会学”的教育;变“折磨人”的教育为“发展人”的教育!
19.老师不探究,照本宣科几十年,把教书当成了体力活,所以学生也把读书当成体力活,不停的读、不停的写、不停的做题。
20.一个不会教书的老师等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个无德又无能的老师等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加头号恐怖分子。
21.做老师的,千万不要去抱怨任何一个学生,即便他真的很“笨”或者调皮捣蛋。试想,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聪慧过人、不教便会,那做老师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22.现代的教育多为“知识灌输型”教育,其本质是训练动物的方式——以反复刺激的方式来强化记忆(多读、多写、多背、多做题),其结果是导致学生长期死记硬背,浅思考、不思考、从而使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开发。
23.要想实现救救孩子的理想,则先要实现救救父母、救救教师的理想;要想实现救救父母和教师的理想,则要实现救救教育的理想。实现救救教育的理想,则要从救救教学入手。
24.“静方能生智”,做学问,搞研究都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一条一条地梳理,不要靠感觉,感觉是一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东西,根本靠不住。
25.深入浅出是“高境界”,浅入深出是“玩概念”,浅入浅出是“真不会”,我们做研究的唯一标准是深入浅出。
26.做父母的资格=无条件的爱+充分的责任感+正确的教育观,如果不具备以上资格,您的孩子有权拒绝出生。
27.现代父母要转变这样一个观念:养儿既不是为了防老,也不是为了享受天伦之乐,因为在中国的未来,养儿根本防不了老(因为他们根本承担不起),而就现实情况讲你也很难享受到天伦之乐,因为培养孩子的麻烦和痛苦比快乐更多。那到底为何而生呢?其实很多人在做父母之前根本没想明白为何而生,之所以生了,多是因为“应该”二字,到底为什么应该?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应该就是应该”。
28.什么叫做溺爱,大底极致的做法便是把孩子放在一个真空的“棚子”里,这个棚子中无风、无雨、无细菌、无病虫害,然后,看着他无污染、无伤害地成长为“绿色蔬菜”,然而,却忽视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棚子终归是要打开地……
29.父母不学、不才,却寄希望孩子好学、成才,这是不合逻辑的,但可悲的是大多数父母都不太在意这个逻辑
30.中国人喜欢“现象学”,而不善长从现象中总结出本质和原理,也就是缺少逻辑思维能力(或者叫做理性思考):比如,我们中国人常说“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杯弓蛇影”等词语,而用西方的思维则可以一言而概之,那就是“条件反射”,前者谈的是现象,后者则是揭示原理的科学。现象很有画面感和故事性,所以让人很有 “感觉”,但是却不能揭示事物的普遍原理,所以,即便我们可以把现象和感觉玩的多姿多彩、趣味横生、天花乱坠,但终归还是离科学差上一步之遥。
经典人生语录
1.常言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事不要老想着回报,尤其是做大事,当下做当下就有回报的往往不是什么大事,所以,做大事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静得下心情。
2.不求回报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因为不求回报不等于没有回报,只需尽心、专注去做即可。你想想,如此坦荡的心境,回报会少吗?
3. 人不幸的根源是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请思考,你选择当“受害者”还是“责任者”?
4.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没有人不想做好,但在挫折中进行负面的自我暗示,并开始不断地抱怨,进行外部归因,这样是不能成长的。问问自己:我们能做点啥?
5.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甚至我们的健康都遵循这样一个法则:把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人的精力都是相同的,我们每天拥有24个小时,优秀的、有成就的人也只有24个小时,上帝是公平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之间会有差别?最大的因素在于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不可控和不产生价值的事情上。
6.大家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承担责任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在我们过去的认识中,我们害怕责任这两个字,其实负责任和追究责任是两回事,一个人负责任越多他得到的支持和信任就越多,在生活、工作中,一个发展快速、成长迅速的人往往都是愿意承担责任的人。
7.女人最大的智慧是把自己的男人当英雄一样崇拜(即便他可能只是只狗熊),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男人心甘情愿地呵护你;而男人最大的智慧是把自己的女人当天使一样怜爱(即便是在她坠落人间时可能脸先着地了),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女人越来越像天使,而非怨妇!
8.所有的心理咨询都是在做同一件事——让求助者看到尽可能多的“可能性”。
9.没有你自认为的“理所应当”,“应该”是我们对外界事物形成偏见、导致误会和冲突的主要词语。
10.聚焦一点,持续努力,人生必有成就!
11.如果你觉得委屈就说:“谢谢你,我知道你是为我好。”
12.什么样的团队最有力量?不是一群能力强的人在一起,而是相互匹配、文化一致、高度信任、凝聚在一起的人,这样的团队才会真的有力量!
13.我们不要推卸责任,而要勇于承担责任,因为这对我们有好处。人们都喜欢扮演受害者是因为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同情,但事实恰恰相反,人们更愿意理解和支持扮演责任者的人。扮演责任者并不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损失,而是向他人传递一种态度,别人在责问你时,并不是在追究你的过错,而是需要你不会重复犯错并改正的态度,所以,受害者活在过去,而责任者更多的是面向未来。
14.语言是个奇妙的东西,往往我们可以透过语言的变化而看到价值观的变化:早时鲁迅说“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他所倡导的是勇于开拓的精神;后来人们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讲的是不畏世俗、敢于创新的精神;然而现在不同了,人们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呢?
15.做人有六个“自”非常重要:自理、自立、自尊、自律、自省、自强。
16.做人有四正;正见、正念、正行、正果。
17.结果给人带来的幸福,只是瞬间的,如果你只关注结果,当它实现后便会感到无限空虚,因为,当需求被满足后,欲望必然消退。
18.古语说“盖棺定论”,其实“盖棺未必定论”, 永远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界定一个人,更无法用“好”与“坏”去简答的评价,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是视角有所不同,生命是不需要界定的,是需要尊重和关怀的,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无论我们如何界定,对人本身进行定义都是错的!
19.你要知道自己去哪里,同时不忘记欣赏身边的风景,切不可蒙上眼睛直奔目标,那样终将坠入悬崖!
2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当遇到人生起伏,我们应学会带着爱和善意,审视这过程中的美。
文章评论